716 0 0
小文
635 0 0
773 0 0
612 0 0
650 0 0
756 0 0
655 0 0
644 0 0
658 0 0
661 0 0
641 0 0
770 0 0
629 0 0
590 0 0
581 0 0
623 0 0
677 0 0
654 0 0
646 0 0
【浣溪沙】 清明 春巷夭桃吐绛英, 春衣初试薄罗轻。 风和烟暖燕巢成。 小院湘帘闲不卷, 曲房朱户闷长扃。 恼人光景又清明。
318 0 0
朱淑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栏 通:阑)
274 0 0
李璟
【李波小妹歌】 李波小妹字雍容, 褰裙逐马如卷蓬。 左射右射必叠双。 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309 0 0
魏胡太后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展诗清歌仰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 仰看星月观云间,飞鸽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281 0 0
曹丕
星楼望蜀道,月峡指吴门。万行流别泪,九折切惊魂。 雪影含花落,云阴带叶昏。还愁三径晚,独对一清尊。
260 0 0
骆宾王
岁去人头白,秋来树叶黄。搔头向黄叶,与尔共悲伤。
267 0 0
卢纶
一只船儿任意飞。眼前不管是和非。鱼儿得了浑闲事,未得鱼儿未肯归。 全似懒,又如痴。这些快活有谁知。华堂只见灯花好,不见波平月上时。
286 0 0
中华文学
汉代簪缨盛,梁园雉堞雄。物情须重德,时论在明公。 族大逾开魏,神高本降嵩。世家惟蹇谔,官业即清通。 翰苑论思外,纶闱啸傲中。健豪惊彩凤,高步出冥鸿。 履历虽吾道,行藏必圣聪。绛霄无系滞,浙水忽西东。 庾监高楼月,袁郎满扇风。四年将故事,两地有全功。 去去才须展,行行道益隆。避权辞宪署,仗节出南宫。 雁影相承接,龙图共始终。自然须作砺,不必恨临戎。 幕下莲花盛,竿头cG佩红。骑儿逢郭伋,战士得文翁。 人地应无比,簟瓢奈屡空。因思一枝桂,已作断根蓬。 往事应归捷,劳歌且责躬。殷勤信陵馆,今日自途穷。
354 0 0
罗隐
久闻南明山,共慕南明寺。几度欲登临,日逐扰人事。 于焉偶闲暇,鸣辔忽相聚。乘兴乐遨游,聊此托佳趣。 涉水渡溪南,迢遥翠微里。石磴千叠斜,峭壁半空起。 白云锁峰腰,红叶暗溪嘴。长藤络虚岩,疏花映寒水。 金银拱梵刹,丹青照廊宇。石梁卧秋溟,风铃作檐语。 深洞结苔阴,岚气滴晴雨。羊肠转咫尺,鸟道转千里。 屈曲到禅房,上人喜延伫。香分宿火薰,茶汲清泉煮。 投闲息万机,三生有宿契。行厨出盘飧,担瓮倒芳醑。 脱冠挂长松,白石藉凭倚。宦途劳营营,暂此涤尘虑。 阄令促传觞,投壶更联句。兴来较胜负,醉后忘尔汝。 忽闻吼蒲牢,落日下云屿。长啸出烟萝,扬鞭赋归去。
361 0 0
木落园林旷,庭虚风露寒。北里清音绝,南陔芳草残。 远气犹标剑,浮云尚写冠。寂寂琴台晚,秋阴入井干。
268 0 0
上官仪
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色香空尽转生香,明月小银塘。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菰米漂残,沈云乍黑,同梦寄潇湘。
249 0 0
纳兰性德
两条红粉泪,多少香闺意。强攀桃李枝,敛愁眉¤ 陌上莺啼蝶舞,柳花飞。柳花飞,愿得郎心, 忆家还早归。 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近来情转深,忆鸳衾¤ 几度将书托烟雁,泪盈襟。泪盈襟,礼月求天, 愿君知我心。
353 0 0
牛峤
江畔,相唤。晓妆鲜,仙景个女采莲。请君莫向那岸边。 少年,好花新满船¤ 红袖摇曳逐风软,垂玉腕。肠向柳丝断。浦南归, 浦北归。莫知,晚来人已稀。 湖上,闲望。雨萧萧,烟浦花桥路遥。谢娘翠蛾愁不销。 终朝,梦魂迷晚潮¤ 荡子天涯归棹远,春已晚。莺语空肠断。若耶溪, 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 同伴,相唤。杏花稀,梦里每愁依违。仙客一去燕已飞。 不归,泪痕空满衣¤ 天际云鸟引情远,春已晚。烟霭渡南苑。雪梅香, 柳带长。小娘,转令人意伤。
283 0 0
温庭筠
山屐田衣六七贤,搴芳蹋翠弄潺湲。九龙潭月落杯酒, 三品松风飘管弦。强健且宜游胜地,清凉不觉过炎天。 始知驾鹤乘云外,别有逍遥地上仙。
338 0 0
白居易
——三月二日在左翼作家联盟②成立大会讲 有许多事情,有人在先已经讲得很详细了,我不必再说。我以为在现在,“左翼”作家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为什么呢?第一,倘若不和实际的社会斗争接触,单关在玻璃窗内做文章,研究问题,那是无论怎样的激烈,“左”,都是容易办到的;然而一碰到实际,便即刻要撞碎了。关在房子里,最容易高谈彻底的主义,然而也最容易“右倾”。西洋的叫做“Salon的社会主义者”,便是指这而言。“Salon”是客厅的意思,坐在客厅里谈谈社会主义,高雅得很,漂亮得很,然而并不想到实行的。这种社会主义者,毫不足靠。并且在现在,不带点广义的社会主义的思想的作家或艺术家,就是说工农大众应该做奴隶,应该被虐杀,被剥削的这样的作家或艺术家,是差不多没有了,除非墨索里尼③,但墨索里尼并没有写过文艺作品。(当然,这样的作家,也还不能说完全没有,例如中国的新月派诸文学家,以及所说的墨索里尼所宠爱的邓南遮④便是。) 第二,倘不明白革命的实际情形,也容易变成“右翼”。革命是痛苦,其中也必然混有污秽和血,决不是如诗人所想像的那般有趣,那般完美;革命尤其是现实的事,需要各种卑贱的,麻烦的工作,决不如诗人所想像的那般浪漫;革命当然有破坏,然而更需要建设,破坏是痛快的,但建设却是麻烦的事。所以对于革命抱着浪漫谛克的幻想的人,一和革命接近,一到革命进行,便容易失望。听说俄国的诗人叶遂宁,当初也非常欢迎十月革命,当时他叫道,“万岁,天上和地上的革命!”又说“我是一个布尔塞维克了!”然而一到革命后,实际上的情形,完全不是他所想像的那么一回事,终于失望,颓废。叶遂宁后来是自杀了的,听说这失望是他的自杀的原因之一。⑤又如毕力涅克和爱伦堡⑥,也都是例子。在我们辛亥革命时也有同样的例,那时有许多文人,例如属于“南社”⑦的人们,开初大抵是很革命的,但他们抱着一种幻想,以为只要将满洲人赶出去,便一切都恢复了“汉官威仪”,人们都穿大袖的衣服,峨冠博带,大步地在街上走。谁知赶走满清皇帝以后,民国成立,情形却全不同,所以他们便失望,以后有些人甚至成为新的运动的反动者。但是,我们如果不明白革命的实际情形,也容易和他们一样的。 还有,以为诗人或文学家高于一切人,他底工作比一切工作都高贵,也是不正确的观念。举例说,从前海涅⑧以为诗人最高贵,而上帝最公平,诗人在死后,便到上帝那里去,围着上帝坐着,上帝请他吃糖果。在现在,上帝请吃糖果的事,是当然无人相信的了,但以为诗人或文学家,现在为劳动大众革命,将来革命成功,劳动阶级一定从丰报酬,特别优待,请他坐特等车,吃特等饭,或者劳动者捧着牛油面包来献他,说:“我们的诗人,请用吧!”这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实际上决不会有这种事,恐怕那时比现在还要苦,不但没有牛油面包,连黑面包都没有也说不定,俄国革命后一二年的情形便是例子。如果不明白这情形,也容易变成“右翼”。事实上,劳动者大众,只要不是梁实秋所说“有出息”者,也决不会特别看重知识阶级者的,如我所译的《溃灭》中的美谛克(知识阶级出身),反而常被矿工等所嘲笑。不待说,知识阶级有知识阶级的事要做,不应特别看轻,然而劳动阶级决无特别例外地优待诗人或文学家的义务。 现在,我说一说我们今后应注意的几点。 第一,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决,持久不断,而且注重实力。旧社会的根柢原是非常坚固的,新运动非有更大的力不能动摇它什么。并且旧社会还有它使新势力妥协的好办法,但它自己是决不妥协的。在中国也有过许多新的运动了,却每次都是新的敌不过旧的,那原因大抵是在新的一面没有坚决的广大的目的,要求很小,容易满足。譬如白话文运动,当初旧社会是死力抵抗的,但不久便容许白话文底存在,给它一点可怜地位,在报纸的角头等地方可以看见用白话写的文章了,这是因为在旧社会看来,新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并不可怕,所以就让它存在,而新的一面也就满足,以为白话文已得到存在权了。又如一二年来的无产文学运动,也差不多一样,旧社会也容许无产文学,因为无产文学并不厉害,反而他们也来弄无产文学,拿去做装饰,仿佛在客厅里放着许多古董磁器以外,放一个工人用的粗碗,也很别致;而无产文学者呢,他已经在文坛上有个小地位,稿子已经卖得出去了,不必再斗争,批评家也唱着凯旋歌:“无产文学胜利!”但除了个人的胜利,即以无产文学而论,究竟胜利了多少?况且无产文学,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底一翼,它跟着无产阶级的社会的势力的成长而成长,在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很低的时候,无产文学的文坛地位反而很高,这只是证明无产文学者离开了无产阶级,回到旧社会去罢了。 第二,我以为战线应该扩大。在前年和去年,文学上的战争是有的,但那范围实在太小,一切旧文学旧思想都不为新派的人所注意,反而弄成了在一角里新文学者和新文学者的斗争,旧派的人倒能够闲舒地在旁边观战。 第三,我们应当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因为现在人手实在太少了,譬如#p#副标题#e#
261 0 0
鲁迅
桂香台上秋风袅。鸭绿溪前离思渺。一卮芳醑细深倾,听尽阳关须醉倒。 政成早晚传温诏。莫恋江城歌吹绕。明年身到凤池边,重看春波生故沼。
227 0 0
老能劝学照馀生,似夜随灯到处明。 往行前言如不见,暗中无烛若为行。
365 0 0
偏信由来惑是非,一言邪佞脱危机。 张仪重入怀王手,驷马安车却放归。
328 0 0
古凿岩居人,一廛称有产。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 驱牛耕白石,课女经黄茧。岁暮霜霰浓,画楼人饱暖。
331 0 0
于濆
寝门来哭夜,此月小祥初。风意犹忆瑟,萤光乍近书。 墙蒿藏宿鸟,池月上钩鱼。徒引相思泪,涓涓东逝馀。
335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