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腊今应三十馀,不离树下冢间居。貌堪良匠抽毫写, 行称高僧续传书。落涧水声来远远,当空月色自如如。 白衣只在青门里,心每相亲迹且疏。
366 0 0
贾岛
三千里外卧江州,十五年前哭老刘。 昨夜梦中彰敬寺,死生魂魄暂同游。
396 0 0
白居易
几年乌府内,何处逐凫归。关吏迷骢马,铜章累绣衣。 野亭山草绿,客路柳花飞。况复长安远,音书从此稀。
332 0 0
刘商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353 0 0
文天祥
财雄重交结,戚里擅豪华。曲台临上路,高门抵狭斜。 赭汗千金马,绣毂五香车。白鹤随飞盖,朱鹭入鸣笳。 夏莲开剑水,春桃发露花。轻裙染回雪,浮蚁泛流霞。 高谈辨飞兔,摛藻握灵蛇。逢恩借羽翼,失路委泥沙。 暧暧风烟晚,路长归骑远。日斜青琐第,尘飞金谷苑。 危弦促柱奏巴渝,遗簪堕珥解罗襦。如何守直道, 翻使谷名愚。
349 0 0
虞世南
高考和春晚表面上不搭界,但其实他们的命运在骨子里是相同的。想当年春晚是多么的风光,除夕之夜,大家都守到电视机前,春晚的收视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一百。大年初一,大家谈论的都是春晚上的小品或者歌曲,有人会口中冒出春晚小品中的词,有的会哼几句春晚上唱的歌。可现在是什么样呢?春晚已经收视率很低了,已经是“门前冷落鞍马稀”。我们再来看高考,当年的高考那是全国瞩目,那时的高考录取比例相当低,考大学堪比古代的秀才中举。因为那时大学包分配,考上大学那就代表身份的改变,那就代表具有了锦绣前程。那时候谁家小孩考上大学那就是大喜事,要宴请宾客,还会放鞭炮以示庆贺。现在的高考就没有这么受关注。 “时移世易,变法宜矣”,高考虽然曾为中国教育做出过贡献,但它已经不能适应日益现代化的中国现实。我们还是拿春晚来比方吧。那时候人们娱乐渠道很少,春晚受人关注那就是一种必然。可是,大家看看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各种演出,晚会非常普遍,加之网络、手机传播,人们的娱乐资源已经相当丰富,想观看也很方便。现在的电视频道也很多,节目也是异彩纷呈,春晚自然也就走下了神坛,就是一档普通的娱乐节目而已。 其实,高考的命运也与春晚相似。改革开放初期,学生很少,社会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很少,加之,我们教育也走了一阵子弯路,在校学生很少,学到的知识也很有限,那时的高考更适合当时情况,既是恰当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又向全社会昭示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个理念。因为那时考上大学就意味着具有了干部身份,端上了“铁饭碗”,那考上大学自然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那么,我们看看现在,考上大学并不代表你以后就百分之百的就业,以后的路子还需自己创,不少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这种严峻的现实,也迫使民众重新估量高考的价值。 现在条条大路通罗马,好多中学生放弃了高考,直接走向了社会。还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教育对外交流更多,好多中学生去国外参加“洋高考”,这些都是对现实高考制度的冲击。 我们原来的高考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太符合现在的社会现实了。其实有识之士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在高考制度改革上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是修修补补的动作太多,根本性的改变很少。这几年倒是有几个大动作,比如取消文理分科,外语考试的多考,选考科目给考生自由度,这都是很好的方向。 我的意思很明白,高考知道应当该,而且目前改革正当其时。和任何改变一样,高考改革也要凝聚社会共识,而且实行者也要大胆,要有经历改革阵痛的勇气,不可抱残守缺。教育是国家民族的大事,高考改革对教育科学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希望我们更多的有识之士能认识到高考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积极投身到这场伟大的变革中来。
330 0 0
小文
圣人赫斯怒,诏伐西南戎。肃穆庙堂上,深沉节制雄。 遂令感激士,得建非常功。料死不料敌,顾恩宁顾终。 鼓行天海外,转战蛮夷中。梯巘近高鸟,穿林经毒虫。 鬼门无归客,北户多南风。蜂虿隔万里,云雷随九攻。 长驱大浪破,急击群山空。饷道忽已远,悬军垂欲穷。 精诚动白日,愤薄连苍穹。野食掘田鼠,晡餐兼僰僮。 收兵列亭堠,拓地弥西东。临事耻苟免,履危能饬躬。 将星独照耀,边色何溟濛。泸水夜可涉,交州今始通。 归来长安道,召见甘泉宫。廉蔺若未死,孙吴知暗同。 相逢论意气,慷慨谢深衷。
361 0 0
高适
师居中禁寺,外请已无缘。望幸唯修偈,承恩不乱禅。 院多喧种药,池有化生莲。何日龙宫里,相寻借法船。
408 0 0
张蠙
秦时桃树满山坡,骑鹿先生降大罗。路尽溪头逢地少, 门连内里见天多。荒泉坏简朱砂暗,古塔残经篆字讹。 闻说开元斋醮日,晓移行漏帝亲过。
350 0 0
王建
寂寞邛城夜,寒塘对庾楼。蜀关蝉已噪,秦树叶应秋。 道路连天远,笙歌到晓愁。不堪分袂后,残月正如钩。
382 0 0
中华文学
汀洲白蘋草,柳恽乘马归。江头楂树香,岸上蝴蝶飞。 酒杯箬叶露,玉轸蜀桐虚。朱楼通水陌,沙暖一双鱼。
506 0 0
李贺
旧事仙人白兔公,掉头归去又乘风。 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
467 0 0
韩翃
琴剑事行装,河关出北方。秦音尽河内,魏画自黎阳。 野日村苗熟,秋霜馆叶黄。风沙问船处,应得立清漳。
420 0 0
薛能
少年客淮泗,落魄居下邳。遨游向燕赵,结客过临淄。 山东诸侯国,迎送纷交驰。自尔厌游侠,闭户方垂帷。 深明戴家礼,颇学毛公诗。备知经济道,高卧陶唐时。 圣主诏天下,贤人不得遗。公吏奉纁组,安车去茅茨。 君王苍龙阙,九门十二逵。群公朝谒罢,冠剑下丹墀。 野鹤终踉跄,威凤徒参差。或问理人术,但致还山词。 天书降北阙,赐帛归东菑。都门谢亲故,行路日逶迟。 孤帆万里外,淼漫将何之。江天海陵郡,云日淮南祠。 杳冥沧洲上,荡漭无人知。纬萧或卖药,出处安能期。
346 0 0
王维
可怜颜色好阴凉,叶翦红笺花扑霜。伞盖低垂金翡翠, 熏笼乱搭绣衣裳。春芽细炷千灯焰,夏蕊浓焚百和香。 见说上林无此树,只教桃柳占年芳。
411 0 0
霞影入瑶觞,酒与余霞同色。人共昌朝方永,过觥筹三百。 一枝红皱石榴裙,帘卷篆烟碧。约我他年湖上,看九华终日。
417 0 0
王之道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陈霆
欹枕深轩,散帙虚堂,畏景屡移。渐披襟临水,支床就月,莲香拂面,竹色侵衣。压玉为醪,折荷当盏,卧看银潢星四垂。人归后,伴饥蝉自语,宿鸟相依。 痴儿。莫蹈危机。悟四十九年都尽非。任纡朱拖紫,围金佩玉,青钱流地,白璧如坻。富贵浮云,身名零露,事事无心归便归。秋风动,正吴淞月冷,莼长鲈肥。
381 0 0
李弥逊
青冥向上玉霄峰,元始先生戴紫蓉。晓案琼文光洞壑, 夜坛香气惹杉松。闲迎仙客来为鹤,静噀灵符去是龙。 子细扪心无偃骨,欲随师去肯相容。
379 0 0
皮日休
海日东南出,应开岭上扉。扫坛花入篲,科竹露沾衣。 饭后嫌身重,茶中见鸟归。相思爱民者,难说与亲违。
547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