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宦因时泰,凉宵寓直初。沉沉仙阁闭,的的暗更徐。 霁色连空上,炎氛入夜除。星回南斗落,月度北窗虚。 待漏残灯照,含芳袭气馀。寐来冠不解,奏罢草仍书。 幕府惭良策,明曹愧散樗。命轻徒有报,义重更难疏。 燕厦欣成托,鹓行滥所如。晨趋当及早,复此戒朝车。
161 0 0
中华文学
商洛秦时四老翁,人传羽化此山空。 若无仙眼何由见,总在庙前花洞中。
227 0 0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积骨成巴陵,遗言闻楚老。 水穷三苗国,地窄三湘道。岁晏天峥嵘,时危人枯槁。 思归阴丧乱,去国伤怀抱。郢路方丘墟,章华亦倾倒。 风悲猿啸苦,木落鸿飞早。日隐西赤沙,月明东城草。 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
195 0 0
李白
谢家能植药,万簇相萦倚。烂熳绿苔前,婵娟青草里。 垂栏复照户,映竹仍临水。骤雨发芳香,回风舒锦绮。 孤光杂新故,众色更重累。散碧出疏茎,分黄成细蕊。 游蜂高更下,惊蝶坐还起。玉貌对应惭,霞标方不似。 春阴怜弱蔓,夏日同短晷。回落报荣衰,交关斗红紫。 花时苟未赏,老至谁能止。上客屡移床,幽僧劳凭几。 初合虽薄劣,却得陪君子。敢问贤主人,何如种桃李。
244 0 0
李端
后记〔2〕 札弥亚丁(EvgeniiZamiatin)〔3〕生于一八八四年,是造船专家,俄国的最大的碎冰船“列宁”,就是他的劳作。在文学上,革命前就已有名,进了大家之列,当革命的内战时期,他还借“艺术府”“文人府”〔4〕的演坛为发表机关,朗读自己的作品,并且是“绥拉比翁的兄弟们”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于文学是颇为尽力的。革命前原是布尔塞维克,后遂脱离,而一切作品,也终于不脱旧智识阶级所特有的怀疑和冷笑底态度,现在已经被看作反动的作家,很少有发表作品的机会了。 《洞窟》是从米川正夫的《劳农露西亚小说集》〔5〕译出的,并参用尾濑敬止的《艺术战线》里所载的译本。说的是饥饿的彼得堡一隅的居民,苦于饥寒,几乎失了思想的能力,一面变成无能的微弱的生物,一面显出原始的野蛮时代的状态来。为病妇而偷柴的男人,终于只得将毒药让给她,听她服毒,这是革命中的无能者的一点小悲剧。写法虽然好像很晦涩,但仔细一看,是极其明白的。关于十月革命开初的饥饿的作品,中国已经译过好几篇了,而这是关于“冻”的一篇好作品。 淑雪兼珂(MihailZoshchenko)也是最初的“绥拉比翁的兄弟们”之一员,他有一篇很短的自传,说: “我于一八九五年生在波尔泰瓦。父亲是美术家,出身贵族。一九一三年毕业古典中学,入彼得堡大学的法科,未毕业。一九一五年当了义勇军向战线去了,受了伤,还被毒瓦斯所害,心有点异样,做了参谋大尉。一九一八年,当了义勇兵,加入赤军,一九一九年以第一名成绩回籍〔6〕。一九二一年从事文学了。我的处女作,于一九二一年登在《彼得堡年报》〔7〕上。” 但他的作品总是滑稽的居多,往往使人觉得太过于轻巧。 在欧美,也有一部分爱好的人,所以译出的颇不少。这一篇《老耗子》是柔石〔8〕从《俄国短篇小说杰作集》(GreatRus^sianShortStories)〔9〕里译过来的,柴林(LeonideZarine)原译,因为那时是在豫备《朝华旬刊》〔10〕的材料,所以选着短篇中的短篇。但这也就是淑雪兼珂作品的标本,见一斑可推全豹的。 伦支(LevLunz)〔11〕的《在沙漠上》,也出于米川正夫的《劳农露西亚小说集》,原译者还在卷末写有一段说明,如下: “在青年的‘绥拉比翁的兄弟们’之中,最年少的可爱的作家莱夫·伦支,为病魔所苦者将近一年,但至一九二四年五月,终于在汉堡的病院里长逝了。享年仅二十二。当刚才跨出人生的第一步,创作方面也将自此从事于真切的工作之际,虽有丰饶的天禀,竟不遑很得秋实而去世,在俄国文学,是可以说,殊非微细的损失的。伦支是充满着光明和欢喜和活泼的力的少年,常常驱除朋友们的沉滞和忧郁和疲劳,当绝望的瞬息中,灌进力量和希望去,而振起新的勇气来的‘杠杆’。别的‘绥拉比翁的兄弟们’一接他的讣报,便悲泣如失同胞,是不为无故的。 “性情如此的他,在文学上也力斥那旧时代俄国文学特色的沉重的忧郁的静底的倾向,而于适合现代生活基调的动底的突进态度,加以张扬。因此他埋头于研究仲马〔12〕和司谛芬生〔13〕,竭力要领悟那传奇底,冒险底的作风的真髓,而发见和新的时代精神的合致点。此外,则西班牙的骑士故事〔14〕,法兰西的乐剧〔15〕,也是他的热心研究的对象。‘动’的主张者伦支,较之小说,倒在戏剧方面觉得更所加意。因为小说的本来的性质就属于‘静’,而戏剧是和这相反的…… “《在沙漠上》是伦支十九岁时之作,是从《旧约》的《出埃及记》〔16〕里,提出和初革命后的俄国相共通的意义来,将圣书中的话和现代的话,巧施调和,用了有弹力的暗示底的文体,加以表现的。凡这些处所,我相信,都足以窥见他的不平常的才气。” 然而这些话似乎不免有些偏爱,据珂刚教授说,则伦支是“在一九二一年二月的最伟大的法规制定期,登记期,兵营整理期中,〔17〕逃进‘绥拉比翁的兄弟们’的自由的怀抱里去的。”那么,假使尚在,现在也决不能再是那时的伦支了。至于本篇的取材,则上半虽在《出埃及记》,而后来所用的却是《民数记》〔18〕,见第二十五章,杀掉的女人就是米甸族首领苏甸的女儿哥斯比。篇末所写的神,大概便是作者所看见的俄国初革命后的精神,但我们也不要忘却这观察者是“绥拉比翁的兄弟们”中的青年,时候是革命后不多久。现今的无产作家的作品,已只是一意赞美工作,属望将来,和那色黑而多须的真的神,面目全不相像了。 《果树园》是一九一九至二十年之间所作,出处与前篇同,这里并仍录原译者的话: “斐定(KonstantinFedin)〔19〕也是‘绥拉比翁的兄弟们’中之一人,是自从将短篇寄给一九二二年所举行的‘文人府’的悬赏竞技,获得首选的荣冠以来,骤然出名的体面的作者。他的经历也和几乎一切的劳动作家一样,是颇富于变化的。故乡和雅各武莱夫同是萨拉妥夫(Saratov)的伏尔迦(Volga)河畔,家庭是不富裕的商家。生长于古老的果园,渔夫的小屋,纤夫的歌曲那样的诗底的环境的他,一早就表示了艺术底倾向,但那倾向,是先出现于音乐#p#副标题#e#
232 0 0
鲁迅
铜梁千里曙云开,仙箓新从紫府来。天上已张新羽翼, 世间无复旧尘埃。嘉祯果中君平卜,贺喜须斟卓氏杯。 应笑戎藩刀笔吏,至今泥滓曝鱼鳃。
200 0 0
浙南分首日,谁谓别经时。路远遥相访,家贫喜见知。 不须辞不酌,更请续新诗。但得心中剑,酬恩会有期。
205 0 0
许浑
主家隐溪口,微路入花源。数日朝青阁,彩云独在门。 双楼夹一殿,玉女侍玄元。扶橑尽蟠木,步檐多画繙。 新松引天籁,小柏绕山樊。坐弄竹阴远,行随溪水喧。 石池辨春色,林兽知人言。未逐凤凰去,真宫在此原。
203 0 0
储光羲
蓂荚才开六,宝历已当千。人间收尽繁溽,凉意入琴弦。尽道荐衡交剡,更值生申时节,喜色动闾阎。终夜望银汉,文宿贯台躔。定燕秦,封晋魏,信当然。处处红莲开幕,曹掾岂能淹。见说玉堂飞诏,已许金闺通籍,蓬岛伴神仙。来岁寿卮酒,应醉御炉烟。
归去南江水,磷磷见底清。转逢空阔处,聊洗滞留情。 浦树遥如待,江鸥近若迎。津途别有趣,况乃濯吾缨。
215 0 0
张九龄
结庐对中岳,青翠常在门。遂耽水木兴,尽作渔樵言。 顷来阙章句,但欲闲心魂。日色隐空谷,蝉声喧暮村。 曩闻道士语,偶见清净源。隐几阅吹叶,乘秋眺归根。 独游念求仲,开径招王孙。片雨下南涧,孤峰出东原。 栖迟虑益澹,脱略道弥敦。野霭晴拂枕,客帆遥入轩。 尚平今何在,此意谁与论。伫立云去尽,苍苍月开园。
176 0 0
岑参
琴中难挑孰怜才,独对良宵酒数杯。苏子黑貂将已尽, 宋弘青鸟又空回。月穿净牖霜成隙,风卷残花锦作堆。 欹枕梦魂何处去,醉和春色入天台。
210 0 0
东门车马路,此路在浮沉。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 从来名利地,皆起是非心。所以青青草,年年生汉阴。
223 0 0
于武陵
江山事若谙,那肯滞云南。草色分危磴,杉阴近古潭。 日斜褒谷鸟,夏浅巂州蚕。吾自疑双鬓,相逢更不堪。
219 0 0
贾岛
山翠幂灵洞,洞深玄想微。一双白蝙蝠,三度向明飞。 虽然有两翅,了自无毛衣。若非饱石髓,那得凌□□。 偶见归堪说,殊胜不见归。
230 0 0
君王冥漠不可见,铜雀歌舞空裴回。西陵啧啧悲宿鸟, 高殿沈沈闭青苔。青苔无人迹,红粉空自哀。
十二三弦共五音,每声如截远人心。 当时向秀闻邻笛,不是离家岁月深。
248 0 0
薛能
雅燕飞觞,清谈挥座,使君高会群贤。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窗外炉烟似动。开瓶试、一品香泉。轻淘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 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坐中客翻愁,酒醒歌阑。点上纱笼画烛,花骢弄、月影当轩。频相顾,余欢未尽,欲去且流连。
247 0 0
米芾
授钺儒生贵,倾朝赴饯筵。麾幢官在省,礼乐将临边。 代马龙相杂,汾河海暗连。远戎移帐幕,高鸟避旌旃。 天下屯兵处,皇威破虏年。防秋嫌垒近,入塞必身先。 中外恩重叠,科名岁接连。散材无所用,老向琐闱眠。
194 0 0
姚合
去国离群掷岁华,病容憔悴愧丹砂。溪连舍下衣长润, 山带城边日易斜。几处垂钩依野岸,有时披褐到邻家。 故人书札频相慰,谁道西京道路赊。 清时沦放在山州,邛竹纱巾处处游。野日苍茫悲鵩舍, 水风阴湿弊貂裘。鸡鸣候旦宁辞晦,松节凌霜几换秋。 两首新诗千里道,感君情分独知丘。
190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