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作】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 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 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 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429 0 0
崔颢
岚似屏风草似茵,草边时脍锦花鳞。山中宰相陶弘景, 谷口耕夫郑子真。宦达到头思野逸,才多未必笑清贫。 君看东洛平泉宅,只有年年百卉春。
433 0 0
徐夤
多少乡心入酒杯,野塘今日菊花开。新霜何处雁初下, 故国穷秋首正回。渐老向人空感激,一生驱马傍尘埃。 侯门无路提携尔,虚共扁舟万里来。
386 0 0
赵嘏
为发凉飙满玉堂,每亲襟袖便难忘。霜浓雪暗知何在, 道契时来忽自扬。曾伴一樽临小槛,几遮残日过回廊。 汉宫如有秋风起,谁信班姬泪数行。
365 0 0
锦屏罗幌初睡起。花阴转、重门闭。正不寒不暖,和风细雨,困人天气。 此时无限伤春意。凭谁诉、厌厌地。这浅情薄幸,千山万水,也须来里。
363 0 0
张先
敦诗说礼中军帅,重士轻财大丈夫。常与师徒同苦乐, 不教亲故隔荣枯。花钿坐绕黄金印,丝管行随白玉壶。 商皓老狂唯爱醉,时时能寄酒钱无。
344 0 0
白居易
休去采芙蓉。秋江烟水空。带斜阳、一片征鸿。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在两眉峰。心事寄题红。画桥流水东。断肠人、无奈秋浓。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
330 0 0
陈允平
怪得意相亲,高携一轴新。能搜大雅句,不似小乘人。 岳麓擎枯桧,潇湘吐白蘋.他年遇同道,为我话风尘。
389 0 0
中华文学
年年衰老交游少,处处萧条书信稀。 唯有巢兄不相忘,春茶未断寄秋衣。
415 0 0
若以名场内,谁无一轴诗。纵饶生白发,岂敢怨明时。 知己虽然切,春官未必私。宁教读书眼,不有看花期。
394 0 0
杜荀鹤
楼台采翠远分明,闻说仙家在此城。 欲上仙城无路上,水边花里有人声。
467 0 0
顾况
江南故吏别来久,今日池边识我无。 不独使君头似雪,华亭鹤死白莲枯。
430 0 0
弭棹已伤别,不堪离绪催。十年一心人,千里同舟来。 乡路我尚遥,客游君未回。将何慰两端,互勉临岐杯。
385 0 0
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322 0 0
王维
据炉肃坐,听瓶笙、别有天然宫徵。纸帐屏山浑不俗,写出江南烟水。檠短灯青,灰闲香软,所欠惟梅矣。风飞无定,数声时颤窗纸。 试问夜已何其,呼童起看,月上东墙未。天外忽闻征雁过,还把音书来寄。短简埋烟,轻蓑鸣雨,已办征船计。放教归去,故乡江上鱼美。
赵长卿
嵩少心期杳莫攀,好山聊复一开颜。 明朝便是南荒路,更上层楼望故关。
525 0 0
李德裕
柳阴庭院。帘约风前燕。着雨荷花红半敛。消得盈盈绿扇。 竹光野色生寒。玉纤雪藕冰盘。长记酒醒人静,暗香吹月栏干。
300 0 0
花正芳,楼似绮,寂寞上阳宫里。钢笼金锁睡鸳鸯,帘冷露华珠翠。娇艳轻盈香雪腻,细雨黄莺双起。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
435 0 0
张泌
中国,华夏民族的家园。上承炎黄子孙的山脉,薪火相传;走到今天,中国人依然坚守着以和为贵的理念,立足国内,由向世界,追求万物共荣之境。 和谐,首先是城市与乡村的和谐。英国诗人库伯曾说:“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而在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乡村的文化与生态机制日渐脆弱。于是,“美丽乡村”概念应运而生,中国人发起了一场寻根之旅。上至国家领导人提出的“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的口号,下至青年返乡潮的出现,“美丽乡村”是中国实现和谐社会、走向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步。 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有人评价,青年返乡建设“美丽乡村”,是青年再造的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北上广”是无数寒窗苦读的学子的梦想之地。城市,意味这机遇,也意味着成功;乡村,则意味着贫穷与落后。一位湖南扶贫青年曾惭愧地回应起自己回到农村老家后放出的狂言:“这里简直比上海落后一百年。”的确,现在的乡村景象是今非昔比,再也不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之景,再也不见“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之景。但正因如此,乡村所蕴藏的无穷潜力吸引着现代青年返乡造梦,大展鸿图。“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的不仅仅是城乡和谐,更是青年价值观念的进步,在乡村发展自己,在乡村创造价 值,实现乡村人与城市人的和谐共生。 和谐,不仅是本邦内部的和谐,更是万邦的和谐。老子有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己为(几于)道。”中国兴起的一带一路建设,正是秉着“亲诚惠容,和谐万邦”的理念打造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富裕之路。有人扬言这是“中国威胁”,其实达何尝不是在现今保守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受阻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从深厚的历史文化中挖掘出来的、具有当代意义的治世理念呢?往西,接通哈萨克斯坦,直到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上北,接蒙古、俄罗斯;向南,开老挝,经越南,至泰国。中国努力延伸橄榄枝,通“一带一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和为贵,万物共荣。中国,通过打造美丽乡村,实现城市与乡村内在机(肌)理的对接;通过建设一带一路,实现国与国之间经济、政治与文化命脉的衔接。21世纪,请看中国和谐建设之路。
328 0 0
小文
大底从头总是悲,就中偏怆筑城词。 依然想得初成日,寄出秋山与我时。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