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桃花源记2、醉翁亭记3、岳阳楼记4、陈情表5、曹刿论战6、出师表7、孔孟8、礼记9、论语送东阳马生序
273 0 0
小文
小寒时节梅花傲, 枝头挂雪凌风笑。 窗前月,夜深寒, 烛光摇曳梦中寻。小寒时节雁南飞, 留连戏水不忍归。 思乡情,愁满怀, 望断天涯路漫漫。
383 0 0
内容:中国文化介绍:提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哲学、宗教等方面的详细介绍和解读。可以包括经典著作、名人故事、传统节日等内容,让用户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文学艺术欣赏:展示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的经典之作,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同时,可以提供中国传统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的欣赏和学习资源。语言学习资源:提供汉语学习的资源,包括汉字书写、拼音发音、语法知识等。可以提供在线课程、学习资料和互动练习,帮助用户提高汉语水平。传统手工艺介绍:介绍中国传统手工艺技艺,如剪纸、刺绣、陶瓷等。可以提供制作教程、工艺师访谈等内容,让用户了解和学习传统手工艺的技巧和魅力。文化活动推荐:推荐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如春节庙会、元宵灯会等。同时,可以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和报名信息,让用户亲身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交流互动平台:建立一个用户交流互动的平台,让用户可以分享自己的文化体验、学习心得和创作作品。可以设置论坛、博客、社交媒体等功能,促进用户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中国文化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历史时期分类:可以将中国文化按照历史时期进行分类,如古代文化、中世纪文化、近代文化等。地理区域分类:可以将中国文化按照地理区域进行分类,如北方文化、南方文化、西南文化、东北文化等。艺术形式分类:可以将中国文化按照艺术形式进行分类,如绘画、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社会制度分类:可以将中国文化按照社会制度进行分类,如封建文化、官僚文化、农民文化等。价值观念分类:可以将中国文化按照价值观念进行分类,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饮食文化分类:可以将中国文化按照饮食文化进行分类,如川菜文化、粤菜文化、湘菜文化等。传统节日分类:可以将中国文化按照传统节日进行分类,如春节文化、中秋节文化、端午节文化等。建筑风格分类:可以将中国文化按照建筑风格进行分类,如宫殿式建筑、园林式建筑、民居式建筑等。以下是对中国文化一级分类进行二级分类的示例:历史时期分类:古代文化:先秦文化、汉唐文化、宋元明清文化等。近代文化:清末民初文化、五四运动文化、文化大革命文化等。地理区域分类:北方文化:北京文化、东北文化、西北文化等。南方文化:江南文化、岭南文化、闽台文化等。艺术形式分类:绘画: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音乐: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等。舞蹈:古典舞、民族舞、现代舞等。戏剧:京剧、豫剧、越剧等。文学:诗歌、小说、散文等。社会制度分类:封建文化:宗法制度、科举制度、封建礼教等。官僚文化:官员文化、官场文化、官僚作风等。农民文化:农耕文化、农村习俗、农民信仰等。价值观念分类:儒家文化:仁爱思想、孝道观念、礼仪规范等。道家文化:无为而治、自然观念、养生之道等。佛教文化:慈悲观念、禅修实践、涅槃思想等。饮食文化分类:川菜文化:麻辣口味、川剧变脸、火锅文化等。粤菜文化:清淡口味、海鲜烹饪、茶艺文化等。湘菜文化:酸辣口味、湖南菜系、湘绣艺术等。传统节日分类:春节文化:年夜饭、贴春联、放鞭炮等。中秋节文化:赏月、吃月饼、嫦娥奔月传说等。端午节文化:赛龙舟、吃粽子、屈原故事等。建筑风格分类:宫殿式建筑:故宫、颐和园、天坛等。园林式建筑:苏州园林、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等。民居式建筑:四合院、土楼、吊脚楼等。
393 0 0
汉服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黄帝时期,当时人们所穿的衣服形制已经基本定型。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服的款式和特点不断变化,并且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在历史上,汉服曾经历过多次的改良和变革。例如,汉服的腰部束带曾经改为绳索,方便人们活动;汉服的袖口也曾经改为窄袖,便于挥动手臂。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服的形制不断演变,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和实用需求。到了明朝时期,汉服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明朝皇帝朱元璋下令规定,官员们必须穿着符合规制的礼服,否则就不能上朝。这一规定促进了汉服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汉服的款式和特点更加规范和完善。在近代,由于历史原因,汉服在中国已经逐渐消失。但是,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很多人所熟知和喜爱。在现代,人们也在不断地尝试将汉服元素融入到现代服饰中,使得汉服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总之,汉服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演变和进步的过程。从最初的黄帝时期到明朝时期,汉服经历了多次的改良和变革,不断适应人们的审美和实用需求。在近代,由于历史原因,汉服在中国已经逐渐消失,但是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576 0 0
汉服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决定了它的款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汉服按款式分类一般分为襦裙、深衣、直缀、罩衫、短褐。一.襦裙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成“襦裙”,上衣叫襦,下身叫裙。襦裙又分为对襟襦裙、交领襦裙和齐胸襦裙。襦裙的穿法一般都是裙子束着上衣。1.对襟襦裙中国儒家思想讲究中正、平和。对襟表示一种对称的美,体现华夏女子优雅、端庄之美!2.交领襦裙交领襦裙是汉服中最经典的服饰款式。如果汉服表现天人合一,“交领”则代表“地”,“地”则“人道”,即“方”与“正”;而袖子,则是“圆缺”,则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这种天圆地方之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体现!3.齐胸襦裙裙子束到腰上,一般配有披帛,使人显得高挑,大气,从南北朝到随唐五代,流行了上千年。二.袄裙袄:指有夹层或裹布的上衣,袄裙的穿法是上衣穿在裙子外面,下身搭配马面裙或百褶裙。三.深衣上衣和下裳相连,衣领、腰身、裙边和袖口用布料装饰,一般分为直裾和曲裾。1.直裾直裾下裳下摆平直,代表做人要大方正直,处事要公平公正。2.曲裾衣服前后片是由下往上弯曲缠绕的,使人显得端庄高贵。四.罩衫罩衫是从妇女衣服中变化出来的具有连衣性质的外衣,是一种宽松的上衣,有长袖、中袖和短袖,主要呈圆领或一字领设计。主要分为褙子、半臂。1.褙子褙子始于隋朝,流行于宋、明两朝。一种常见的外衣形式,衣长一般到膝盖,直领对襟,两侧开叉,女式褙子线条流畅优美,显得身材修长,婀娜多姿,衬托出汉族女子娴静温柔的一面。2.半臂像短袖的上衣,叫“半臂”。女式半臂多为对襟,衣襟相对系在胸前,袖长至上臂,显得青春活泼,娇俏可爱,是少女和小朋友喜爱的款式。五.直缀~道袍明代知识分子最普遍穿着的款式。领子边缘镶有白色或素色的护领,袖大,衣身两侧开叉,镶有暗摆,既方便行动又不会露出裹衣,中国儒家思想讲究谦虚谨慎,在人前不失礼,道袍细节上的讲究,反映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六.短褐也叫“短打”,是汉服常见的男性款式,形制为上衣下裤,一般为普通百姓劳作运动时穿着。汉服飘逸流畅,端庄典雅,同时承载着中国儒家思想的基本道德礼仪,是汉文化的缩影,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449 0 0
在家我排行老大,在早些看到邻家的姐姐弟弟玩得好开心,羡慕极了,而我只能呆呆的站在那里看着他们玩。不知过了多久,我也有了个妹妹,胖乎乎的,而且特爱笑,一逗她就咯咯地笑,弄的我也天天傻笑。希望她快快长大,和我一起跑着玩。啊!我的小妹妹,我的好伙伴。
508 0 0
再 别 康 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十一月六日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第1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 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志,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 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
845 0 0
徐志摩
去吧,人间,去吧! 我独立在高山的峰上; 去吧,人间,去吧! 我面对着无极的穹苍。 去吧,青年,去吧! 与幽谷的香草同埋; 去吧,青年,去吧! 悲哀付与暮天的群鸦。 去吧,梦乡,去吧! 我把幻景的玉杯摔破; 去吧,梦乡,去吧! 我笑受山风与海涛之贺。 去吧,种种,去吧! 当前有插天的高峰; 去吧,一切,去吧! 当前有无穷的无穷! 《去吧》这首诗,好象是一个对现实世界彻底绝望的人,对人间、对青春和理想、对一切的一切表现出的不再留恋的决绝态度,对这个世界所发出的愤激而又无望的呐喊。 诗的第一节,写诗人决心与人间告别,远离人间,“独立在高山的峰上”、“面对着无极的穹苍”。此时的他,应是看不见人间的喧闹、感受不到人间的烦恼了吧?面对着阔大深邃的天宇,胸中的郁闷也会遣散消尽吧?显然,诗人因受人间的压迫而希冀远离人间,幻想着一块能杆泄心中郁闷的地方,但他与人间的对抗,分明透出一股孤寂苍凉之感;他的希冀,终究也是虚幻的希冀,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由于诗人深感现实的黑暗及对人的压迫,他看到,青年——青春、理想和激情的化身,更是与现实世界誓不两立,自然不能被容存于世,那么,就最好“与幽谷的香草同埋”,在人迹罕至的幽谷中能不被世俗所染污、能不被现实所压迫,同香草作伴,还能保持一己的清洁与孤傲,由此可看出诗人希望在大自然中求得精神品格的独立性。然而,诗人的心境又何尝不是悲哀的,“与幽谷的香草同埋”,岂是出于初衷,而是不为世所容,为世所迫的啊!“青年”与“幽谷的香草同埋”的命运,不正是道出诗人自己的处境与命运吗?想解脱悲哀?“付与暮天的群鸦”。也许暮天的群鸦会帮诗人解脱心中的悲哀,也许也会使悲哀愈加沉重,愈难排解,终究与诗人的愿望相悖。这节诗抒写出了诗人受压抑的悲愤之情以及消极、凄凉的心境。 “梦乡”这一意象,在这里喻指“理想的社会”,也即指诗人怀抱的“理想主义”。诗人留学回国后,感受到人民的疾苦、社会的黑暗,他的“理想主义”开始碰壁,故有“我把幻景的玉杯摔破”的诗句。但与其说是诗人把“幻景的玉杯摔破”,不如说是现实摔破了诗人“幻景的玉杯”,所以诗人在现实面前才会有一种愤激之情、一种悲观失望之意;诗人似乎被现实触醒了,但诗人并不是去正视现实,而是要逃避现实,“笑受山风与海涛之贺”,在山风与海涛之间去昂奋和张扬抑郁的精神。这节诗与前两节一样,同样表现了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在现实面前碰壁后,转向大自然求得一方精神牺息之地,但从这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中却也显示出诗人一种笑傲人间的洒脱气质。 第四节诗是诗人情感发展的顶点,诗人至此好象万念俱灭,对一切都抱着决绝的态度:“去吧,种种,去吧!”、“去吧,一切,去吧!”,但诗人在否定、拒绝现实世界的同时,却肯定“当前有插天的高峰”、“当前有无穷的无穷”,这是对第一节诗中“我独立在高山的峰上”、“我面对着无极的穹苍”的呼应和再次肯定,也是对第二节、第三节诗中所表达思绪的正方向引深,从而完成了这首诗的内涵意蕴,即诗人在对现实世界悲观绝望中,仍有一种执着的精神指向——希望能在大自然中、在博大深邃的宙宇里寻得精神的归宿。 《去吧》这首诗,流露出诗人逃避现实的消极感伤情绪,是诗人情感低谷时的创作,是他的“理想主义”在现实面前碰壁后一种心境的反映。诗人是个极富浪漫气质的人,当他的理想在现实面前碰壁后,把眼光转向了现实世界的对立面——大自然,希望在“高峰”、“幽谷的香草”、“暮天的群鸦”、“山风与海涛”之中求得精神的慰藉,在“无极的穹苍”下对“无穷的无穷”的冥思中求得精神的超脱。即使诗人是以消极悲观的态度来反抗现实世界的,但他仍以一个浪漫主义的激情表达了精神品格的昂奋和张扬,所以,完全把这首诗看成是消极颓废的作品,是不公允的。#p#副标题#e#
723 0 0
八月的太阳晒得黄黄的, 谁说这世界不是黄金? 小雀儿在树阴里打盹, 孩子们在草地里打滚。 八月的太阳晒得黄黄的, 谁说这世界不是黄金? 金黄的树林, 金黄的草地, 小雀们合奏着欢畅的清音, 金黄的茅舍, 金黄的麦屯, 金黄是老农们的笑声。
686 0 0
我 等 候 你 我等侯你.我望着户外的昏黄如同望着将来,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你怎还不来?希望在每一秒钟上允许开花。我守候着你的步履,你的笑语,你的脸,你的柔软的发丝,守候着你的一切,希望在每一秒钟上枯死——你在哪里?我要你,要得我心里生痛,我要你的火焰似的笑,要你的灵活的腰身,你的发上眼角的飞星;我陷落在迷醉的氛围中,像一座岛,在蟒绿的海涛问,不自主的在浮沉····喔,我迫切的想望你的来临,想望那一朵神奇的优昙开上时间的顶尖!你为什么不来,忍心的?你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你这不来于我是致命的一击,打死我生命中乍放的阳春,教坚实如矿里的铁的黑暗,压迫我的思想与呼吸;打死可怜的希冀的嫩芽,把我,囚犯似的,交付给妒与愁苦,生的羞惭与绝望的惨酷。这也许是痴。竟许是痴。我信我确然是痴;但我不能转拨一支已然定向的舵,万方的风患都不客许我犹豫--我不能回头,运命躯策着我!我也知道这多半是走向毁灭的路,但为了你,为了你我什么也都甘愿;这不仅我的热情,我的仅有的理性亦如此说。痴!想碟碎一个生命的纤微为要感动一个女人的心!想博得的,能博得的,至多是她的一滴泪,她的一阵心酸,竟许一半声漠然的冷笑;但我也甘愿,即使我粉身的消息传到她的心里如同传给一块顽石,她把我看作一只地穴里的鼠,一条虫,我还是甘愿!痴到了真,是无条件的,上帝他也无法调回一个痴定了的心如同一个将军有时调回已上死线的士兵。枉然,一切都是枉然,你的不来是不容否认的实在虽则我心里烧着泼旺的火,饥渴着你的一切,你的发,你的笑,你的手脚;任何的痴想与祈祷不能缩短一小寸你我问的距离!户外的昏黄已然凝聚成夜的乌黑,树枝上挂着冰雪,鸟雀们典去了它们的啁啾,沉默是这一致穿孝的宇宙。钟上的针不断的比着玄妙的手势,像是指点,像是同情,像是嘲讽,每一次到点的打动,我听来是我自己的心的活埋的丧钟。 #p#副标题#e#
694 0 0
这岂是偶然,小玲珑;的野花! 你轻含着鲜露颗颗, 怦动的是慕光明的花蛾, 在黑暗里想念焰彩,晴霞; 我此时在这蔓草从中过路, 无端的内感,惆怅与惊讶, 在这迷雾里,在这岩壁下, 思忖着,泪怦怦的,人生与鲜露? 此诗写于1924年8月,发表于1924年12月5日《晨报 文学旬刊》第55号
703 0 0
那船平空在海中心抛锚, 也不顾我心头野火似的烧! 那白须的海老倒像有同情, 他声声问的是为甚不进行? 我伸手向黑暗的空间抱, 谁说这飘渺不是她的腰? 我又飞吻给银河边的星, 那是我爱最灵动的明睛。 但这来白须的海老又生恼 (他忌妒少年情,别看他年老!) 他说你情急我偏给你不行, 你怎生跳度这碧波的无垠? 果然那老顽皮有他的蹊跷, 这心头火差一点变海水里泡! 但此时我忙着亲我爱的香唇, 谁耐烦再和白须的海老儿争? (原载1926年3月27日《晨报副刊》第1372号)
705 0 0
“可是听着,你不走的话,这孩子生来,算是你丈夫又多,添了一个,也就完了,要是我们一走,这吃人的世界就有了机会,这西边儿热嘲,东边儿冷笑可受不了,再说这一块肉将来长大时也就够受罪,所以我看这偷走的意思还得仔细的想一回。” “嗳可是你哪懂得做女人的地位,我爱,真叫难:整天整晚的叫你不得安宁,我就怕事情一露亮儿就毁。我怎么能耽,这每晚还得搂着他,抱着他,称他的心!管得这孩子将来的命运,造孽也是活该,走我们的吧, 谁叫这生米煮成了熟饭,咳!” 此诗发表于1925年3月9日《语丝》17期。
677 0 0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箩。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清峰。
695 0 0
唐琼湿琳琳的昏晕在海边,神魂飘渺的高却了人间,他的凝滞的血液与游丝似的呼吸,更不辨时间的昼与夜;恍惚的他又回复了感觉,剧痛的脉博与血运肢体,象是在生死的关头奋斗,死的黑影象是还在他的身畔停逗。 他张开了他的眼,阉上,又睁着,他满心只是迷惑与昏沉;他以为他还是在船上,只是倦眠着,他又记起了破船时的凄惨,盼望他已经永远脱离了生世,但他渐渐的明白了他还是活着,此时在他的倦绝的昏花的眼帘前,呈露着一个少女美妙的倩影。少女的颜面慰贴着他的脸,她的小口象是喂哺着他的呼吸;她的温存的手抚摩着他的冷体,顷刻间唤回了他的精神与生气·她又摩挲着他的前额,他的颞颥,调匀他的血运,舒畅他的脉理,她的温柔的调理是回生的妙剂,一声的轻喟,仿佛是感谢她的恩谊。 然后她喂了他几口提神的甜酒,长袍盖暖他的冷僵的肢体,伸玉臂枕他的头,她的香腮,透明的,鲜艳的,温润的酥肌,承着他的死一般瞬前额,轻展一双小手沥干他的渍透的发鬈;她焦心的看护着他的呼吸也断续的和着他的喟息。她们小心的把他移进了洞里,她与她的侍女——也是一个少女,年岁是她的姐,眉目不如她的端丽,但有更硕健的躯体,——她们点旺了火熊熊的新焰照出洞顶的石岩,阳光不到的岩石,也照出她的容顿,木柴的光焰投射出少女的姿态,她的美丽的颜色与苗条的身材。 她齐眉勒着一颗颢的黄金坠,衬出她的可爱的亚麻色的鬈发——她的藤卷似的发,编缀成辨结几股,披盖着肩背;虽则她的莲馨花似的身影,挺秀,高颀,罕有的娉婷,她的发还是一般的垂及她的踵跟;她自然的有一种,驾驭的庄严,仿佛是一方的公主,艳丽中见威权。 她的发,我说,是褐色的细麻;但她的眼,她的睫,是死一般的沉黑,斜长的帘睫掩映着丝光的青荷,此中有难言的妩媚;她的妙瞬的光棱贯穿鸦绒的翳荫,比疾矢的飞射,更神速与兴奋,象一个绻紧的蛇身猛然的兴奋,集中他的涎毒与体力袭击他的牺牲。 她的眉宇是清秀,光明.她的颊上沾染着黄昏的彩笔,落日的余痕;纤小的上唇——蜜甜的口唇,使我们一见销魂,增艳我们的梦境;她是造像师理想的模型,(什么是造像只是作伪无耻,我见过更美的妇人,真纯的肉身强如他们的理想在顽石无灵)。 他们,唐琼与海弟与侍女, 自在的游行,目为她的父亲在国外经营,她没有母与弟, 只有随身的差儿,她虽则殷勤,伺候她的主人,一息不离, 但她只知道她的服役,每晨,端整热水,绞绕她的曼长的美发,有时问主人要一些穿剩的衣着。正当晚凉时候,那圆圆的一轮红日坠落在青山的后背,那青山看似整个的大地的屏圈,怀抱着自然,静定,缄默,昏暗,一边半掩着远处新月形的峰巅,一边是寂静的寒飕飕的大海,天空透泛着浅绛的雾霭与彩晕,有一颗只眼似的星,闪耀着光明。 手挽着手,唐琼与海弟在滩边,闲游,轻踹着光滑的凝结的满铺着 贝壳与石英,这海边 只是波涛冲洗的痕迹,分明的有顶盖,有房屋,有空洞的厅堂 象是建筑的工程,他们在此停步歇着,相互的围绕着臂腰,在紫色的黄昏里默默的魂销。 他们仰望着天,无上流动的红光 海波似的平展着,辽阔的,鲜艳的他们俯看着海,海里滟滟的波光, 荡起了明月,一轮腴满的,骄矜的他们听海澜飞溅,听呜咽的风响, 他们互看着,眼内的星芒相互的投射——渐渐的,一双热恋的恋唇 渐渐的接近,台成一个亲吻。 一次长的,畅的亲吻,美与青年 与恋爱的亲吻,象是下射的光线,集中在一个焦点,激成猛烈的火焰; 这是人生少年期的亲吻,更不分心与肉与灵魂,一致的热烈, 血液是火山的溶液,脉搏是奔腾,一吻是一度的心灵——因为吻的强度 我想,即在那胶粘着的时闻计数。 是呀,就在绵延的久长,他们的 上帝知道绵延了多久——他们也不曾计数,他们也决不能凭 针秒的短长计算神魂的迷沦;他们只是默默的;领略诱惑的况味, 彼此的肉与灵仿佛有魔术的逗引,一度融合了,他们花蜂似的胶附着—— 他们的心房是花,此中满溢着蜜酪。 他们静静的站在寥廓的海边, 寥廓的海与天,周遭更无人迹;宁静的波澜,星光照着的海湾, 黄昏的余晖,一丝丝的淡灭,无声的海砂与滴水的石岩, 这情景只唤醒他们相互的密切,在海天间仿佛是更没有生命,除了他#p#副标题#e#
696 0 0
我有一个恋爱 我有一个恋爱,我爱天上的明星,我爱它们的晶莹:人间没有这异样的神明。在冷峭的暮冬的黄昏,在寂寞的灰色的清晨。在海上,在风雨后的山顶——永远有一颗,万颗的明星!山涧边小草花的知心,高楼上小孩童的欢欣,旅行人的灯亮与南针:——万万里外闪烁的精灵!我有一个破碎的灵魂,像一堆破碎的水晶,散布在荒野的枯草里——饱啜你一瞬瞬的殷勤。人生的冰激与柔情,我也曾尝味,我也曾容忍。有时阶砌下蟋蟀的秋吟,引起我心伤,逼我泪零。我袒露我的坦白的胸襟,献爱与一天的明星。任凭人生是幻是真,地球存在或是消泯——太空中永远不昧的明星!
667 0 0
钢丝的车轮在偏僻的小巷内飞奔——“先生,我给先生请安您哪,先生。” 迎面一蹲身,一个单布褂的女孩颤动着呼声——雪白的车轮在冰冷的北风里飞奔。 紧紧的跟,紧紧的跟,破烂的孩子追赶着铄亮的车轮——“先生,可怜我一大吧,善良的先生!” “可怜我的妈,她又饿又冻又病,躺在道儿边直呻——您修好,赏给我们一顿窝窝头,您哪,先生!” “没有带子儿,”坐车的先生说,车里戴大皮帽的先生——飞奔,急转的双轮,紧追,小孩的呼声。 一路旋风似的土尘,土尘里飞转着银晃晃的车轮——“先生,可是您出门不能不带钱您哪,先生。” “先生......先生!”紫涨的小孩,气喘着,断续的呼声——飞奔,飞奔,橡皮的车轮不住的飞奔。 飞奔......飞奔......飞奔......飞奔......先生......先生......先生......
673 0 0
“别拧我,疼,”……你说,微锁着眉心。那“疼”一个精圆的半吐在舌尖上溜——转。一转眼也在说话睛光里漾起心泉的秘密。梦洒开了轻纱的网。“你在那里?”“让我们死——”你说。 此诗写于1931年,发表于1931年10月5日《诗刊》第3期
717 0 0
一 象是一只鲜甜的苹果,红艳艳的在最高的树顶上亮着,顶着在最高枝的头顶尖上——那采果人忘了采,也 不知怎的,——忘了采,咳不,采不着是真的,因为到如今还是没 有入攀得着。 二 象是那野绣球花在山道上长着的,让牧童们过客的脚踵见天的踩,见天的残,直到一天那紫拳拳的花球烂入了泥潭。 此诗发表于1925年8月12日《晨报副镌》。作者:Sappho。
650 0 0
昨天我瓶子里斜插着的桃花 是朵朵媚笑在美人的腮边挂; 今儿它们全低了头,全变了相:-- 红的白的尸体倒悬在青条上。 窗外的风雨报告残春的运命, 丧钟似的音响在黑夜里叮咛: “你那生命的瓶子里的鲜花也 变了样:艳丽的尸体,谁给收殓?”
663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