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近谷西,乔木与山齐。野竹连池合,岩松映雪低。 喜君来白社,值我在青谿.应笑於陵子,遗荣自灌畦。
353 0 0
李德裕
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275 0 0
中华文学
门径放莎垂,往来投刺稀。有时开御札,特地挂朝衣。 岳信僧传去,仙香鹤带归。他年二南化,无复更衰微。 逍遥短褐成,一剑动精灵。白昼梦仙岛,清晨礼道经。 黍苗侵野径,桑椹污闲庭。肯要为邻者,西南太华青。
338 0 0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328 0 0
李清照
浅色千重柔叶,深心一点娇黄。只消可意更须香。好个风流模样。 玉蕊今谁攀折,诗人此日凄凉。正须蛮素作伊凉。与插钗傍鬓上。
398 0 0
陈师道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392 0 0
王昌龄
乘春来到陇山西,隗氏城荒碧草齐。 好笑王元不量力,函关那受一丸泥。
414 0 0
国粹可分两种,一曰文的,一曰武的。现在文的暂且不说,单说武的。 据鲁迅先生说,“打拳”的提倡,已有过二次,一在清朝末年,一在民国开始,则这回应该算第三次了。名目前二次定为“新武术”,这次改称“国技”,前二次提倡的,一是“王公大臣”,一是“教育家”,这回却是“国府要人”。 近来“首善之区”闹得有声有色的,便首推这次“国技表演”〔4〕。要人说:“这是国粹,应当保留而发挥之,”否则,便“前有愧于古人,后何以语来者,负疚滋甚”了。 幸喜这“弥可宝贵”的打拳(国技)的遗绪,尚未断绝,“国技大家诸君,惠然肯来”,从此风气一开,人人变为赳赳,于是军阀不足打倒,帝国主义者不足赶走,而世界大同也自然而然的出现了。“愿国人悉起学之”,以完成革命! 我们小后生,不识国粹之可贵一至于此,虽然未饱眼福,也就不胜其赞叹与欣舞了。不过某将军主张“对打”,我却期期以为不可,因为万一打塌了鼻子,或者扯破了裤子,便不妙了,甚或越打越起劲,终则认真起来,我们第三者就不免要吃亏了。那时军阀未倒,而百姓先已“家破人亡”了。但这全是过虑,因为三代礼让之风,早已深入诸君子的心。况且要人已经说过,“好勇斗狠,乱法犯禁”是要不得的,所以断不至发生后患,而我们尽可放心看热闹了。 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四月三十日《语丝》周刊第四卷第十八期,在《这回是第三次》一文之后。 〔2〕鲁迅批评“打拳热”的文章,有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发表的《随感录三十七》(后收入《热风》),一九一九年二月发表的《拳术与拳匪》(现收入本书)等。 〔3〕“文艺的分野”当时创造社成员文章中的常用语,指文艺领域。 〔4〕“国技表演”指一九二八年三月三日国民党政府在南京举办的“国技游艺大会”。出席者有“国府主席谭延闿委员李烈钧李宗仁张之江等”。下文的引语,均出自李烈钧在会上所致的“奖词”(见一九二八年三月五日《申报》)。
289 0 0
鲁迅
丹地偏相逐,清江若有期。腰金才子贵,剖竹老人迟。 桂楫闲迎客,茶瓯对说诗。渚田分邑里,山桂树罘罳. 心静无华发,人和似古时。别君远山去,幽独更应悲。
293 0 0
李嘉祐
有京如在道,日日先鸡起。不离十二街,日行一百里。 役役大块上,周朝复秦市。贵贱与贤愚,古今同一轨。 白兔落天西,赤鸦飞海底。一日复一日,日日无终始。 自嫌性如石,不达荣辱理。试问九十翁,吾今尚如此。
421 0 0
聂夷中
炕暖窗明草舍低,谁及?周公枕上梦初回,呀,直睡到上三竿红日。
313 0 0
【南歌子】 凤髻金泥带, 龙纹玉掌梳。 走来窗下笑相扶, 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 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 「鸳鸯两字怎生书?」
360 0 0
欧阳修
画船横倚烟溪半。春入吴山遍。主人凭客且迟留,程入花溪远远。数声芦叶,两行霓袖,几处成离宴。 纷纷归骑亭皋晚。风顺樯乌转。古今为别最消魂,因别有情须怨。更独自、尽上高台望,望尽飞云断。
319 0 0
张先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腾 一作: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39 0 0
曹操
杜若溪边手自移,旋抽烟剑碧参差。 何时织得孤帆去,悬向秋风访所思。
331 0 0
陆龟蒙
可怜张绪门前柳,相看顿非年少。三径已荒凉,更如今怀抱。薄游浑是感,满烟水、东风残照。古调谁弹,古音谁赏,岁华空老。 京洛染缁尘,悠然意,独对南山一笑。只在此山中,甚相逢不早。瘦吟心共苦,知几度、翦灯窗小。何时更、听雨巴山,赋草池春晓。
309 0 0
张炎
溪口水石浅,泠泠明药丛。入溪双峰峻,松栝疏幽风。 垂岭枝袅袅,翳泉花濛濛。夤缘斋人目,路尽心弥通。 盘石横阳崖,前流殊未穷。回潭清云影,瀰漫长天空。 水边一神女,千岁为玉童。羽毛经汉代,珠翠逃秦宫。 目觌神已寓,鹤飞言未终。祈君青云秘,愿谒黄仙翁。 尝以耕玉田,龙鸣西顶中。金梯与天接,几日来相逢。
341 0 0
常建
九陌喧喧骑吏催,百官拜表禁城开。林疏晓日明红叶, 尘静寒霜覆绿苔。玉佩声微班始定,金函光动按初来。 此时共想朝天客,谢食方从阁里回。
365 0 0
姚合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342 0 0
廖世美
浩露烟壒尽,月光闲有馀。松篁细阴影,重以帘牖疏。 泛览星粲粲,轻河悠碧虚。纤云不成叶,脉脉风丝舒。 丹灶炽东序,烧香罗玉书。飘飘魂神举,若骖鸾鹤舆。 感念夙昔意,华尚簪与裾。簪裾讵几许,累创吞钩鱼。 今闻馨香道,一以悟臭帑。悟觉誓不惑,永抱胎仙居。 昼夜欣所适,安知岁云除。行行二三友,君怀复何如。
402 0 0
元稹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