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向晓星杓亚。报帝里,春来也。柳抬烟眼。花匀露脸,渐觉绿娇红姹。妆点层台芳榭。运神功、丹青无价。 别有尧阶试罢。新郎君、成行如画。杏园风细,桃花浪暖,竞喜羽迁鳞化。遍九阳、相将游冶。骤香尘、宝鞍骄马。
452 0 0
柳永
《云谷杂记》,宋张淏撰。《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直斋书录解题》〔2〕皆不载;明《文渊阁书目》〔3〕有之,云一册,然亦不传。清乾隆中,从《永乐大典》辑成四卷,见行于世。此本一卷,总四十九条,传自明钞《说郛》第三十卷,与陶珽〔4〕所刻绝异。刻本析为三种,曰《云谷杂记》,曰《艮岳记》,曰《东斋纪事》〔5〕,阙失七条,文句又多臆改,不足据。《大典》本百二十余条,此卷重出大半,然具有题目,详略亦颇不同,各有意谊,殊不类转撝异。盖当时不止一刻,曾有所订定,故《说郛》及《大典》所据非一本也。淏字清源,其先开封人,自其祖寓婺之武义〔6〕,遂为金华人。举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将仕郎,主管吏部架阁文字,举备顾问。绍定元年以奉议郎致仕。又尝侨居会稽,撰《会稽续志》〔7〕八卷,越中故实,往往赖以考见。今此卷虽残阙,而厔略故在,传之世间,当亦越人之责邪?原抄僞夺甚多,校补百余字,始可通读。间有异同,辄疏其要于末〔8〕。其与《大典》本重出者,亦不删汰,以略见原书次第云。甲寅三月十一日会稽〔9〕记。 ※ ※ ※ 〔1〕本篇据手稿编入,原无标点。写于一九一四年三月十一日。 按鲁迅辑成《云谷杂记》初稿本后,又继续校补整理,于一九一四年三月十六日至二十二日写成定本。未印行。 〔2〕《宋史》《艺文志》《宋史》,纪传体宋代史,元代脱脱(清代改称托克托)等著,四九六卷。其中《艺文志》载录宋朝所存图书篇目。《文献通考》,记载上古至宋宁宗时典章制度的史书,宋末元初马端临著,三四八卷。《直斋书录解题》,书目提要,宋代陈振孙著,原书已佚。今本从《永乐大典》录出,二十二卷。 〔3〕《文渊阁书目》明朝宫廷藏书目录,明正统年间杨士奇编著,四卷。 〔4〕陶珽字紫阆,号不退,姚安(今属云南)人,明末进士。 〔5〕关于《艮岳记》、《东斋记事》,陶珽刻本《说郛》将《云谷杂记》中“寿山艮岳”条抽出,充作《艮岳记》一书;又将另二十五条抽出,题为宋代许观的《东斋纪事》。 〔6〕婺之武义婺即婺州,治所在今浙江金华。武义为婺州属县。 〔7〕《会稽续志》张淏撰,又称《宝庆会稽续志》,系续宋代施宿《嘉泰会稽志》而作。共八卷(第八卷为孙因所作《越问》)。 〔8〕指鲁迅写定本《云谷杂记》后所附的“札记”二十条。 〔9〕原借署周作人。 #p#副标题#e#
344 0 0
鲁迅
鼓动城头啼暮鸦。过云时送雨些些。嫩凉如水透窗纱。 弄影西厢侵户月,分香东畔拂墙花。此时相望抵天涯。
贺铸
一片苍崖璞,孕秀自天钟。浑如暖烟堆里、乍放力犹慵。疑是犀眠海畔,贪玩烂银光彩,精魄入蟾宫。泼墨阴云妒,蟾影淡朦胧。 沩山颂,戴生笔,写难穷。些儿造化,凭谁细与问元工。那用牧童鞭索,不入千群万队,扣角起雷同。莫怪作诗手,偷入锦囊中。
341 0 0
中华文学
【临江仙】 九十日春都过了, 寻常偶到江皋。 水容山态两相饶。 草平天一色, 风暖燕双高。 酒病厌厌何计那, 飞红更送无聊。 莺声犹似耳边娇。 难回巫峡梦, 空恨武陵桃。
393 0 0
李之仪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65 0 0
张籍
虹梁雁齿随年换,素板朱栏逐日修。但恨尚书能久别, 莫忘州守不频游。重移旧柱开中眼,乱种新花拥两头。 李郭小船何足问,待君乘过济川舟。
420 0 0
白居易
漫向寒炉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陆游
星使出关东,兵符赐上公。山河归旧国,管籥换离宫。 行色旌旗动,军声鼓角雄。爱棠馀故吏,骑竹见新童。 汉垒三秋静,胡沙万里空。其如天下望,旦夕咏清风。
352 0 0
刘禹锡
世路崎岖鸟道分,人海苍茫鲸浪奔。喧马足闹车尘,麻姑笑哂,落日又黄昏。 【幺】金谷繁华梦里身,铜柱陈芳纸上文。能黼黻会经纶,先生议论,少不得高冢卧麒麟。 【赚煞】既悟死生机,例得清平分,真乃是羲皇上人。散诞似携家傍鹿门,老生涯经卷炉薰。指乾坤,作幔为ブ,卧吸扶桑五花暾。等待着黄粱饭滚,碧桃春近,笑吹箫管上昆仑。 送人应聘 五彩云开丹凤楼,万雉城连白鹭洲。天堑望东流,天长地久,今古帝王州。 【幺】虎豹关深肃剑矛,鹭班趋拜冕旒。郎庙总伊周,青云趁逐,犹自卧林丘。 【赚煞】既奉紫泥宣,合拂斑衣袖,正桂子西风暮秋。整顿着千尺丝纶一寸钩,笑谈间钓出鳌头。莫迟留,壮志应酬,不负平生经济手。稳情取金花玉酒,银章紫绶,教人道“凤凰台上凤凰游”。 送友人观光其人姓刘 弄柳拈花手倦抬,说雨谈云日倦开。须发已斑白,凤流顿改,懒过汝阳斋。 【幺】我待要买断了严陵一钓台,请佃了陶潜五柳宅。日日访吾侪,水边山侧,诗酒共开怀。 【赚煞】争奈世情别,幸遇知音在,同是天涯倦客。为爱皇都春正好,梦魂儿长绕秦淮。何况近年来,十二天街,舞榭歌台一字摆。娇滴滴浓香艳色,花扑扑月宫仙界,真乃是胜刘郎前度到天台。 戏贺友人新娶 昔日东华听晓筹,今日西湖舣钓舟。书剑暂淹留,呼朋唤友,不减少年游。 【幺】翠袖分香行处有,彩笔生花梦境熟。诗酒自优游,评花问柳,待选凤鸾俦。 【赚煞】红丝幔护婵娟,玉镜台通姻媾,证果了乘龙配偶。雾帐云屏龙画烛,洞房深良夜悠悠。恁时节见娇羞,弄一会温柔,半幅香罗春在手。是必将艰难的事由,推辞的机彀,香腮直问到五更头。 送人回镇淮安 铁瓮金墉壮九头,铜柱楼船控百蛮。江汉静波澜,边庭事简,烽燧报平安。 【幺篇】细柳藏莺春色阑,秋水涵龙剑气寒。含笑上雕鞍,峨峨将坛,只在五云间。 【赚煞尾】金佩虎ひ香,宝带骊珠灿,西望阳关意懒。堪爱江花如送征鞍,趁东风乱扑旗幡。寸心丹,绿鬓朱颜,他日麒麟作画看。向瓜洲上滩,近石城西岸,赋诗横槊度龙湾。
308 0 0
忆见萌芽日,还怜合抱时。旧欢如梦想,物态暗还移。 素艳今无几,朱颜亦自衰。树将人共老,何暇更悲丝。
372 0 0
汉水至清泥则浊,松枝至坚萝则弱。十三女儿事他家, 颜色如花终索寞。兰生当门燕巢幕,兰芽未吐燕泥落。 为姑偏忌诸嫂良,作妇翻嫌婿家恶。人生照镜须自知, 无盐何用妒西施。秦庭野鹿忽为马,巧伪乱真君试思。 伯奇掇蜂贤父逐,曾参杀人慈母疑。酒沽千日人不醉, 琴弄一弦心已悲。常闻善交无尔汝,谗口甚甘良药苦。 山鸡锦翼岂凤凰,陇鸟人言止鹦鹉。向栩非才徒隐灶, 田文有命那关户,犀烛江行见鬼神,木人登席呈歌舞。 乐生东去终居赵,阳虎北辕翻适楚。世间反覆不易陈, 缄此贻君泪如雨。
李端
趋驰早晚休,一岁又残秋。若只如今日,何难致白头。 沧波归处远,旅舍向边愁。赖见前贤说,穷通不自由。
且介亭杂文末编 木刻像(曹白作) 在全国第二回木刻流动展览会上摄(1936) 上海大陆新村寓所外景上海大陆新村寓所内景Ⅵ鲁迅全集·第六卷 且介亭杂文 本书收作者一九三四年所作杂文三十六篇,一九三五年末经作者亲自编定,一九三七年七月由上海三闲书屋初版。 序言 近几年来,所谓“杂文”的产生,比先前多,也比先前更受着攻击。例如自称“诗人”邵洵美〔1〕,前“第三种人”〔2〕施蛰存〔3〕和杜衡即苏汶〔4〕,还不到一知半解程度的大学生林希隽〔5〕之流,就都和杂文有切骨之仇,给了种种罪状的。然而没有效,作者多起来,读者也多起来了。 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编年有利于明白时势,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的,现在新作的古人年谱的流行,即证明着已经有许多人省悟了此中的消息。况且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潜心于他的鸿篇巨制,为未来的文化设想,固然是很好的,但为现在抗争,却也正是为现在和未来的战斗的作者,因为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 战斗一定有倾向。这就是邵施杜林之流的大敌,其实他们所憎恶的是内容,虽然披了文艺的法衣,里面却包藏着“死之说教者”〔6〕,和生存不能两立。 这一本集子和《花为文学》,是我在去年一年中,在官民的明明暗暗,软软硬硬的围剿“杂文”的笔和刀下的结集,凡是写下来的,全在这里面。当然不敢说是诗史〔7〕,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也决不是英雄们的八宝箱,一朝打开,便见光辉灿烂。我只在深夜的街头摆着一个地摊,所有的无非几个小钉,几个瓦碟,但也希望,并且相信有些人会从中寻出合于他的用处的东西。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三十日,记于上海之且介亭〔8〕。CC 〔1〕邵洵美(1906—1968)浙江余姚人。曾创办金屋书店,主编《金屋月刊》,提倡所谓唯美主义文学。他和章克标是《人言》周刊的“编辑同人”。该刊第一卷第三期(一九三四年三月)曾译载鲁迅用日文写的《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一文中谈监狱一节,文末的“编者注”中攻击鲁迅的杂文“强辞夺理”,“意气多于议论,捏造多于实证”。参看《准风月谈·后记》。 〔2〕“第三种人”一九三三年十月苏汶(即杜衡)在《现代》月刊第一卷第三期发表《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文中自称是居于反动文艺和左翼文艺之外的“第三种人”,鼓吹“文艺自由论”,攻击左翼文艺运动。鲁迅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一日致增田涉的信中指出这些所谓“第三种人”“自称超党派,其实是右派。”〔3〕施蛰存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市)人,作家。曾主编《现代》月刊、《文饭小品》等。他在《文饭小品》第三期(一九三五年四月)发表的《服尔泰》中,说鲁迅的杂文是“有宣传作用而缺少文艺价值的东西”。 〔4〕杜衡(1906—1964)又名苏汶,原名戴克崇,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第三种人”的代表人物。曾编辑《现代》月刊。他在上海《星火》第二卷第二期(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一日)发表的《文坛的骂风》中说,“杂文的流行”,是文坛上“一团糟的混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于是短论也,杂文也,差不多成为骂人文章的‘雅称’,于是,骂风四起,以至弄到今日这不可收拾的局势。”〔5〕林希隽广东潮安人,当时上海大夏大学的学生。他在《现代》第五卷第五期(一九三四年九月)发表的《杂文和杂文家》中,说杂文的兴盛,是因为“作家毁掉了自己以投机取巧的手腕来代替一个文艺作者的严肃的工作”。 〔6〕“死之说教者”原是尼采《札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卷第九篇的篇名,这里借用其字面的意思。 〔7〕诗史意思是可以作为历史看的诗,语见《新唐书·杜甫传》:“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后也泛指能反映一个时代的作品。 〔8〕且介亭当时作者住在上海北四川路,这个地区是“越界筑路”(帝国主义者越出租界范围修筑马路)区域,即所谓“半租界”。“且介”即取“租界”二字之各半。 #p#副标题#e#
312 0 0
幽深足暮蝉,惊觉石床眠。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坛松涓滴露,岳月泬寥天。鹤过君须看,上头应有仙。
419 0 0
贾岛
冥搜入仙窟,半夜水堂前。吾道只如此,古人多亦然。 萤沈荒坞雾,月苦绿梧蝉。因忆垂纶者,沧浪何处边。
贯休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裴回。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315 0 0
碧莲重叠在青冥,落日垂鞭缓客程。不奈春烟笼暗淡, 可堪秋雨洗分明。南边已放三千马,北面犹标百二城。 只怕仙人抚高掌,年年相见是空行。
539 0 0
吴融
青衫白发,独倚江楼小。待欲题诗压崔颢。慨凤台今在否,白鹭沙洲,芳草外、剩得闲身江表。 醉来疑梦里,梦入梅花,歌彻青衣听清窈。起看飞鸿没尽,白鸟玄驹,谁能数、曹瞒袁绍。待明年、七十问何如,笑只是今朝,浣花堂老。
412 0 0
何梦桂
乱雪千花落,新丝两鬓生。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 江上今重去,城东更一行。别花何用伴,劝酒有残莺。
450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