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402 0 0
唐寅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31 0 0
杜甫
竹,风吹青肃肃。凌冬叶不凋,经春子不熟。 虚心未得待国士,皮上何须生节目。
350 0 0
中华文学
上苑春先入,中园花尽开。唯馀幽径草,尚待日光催。
437 0 0
张九龄
杨柳春江上,东风一棹轻。行囊归客兴,尊酒故人情。 画史名当代,声华重两京。临岐分手处,无奈别离生。
550 0 0
牟融
青山复渌水,想入富春西。夹岸清猿去,中流白日低。 美兼华省出,荣共故乡齐。贱子遥攀送,归心逐马蹄。
429 0 0
李频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401 0 0
罗隐
山林钟鼎似无同。舒卷有穷通。洗出壶中三峡,帝城赢得从容。 黄流乱注,狂澜既倒,砥柱能东。此际诞弥杯酒,宜歌风虎云龙。
320 0 0
韩淲
编者先生: 由最近一个上海的朋友告诉我,“沪上的文艺界,近来为着革命文学的问题,闹得十分嚣。”有趣极了!这问题,在去年中秋前后,成都的文艺界,同样也剧烈的争论过。但闹得并不“嚣”,战区也不见扩大,便结束。大约除了成都,别处是很少知道有这一回事的。 现在让我来简约地说一说。 这争论的起原,已经过了长时期的酝酿。双方的主体——赞成革命文学的,是国民日报社。——怀疑他们所谓革命文学的,是九五日报社。最先还仅是暗中的鼎峙;接着因了国民政府在长江一带逐渐发展,成都的革命文学家,便投机似的成立了“革命文艺研究社”,来竭力鼓吹无产阶级的文学。而凑巧有个署名张拾遗君的《谈谈革命文学》一篇论文在那时出现。于是挑起了一班革命文学家的怒,两面的战争,便开始攻击。 至于两方面的战略:革命文学者以为一切都应该革命,要革命才有进步,才顺潮流。不革命便是封建社会的余孽,帝国主义的爪牙。同样和创造社是以唯物史观为根据的。——可是又无他们的彻底,而把“文学革命”与“革命文学”并为一谈。——反对者承认“革命文学”和“平民文学”“贵族文学”同为文学上一种名词,与文学革命无关,而怀疑其像煞有介事的神圣不可侵犯。且文学不应如此狭义;何况革命的题材,未必多。即有,隔靴搔痒的写来,也未必好。是近乎有些“为艺术而艺术”的说法。加入这战团的,革命文学方面,多为“清一色”的会员;而反对系,则半属不相识的朋友。 这一场混战的结果,是由“革命文艺研究社”不欲延长战线,自愿休兵。但何故休兵,局外人是不能猜测的。关于那次的文件,因“文献不足”,只好从略。 上海这次想必一定很可观。据我的朋友抄来的目录看,已颇有洋洋乎之概!可惜重庆方面,还没有看这些刊物的眼福! 这信只算预备将来“文坛的掌故”起见,并无挑拨,拥护任何方面的意思。 废话已说得不少,就此打住,敬祝撰安! 徐匀〔2〕。十七年七月八日,于重庆。 回信 徐匀先生: 多谢你写寄“文坛的掌故”的美意。 从年月推算起来,四川的“革命文学”,似乎还是去年出版的一本《革命文学论集》〔3〕(书名大概如此,记不确切了,是丁丁编的)的余波。上海今年的“革命文学”,不妨说是又一幕。至于“嚣”与不“嚣”,那是要凭耳闻者的听觉的锐钝而定了。 我在“革命文学”战场上,是“落伍者”,所以中心和前面的情状,不得而知。但向他们屁股那面望过去,则有成仿吾司令的《创造月刊》〔4〕,《文化批判》,《流沙》〔5〕,蒋光X(恕我还不知道现在已经改了那一字)拜帅的《太阳》〔6〕,王独清领头的《我们》〔7〕,青年革命艺术家叶灵凤独唱的《戈壁》〔8〕;也是青年革命艺术家潘汉年编撰的《现代小说》〔9〕和《战线》;再加一个真是“跟在弟弟背后说漂亮话”的潘梓年的速成的《洪荒》〔10〕。但前几天看见K君对日本人的谈话(见《战旗》七月号)〔11〕,才知道潘叶之流的“革命文学”是不算在内的。 含混地只讲“革命文学”,当然不能彻底,所以今年在上海所挂出来的招牌却确是无产阶级文学,至于是否以唯物史观为根据,则因为我是外行,不得而知。但一讲无产阶级文学,便不免归结到斗争文学,一讲斗争,便只能说是最高的政治斗争的一翼。这在俄国,是正当的,因为正是劳农专政;在日本也还不打紧,因为究竟还有一点微微的出版自由,居然也还说可以组织劳动政党。中国则不然,所以两月前就变了相,不但改名“新文艺”,并且根据了资产社会的法律,请律师大登其广告,来吓唬别人了。 向“革命的智识阶级”叫打倒旧东西,又拉旧东西来保护自己,要有革命者的名声,却不肯吃一点革命者往往难免的辛苦,于是不但笑啼俱伪,并且左右不同,连叶灵凤所抄袭来的“阴阳脸”〔12〕,也还不足以淋漓尽致地为他们自己写照,我以为这是很可惜,也觉得颇寂寞的。 但这是就大局而言,倘说个人,却也有已经得到好结果的。例如成仿吾,做了一篇“开步走”和“打发他们去”,又改换姓名(石厚生)做了一点“玸鲁迅”〔13〕之后,据日本的无产文艺月刊《战旗》七月号所载,他就又走在修善寺温泉的近旁(可不知洗了澡没有),并且在那边被尊为“可尊敬的普罗塔利亚特作家”,“从支那的劳动者农民所选出的他们的艺术家”了。 鲁迅。八月十日。 BB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八月二十日《语丝》第四卷第三十四期,原题《通信·其一》,收入本书时改为现题。〔2〕徐匀未详。 〔3〕《革命文学论集》应为《革命文学论》,丁丁编。收入当时讨论革命文学的论文十七篇,一九二七年上海大新书局出版。丁丁,当时的一个投机文人,后来堕落为汉奸。 〔4〕《创造月刊》创造社主要文学刊物之一,一九二六年三月在上海创刊,一九二九年一月#p#副标题#e#
319 0 0
鲁迅
连年戍边塞,过却芳菲节。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为带故乡情,依依藉攀折。 晚风吹碛沙,夜泪啼乡月。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
565 0 0
于濆
路岐无乐处,时节倍思家。彩索飏轻吹,黄鹂啼落花。 连乾驰宝马,历禄斗香车。行客胜回首,看看春日斜。
441 0 0
吴融
至境心为造化功,一枝青竹四弦风。 寥寥双耳更深后,如在缑山明月中。
410 0 0
贯休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413 0 0
查慎行
休问蒙庄材不材,孤灯影共傍寒灰。忘筌话道心甘死, 候体论诗口懒开。窗外风涛连建业,梦中云水忆天台。 相疏却是相知分,谁讶经年一度来。
407 0 0
齐己
晴日春态深,寄游恣所适。 ——皎然 宁妨花木乱,转学心耳寂。 ——崔子向 取性怜鹤高,谋闲任山僻。 ——皎然 倚舷息空曲,舍履行浅碛。 ——崔子向 渚箬入里逢,野梅到村摘。 ——皎然 碑残飞雉岭,井翳潜龙宅。 ——崔子向 坏寺邻寿陵,古坛留劫石。 ——皎然 穿阶笋节露,拂瓦松梢碧。 ——崔子向 天界细云还,墙阴杂英积。 ——皎然 悬灯寄前焰,遥月升圆魄。 ——崔子向 何意清夜期,坐为高峰隔。 ——皎然 茗园可交袂,藤涧好停锡。 ——崔子向 微雨听湿巾,迸流从点席。 ——皎然 戏猿隔枝透,惊鹿逢人踯。 ——崔子向 睹物赏已奇,感时思弥极。 ——皎然 芳菲如驰箭,望望共君惜。 ——崔子向
454 0 0
皎然
如何有归思,爱别欲忘难。白鹭沙洲晚,青龙水寺寒。 蕉花铺净地,桂子落空坛。持此心为境,应堪月夜看。
559 0 0
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 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
杜审言
重午日过六,灵岳再生申。丰神英毅,端是天上谪仙人。夙蕴机权才略,早岁来归明圣,惊耸汉庭臣。言语妙天下,名德冠朝绅。 绣衣节,移方面,政如神。九重隆眷倚注,伟业富经纶。闻道山东出相,行拜紫泥飞诏,归去秉洪钧。寿嘏自天锡,安用拟庄椿。
324 0 0
舒阴致养,合大资生。德以恒固,功由永贞。 升歌荐序,垂币翘诚。虹开玉照,凤引金声。
307 0 0
佚名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506 0 0
谭用之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