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364 0 0
陆游
脱落皮肤,故人南岳峰前过。只知闲坐。千圣难窥我。 明月澄潭,谁唱复谁和。还知么。锦鳞没个。莫触清光破。
307 0 0
向子諲
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好天良夜,深屏香被。争忍便相忘。 王孙动是经年去,贪迷恋、有何长。万种千般,把伊情分,颠倒尽猜量。
310 0 0
柳永
右史罢朝归,之官句水湄。别我行千里,送君倾一卮。 酒罢长叹息,此叹君应悲。乱中吾道薄,卿族旧人稀。 胡为佩铜墨,去此白玉墀。吏事岂所堪,民病何可医。 藏用清其心,此外慎勿为。县郭有佳境,千峰溪水西。 云树杳回合,岩峦互蔽亏。弹琴坐其中,世事吾不知。 时时寄书札,以慰长相思。
387 0 0
中华文学
山行日日妨风雨。风雨晴时君不去。墙头尘满短辕车,门外人行芳草路。 南城东野应联句。好记琅玕题字处。也应竹里著行厨,已向瓮头防吏部。
336 0 0
辛弃疾
草草蛩吟噎。暗柳萤飞灭。空庭雨过,西风紧,飘黄叶。卷书帷寂静,对此伤离别。重感叹、中秋数日又圆月。 沙觜樯竿上,淮水阔。有飞凫客,词珠玉,气冰雪。且莫教皓月,照影惊华发。问几时、清尊夜景共佳节。
370 0 0
晁补之
常奴安得似方回,争望追风绝足来。 若把翠娥酬騄耳,始知天下有奇才。
390 0 0
刘禹锡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321 0 0
李白
沧溟分故国,渺渺泛杯归。天尽终期到,人生此别稀。 无风亦骇浪,未午已斜晖。系帛何须雁,金乌日日飞。
454 0 0
吴融
散诞爱山客,凄凉怀古心。寒风天阙晚,尽日倚轩吟。
357 0 0
拾翠当年延伫。解佩感君诚素。微步过南冈。献明珰。 襟上泪难再会。惆怅幽兰心事。心事永难忘。寄君王。
422 0 0
朱敦儒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371 0 0
柳宗元
【云州秋望】 白草黄羊外,空闻觱栗哀。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 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 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
423 0 0
屈大均
山北饶朽木,山南多枯枝。枯枝作采薪,爨室私自知。 诘朝砺斧寻,视暮行歌归。先雪隐薜荔,迎暄卧茅茨。 清涧日濯足,乔木时曝衣。终年登险阻,不复忧安危。 荡漾与神游,莫知是与非。
368 0 0
储光羲
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争盘纡。寺门高开洞庭野, 殿脚插入赤沙湖。五月寒风冷佛骨,六时天乐朝香炉。 地灵步步雪山草,僧宝人人沧海珠。塔劫宫墙壮丽敌, 香厨松道清凉俱。莲花交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 方丈涉海费时节,悬圃寻河知有无。暮年且喜经行近, 春日兼蒙暄暖扶。飘然斑白身奚适,傍此烟霞茅可诛。 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潭府邑中甚淳古, 太守庭内不喧呼。昔遭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 依止老宿亦未晚,富贵功名焉足图。久为野客寻幽惯, 细学何颙免兴孤。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宋公放逐曾题壁,物色分留与老夫。
303 0 0
杜甫
微穆敷华能应节,飘扬发彩宜行庆。送迎灵驾神心飨, 跪拜灵坛礼容盛。气和草木发萌芽,德畅禽鱼遂翔泳。 永望翠盖逐流云,自兹率土调春令。
334 0 0
包佶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613 0 0
探春消息,觉南枝开遍,北枝犹阙。越女娉婷天下白,堪与冰霜争洁。孤影棱棱,暗香楚楚,水月成三绝。行云不动,素波轻浣尘袜。 回首雪里关山,玉龙吹怨,似替人幽咽。溪上园林应满树,一径莓苔萦折。金马疏篱,玉堂茅舍,终是风光别。寻花欲语,对花却又无说。
432 0 0
仇远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麋,泽及后世,子孙长享。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故曰:时异事异。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譬若鹡鸰,飞且鸣矣。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予哉?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犹是观之,譬由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
397 0 0
东方朔
戚里容闲客,山泉若化成。寄游芳径好,借赏彩船轻。 春至花常满,年多水更清。此中如传舍,但自立功名。
584 0 0
吕温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