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仙人,得仙去。万古钓龙空有处,我持曲钩思白鱼。 仙溪绿尽含空虚,天钧踪迹无遗馀。烧香寄影在岩树, 东礼海日鸡鸣初。
399 0 0
中华文学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远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444 0 0
寇准
记年时、人人何处,长亭曾共杯酒。酒阑归去行人远,折不尽长亭柳。渐白首。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青条似旧,问江北江南,离愁如我,还更有人否。留不住,强把蔬盘瀹韭。行舟又报潮候。风急岸花飞尽也,一曲啼红满袖。春波皱。青草外、人间此恨年年有。留连握手。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439 0 0
何梦桂
人功虽未及,地力信非常。不任耕耘早,偏宜黍稷良。 无年皆有获,后种亦先芳。膴膴盈千亩,青青保万箱。 何须祭田祖,讵要察农祥。况是春三月,和风日又长。
317 0 0
一去仙居似转蓬,再经花谢倚春丛。醉中篇什金声在, 别后音书锦字空。长忆映碑逢若士,未曾携杖逐壶公。 东风狼藉苔侵径,蕙草香销杏带红。
405 0 0
吾乡有鬼巫,惑人人不知。天子正尊信,左公能杀之。
376 0 0
佚名
秦既焚烧《诗》《书》,坑诸生于咸阳,儒者乃往往伏匿民间,或则委身于敌以舒愤怨。故陈涉〔1〕起匹夫,旬月王楚,而鲁诸儒持孔氏之礼器归之;孔甲则为涉博士,与俱败死。汉兴,高祖亦不乐儒术,其佐又多刀笔之吏,惟郦食其,陆贾,叔孙通文雅,〔2〕有博士余风。然其厕足汉廷,亦非尽因文术,陆贾虽称说《诗》《书》,顾特以辩才见赏,郦生固自命儒者,而高祖实以说客视之;至叔孙通,则正以曲学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仪,知典礼也。即位之后,过鲁,虽曾以中牢祀孔子,盖亦英雄欺人,将借此收揽人心,俾知一反秦之所为而已。高祖崩,儒者亦不见用,《汉书》《儒林传》云:“孝惠高后时,公卿皆武力功臣。孝文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窦太后又好黄老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故在文章,则楚汉之际,诗教已熄,民间多乐楚声,刘邦以一亭长登帝位,其风遂亦被宫掖。盖秦灭六国,四方怨恨,而楚尤发愤,誓虽三户必亡秦〔3〕,于是江湖湖昂之士,遂以楚声为尚。项籍困于垓下,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4〕楚声也。 高祖既定天下,因征黥布过沛,置酒沛宫,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自击筑歌〔5〕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亦楚声也。且发沛中儿百二十人教之歌,群儿皆和习之。其后欲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因而废太子,不果,戚夫人泣涕,亦令作楚舞,而自为楚歌〔6〕: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房中乐》〔7〕始于周,以乐祖先。汉初,高帝姬唐山夫人作乐词,以从帝所好,亦楚声。至孝惠二年(前一九三)使乐府令夏侯宽备其箫管,更名《安世乐》,凡十六章,今录其二: “丰草夢,女罗施。善何如,谁能回?大莫大,成教德;长莫长,被无极。” “都荔遂芳,窅窊桂华。孝奏天仪,若日月光。乘玄四龙,回驰北行。羽旄殷盛,芬哉芒芒。孝道随世,我署文章。” 又以沛宫为原庙,令歌儿吹习高帝《大风》之歌,遂用百二十人为常员。文景相嗣,礼官肄之。楚声之在汉宫,其见重如此,故后来帝王仓卒言志,概用其声,而武帝词华,实为独绝。当其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忻然中流,与群臣醼饮,自作《秋风辞》〔8〕,缠绵流丽,虽词人不能过也: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降及少帝〔9〕,将为董卓所酖,与妻唐姬别,悲歌云:“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藩。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唐姬歌曰:“皇天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兮命夭摧。死生路异兮从此乖,奈我茕独兮中心哀!”虽临危抒愤,词意浅露,而其体式,亦皆楚歌也。 参考书: 《汉书》(《帝纪》,《礼乐志》) 《全汉诗》(丁福保辑) 《中国大文学史》(谢无量)第三编第一章 ※ ※ ※ 〔1〕陈涉(?—前208)名胜,字涉,秦末阳城(今河南登封)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汉书·儒林传》:“陈涉之王也,鲁诸儒持孔氏礼器往归之,于是孔甲为涉博士,卒与俱死。”孔甲(约前264—前208),名鲋,孔丘九世孙。 〔2〕郦食其(?—前203)汉初陈留(今河南杞县)人。刘邦谋士。陆贾,汉初楚人。从刘邦定天下,拜大中大夫。撰《新语》十二篇。叔孙通,汉初薛(今山东薛城)人,原为秦博士,后归刘邦。汉王朝建立时,他曾拟定朝会典章制度。 〔3〕虽三户必亡秦《史记·项羽本纪》载:范增往说项梁曰: “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4〕即《垓下歌》。《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5〕即《大风歌》。《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追击黥布,“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今儿皆和习之”。 〔6〕高祖为戚夫人作歌,《史记·留侯世家》载:“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吕后、张良设计加以阻挠。高祖告诉戚夫人,太子“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7〕《房中乐》周代乐歌的一种,系宗庙所用乐章。《汉书·礼乐志》载:“汉兴,……又有《房中祠乐》,高祖唐山夫人所作也。#p#副标题#e#
340 0 0
鲁迅
木棉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铜鼓与蛮歌,南人祈赛多。客帆风正急,茜袖偎墙立。极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
501 0 0
孙光宪
前夕虽十五,月长未满规。君来晤我时,风露渺无涯。 浮云散白石,天宇开青池。孤质不自惮,中天为君施。 玩玩夜遂久,亭亭曙将披。况当今夕圆,又以嘉客随。 惜无酒食乐,但用歌嘲为。
364 0 0
韩愈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69 0 0
崔护
晨光曙。遥见□灼文奎,照天心处。峨眉棱上西飞,北魁南极,腾辉灿丽。 神皋地。争看碧幢旗戟,蔼然佳气。深深有美堂中,绣帏□幕,笙歌不住。 知是元戎初度,玉觥频举,云堤烟市。时听笑声,都人相贺相语。人人说是,活佛生今世。襟怀内、严霜莹月,春风秋水。文肃貂蝉贵。南丰学问,文昭节义。若问庄椿岁。堪谁比,清源曾公寿齿。郎君宥府,衮衣荣侍。
350 0 0
夹谷莺啼三月天,野花芳草整相鲜。 来时不见侏儒死,空笑齐人失措年。
406 0 0
张辞张辞自不会,天下经书在腹内。 身即腾腾处世间,心即逍遥出天外。
360 0 0
圣君封太岳,十月建行旃。辇路开千里,寒云霁九天。 故人多侍从,二子留伊川。河兖冰初合,关城月屡圆。 暝过荥水上,闻说郑卿贤。材蔽行人右,名居东里先。 制岩开别业,桑柘亦依然。待至金园侧,相将居一廛。
530 0 0
储光羲
宝钗分股合无缘,鱼在深渊日在天。得意紫鸾休舞镜, 断踪青鸟罢衔笺。金杯倒覆难收水,玉轸倾欹懒续弦。 从此蘼芜山下过,只应将泪比黄泉。 鸾辞旧伴知何止,凤得新梧想称心。红粉尚存香幕幕, 白云将散信沈沈。已休磨琢投泥玉,懒更经营买笑金。 愿作山头似人石,丈夫衣上泪痕深。 旧尝游处遍寻看,睹物伤情死一般。买笑楼前花已谢, 画眉窗下月空残。云归巫峡音容断,路隔星河去住难。 莫道诗成无泪下,泪如泉滴亦须干。
424 0 0
秀岭寒青,冷泉凌乱催秋意。佩环声里。无限真珠碎。 叹我平生,识尽闲滋味。来闲地。为君一醉。万事浮云外。
367 0 0
毛滂
到来江上久,谁念旅游心。故国无秋信,邻家有暮砧。 坐遥翻不睡,愁极却成吟。即恐髭连鬓,还为白所侵。
413 0 0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411 0 0
杨徽之
满街芳草卓香车,仙子门前白日斜。 肠断东风各回首,一枝春雪冻梅花。 嫩烟轻染柳丝黄,句引花枝笑凭墙。 马上王孙莫回首,好风偏逐羽林郎。
414 0 0
韦庄
乘兴忽相招,僧房暮与朝。雪融双树湿,沙闇一灯烧。 竹外山低塔,藤间院隔桥。归家如欲懒,俗虑向来销。
429 0 0
岑参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