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万户鞠蒿藜,断烬遗垣一望迷。 惆怅建章鸳瓦尽,夜来空见玉绳低。
388 0 0
中华文学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356 0 0
王昌龄
谪下神清洞。更遭他、揶揄黠鬼,路旁遮送。薄命书生鸡肋尔,却笑尊拳忒重。破故纸、谁教_弄。一枕茅檐春睡美,便周公、大圣何须梦。门前客,任题凤。 卜邻羊仲并求仲。愿春来、西畴雨足,土膏犁动。白发巡官占岁稔,不问京房翼奉。槔与瓮、从今无用。醉与老农同击壤,莫随人、投献嘉禾颂。在陋巷,胜华栋。
376 0 0
刘克庄
欲识为诗苦,秋霜若在心。神清方耿耿,气肃觉沈沈。 皓素中方委,严凝得更深。依稀轻夕渚,仿佛在寒林。 思劲凄孤韵,声酸激冷吟。还如饮冰士,励节望知音。
420 0 0
姚合
羽觞随曲水,佳气溢双清。真贤瑞世,恰与真圣日同生。出侍红云一朵,出按皇华六辔,特地福吾闽。底是长生箓,八郡咏歌声。 奏天子,倾义廪,济饥民。南州指使,青州公案一般仁。却恐紫泥有诏,社稷重臣事业,非晚观岩宸。来岁这般节,宣劝玉堂人。
364 0 0
【烈祖】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1] 申锡无疆,及尔斯所。[2]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3] 亦有和羹,既戒既平。[4] 鬷假无言,时靡有争。[5] 绥我眉寿,黄耇无疆。 约軝错衡,八鸾鶬鶬。[6] 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7] 自天降康,丰年穰穰。[8] 来假来飨,降福无疆。 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409 0 0
诗经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339 0 0
辛弃疾
主人持节拜荆州,走马应从一路游。斑竹冈连山雨暗, 枇杷门向楚天秋。佳期笑把斋中酒,远意闲登城上楼。 文体此时看又别,吾知小庾甚风流。
333 0 0
韩翃
嵯峨白帝城东西,南有龙湫北虎溪。吾孙骑曹不骑马, 业学尸乡多养鸡。庞公隐时尽室去,武陵春树他人迷。 与汝林居未相失,近身药裹酒长携。牧竖樵童亦无赖, 莫令斩断青云梯。
332 0 0
杜甫
阴阴清禁里,苍翠满春松。雨露恩偏近,阳和色更浓。 高枝分晓日,虚吹杂宵钟。香助炉烟远,形疑盖影重。 愿符千载寿,不羡五株封。倘得回天眷,全胜老碧峰。
330 0 0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仲殊
三月十四夜,西垣东北廊。碧梧叶重叠,红药树低昂。 月砌漏幽影,风帘飘暗香。禁中无宿客,谁伴紫微郎。
396 0 0
白居易
江城柳色海门烟,欲到茅山始下船。 知道君家当瀑布,菖蒲潭在草堂前。
546 0 0
王建
【送韦仁实兄弟入关】 送客饮别酒,千觞无赭颜。 何物最伤心?马首鸣金环。 野色浩无主,秋明空旷间。 坐来壮胆破,断目不能看。 行槐引西道,青梢长攒攒。 韦郎好兄弟,叠玉生文翰。 我在山上舍,一亩蒿硗田。 夜雨叫租吏,春声暗交关。 谁解念劳劳?苍突唯南山。
379 0 0
李贺
笙歌罢曲辞宾侣,庭竹移阴就小斋。愁不解颜徒满酌, 病非伤肺为忧怀。耻矜学步贻身患,岂慕醒狂蹑祸阶。 从此别离长酩酊,洛阳狂狷任椎埋。
392 0 0
李绅
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 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人生不得长少年, 莫惜床头沽酒钱。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
353 0 0
岑参
鱼龙多处凿门开,万古人知夏禹材。青嶂远分从地断, 洪流高泻自天来。风云有路皆烧尾,波浪无程尽曝腮。 心感膺门身过此,晚山秋树独徘徊。
391 0 0
许浑
太白秋高助发兵,长风夜卷虏尘清。 男儿解却腰间剑,喜见从王道化平。
413 0 0
王涯
【途经秦始皇墓】 龙盘虎踞树层层, 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 路人唯拜汉文陵。
437 0 0
战国之世,言道术既有庄周之蔑诗礼,贵虚无,尤以文辞,陵轹诸子。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1〕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后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以原楚产,故称“楚辞”〔2〕。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故后儒之服膺诗教者,或訾而绌之,然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屈原,名平,楚同姓也,事怀王为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王令原草宪令,上官大夫〔3〕欲夺其稿,不得,谗之于王,王怒而疏屈原。原彷徨山泽,见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眅眆,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抒愤懑,曰《天问》〔4〕。辞句大率四言;以所图故事,今多失传,故往往难得其解: “……雄虺九首,儵忽焉在?何所不死,长人何守? 靡蓱九衢,枲华安居?一蛇吞象,厥大何如?黑水玄趾,三危安在?延年不死,寿何所止?鲮鱼何所,鬿堆焉处? 羿焉彃日,乌焉解羽?……” “……中央共牧后何怒?蜂蚁微命力协固?惊女采薇鹿何祜?北至回水萃何喜?兄有噬犬弟何欲,易之以百两卒无禄?……” 后盖又召还,尝欲联齐拒秦,不见用。怀王与秦婚,子兰〔5〕劝王入秦,屈原止之,不听,卒为秦所留。长子顷襄王立,子兰为令尹,亦谗屈原,王怒而迁之。原在湘沅之间九年,行吟泽畔,颜色憔悴,作《离骚》,终怀石自投汨罗以死,时盖顷襄王十四五年(前二八五或六)也。 《离骚》者,司马迁以为“离忧”,班固以为“遭忧”,王逸释以离别之愁思,扬雄则解为“牢骚”,故作《反离骚》,又作《畔牢愁》矣。〔6〕其辞述已之始生,以至壮大,迄于将终,虽怀内美,重以修能,正道直行,而罹谗贼,于是放言遐想,称古帝,怀神山,呼龙虬,思佚女,申纾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其文几二千言,中有云: “……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驷玉虬以乘鷖兮,汰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时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 次述占于灵氛,问于巫咸,无不劝其远游,毋怀故宇,于是驰神纵意,将翱将翔,而濞怀宗国,终又宁死而不忍去也: “……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婾乐。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今所传《楚辞》中有《九章》〔7〕九篇,亦屈原作。又有《卜居》,《渔父》,〔8〕述屈原既放,与卜者及渔人问答之辞,亦云自制,然或后人取故事仿作之,而其设为问难,履韵偶句之法,则颇为词人则效,近如宋玉之《风赋》,远如相如之《子虚》,《上林》,班固之《两都》〔9〕皆是也。 《离骚》之出,其沾溉文林,既极广远,评之语,遂亦纷繁,扬之者谓可与日月争光,抑之者且不许与狂狷比迹,〔10〕盖一则达观于文章,一乃局蹐于诗教,故其裁决,区以别矣。 实则《离骚》之异于《诗》者,特在形式藻采之间耳,时与俗异,故声调不同;地异,故山川神灵动植皆不同;惟欲婚简狄,留二姚,或为北方人民所不敢道,若其怨愤责数之言,则三百篇中之甚于此者多矣。楚虽蛮夷,久为大国,春秋之世,已能赋诗,风雅之教,宁所未习,幸其固有文化,尚未沦亡,交错为文,遂生壮采。刘勰取其言辞,校之经典,〔11〕谓有异有同,固雅颂之博徒,实战国之风雅,“虽取熔经义,亦自铸伟辞。……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文心雕龙》《辨骚》)可谓知言者已。 形式文采之所以异者,由二因缘,曰时与地。古者交接邻国,揖让之际,盖必诵诗,故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12〕周室既衰,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而游说之风寝盛,纵横之士,欲以唇吻奏功,遂竞为美辞,以动人主。如屈原同时有苏秦者,其说赵司寇李兑〔13〕也,曰:“雒阳乘轩里苏秦,家贫亲老,无罢车驽马,桑轮蓬箧,赢幐担囊,触尘埃,蒙霜露,越漳、河,足重茧,日百而舍,造外阙,愿造于前,口道天下之事。”(《赵策》一)自叙其来,华饰至此,则辩说之际,可以推知。余波流衍,渐及文苑,繁辞华句,固已非《诗》之朴质之体式所能载矣。况《离骚》产地,与《诗》不同,彼有河渭,此则沅湘,彼惟朴樕,此则兰蓲;又重巫,浩歌曼舞,足以乐神,盛造歌辞,用于祀祭。《楚辞》中有《九歌》〔14〕,谓“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 屈原放逐,……愁思怫#p#副标题#e#
481 0 0
鲁迅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