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飞时别洛阳, 梅花发后在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 离恨空随江水长。
375 0 0
贾至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孤峰渐映湓城北, 片月斜生梦泽南。爨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366 0 0
韦庄
台阁神仙地,衣冠君子乡。昨朝犹对坐,今日忽云亡。 魂随司命鬼,魄逐见阎王。此时罢欢笑,无复向朝堂。
386 0 0
中华文学
往岁客龟城,同时听鹿鸣。君兼莲幕贵,我得桂枝荣。 栈阁危初尽,褒川路忽平。心期一壶酒,静话别离情。
449 0 0
沙禽相呼曙色分,渔浦鸣桹十里闻。正当秋风渡楚水, 况值远道伤离群。津头却望后湖岸,别处已隔东山云。 停舻目送北归翼,惜无瑶华持寄君。
315 0 0
高步陟崔嵬,吟闲路惜回。寺知何代有,僧见梵天来。 暮霭连沙积,馀霞遍槛开。更期招静者,长啸上南台。
423 0 0
项斯
新年三五东林夕,星汉迢迢钟梵迟。花县当君行乐夜, 松房是我坐禅时。忽看月满还相忆,始叹春来自不知。 不觉定中微念起,明朝更问雁门师。
426 0 0
白居易
山头水从云外落,水面花自山中来。一溪红点我独惜, 几树蜜房谁见开。应有妖魂随暮雨,岂无香迹在苍苔。 凝眸不觉斜阳尽,忘逐樵人蹑石回。
406 0 0
韩偓
高台赠君别,满握轩辕风。落日一挥手,金鹅云雨空。 鳌洲石梁外,剑浦罗浮东。兹兴不可接,翛翛烟际鸿。
453 0 0
陈陶
高哉彼颜歜,逸气陵齐宣。道尊义不屈,士重王来前。 荣禄安可诱,保和从自然。放情任所尚,长揖归山泉。
420 0 0
“连环图画”的拥护者,看现在的议论,是“启蒙”之意居多的。 古人“左图右史”,现在只剩下一句话,看不见真相了,宋元小说,有的是每页上图下说,却至今还有存留,就是所谓“出相”;明清以来,有卷头只画书中人物的,称为“绣像”。有画每回故事的,称为“全图”。那目的,大概是在诱引未读者的购读,增加阅读者的兴趣和理解。 但民间另有一种《智灯难字》或《日用杂字》,是一字一像,两相对照,虽可看图,主意却在帮助识字的东西,略加变通,便是现在的《看图识字》。文字较多的是《圣谕像解》〔2〕,《二十四孝图》〔3〕等,都是借图画以启蒙,又因中国文字太难,只得用图画来济文字之穷的产物。 “连环图画”便是取“出相”的格式,收《智灯难字》的功效的,倘要启蒙,实在也是一种利器。 但要启蒙,即必须能懂。懂的标准,当然不能俯就低能儿或白痴,但应该着眼于一般的大众,譬如罢,中国画是一向没有阴影的,我所遇见的农民,十之九不赞成西洋画及照相,他们说:人脸那有两边颜色不同的呢?西洋人的看画,是观者作为站在一定之处的,但中国的观者,却向不站在定点上,所以他说的话也是真实。那么,作“连环图画”而没有阴影,我以为是可以的;人物旁边写上名字,也可以的,甚至于表示做梦从人头上放出一道毫光来,也无所不可。观者懂得了内容之后,他就会自己删去帮助理解的记号。这也不能谓之失真,因为观者既经会得了内容,便是有了艺术上的真,倘必如实物之真,则人物只有二三寸,就不真了,而没有和地球一样大小的纸张,地球便无法绘画。 艾思奇〔4〕先生说:“若能够触到大众真正的切身问题,那恐怕愈是新的,才愈能流行。”这话也并不错。不过要商量的是怎样才能够触到,触到之法,“懂”是最要紧的,而且能懂的图画,也可以仍然是艺术。 五月九日。 CC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五月十一日《中华日报·动向》,署名燕客。 〔2〕《圣谕像解》清代梁延年编,共二十卷。清康熙九年(1670)曾颁布“敦孝弟、笃宗族、和乡党、重农桑……”等“上谕”十六条,“以为化民成俗之本”。《圣谕像解》即根据这些“上谕”配图和解说的书。编者在序文中说:“摹绘古人事迹于上谕之下,并将原文附载其后……且粗为解说,使易通晓。” 〔3〕《二十四孝图》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所传孝子二十四人的故事,编为《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 〔4〕艾思奇(1910—1966)云南腾冲人,哲学家。他在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五月六日《动向》的《连环图画还大有可为》中说:“我以为若有活生生的新内容新题材,则就要大胆地应用新的手法以求其尽可能的完善,大众是决不会不被吸引的,若能够触到大众真正的切身问题,那恐怕愈是新的,才愈能流行。艺术的可贵是在于能提高群众的认识,决不是要迎合他们俗流的错觉。” #p#副标题#e#
335 0 0
鲁迅
忆过僧禅处,遥山抱竹门。古房关藓色,秋径扫潮痕。 石净闻泉落,沙寒见鹤翻。终当从此望,更与道人言。
433 0 0
脸长红,眉半白,老鹤饱风露。岁换星移,禄运又交午。须知命带将来,福推不去,稳做个、荣华彭祖。 记初度。谢他紫燕黄鹂,争先送好语。春满湖山,历历旧游处。管教柳外行厨,花边步_,长占断、好晴奇雨。
393 0 0
洪咨夔
尔谁造,鸣何早,趯趯连声遍阶草。复与夜雨和, 游人听堪老。
325 0 0
去去边城骑,愁眠掩夜闺。披衣窥落月,拭泪待鸣鸡。 不愤连年别,那看长夜啼。功成应自恨,早晚发辽西。
439 0 0
赵嘏
寓居湘岸四无邻,世网难婴每自珍。莳药闲庭延国老, 开樽虚室值贤人。泉回浅石依高柳,径转垂藤闲绿筠。 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
404 0 0
柳宗元
策蹇相寻犯雪泥,厨烟未动日平西。门庭野水褵褷鹭, 邻里短墙咿喔鸡。未入庆霄君择肉,畏逢华毂我吹齑。 地炉贳酒成狂醉,更觉襟怀得丧齐。
435 0 0
青宫官冷静,赤县事繁剧。一闲复一忙,动作经时隔。 清觞久废酌,白日顿虚掷。念此忽踟蹰,悄然心不适。 岂无旧交结,久别或迁易。亦有新往还,相见多形迹。 唯君于我分,坚久如金石。何况老大来,人情重姻戚。 会稀岁月急,此事真可惜。几回开口笑,便到髭须白。 公门苦鞅掌,尽日无闲隙。犹冀乘暝来,静言同一夕。
421 0 0
踏破秋痕,向虚堂、细问新凉踪迹。野客从来无管领,独鹤自还空碧。红日重开,翠华曾到,应恨湖光窄。游龙别後,两山依旧南北。 无语野草闲花,似嗔人问。万事今非昔。古木苍烟无限意,只有吟魂知得。歌舞百年,是非一醉,未必西风识。浩歌归去,满船风雨凄恻。
296 0 0
披衣闻客至,关锁此时开。鸣磬夕阳尽,卷帘秋色来。 名香连竹径,清梵出花台。身在心无住,他方到几回。
韩翃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