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楼玉宇。满人寰似、海边洲渚。蓬莱又还水浅,鲸涛静见,银宫如许。紫极鸣筲声断,望霓舟何处。待夜深、重倚层霄,认得瑶池广寒路。 郢中旧曲谁能度。恨歌声、响入青云去。西湖近时绝唱,总不道、月梅盐絮。暗想当年宾从,毫端有惊人句。谩说枚叟邹生,共作《梁园赋》。
329 0 0
中华文学
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378 0 0
洪升
暂别瑶墀鸳鹭行,彩旗双引到沅湘。城边流水桃花过, 帘外春风杜若香。史笔枉将书纸尾,朝缨不称濯沧浪。 云台公业家声在,征诏何时出建章。
401 0 0
刘禹锡
古僧精进者,师复是谁流。道贵行无我,禅难说到头。 汲泉羸鹤立,拥褐老猿愁。曾住深山院,何如此院幽。
356 0 0
九秋行已暮,一枝聊暂安。隐榆非谏楚,噪柳异悲潘。 分形妆薄鬓,镂影饰危冠。自怜疏影断,寒林夕吹寒。
322 0 0
骆宾王
时常看见些讣文,死的不是“清封什么大夫”便是“清封什么人”〔2〕。我才知道中华民国国民一经死掉,就又去降了清朝了。 时常看见些某封翁〔3〕某太夫人几十岁的征诗启,儿子总是阔人或留学生。我才知道一有这样的儿子,自己就像“中秋无月”“花下独酌大醉”一样,变成做诗的题目了。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六月九日《民众文艺》周刊第二十三期。 〔2〕“清封什么大夫”清朝对正一品到从五品文官的封号。“清封什么人”,清朝对达官显贵的妻子常给以夫人、宜人等等的封号。民国以后有些死者的讣文上也写有这类封号,如“清封荣禄大夫”、“清封宜人”等,以示荣耀。 〔3〕封翁封建社会对因子孙显贵而受封诰的男性的称呼。太夫人,封建社会里对列侯的母亲的称呼,后也用于泛称达官贵人的母亲。
324 0 0
鲁迅
休把身心撋就。著便醉人如酒。富贵功名虽有味,毕竟因谁守。 看取刀头切藕。厚薄都随他手。趁取日中归去好,□莫待、黄昏后。
420 0 0
李之仪
道启轩皇圣,威扬夏禹功。讴歌亭育外,文武盛明中。 日月光连璧,烟尘屏大风。为人祈福处,台树与天通。 圣历□勤政,瑶图庆运长。寿宫开此地,仙驾缈何乡。 风断清笳调,云愁绿旆扬。上升知不恨,弘济任城王。 尝闻阊阖前,星拱北辰箓。今来大明祖,辇驾桥山曲。 松柏韵幽音,鱼龙焰寒烛。岁岁秋风辞,兆人歌不足。
320 0 0
武元衡
棠棣开双萼,夭桃照两花。分庭含佩响,隔扇偶妆华。 迎风俱似雪,映绮共如霞。今宵二神女,并在一仙家。
416 0 0
【忧郁】 我如今已厌看蔷薇色, 一任她娇红披满枝。 心头的春花已不更开, 幽黑的烦忧已到我欢乐之梦中来。 我的唇已枯,我的眼已枯, 我呼吸着火焰,我听见幽灵低诉。 去吧,欺人的美梦,欺人的幻像, 天上的花枝,世人安能痴想! 我颓唐地在挨度这迟迟的朝夕, 我是个疲倦的人儿,我等待着安息。
516 0 0
戴望舒
问君樽酒外,独坐更何须。有客谈名理,无人索地租。 三男婚令族,五女嫁贤夫。百年随分了,未羡陟方壶。
375 0 0
王绩
高门有才子,能履古人踪。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 田园忽归去,车马杳难逢。废巷临秋水,支颐向暮峰。 行鱼避杨柳,惊鸭触芙蓉。石窦红泉细,山桥紫菜重。 凤雏终食竹,鹤侣暂巢松。愿接烟霞赏,羁离计不从。
350 0 0
李端
红云半压秋波碧。艳妆泣露娇啼色。佳梦入仙城。风流石曼卿。 宫袍呼醉醒。休卷西风锦。明日粉香残。六朝烟水寒。
319 0 0
高观国
襄阳太守沈碑意,身后身前几年事。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
396 0 0
月出鲁城东,明如天上雪。鲁女惊莎鸡,鸣机应秋节。 当君相思夜,火落金风高。河汉挂户牖,欲济无轻舠. 我昔辞林丘,云龙忽相见。客星动太微,朝去洛阳殿。 尔来得茂彦,七叶仕汉馀。身为下邳客,家有圯桥书。 傅说未梦时,终当起岩野。万古骑辰星,光辉照天下。 与君各未遇,长策委蒿莱。宝刀隐玉匣,锈涩空莓苔。 遂令世上愚,轻我土与灰。一朝攀龙去,蛙黾安在哉。 故山定有酒,与尔倾金罍。
341 0 0
李白
垂柳依依惹幕烟,素魄娟娟当绣轩。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
558 0 0
王元鼎
莱氏道已远,懿妻德弥清。一遁嚣烦趣,永契云壑情。 禄位非所重,拂衣遂遐征。杳然从我愿,岂为物所撄。
426 0 0
祁乐后来秀,挺身出河东。往年诣骊山,献赋温泉宫。 天子不召见,挥鞭遂从戎。前月还长安,囊中金已空。 有时忽乘兴,画出江上峰。床头苍梧云,帘下天台松。 忽如高堂上,飒飒生清风。五月火云屯,气烧天地红。 鸟且不敢飞,子行如转蓬。少华与首阳,隔河势争雄。 新月河上出,清光满关中。置酒灞亭别,高歌披心胸。 君到故山时,为谢五老翁。
334 0 0
岑参
站在老屋的门口 一座低矮的小木房,只在屋顶披着一层灰色的瓦,时光侵蚀了老屋的门。而我徘徊在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 先前是爷爷守着老屋。他喜欢坐在门口,一口又一口优哉游哉地抽着自卷的旱烟。而当每次呛得满脸通红时,便急急地招我给他捶背。那场景重复了几年。而我印象中染红老屋门口的那一抹残阳,落了又起,起了又落。不经意中,爷爷便没了。老屋的那扇门吱呀吱呀地在风中摇曳,担摇出的只是一阵又一阵凄凉的心痛,终究,没了坐在老屋门口的人了。 后来迁了新居,奶奶却执意要呆在那所老房子里。她也不解释,只是如爷爷一样沉默地坐着,大家违拗不了她。但稍稍懂事的我想,这老屋的门,承载了太多太多。放学回家,我喜欢伏在老屋门口的小板凳上写作业,一来那儿安静,二来也可与奶奶做伴。奶奶喜欢唠叨,唠叨那些我好奇的往事。偶尔也有三三两两的老婆婆们聚在老屋的门口,谈着那些谁会先入土的事情,平平常常地,如同拉家常一样。但我偶尔也会听到奶奶一个人埋怨,埋怨那个糟老头子去得太早。那时候不知是奶奶倚着门,还是门倚着奶奶。孤零零地,我噙着泪,听着她呜咽,却哭不出声。 时间久了,老屋也成了摇摇欲坠的危房。村里的人劝爸爸把屋拆了,我没肯,当然,爸爸也执意没有答应。记得他同我一起走到老屋那挂锁的门口,听他喃喃地说:“等我老了,还住在这屋里。”我想我是懂的:爷爷奶奶都在这里去了,爸料想是在这门口看到了他们的身影;而人近中年,也想到了自己的归宿。那时候,我天真地应了一句:“爸,等我老了,也住在这屋里。”爸没吱声,摸了摸那扇小木门,转身便走了。我想他是不愿在老屋的门口哭,怕爷爷奶奶瞧见了伤心。 而如今,我站在老屋的门口,不愿去推开它,因为怕触及那些尘封的往事。但有些事物,如同老屋的门,经历了太多太多,却依旧沉默无语。我不敢撩扰这一份岁月的无声与沧桑,但我想,今天与明天之间,也许也只隔着一扇门,我们都站在岁月的门口徘徊,追忆着那些过往的事与过往的人。 我站在老屋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老屋的门,被岁月锁着。 【点评】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感情丰富、意蕴深远的抒情散文。 作者立足于“老屋”门口,追溯往事,回忆与“老屋”相关的人和事,以时间为序,用疏淡的写意笔法,再现了爷爷门前抽烟、奶奶倚门静思默想、爸爸坚守老屋以及我伫立门口感叹岁月的典型场景。画面虽为平常人事、琐碎家常,但寻常中显奇崛、疏淡中见真情。这里既有物是人非、岁月沧桑的沉重感叹,也有血脉相承、追宗怀远的幽邃情思,可谓情景交融。 本文感怀人生,起于“老屋的门口”,立象尽意,随着感受与体验的渐次深入,归结于"岁月的门口",意蕴深远。点评:戴方文
317 0 0
小文
极目神霄路。斗柄南、丹华翠景,红霞紫雾。手折琪花今似梦,十二楼台何处。犹记得、当时伴侣。东府西台知谁主,忆当时、自泻金瓶雨。人间事,等风絮。 上皇赫赫雷霆主。我何缘、清都绛阙,遽成千古。白鹤青乌消息断,梦想鸾歌凤舞。应未得、翻身归去。业债须教还净尽,这一回、尝遍红尘苦。归举似,西王母。
葛长庚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