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女儿灯下羞,画眉夫婿陇西头。 自怨愁容长照镜,悔教征戍觅封侯。
415 0 0
李频
汉高祖虽不喜儒,文景二帝,亦好刑名黄老,而当时诸侯王中,则颇有倾心养士,致意于文术者。楚,吴,梁,淮南,河间五王,其尤著者也。 楚元王交〔1〕为高祖同父少弟,好书多材艺,少时,与鲁穆生,白生,申公,〔2〕俱受《诗》于孙卿门人浮丘伯〔3〕。故好《诗》,既王楚,诸子亦皆读《诗》;申公始为《诗》传,号“鲁诗”;元王亦自为传,号“元王诗”。汉初治《诗》大师,皆居于楚;申公,白公之外,又有韦孟〔4〕,为元王傅,傅子夷王,及孙王戊。戊荒淫不遵道,孟乃作诗讽谏;后遂去位,徙家于邹,又作诗一篇,其叙事布词,自为一体,皆有风雅遗韵。魏晋以来,逮相师法,用以叙先烈,述祖德,故任昉《文章缘起》〔5〕以为“四言诗起于前汉楚王傅韦孟《谏楚夷王戊》诗”也。 吴王濞〔6〕者,高祖兄仲之子。文帝时,吴太子入见,与皇太子争博道,皇太子引博局提杀之。吴王由是怨望,藏亡匿死,积三十余年,故能使其众。然所用多纵横游说之士;亦有并擅文词者,如严忌,邹阳,枚乘等。吴既败,皆游梁。 梁孝王名武〔7〕,文帝窦皇后少子也。七国之叛,梁距吴楚最有功,又最为大国,卤簿拟天子;招延四方豪杰,自山东游士莫不至。传《易》者有丁宽,以授田王孙,田授施仇,孟喜,梁丘贺,〔8〕由是《易》有施孟梁丘三家之学。又有羊胜,公孙诡,韩安国,〔9〕各以辩智著称。吴败,吴客又皆游梁;司马相如〔10〕亦尝游梁,皆词赋高手,天下文学之盛,当时盖未有如梁者也。 严忌本姓庄,后避明帝〔11〕讳,称严,会稽吴人。好词赋,哀屈原忠贞不遇,作词曰《哀时命》。遭景帝不好词赋,无所得志,乃游吴;吴败,徒步入梁,受知孝王,与邹阳,枚乘时见尊重,而忌名尤盛,世称庄夫子。《汉志》有《庄夫子赋》二十四篇;今仅存《哀时命》一篇,在《楚辞》中。 邹阳,齐人,初与严忌,枚乘等俱仕吴,皆以文辩著名。 吴王将叛,阳作书以谏,不见用,乃去而之梁,从孝王游。其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为羊胜,公孙诡所谗〔12〕,孝王怒,下阳于狱,将杀之。阳在狱中,上书自明: “……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之燕,借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列,以却齐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而慕义无穷也。……今人主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隳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则桀之犬可使吠尧,而跖之客可使刺由。 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然则荆轲湛七族,要离燔妻子,岂足为大王道哉?……” 书奏,孝王立出之,卒为上客,后羊胜公孙诡以罪死,阳独为梁王解深怒于天子。盖吴蓄深谋,偏好策士,故文辩之士,亦常有纵横家遗风,词令文章,并长辟阖,犹战国游士之口说也。《汉志》纵横家,有《邹阳》七篇,而不录其词赋,似阳之在汉,固以权略见称。《西京杂记》〔13〕云:梁孝王游于忘忧之馆,集诸游士,使各为赋。枚乘《柳赋》,路乔如《鹤赋》,公孙诡《文鹿赋》,邹阳《酒赋》,公孙乘《月赋》,羊胜《屏风赋》,韩安国作《几赋》不成,邹阳代作。邹阳安国罚酒三升;赐枚乘路乔如绢,人五匹。《西京杂记》为晋葛洪作,托之刘歆〔14〕,则诸赋或亦洪之所为耳。 枚乘,字叔,淮阴人,为吴王濞郎中。吴王谋为逆,乘上书以谏,吴王不纳,乃去而之梁。汉既平七国,乘由是知名,景帝召拜弘农都尉。乘久为大国上宾,不乐郡吏,以病去官;复游梁。梁客皆善属词,乘尤高。梁孝王薨,乘归淮阴。武帝自为太子闻乘名,及即位,乘年老,乃以安车蒲轮征乘,道死(前一四○)。 《汉志》有《枚乘赋》九篇;今惟《梁王菟园赋》存。 《临灞池远诀赋》仅存其目,〔15〕《柳赋》盖伪托。然乘于文林,业绩之伟,乃在略依《楚辞》《七谏》之法,并取《招魂》《大招》之意,自造《七发》。〔16〕借吴楚为客主,先言舆辇之损,宫室之疾,食色之害,宜听妙言要道,以疏神导体。于是说以声色逸游之乐等等,凡六事,最末为观涛于广陵: “……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其少进也,浩浩蜺蜺,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其旁作而奔起也,飘飘焉如轻车之勒兵。六驾蛟龙,附从太白。纯驰浩蜺,前后骆驿。颙颙卬卬,椐椐强强,莘莘将将。壁垒重坚,沓杂似军行。訇隐匈盖,轧盘涌裔,原不可当。观其两傍,则滂渤怫郁,暗漠感突,上击下律。有似勇壮之卒,突怒而无畏,蹈壁冲津,穷曲随隈,逾岸出追,遇者死,当者坏。 ……” 其说皆不入,则云: “将为太子奏方术之士,有资略者,若庄周,魏牟,杨朱,墨翟,便娟,詹何之伦,使之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此亦天下要言妙道也,太子岂欲闻之乎?于是太子据几而起,曰:涣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涊然汗出,霍然病已。” 由是遂有“七”体,后之文士,仿作者众,汉傅毅有《七激》,刘广有《七兴》,崔駰#p#副标题#e#
347 0 0
鲁迅
一行弱柳前年种,数尺柔条今日新。渐欲拂他骑马客, 未多遮得上楼人。须教碧玉羞眉黛,莫与红桃作麹尘。 为报金堤千万树,饶伊未敢苦争春。
406 0 0
白居易
秋入微阴,凉生平远,小山愁绝天南。似闻还断,飞策遍千岩。叶底轻黄纂纂,恼人是、微裂芳缄。翛然胜,清真冷淡,无艳寄尘凡。 澄潭。欹两岸,波光摇动,碧影相参。任西风十里,吹度松杉。我自寒灰槁木,□神处、不觉醺酣。归来晚,飞花无迹,明月满空函。
349 0 0
中华文学
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312 0 0
更深不假烛,月朗自明船。金刹青枫外,朱楼白水边。 城乌啼眇眇,野鹭宿娟娟。皓首江湖客,钩帘独未眠。
360 0 0
杜甫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边。 放马两泉泽,忘不著连羁。担鞍逐马走,何见得马骑。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357 0 0
佚名
江蓠摇落江枫冷,霜空雁程初到。万景正悲凉,奈曲终人杳。登临嗟老矣,问今古、清愁多少。一梦东园,十年心事,恍然惊觉。 肠断,紫霞深,知音远、寂寂琴凄调。短发已无多,怕西风吹帽。黄花空自好。问谁识、对花怀抱。楚山远,九辩难招,更晚烟残照。
305 0 0
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菂重。游女汉皋争笑脸, 二妃湘浦并愁容。自含秋露贞姿结,不竞春妖冶态秾。 终恐玉京仙子识,却将归种碧池峰。
410 0 0
李绅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527 0 0
周紫芝
乾元发生春为宗,盛德在木斗建东。东方岁星大明宫,南山喜气摇晴空。望云五等舞万玉,献寿一声出千峰。文昌随彩礼乐正,太平下直旌旗红。师旷应律调黄钟,王良运策调时龙。玄冥无事归朔土,青帝放身入朱宫。九韶九变五声里,四方四友一身中。天何言哉乐无穷,广成彭祖为三公。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
376 0 0
鲍防
题情(四首)一云鬟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簌绛纱。不比等闲墙外花。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二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三银台灯灭篆烟残,独入罗帏淹泪眼。乍孤眠好教人情兴懒。薄设设被儿单,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寒。四多情多绪小冤家,迤逗的人来憔悴煞;说来的话先瞒过咱,怎知他,一半儿真实一半儿假。
331 0 0
关汉卿
绿尽烧痕芳草遍。不暖不寒,切莫辜良宴。罨画屏风开羽扇。薄罗衫子仙衣练。 晚雨小池添水面。戏跃赪鳞,又向波心见。持酒伊听声宛转。樽前唱彻昭阳怨。
325 0 0
赵长卿
意态何如涎涎,轻盈只恐飞飞。华堂偏傍主人栖。好与安巢稳戏。 揽断楼中风月,且看掌上腰支。谪仙词赋少陵诗。万语千言总记。
430 0 0
李纲
敝宅艳山卉,别来长叹息。吟君晚丛咏,似见摧颓色。 欲识别后容,勤过晚丛侧。
元稹
楚山有石郢人琢,琢成长枕知是玉。全疑冰片坐恐销, 间发花丛惊不足。赠予比之金琅玕,琼花烂熳浮席端。 吾师道吾不执宝,今日感君因执看。试叩铿然应清律, 纤尘不留蝇敢拂。万物皆因造化资,如何独负清贞质。 南山有云鹄在空,长松为我生凉风。高友朗咏乐其中, 行住四仪皆道意。不学小乘一曲士,唯将此物安座隅, 取次闲眠有禅味。
皎然
灵沼疑河汉,萧条见斗牛。烟生知岸近,水净觉天秋。 落月低前树,清辉满去舟。兴因孤屿起,心为白蘋留。 晓吹兼渔笛,闲云伴客愁。龙津如可上,长啸且乘流。
381 0 0
乱云扰扰水潺潺。笑溪山。几时闲。更觉桃源,人去隔仙凡。万壑千岩楼外雪,琼作树,玉为栏。 倦游回首且加餐。短篷寒。画图间。见说娇颦,拥髻待君看。二月东湖湖上路,官柳嫩,野梅残。
345 0 0
辛弃疾
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曰可。 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大家齐唱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
356 0 0
刘过
戎狄寇周日,衣冠适洛年。客亭新驿骑,归路旧人烟。 吾道将东矣,秋风更飒然。云愁百战地,树隔两乡天。 旅思蓬飘陌,惊魂雁怯弦。今朝一尊酒,莫惜醉离筵。
316 0 0
钱起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