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篾初织来,或如古鱼器。新从山下买,静向甔中试。 轻可网金醅,疏能容玉蚁。自此好成功,无贻我罍耻。
421 0 0
皮日休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关于翻译本书,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一日致增田涉信中说:“《朝花夕拾》如有出版处所,译出来也好,但其中有关中国风俗和琐事太多,不多加注释恐不易看懂,注释一多,读起来又乏味了。”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日致增田涉的信中,提到增田涉和佐藤春夫合译《鲁迅选集》时说:“只有《藤野先生》一文,请译出补进去,《范爱农》写法较差,还是割爱为好。” 本书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范爱农》等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朝花夕拾》目录: 小引 狗·猫·鼠 阿长和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345 0 0
鲁迅
秋水通沟洫,城隅进小船。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 菱熟经时雨,蒲荒八月天。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
353 0 0
杜甫
暮檐凉薄。疑清风动竹,故人来邈。渐夜久、闲引流萤,弄微照素怀,暗呈纤白。梦远双成,凤笙杳、玉绳西落。掩D139帷倦入,又若旧愁,汗香阑角。 银瓶恨沈断索。叹梧桐未秋,露井先觉。抱素影、明月空闲,早尘损丹青,楚山依约。翠冷红衰,怕惊起、西池鱼跃。记湘娥、绛绡暗解,褪花坠萼。
351 0 0
吴文英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日月中堂见,江湖满座看。 夜凝岚气湿,秋浸壁光寒。料得昔人意,平生诗思残。 右丞今已殁,遗画世间稀。咫尺江湖尽,寻常鸥鸟飞。 山光全在掌,云气欲生衣。以此常为玩,平生沧海机。
425 0 0
张祜
好雨知时节,[1]当春乃发生。[2] 随风潜入夜,[3]润物细无声。[4] 野径云俱黑,[5]江船火独明。[6] 晓看红湿处,[7]花重锦官城。[8]
467 0 0
微微春色染林塘,亲拨烟霞坐涧房。阴洞雪胶知未入, 浊醪风破的偷尝。芝台晓用金铛煮,星度闲将玉铪量。 几遍侍晨官欲降,曙坛先起独焚香。
430 0 0
陆龟蒙
【颂】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375 0 0
无门和尚
月冷霜袍拥。见一枝、年华又晚,粉愁香冻。云隔溪桥人不度,的白乐春心未纵。清影怕、寒波摇动。更没纤毫尘俗态,倚高情、预得春风宠。沈冻蝶,挂么凤。 一杯正要吴姬捧。想见那、柔酥弄白,暗香偷送。回首罗浮今在否,寂寞烟迷翠拢。又争奈、桓伊三弄。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吟思怯,暮云重。
高观国
晨跻大庾险,驿鞍驰复息。雾露昼未开,浩途不可测。 嵥起华夷界,信为造化力。歇鞍问徒旅,乡关在西北。 出门怨别家,登岭恨辞国。自惟勖忠孝,斯罪懵所得。 皇明颇照洗,廷议日纷惑。兄弟远沦居,妻子成异域。 羽翮伤已毁,童幼怜未识。踌蹰恋北顾,亭午晞霁色。 春暖阴梅花,瘴回阳鸟翼。含沙缘涧聚,吻草依林植。 适蛮悲疾首,怀巩泪沾臆。感谢鹓鹭朝,勤修魑魅职。 生还倘非远,誓拟酬恩德。
371 0 0
宋之问
云门若邪里,泛鹢路才通。夤缘绿筱岸,遂得青莲宫。 天香众壑满,夜梵前山空。漾漾潭际月,飗飗杉上风。 兹焉多嘉遁,数子今莫同。凤归慨处士,鹿化闻仙公。 樵路郑州北,举井阿岩东。永夜岂云寐,曙华忽葱茏。 谷鸟啭尚涩,源桃惊未红。再来期春暮,当造林端穷。 庶几踪谢客,开山投剡中。
326 0 0
花边文学 五十三岁寿辰全家合影(1933) 与萧伯纳等合影(1933) 书赠瞿秋白联语 《自由谈》、《动向》发表的部分文章书影Ⅹ鲁迅全集·第五卷 伪自由书 本书收作者一九三三年一月至五月间所作杂文四十三篇,一九三三年十月由上海北新书局以“青光书局”名义出版。一九三六年十一月曾由上海联华书局改名《不三不四集》印行一版。此后印行的版本都与初版相同。 前记 这一本小书里的,是从本年一月底起至五月中旬为止的寄给《申报》〔1〕上的《自由谈》的杂感。 我到上海以后,日报是看的,却从来没有投过稿,也没有想到过,并且也没有注意过日报的文艺栏,所以也不知道《申报》在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自由谈》,《自由谈》里是怎样的文字。大约是去年的年底罢,偶然遇见郁达夫〔2〕先生,他告诉我说,《自由谈》的编辑新换了黎烈文〔3〕先生了,但他才从法国回来,人地生疏,怕一时集不起稿子,要我去投几回稿。我就漫应之曰:那是可以的。 对于达夫先生的嘱咐,我是常常“漫应之曰:那是可以的”的。直白的说罢,我一向很回避创造社〔4〕里的人物。这也不只因为历来特别的攻击我,甚而至于施行人身攻击的缘故,大半倒在他们的一副“创造”脸。虽然他们之中,后来有的化为隐士,有的化为富翁,有的化为实践的革命者,有的也化为奸细,而在“创造”这一面大纛之下的时候,却总是神气十足,好像连出汗打嚏,也全是“创造”似的。我和达夫先生见面得最早,脸上也看不出那么一种创造气,所以相遇之际,就随便谈谈;对于文学的意见,我们恐怕是不能一致的罢,然而所谈的大抵是空话。但这样的就熟识了,我有时要求他写一篇文章,他一定如约寄来,则他希望我做一点东西,我当然应该漫应曰可以。但应而至于“漫”,我已经懒散得多了。 但从此我就看看《自由谈》,不过仍然没有投稿。不久,听到了一个传闻,说《自由谈》的编辑者为了忙于事务,连他夫人的临蓐也不暇照管,送在医院里,她独自死掉了。几天之后,我偶然在《自由谈》里看见一篇文章〔5〕,其中说的是每日使婴儿看看遗照,给他知道曾有这样一个孕育了他的母亲。我立刻省悟了这就是黎烈文先生的作品,拿起笔,想做一篇反对的文章,因为我向来的意见,是以为倘有慈母,或是幸福,然若生而失母,却也并非完全的不幸,他也许倒成为更加勇猛,更无挂碍的男儿的。但是也没有竟做,改为给《自由谈》的投稿了,这就是这本书里的第一篇《崇实》〔6〕;又因为我旧日的笔名有时不能通用,便改题了“何家干”,有时也用“干”或“丁萌”。 这些短评,有的由于个人的感触,有的则出于时事的刺戟,但意思都极平常,说话也往往很晦涩,我知道《自由谈》并非同人杂志,“自由”更当然不过是一句反话,我决不想在这上面去驰骋的。我之所以投稿,一是为了朋友的交情,一则在给寂寞者以呐喊,也还是由于自己的老脾气。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盖写类型者,于坏处,恰如病理学上的图,假如是疮疽,则这图便是一切某疮某疽的标本,或和某甲的疮有些相像,或和某乙的疽有点相同。而见者不察,以为所画的只是他某甲的疮,无端侮辱,于是就必欲制你画者的死命了。例如我先前的论叭儿狗,原也泛无实指,都是自觉其有叭儿性的人们自来承认的。这要制死命的方法,是不论文章的是非,而先问作者是那一个;也就是别的不管,只要向作者施行人身攻击了。自然,其中也并不全是含愤的病人,有的倒是代打不平的侠客。总之,这种战术,是陈源〔7〕教授的“鲁迅即教育部佥事周树人”开其端,事隔十年,大家早经忘却了,这回是王平陵〔8〕先生告发于前,周木斋〔9〕先生揭露于后,都是做着关于作者本身的文章,或则牵连而至于左翼文学者。此外为我所看见的还有好几篇,也都附在我的本文之后,以见上海有些所谓文学家的笔战,是怎样的东西,和我的短评本身,有什么关系。但另有几篇,是因为我的感想由此而起,特地并存以便读者的参考的。 我的投稿,平均每月八九篇,但到五月初,竟接连的不能发表了,我想,这是因为其时讳言时事而我的文字却常不免涉及时事的缘故。这禁止的是官方检查员,还是报馆总编辑呢,我不知道,也无须知道。现在便将那些都归在这一本里,其实是我所指摘,现在都已由事实来证明的了,我那时不过说得略早几天而已。是为序。 一九三三年七月十九夜,于上海寓庐,鲁迅记。 〔1〕《申报》旧中国出版时间最久的日报。一八七二年四月三十日(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由英商在上海创办,一九○九年为买办席裕福所收买,一九一二年转让给史量才,次年由史接办。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以后,曾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抗日要求。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史量才遭国民党暗杀后,该报重趋保守。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六日上海解放时停刊。《自由谈》是该报副刊之一,始#p#副标题#e#
329 0 0
凤诏传来绛阙,当宁思贤辅。淮海甘棠惠花,霖雨商岩吉梦,熊虎周郊旧卜。千秋盛际,催促朝天归去。动离绪。 空眷恋,难暂驻。新植双亭临水,风月佳名未睹。淮拟金尊时举。况乐府、风流一部。妍歌妙舞,萦云回雪,亲教与,恨难诉。争欲攀辕借住。功成绣衮,重兴江山作主。
323 0 0
晁补之
银台楼北蕊珠宫,夐与人间路不同。 在省五更春睡侣,早来分梦玉堂中。
471 0 0
郑畋
丘迟本才子,始冠即周旋。舅乏郄鉴爱,君如卫玠贤。 礼将金友等,情向玉人偏。鄙俗那劳似,龙钟却要怜。 投砖聊取笑,赠绮一何妍。野坐临黄菊,溪行踏绿钱。 岩高云反下,洞黑水潜穿。僻岭猿偷栗,枯池雁唼莲。 身居霞外寺,思发月明田。犹恨萦尘网,昏昏过岁年。
346 0 0
李端
谬入金门侍玉除,烦君问我意何如。蟠木讵堪明主用, 笼禽徒与故人疏。苑花似雪同随辇,宫月如眉伴直庐。 浅薄求贤思自代,嵇康莫寄绝交书。
440 0 0
白居易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2]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415 0 0
韦应物
腻粉琼妆透碧纱,雪休夸。金凤搔头坠鬓斜,发交加¤ 倚著云屏新睡觉,思梦笑。红腮隐出枕函花,有些些。
334 0 0
张泌
路尽烟水外,院门题上清。鹤雏灵解语,琼叶软无声。 白发道心熟,黄衣仙骨轻。寂寥虚境里,何处觅长生。
332 0 0
王建
新年垂柳色,袅袅对空闺。不畏芳菲好,自缘离别啼。 因风飘玉户,向日映金堤。驿使何时度,还将赠陇西。
367 0 0
赵嘏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