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赏非素期,偶游方自得。前登绝岭险,下视深潭黑。 密竹已成暮,归云殊未极。春鸟依谷暄,紫兰含幽色。 已将芳景遇,复款平生忆。终念一欢别,临风还默默。
320 0 0
韦应物
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 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449 0 0
皎然
紫阁雪未尽,杏园花亦寒。灞西辞旧友,楚外忆新安。 细雨猿啼枿,微阳鹭起滩。旋应赴秋贡,讵得久承欢。
441 0 0
中华文学
山边萧寂室,石掩浮云扃。绕室微有路,松烟深冥冥。 入松汲寒水,对鹤问仙经。石几香未尽,水花风欲零。 何年去华表,几度穷苍冥。却顾宦游子,眇如霜中萤。
363 0 0
洛城秋霁后,梵阁暮登时。此日风烟好,今秋节候迟。 霞光红泛艳,树影碧参差。莫虑言归晚,牛家有宿期。
421 0 0
白居易
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397 0 0
黄庭坚
池塘暖碧浸晴晖,濛濛柳絮轻飞。红蕊凋来,醉梦还稀¤ 春云空有雁归,珠帘垂。东风寂寞,恨郎抛掷,泪湿罗衣。
388 0 0
牛希济
昨天为教育部甄别考试。当主考委员出了题后,某科长即刻到场训诲,他说:“你们不应用标点符号,因为标点符号是写白话文时用的。然而中国文的PhraseandClause〔2〕(他说英文时特别呈出严厉的面孔)是很复杂,若使没有句读,那么读的人未免有‘望文生义’的困难;不过你当加句读,勿用colon,semicolon,questionmark,andsoonandsoforth〔3〕就是了。” 某科长之意以为中国文当用标点符号,可惜它已被写白话文的学匪先用了,为避免亵渎起见,所以还用四千年祖传的句读吧! 十六,十二,廿四,(考完后第二天)钱泽民写于北京。 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一月二十八日《语丝》周刊第四卷第七期,在《禁止标点符号》一文之后。 〔2〕Phraseandclause英语:短语和子句。〔3〕英语:冒号,分号,问号,等等。
336 0 0
鲁迅
一片赤城霞。无心恋海涯。远飞来、乔木人家。且向琴书深处隐,终胜似、听琵琶。 休近七香车。年华已破瓜。怕依然、刘阮桃花。欲问长生何处好,金鼎内、转丹砂。
319 0 0
张炎
孤号秋阁阴,韦令在时禽。觅伴海山黑,思乡橘柚深。 举头闻旧曲,顾尾惜残金。憔悴不飞去,重君池上心。
325 0 0
王建
万里去非忙,惟携贮药囊。山家消夜景,酒肆过年光。 立鹤洲侵浪,喧蛩壁近床。谁人临上路,乞得变髭方。
451 0 0
布义孙卿子,登高楚屈平。铜台初下笔,乐观正飞缨。 乍有凌云势,时闻掷地声。造端长体物,无复大夫名。
李峤
汉嗣安危系数君,高皇决意势难分。 张良口辨周昌吃,同建储宫第一勋。
羽化自仙骨,延年资养生。 ——皎然 金经启灵秘,玉液流至精。 ——潘述 八石思共炼,九丹知可成。 ——汤衡 吾心苟无妄,神理期合并。 ——皎然 封灶用六一,置门考休京。 ——潘述 浮光含日彩,圆质焕云英。 ——汤衡 持此保寿命,服之颐性情。 ——皎然 跂予望仙侣,高咏升天行。 ——潘述 鹤驾方可致,霓裳定将迎。 ——汤衡 不因五色药,安著七真名。 ——皎然 挥妙在微密,全功知感诚。 ——潘述 与君弃城市,携手游蓬瀛。 ——汤衡
450 0 0
相逢失意中,万感因语至。追思东林日,掩抑北邙泪。 筐箧有遗文,江山旧清气。尘生逍遥注,墨故飞动字。 荒毁碧涧居,虚无青松位。珠沉百泉暗,月死群象闭。 永谢平生言,知音岂容易。
377 0 0
孟郊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
李生李生何所之,家山窣云胡不归。兵戈到处弄性命, 礼乐向人生是非。却与野猿同橡坞,还将溪鸟共渔矶。 也知不是男儿事,争奈时情贱布衣。
378 0 0
杜荀鹤
雪堂不远临皋路。怅仙伯、骑鲸去。燕麦桃花更几度。横桥虽在,种松无有,谁是关心处。 解鞍君到冬虽暮。传语无忘晒蓑句。起手栽花花定许。艺香披翠,灌红疏绿,趁取清明雨。
385 0 0
艳真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便认得、琴心相许,与写宜男双带。记画堂、斜月朦胧,轻颦微笑娇无奈。便翡翟屏开,芙蓉帐掩,与把香罗偷解。 自过了收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翻恨重帘碍。约何时再。正春浓酒暖,人闲昼永无聊赖。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344 0 0
贺铸
折柳城边起暮愁,可怜春色独怀忧。伤心正叹人间事, 回首更惭江上鸥。鶗鴂声中寒食雨,芙蓉花外夕阳楼。 凭高满眼送清渭,去傍故山山下流。
412 0 0
赵嘏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