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人各在一涯居,声味虽同迹自疏。佳句传因多好事, 尽题稀为不便书。已通戎略逢黄石,仍占星文耀碧虚。 闻说朝天在来岁,霸陵春色待行车。
392 0 0
刘禹锡
泾水黄,陇野茫。 负太白,腾天狼。 有鸟鸷立,羽翼张。 钩喙决前,钜趯傍。 怒飞饥啸,翾不可当。 老雄死,子复良。 巢岐饮渭,肆翱翔。 顿地紘,提天纲。 列缺掉帜,招摇耀鋩。 鬼神来助,梦嘉祥。 脑涂原野,魄飞扬。 星辰复,恢一方。
549 0 0
柳宗元
汲水添池活白莲,十千鬐鬣尽生天。 凡庸不识慈悲意,自葬江鱼入九泉。 剃发多缘是代耕,好闻人死恶人生。 祇园说法无高下,尔辈何劳尚世情。
638 0 0
李绅
闻道清明近,春闱向夕阑。行游昼不厌,风物夜宜看。 斗柄更初转,梅香暗里残。无劳秉华烛,晴月在南端。
322 0 0
沈佺期
张灯结绮笼驰道。六六洞天连夜到。昭花吹断紫云回,怊怅人间新梦觉。 倾城犹记东邻妙。尊酒相逢留一笑。卢郎任老也多才,不数五陵狂侠少。
345 0 0
贺铸
【沁园春】 次韵林南金赋愁 抚剑悲歌, 纵有杜康,可能解忧? 为修名不立, 此身易老; 古心自许,与世多尤。 平子诗中,庾生赋里, 满目江山无限愁。 关情处, 是闻鸡半夜, 击楫中流。 淡烟衰草连秋, 听鸣鴂声声相应酬。 叹霸才重耳, 泥涂在楚; 雄心玄德,岁月依刘。 梦落莼边,神游菊外, 已分他年专一丘。 长安道, 且身如王粲, 时复登楼。
396 0 0
陈人杰
画舸摇烟水满塘,柳丝轻软小桃香。却缘龙节为萦绊,好是狂时不得狂。
415 0 0
高骈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367 0 0
姜夔
春云春日共朦胧,满院梨花半夜风。宿酒未醒珠箔卷, 艳歌初阕玉楼空。五湖范蠡才堪重,六印苏秦道不同。 再取素琴聊假寐,南柯灵梦莫相通。
405 0 0
中华文学
露叶栖萤,风枝袅鹊。水堂离燕褰珠箔。一声横玉吹流云,厌厌凉月西南落。 江际吴边,山侵楚角。兰桡明夜芳洲泊。殷勤留语采香人,清尊不负黄花约。
346 0 0
日暮游清池,疏林罗高天。馀绿飘霜露,夕气变风烟。 水门架危阁,竹亭列广筵。一展私姻礼,屡叹芳樽前。 感往在兹会,伤离属颓年。明晨复云去,且愿此流连。
323 0 0
韦应物
徒言人最灵,白骨乱纵横。如何当春死,不及群草生。 尧舜宰乾坤,器农不器兵。秦汉盗山岳,铸杀不铸耕。 天地莫生金,生金人竞争。
383 0 0
孟郊
掌珠一颗儿三岁,鬓雪千茎父六旬。岂料汝先为异物, 常忧吾不见成人。悲肠自断非因剑,啼眼加昏不是尘。 怀抱又空天默默,依前重作邓攸身。
388 0 0
白居易
奉道流羽客之隆重,极于宋宣和时,元虽归佛,亦甚崇道,其幻惑故遍行于人间,明初稍衰,比中叶而复极显赫,成化时有方士李孜,释继晓,正德时有色目人于永,〔1〕皆以方伎杂流拜官,荣华熠耀,世所企羡,则妖妄之说自盛,而影响且及于文章。且历来三教之争,都无解决,互相容受,乃曰“同源”,所谓义利邪正善恶是非真妄诸端,皆混而又析之,统于二元,虽无专名,谓之神魔,盖可赅括矣。其在小说,则明初之《平妖传》已开其先,而继起之作尤夥。凡所敷叙,又非宋以来道士造作之谈,但为人民闾巷间意,芜杂浅陋,率无可观。然其力之及于人心者甚大,又或有文人起而结集润色之,则亦为鸿篇巨制之胚胎也。 汇此等小说成集者,今有《四游记》行于世,其书凡四种,著者三人,不知何人编定,惟观刻本之状,当在明代耳。 一曰《上洞八仙传》,亦名《八仙出处东游记传》,二卷五十六回,题“兰江吴元泰著”。传言铁拐(姓李名玄)得道,度钟离权,权度吕洞宾,二人又共度韩湘曹友,张果蓝采和何仙姑则别成道,是为八仙。一日俱赴蟠桃大会,归途各履宝物渡海,有龙子爱蓝采和所踏玉版,摄而夺之,遂大战,八仙“火烧东洋”,龙王败绩,请天兵来助,亦败,后得观音和解,乃各谢去,而“天渊迥别天下太平”之候,自此始矣。书中文言俗语间出,事亦往往不相属,盖杂取民间传说作之。 二曰《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即《南游记》,四卷十八回,题“三台山人仰止余象斗编”。象斗〔2〕为明末书贾,《三国志演义》刻本上,尚见其名。书言有妙吉祥童子以杀独火鬼忤如来,贬为马耳娘娘子,是曰三眼灵光,具五神通,报父仇,游灵虚,缘盗金枪,为帝所杀;复生炎魔天王家,是为灵耀,师事天尊,又诈取其金刀,炼为金砖以作法宝,终闹天宫,上界鼎沸;玄天上帝以水服之,使走人间,托生萧氏,是为华光,仍有神通,与神魔战,中界亦鼎沸,帝乃赦之。华光因失金砖,复欲制炼,寻求金塔,遂遇铁扇公主,擒以为妻,又降诸妖,所向无敌,以忆其母,访于地府,复因争执,大闹阴司,下界亦鼎沸。已而知生母实妖也,名吉芝陀圣母,食萧长者妻,幻作其状,而生华光,然仍食人,为佛所执,方在地狱,受恶报也,华光乃救以去。 ……却说华光三下酆都,救得母亲出来,十分欢悦那吉芝陀圣母曰,“我儿你救得我出来,道好,我要讨岐娥吃。”华光问,“岐娥是甚么子,我儿媳俱不晓得。”母曰,“岐娥不晓得,可去问千里眼顺风耳。”华光即问二人。二人曰。“那岐娥是人,他又思量吃人。”华光听罢,对娘曰,“娘,你住酆都受苦,我孩儿用尽计较,救得你出来,如何又要吃人,此事万不可为。”母曰,“我要吃! 不孝子,你没有岐娥与我吃,是谁要救我出来?”华光无奈,只推曰,“容两日讨与你吃。”……(第十七回《华光三下酆都》) 于是张榜求医,有言惟仙桃可治者,华光即幻为齐天大圣状,窃而奉之,吉芝陀乃始不思食人。然齐天被嫌,询于佛母,知是华光,则来讨,为火丹所烧,败绩;其女月孛有骷髅骨,击之敌头即痛,二日死。华光被术,将不起,火炎王光佛出而议和,月孛削骨上击痕,华光始愈,终归佛道云。 明谢肇淛(《五杂组》十五)以华光小说比拟《西游记》,谓“皆五行生克之理,火之炽也,亦上天下地,莫之扑灭,而真武以水制之,始归正道”。又于吉芝陀出狱即思食人事,则致慨于迁善之难,因知在万历时,此书已有。沈德符〔3〕论剧曲(《野获编》二十五),亦有“华光显圣则太妖诞”语,是此种故事,当时且演为剧本矣。 其三曰《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即《北游记》,四卷二十四回,亦余象斗编,记真武本身及成道降妖事。上帝为玄天之说,在汉已有(《周礼》《大宗伯》郑氏注),然与后来之玄帝,实又不同。此玄帝真武者,盖起于宋代羽客之言,即《元洞玉历记》(《三教搜神大全》一引)所谓元始说法于玉清,下见恶风弥塞,乃命周武伐纣以治阳,玄帝收魔以治阴,“上赐玄帝披发跣足,金甲玄袍,皂纛玄旗,统领丁甲,下降凡世,与六天魔王战于洞阴之野,是时魔王以坎离二炁,化苍龟巨蛇,变现方成,玄帝神力摄于足下,锁鬼众于酆都大洞,人民治安,宇内清肃”者是也,元尝加封,明亦崇奉。〔4〕此传所言,间符旧说,但亦时窃佛传,杂以鄙言,盛夸感应,如村巫庙祝之见。初谓隋炀帝时,玉帝当宴会之际,而忽思凡,遂以三魂之一,为刘氏子,如来三清并来点化,乃隐蓬莱;又以凡心,生哥阇国,次生西霞,皆是王子,蒙天尊教,舍国出家,功行既完,上谒玉帝,封荡魔天尊,令收天将;于是复生为净洛国王子,得斗母元君点化,入武当山成道。玄帝方升天宫,忽见妖气起于中界,知即天将,扰乱人间,乃复下凡,降龟蛇怪,服赵公明,收雷神,获月孛及他神将,引以朝天。玉帝即封诸神为玄天部将,计三十六员。 然扬子江有锅及竹缆二妖,独逸去不可得,真武因指一化身,复入人世,于武当山镜守之。篇末则记永乐三年玄天助国却敌事,而下有“至今二百余载”之文,颇似此书流行,当在明季;然旧刻无后一语,可知有者乃后来增订之本矣。
332 0 0
鲁迅
俎豆有践,黄流在尊。九宫之祀,三代莫存。 乐变六宫,坛开八门。圣皇昭对,祐我黎元。
333 0 0
佚名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425 0 0
汪遵
江岫殊空阔,云烟处处浮。上来群噪鸟,中去独行舟。 牢落谁相顾,逶迤日自愁。更将心问影,于役复何求。
361 0 0
张九龄
每上襄阳楼,遥望龙山树。郁茀吐冈岭,微蒙在烟雾。 下车岁已成,饰马闲馀步。苦霜裛野草,爱日扬江煦。 云对石上塔,风吹松下路。禅室宴三空,神祠同六趣。 儿童共戏谑,猿鸟相惊顾。南识桓公台,北望先贤墓。 世上人何在,时闻心不住。但传无尽灯,可使有情悟。
377 0 0
张说
闲园多好风,不意在街东。早早诗名远,长长酒性同。 竹香新雨后,莺语落花中。莫遣经过少,年光渐觉空。
385 0 0
张籍
长安紫陌春归早。亸垂杨、染芳草。被啼莺语燕催清晓。正好梦、频惊觉。 当此际、青楼临大道。幽会处、两情多少。莫惜明珠百琲,占取长年少。
303 0 0
晏殊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