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1]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2]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3]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4]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336 0 0
汉无名氏
南朝山半寺,谢脁故乡邻。岭上非无主,秋诗复有人。 高禅星月近,野火虎狼驯。旧许陪闲社,终应待此身。
400 0 0
中华文学
【更漏子】 雁孤飞,人独坐, 看却一秋空过。 瑶草短,菊花残, 萧条渐向寒。 帘幕里,青苔地, 谁信闲愁如醉。 星移后,月圆时, 风摇夜合枝。
344 0 0
冯延巳
湘南飞去日,蓟北乍惊秋。叫出陇云夜,闻为客子愁。 一声初触梦,半白已侵头。旅馆移欹枕,江城起倚楼。 馀灯依古壁,片月下沧洲。寂听良宵彻,踌躇感岁流。
353 0 0
中国,华夏民族的家园。上承炎黄子孙的山脉,薪火相传;走到今天,中国人依然坚守着以和为贵的理念,立足国内,由向世界,追求万物共荣之境。 和谐,首先是城市与乡村的和谐。英国诗人库伯曾说:“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而在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乡村的文化与生态机制日渐脆弱。于是,“美丽乡村”概念应运而生,中国人发起了一场寻根之旅。上至国家领导人提出的“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的口号,下至青年返乡潮的出现,“美丽乡村”是中国实现和谐社会、走向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步。 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有人评价,青年返乡建设“美丽乡村”,是青年再造的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北上广”是无数寒窗苦读的学子的梦想之地。城市,意味这机遇,也意味着成功;乡村,则意味着贫穷与落后。一位湖南扶贫青年曾惭愧地回应起自己回到农村老家后放出的狂言:“这里简直比上海落后一百年。”的确,现在的乡村景象是今非昔比,再也不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之景,再也不见“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之景。但正因如此,乡村所蕴藏的无穷潜力吸引着现代青年返乡造梦,大展鸿图。“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的不仅仅是城乡和谐,更是青年价值观念的进步,在乡村发展自己,在乡村创造价 值,实现乡村人与城市人的和谐共生。 和谐,不仅是本邦内部的和谐,更是万邦的和谐。老子有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己为(几于)道。”中国兴起的一带一路建设,正是秉着“亲诚惠容,和谐万邦”的理念打造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富裕之路。有人扬言这是“中国威胁”,其实达何尝不是在现今保守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受阻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从深厚的历史文化中挖掘出来的、具有当代意义的治世理念呢?往西,接通哈萨克斯坦,直到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上北,接蒙古、俄罗斯;向南,开老挝,经越南,至泰国。中国努力延伸橄榄枝,通“一带一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和为贵,万物共荣。中国,通过打造美丽乡村,实现城市与乡村内在机(肌)理的对接;通过建设一带一路,实现国与国之间经济、政治与文化命脉的衔接。21世纪,请看中国和谐建设之路。
294 0 0
小文
汉家萧相国,功盖五诸侯。勋业河山重,丹青锡命优。 君为禁脔婿,争看玉人游。荀令焚香日,潘郎振藻秋。 新成鹦鹉赋,能衣鹔鹴裘。不惮轩车远,仍寻薜荔幽。 苑梨飞绛叶,伊水净寒流。雪满故关道,云遮祥凤楼。 一身轻寸禄,万物任虚舟。别后如相问,沧波双白鸥。
420 0 0
李颀
【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356 0 0
陈陶
仲言多丽藻,晚水独芙蓉。梁苑仍秋过,仁祠又夜逢。 回林通暗竹,去雨带寒钟。原向空门里,修持比昼龙。
316 0 0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375 0 0
唐寅
禁园纡睿览,仙棹叶宸游。洛北风花树,江南彩画舟。 荣生兰蕙草,春入凤凰楼。兴尽离宫暮,烟光起夕流。
317 0 0
少赋令才犹强作,众医多识不能呼。 九茎仙草真难得,五叶灵根许惠无。
358 0 0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22 0 0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 应知侍史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301 0 0
韩愈
天风瑞雪剪玉蕊冰花,驾单车明妃无情无绪,气结愁云,泪湿腮霞。只见十程五程,峻岭嵯峨,停骖一顾,断人肠际碧离天漠漠寒沙。只见三对两对搠旌旗古道西风瘦马,千点万点噪疏林老树昏鸦。哀哀怨怨,一曲琵琶,没撩没乱离愁悲悲切切,恨满天涯。
289 0 0
时危身赴敌,事往任浮沈。末路三江去,当时百战心。 春风吴苑绿,古木剡山深。千里沧波上,孤舟不可寻。
271 0 0
刘长卿
船樯相望荆江中,岸芦汀树烟濛濛。 路间堤缺水如箭,未知何日生南风。
351 0 0
汉服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决定了它的款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汉服按款式分类一般分为襦裙、深衣、直缀、罩衫、短褐。一.襦裙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成“襦裙”,上衣叫襦,下身叫裙。襦裙又分为对襟襦裙、交领襦裙和齐胸襦裙。襦裙的穿法一般都是裙子束着上衣。1.对襟襦裙中国儒家思想讲究中正、平和。对襟表示一种对称的美,体现华夏女子优雅、端庄之美!2.交领襦裙交领襦裙是汉服中最经典的服饰款式。如果汉服表现天人合一,“交领”则代表“地”,“地”则“人道”,即“方”与“正”;而袖子,则是“圆缺”,则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这种天圆地方之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体现!3.齐胸襦裙裙子束到腰上,一般配有披帛,使人显得高挑,大气,从南北朝到随唐五代,流行了上千年。二.袄裙袄:指有夹层或裹布的上衣,袄裙的穿法是上衣穿在裙子外面,下身搭配马面裙或百褶裙。三.深衣上衣和下裳相连,衣领、腰身、裙边和袖口用布料装饰,一般分为直裾和曲裾。1.直裾直裾下裳下摆平直,代表做人要大方正直,处事要公平公正。2.曲裾衣服前后片是由下往上弯曲缠绕的,使人显得端庄高贵。四.罩衫罩衫是从妇女衣服中变化出来的具有连衣性质的外衣,是一种宽松的上衣,有长袖、中袖和短袖,主要呈圆领或一字领设计。主要分为褙子、半臂。1.褙子褙子始于隋朝,流行于宋、明两朝。一种常见的外衣形式,衣长一般到膝盖,直领对襟,两侧开叉,女式褙子线条流畅优美,显得身材修长,婀娜多姿,衬托出汉族女子娴静温柔的一面。2.半臂像短袖的上衣,叫“半臂”。女式半臂多为对襟,衣襟相对系在胸前,袖长至上臂,显得青春活泼,娇俏可爱,是少女和小朋友喜爱的款式。五.直缀~道袍明代知识分子最普遍穿着的款式。领子边缘镶有白色或素色的护领,袖大,衣身两侧开叉,镶有暗摆,既方便行动又不会露出裹衣,中国儒家思想讲究谦虚谨慎,在人前不失礼,道袍细节上的讲究,反映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六.短褐也叫“短打”,是汉服常见的男性款式,形制为上衣下裤,一般为普通百姓劳作运动时穿着。汉服飘逸流畅,端庄典雅,同时承载着中国儒家思想的基本道德礼仪,是汉文化的缩影,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537 0 0
解冻风来末上青,解垂罗袖拜卿卿。无端袅娜临官路,舞送行人过一生。
371 0 0
牛峤
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348 0 0
严蕊
风散五更雨,鸟啼三月春。轩窗透初日,砚席绝纤尘。 帝里峰头出,邻家树色新。怜君高且静,有句寄闲人。
369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