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桑半枝,吴蚕初弄丝。江行好风日,燕舞轻波时。 去事旋成梦,来欢难预期。唯凭东流水,日夜寄相思。
362 0 0
李群玉
小年为写游梁赋,最说汉江闻笛愁。 今夜听时在何处,月明西县驿南楼。
348 0 0
元稹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们复兴中学举行“劳动光荣,从我做起”的主题演讲会,我代表G176班作个发言。 此时,我们的耳边响起了高尔基的声音:“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大家都学过历史,在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年,我们隆重祭祀炎帝,他就是古代的劳动模范,尝百草,亲农耕,留下了一个披荆斩棘的先祖形象。我们读《诗经》,那里有排山倒海的劳动的声音。我们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足蒸暑气土,背灼炎天光”,我们想像上海屋檐下的包身工的劳动场景,甚至,我们走进图书馆,翻阅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感受那么多马车夫、渔夫、木匠、伐木工等劳动者的多姿多彩,在我们成长的节奏和所受的教育里,劳动创造世界,不仅是名言哲理,而且是知识体系,是栩栩如生的形象。 189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通过了五月一日为国际劳动节,当五月的鲜花遍地开放的时候,我们甘之如饴地享受节日,我们知道这一天所寓示的深刻的历史逻辑吗? 亲爱的同学们,面对着劳动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审视一下自己,我们做得怎么样啊?有人说,我们动手能力差,我们把脏衣服寄回家,我们不会洗衣服,不会烧开水,不会叠被子,学校打扫卫生还要家长代劳……是的,是的,这不是空穴来风,确实是我们的真实写照,我们或多或少地都有这种轻视劳动的毛病。不但如此,我们还随手丢馒头,扔稀饭,而我们眼中憧憬的是长大后当大老板、住别墅……今天,站在这里,面对着这个庄严的主题,想起我们种种有差距的问题,我不得不惭愧地低下头。 我的语文老师告诉我,在上世纪80年代,有一首诗非常有名,《中国,正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很形象地阐释了劳动与崛起的中国的关系。一砖一瓦、一锤一钉的勤奋劳动,爬坡过坎、负重前行的诚实劳动,实干加巧干的创新劳动,构成了中国的精神图谱。我们是21世纪的中国青年,我们与新世纪一起成长。在这个美丽的国家,我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奋斗自成芳华的人生哲理启示,有王进喜、时传祥、李素丽、许振超给我们的向导,我们相信美好生活不是免费的午餐,不是天上掉的馅饼,那种不劳而获的一夜暴富,不是我们追求的价值。我们以身许国,以身报国,就是要让个人的奋斗与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而个人奋斗的底色就是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它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入场券。 亲爱的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劳动是实现中国梦的发动机。热爱劳动,必须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让我们人人都热爱劳动,从小事做起,从今天的我做起!请你们监督G176班的我,我与你们一起,雄姿英发,让我未来的名片上,写着:一个热爱劳动的劳动者。 编辑推荐:更多高考满分作文
321 0 0
小文
【秋寄从兄贾岛】 暝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 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337 0 0
无可
【宫中词】 寂寂花时闭院门, 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 鹦鹉前头不敢言。
330 0 0
朱庆余
庐山小隐。渐年来疏懒,浸浓归兴。彩桥飞过,深溪地底,奔雷余韵。香炉照日,望处与、青霄近。想群仙、呼我应还,怪来须丝垂镜。 海上云车回轫。少姑传、金母信。森翠裾琼佩,落日初霞,纷纭相映。谁见壶中景。花洞里、杳然渔艇。别是个、潇洒乾坤,世情尘土休问。
310 0 0
晁补之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徒思浙 一作:独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蛾眉 一作:娥眉)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俗子 一作:俗夫)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磨折 一作:折磨)
443 0 0
秋瑾
子晋鸾飞古洛川,金桃再熟贺郎仙。三清乐奏嵩丘下, 五色云屯御苑前。朱顶舞低迎绛节,青鬟歌对驻香輧。 谁能白昼相悲泣,太极光阴亿万年。
398 0 0
陈陶
蹋阳春,人间二月雨和尘。阳春蹋尽西风起, 肠断人间白发人。
300 0 0
佚名
学行可师贺德基,文质彬彬贺德仁。
346 0 0
天台瀑布寺,传有白头师。幻迹示羸病,空门无住持。 雪晴看鹤去,海夜与龙期。永愿亲瓶屦,呈功得问疑。
306 0 0
司空曙
白道 世界上有许多事实,不看记载,是天才也想不到的。非洲有一种土人,男女的避忌严得很,连女婿遇见丈母娘,也得伏在地上,而且还不够,必须将脸埋进土里去。这真是虽是我们礼义之邦的“男女七岁不同席”〔2〕的古人,也万万比不上的。 这样看来,我们的古人对于分隔男女的设计,也还不免是低能儿;现在总跳不出古人的圈子,更是低能之至。不同泳,不同行,不同食,不同做电影,〔3〕都只是“不同席”的演义。低能透顶的是还没有想到男女同吸着相通的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里呼出来,又被那个女人从鼻孔里吸进去,淆乱乾坤,实在比海水只触着皮肤更为严重。对于这一个严重问题倘没有办法,男女的界限就永远分不清。 我想,这只好用“西法”了。西法虽非国粹,有时却能够帮助国粹的。例如无线电播音,是摩登的东西,但早晨有和尚念经,却不坏;汽车固然是洋货,坐着去打麻将,却总比坐绿呢大轿,好半天才到的打得多几圈。以此类推,防止男女同吸空气就可以用防毒面具,各背一个箱,将养气由管子通到自己的鼻孔里,既免抛头露面,又兼防空演习,也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4〕。凯末尔〔5〕将军治国以前的土耳其女人的面幕,这回可也万万比不上了。 假使现在有一个英国的斯惠夫德似的人,做一部《格利佛游记》那样的讽刺的小说,〔6〕说在二十世纪中,到了一个文明的国度,看见一群人在烧香拜龙,作法求雨,〔7〕赏鉴“胖女”,禁杀乌龟;〔8〕又一群人在正正经经的研究古代舞法,主张男女分途,以及女人的腿应该不许其露出。〔9〕那么,远处,或是将来的人,恐怕大抵要以为这是作者贫嘴薄舌,随意捏造,以挖苦他所不满的人们的罢。 然而这的确是事实。倘没有这样的事实,大约无论怎样刻薄的天才作家也想不到的。幻想总不能怎样的出奇,所以人们看见了有些事,就有叫作“奇怪”这一句话。八月十四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八月十七日《中华日报·动向》。 〔2〕“男女七岁不同席”语出《礼记·内则》:“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3〕一九三四年七月,国民党广东舰队司令张之英等向广东省政府提议禁止男女同场游泳,曾由广州市公安局通令实施。同时又有自称“蚁民”的黄维新,拟具了分别男女界限的五项办法,呈请国民党广东政治研究会采用:(一)禁止男女同车;(二)禁止酒楼茶肆男女同食;(三)禁止旅客男女同住;(四)禁止军民人等男女同行;(五)禁止男女同演影片,并分男女游乐场所。 〔4〕“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是清末洋务派首领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的主张。 〔5〕凯末尔(KemalAtatürk,1881—1938)通译基马尔,土耳其政治家,土耳其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在他执政期间,曾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如废除回教历,创新字母,撤去妇女的面罩,废除一夫多妻制等。 〔6〕斯惠夫德在其长篇小说《格利佛游记》里,通过虚构的“小人国”、“大人国”等的描写,对英国上流社会进行了讽刺。〔7〕烧香拜龙当时求雨消旱的一种迷信活动,一九三四年夏天,南方大旱,报上就有南通农民筑泥龙烧香祈雨、苏州举行小白龙出游等报道。作法求雨,国民党政府在当年七月请第九世班禅喇嘛、安钦活沸等在南京、汤山等处祈祷求雨。 〔8〕赏鉴“胖女”一九三四年八月一日,上海先施公司联合各厂商聘请体重七百余磅的美国胖女人尼丽,在该公司二楼表演。禁杀乌龟,当时上海徐家汇沿河一带,有些人捕卖乌龟谋生,上海“中国保护动物会”认为“劈杀龟肉,……势甚惨酷”,于一九三四年二月呈请国民党上海市公安局通令禁止。 〔9〕研究古代舞法指一九三四年八月上海祭孔前演习佾舞。主张男女分途,参看本卷第516页注〔7〕。禁止女人露腿,是蒋介石在一九三四年六月七日手令国民党江西省政府颁布的《取缔妇女奇装异服办法》中的一项:“裤长最短须过膝四寸,不得露腿赤足。” #p#副标题#e#
425 0 0
鲁迅
日高花榭懒梳头。无语倚妆楼。修眉敛黛,遥山横翠,相对结春愁。 王孙走马长楸陌,贪迷恋、少年游。似恁疏狂,费人拘管,争似不风流。
307 0 0
柳永
雨露难忘君念重,电泡易灭妾身轻。金刀已剃头然发, 玉管休吹肠断声。新戒珠从衣里得,初心莲向火中生。 道场夜半香花冷,犹在灯前礼佛名。
365 0 0
白居易
精心奉北宗,微宦在南宫。举世劳为适,开门事不穷。 年来复几日,蝉去又鸣鸿。衰疾谁人问,闲情与酒通。 四邻寒稍静,九陌夜方空。知老何山是,思归愚谷中。
341 0 0
姚合
风日迟迟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枝畔,红杏梢头。
354 0 0
朱淑真
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
319 0 0
韦应物
十载同栖庐岳云,寒烧枯叶夜论文。在生未识公卿面, 至死不离麋鹿群。从见蓬蒿丛坏屋,长忧雨雪透荒坟。 把君诗句高声读,想得天高也合闻。
400 0 0
杜荀鹤
赤阑桥畔斜阳外,临江暮山凝紫。戏鼓才停,渔榔乍歇,一片芙蓉秋水。余霞散绮。正银钥停关,画般催舣。鱼板敲残,数声初入万松里。 坡翁诗梦未老,翠微楼上月,曾共谁倚。御苍烟花,宫斜露草,几度西风弹指。黄昏尽也,有眠月闲僧,醉香游子。鹫岭啼猿,唤人吟思起。
335 0 0
陈允平
散骑萧萧下太行,远从吴会去陈仓。 斜风细雨江亭上,尽日凭栏忆楚乡。
380 0 0
韦庄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