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古壁生凝尘,羁魂梦中语。
436 0 0
李贺
朱门深锁春池满,岸落蔷薇水浸莎。 毕竟林塘谁是主,主人来少客来多。
366 0 0
白居易
余铭 最近出版了一本很好的翻译:高本汉著的《中国语和中国文》。高本汉〔2〕先生是个瑞典人,他的真姓是珂罗倔伦(Karlgren)。他为什么“贵姓”高呢?那无疑的是因为中国化了。他的确对于中国语文学有很大的供献。 但是,他对于中国人似乎更有研究,因此,他很崇拜文言,崇拜中国字,以为对中国人是不可少的。 他说:“近来——按高氏这书是一九二三年在伦敦出版的——某几种报纸,曾经试用白话,可是并没有多大的成功;因此也许还要触怒多数定报人,以为这样,就是讽示著他们不能看懂文言报呢!” “西洋各国里有许多伶人,在他们表演中,他们几乎随时可以插入许多‘打诨’,也有许多作者,滥引文书;但是大家都认这种是劣等的风味。这在中国恰好相反,正认为高妙的文雅而表示绝艺的地方。” 中国文的“含混的地方,中国人不但不因之感受了困难,反而愿意养成它。” 但高先生自己却因此受够了侮辱:“本书的著者和亲爱的中国人谈话,所说给他的,很能完全了解;但是,他们彼此谈话的时候,他几乎一句也不懂。”这自然是那些“亲爱的中国人”在“讽示”他不懂上流社会的话,因为“外国人到了中国来,只要注意一点,他就可以觉得:他自己虽然熟悉了普通人的语言,而对于上流社会的谈话,还是莫名其妙的。” 于是他就说:“中国文字好像一个美丽可爱的贵妇,西洋文字好像一个有用而不美的贱婢。” 美丽可爱而无用的贵妇的“绝艺”,就在于“插诨”的含混。这使得西洋第一等的学者,至多也不过抵得上中国的普通人,休想爬进上流社会里来。这样,我们“精神上胜利了”。为要保持这种胜利,必须有高妙文雅的字汇,而且要丰富!五四白话运动的“没有多大成功”,原因大抵就在上流社会怕人讽示他们不懂文言。 虽然,“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我们还是含混些好了。否则,反而要感受困难的。 十月二十五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十月二十八日《申报·自由谈》。按本篇为瞿秋白所作,参看本卷第47页注〔1〕。〔2〕高本汉(BernhardKarlgren,1889—1978)瑞典汉语学家。一九○九年至一九一二年间旅居中国,研究汉语音韵学。他的《中国语和中国文》一书,一九二三年在英国出版;后经张士禄译出,一九三一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329 0 0
鲁迅
启庭户,列芳鲜;目眇眇,心绵绵,因风托雨降琼筵。 纷下拜,屡加笾,人心望岁祈丰年。
325 0 0
皇甫冉
十年犹执宪,万里独归春。旧国逢芳草,青云见故人。 潘郎今发白,陶令本家贫。相送临京口,停桡泪满巾。
364 0 0
李嘉祐
扁舟闲引望,望极更盘桓。山密碍江曲,雨多饶地寒。 短莎烟苒苒,惊浪雪漫漫。难写愁何限,乡关在一端。
384 0 0
中华文学
晓星寥落春云低,初闻百舌间关啼。花树满空迷处所, 摇动繁英坠红雨。笙簧百啭音韵多,黄鹂吞声燕无语。 东方朝日迟迟升,迎风弄景如自矜。数声不尽又飞去, 何许相逢绿杨路。绵蛮宛转似娱人,一心百舌何纷纷。 酡颜侠少停歌听,坠珥妖姬和睡闻。可怜光景何时尽, 谁能低回避鹰隼。廷尉张罗自不关,潘郎挟弹无情损。 天生羽族尔何微,舌端万变乘春晖。南方朱鸟一朝见, 索漠无言蒿下飞。
387 0 0
刘禹锡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430 0 0
谭嗣同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街流,万树桃花映小楼。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404 0 0
元稹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306 0 0
佚名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
378 0 0
抛掷浟江旧钓矶,日参筹画废吟诗。可能有事关心后, 得似无人识面时。官好近闻加茜服,药灵曾说换霜髭。 高才直气平生志,除却徒知即不知。
400 0 0
齐己
常时并冕奉天颜,委佩低簪彩仗间。 今日独来张乐地,万重云水望桥山。
395 0 0
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 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
437 0 0
汪遵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309 0 0
韩愈
倏又西风起。这一年光景,早过三分之二。燕去鸿来何日了,多少世间心事。待则甚、功成名遂。枫叶荻花动凉思,又寻思、江上琵琶泪。还感慨,劳梦寐。 愁来长是朝朝醉。剗地成、宋玉伤感,三闾憔悴。况是凄凉寸心碎。目断水苍山翠。更送客、长亭分袂。__山前梧桐雨,起风樯、露舶无穷意。君此去,趁秋霁。
345 0 0
葛长庚
莎径荒芜甚,君应共此情。江村雷雨发,竹屋梦魂惊。 社过多来燕,花繁渐老莺。相思意何切,新作未曾评。
341 0 0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余。自销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欹枕,雨外熏炉。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F156。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莫重来,吹尽香绵,泪满平芜。
323 0 0
吴文英
风揭洪涛响若雷,枕波为垒险相隈。 莫言有个濡须坞,几度曹公失志回。
392 0 0
英英白云起,呈瑞出封中。表圣宁因地,逢时岂待风。 浮光弥皎洁,流影更冲融。自叶尧年美,谁云汉日同。 金泥光乍掩,玉检气潜通。欲与非烟并,亭亭不散空。
287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