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
318 0 0
刘长卿
一 生一点病,的确也是一种福气。不过这里有两个必要条件:一要病是小病,并非什么霍乱吐泻,黑死病,或脑膜炎之类;二要至少手头有一点现款,不至于躺一天,就饿一天。 这二者缺一,便是俗人,不足与言生病之雅趣的。 我曾经爱管闲事,知道过许多人,这些人物,都怀着一个大愿。大愿,原是每个人都有的,不过有些人却模模胡胡,自己抓不住,说不出。他们中最特别的有两位:一位是愿天下的人都死掉,只剩下他自己和一个好看的姑娘,还有一个卖大饼的;另一位是愿秋天薄暮,吐半口血,两个侍儿扶着,恹恹的到阶前去看秋海棠。这种志向,一看好像离奇,其实却照顾得很周到。第一位姑且不谈他罢,第二位的“吐半口血”,就有很大的道理。才子本来多病,但要“多”,就不能重,假使一吐就是一碗或几升,一个人的血,能有几回好吐呢?过不几天,就雅不下去了。 我一向很少生病,上月却生了一点点。开初是每晚发热,没有力,不想吃东西,一礼拜不肯好,只得看医生。医生说是流行性感冒。好罢,就是流行性感冒。但过了流行性感冒一定退热的时期,我的热却还不退。医生从他那大皮包里取出玻璃管来,要取我的血液,我知道他在疑心我生伤寒病了,自己也有些发愁。然而他第二天对我说,血里没有一粒伤寒菌;于是注意的听肺,平常;听心,上等。这似乎很使他为难。我说,也许是疲劳罢;他也不甚反对,只是沉吟着说,但是疲劳的发热,还应该低一点。……好几回检查了全体,没有死症,不至于呜呼哀哉是明明白白的,不过是每晚发热,没有力,不想吃东西而已,这真无异于“吐半口血”,大可享生病之福了。因为既不必写遗嘱,又没有大痛苦,然而可以不看正经书,不管柴米账,玩他几天,名称又好听,叫作“养病”。从这一天起,我就自己觉得好像有点儿“雅”了;那一位愿吐半口血的才子,也就是那时躺着无事,忽然记了起来的。 光是胡思乱想也不是事,不如看点不劳精神的书,要不然,也不成其为“养病”。像这样的时候,我赞成中国纸的线装书,这也就是有点儿“雅”起来了的证据。洋装书便于插架,便于保存,现在不但有洋装二十五六史,连《四部备要》也硬领而皮靴了,〔2〕——原是不为无见的。但看洋装书要年富力强,正襟危坐,有严肃的态度。假使你躺着看,那就好像两只手捧着一块大砖头,不多工夫,就两臂酸麻,只好叹一口气,将它放下。所以,我在叹气之后,就去寻线装书。一寻,寻到了久不见面的《世说新语》〔3〕之类一大堆,躺着来看,轻飘飘的毫不费力了,魏晋人的豪放潇洒的风姿,也仿佛在眼前浮动。由此想到阮嗣宗〔4〕的听到步兵厨善于酿酒,就求为步兵校尉;陶渊明〔5〕的做了彭泽令,就教官田都种秫,以便做酒,因了太太的抗议,这才种了一点秔。这真是天趣盎然,决非现在的“站在云端里呐喊”〔6〕者们所能望其项背。但是,“雅”要想到适可而止,再想便不行。例如阮嗣宗可以求做步兵校尉,陶渊明补了彭泽令,他们的地位,就不是一个平常人,要“雅”,也还是要地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渊明的好句,但我们在上海学起来可就难了。没有南山,我们还可以改作“悠然见洋房”或“悠然见烟囱”的,然而要租一所院子里有点竹篱,可以种菊的房子,租钱就每月总得一百两,水电在外;巡捕捐按房租百分之十四,每月十四两。单是这两项,每月就是一百十四两,每两作一元四角算,等于一百五十九元六。近来的文稿又不值钱,每千字最低的只有四五角,因为是学陶渊明的雅人的稿子,现在算他每千字三大元罢,但标点,洋文,空白除外。那么,单单为了采菊,他就得每月译作净五万三千二百字。吃饭呢?要另外想法子生发,否则,他只好“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了。“雅”要地位,也要钱,古今并不两样的,但古代的买雅,自然比现在便宜;办法也并不两样,书要摆在书架上,或者抛几本在地板上,酒杯要摆在桌子上,但算盘却要收在抽屉里,或者最好是在肚子里。 此之谓“空灵”。 二 为了“雅”,本来不想说这些话的。后来一想,这于“雅”并无伤,不过是在证明我自己的“俗”。王夷甫〔7〕口不言钱,还是一个不干不净人物,雅人打算盘,当然也无损其为雅人。不过他应该有时收起算盘,或者最妙是暂时忘却算盘,那么,那时的一言一笑,就都是灵机天成的一言一笑,如果念念不忘世间的利害,那可就成为“杭育杭育派”〔8〕了。这关键,只在一者能够忽而放开,一者却是永远执着,因此也就大有了雅俗和高下之分。我想,这和时而“敦伦”〔9〕者不失为圣贤,连白天也在想女人的就要被称为“登徒子”〔10〕的道理,大概是一样的。 所以我恐怕只好自己承认“俗”,因为随手翻了一通《世说新语》,看过“S塾缭厩*池”〔11〕的时候,千不该万不该的竟从“养病”想到“养病费”上去了,于是一骨碌爬起来,写信讨版税,催稿费。写完之后,觉得和魏晋人有点隔膜,自己想,假使此刻有阮嗣宗或陶渊明在面前出现,我们也一定谈不来的。于是另换了几本书,大抵是明末#p#副标题#e#
311 0 0
鲁迅
轻衫短旆,几年来、游遍江南江北。扰扰浮生争富贵,金碧楼台满目。厦屋千间,夜床八尺,此理谁能烛。翩然归去,家山是事都足。 笑指旧隐逍遥,分猿鹤地,云顶栽花竹。乘兴生涯随处好,卜市心□新筑。山色窥帘,杏阴依户,门外从尘俗。朱颜雪鬓,清闲十二分福。
337 0 0
陈著
不重雄封重艳情,遗踪犹自慕倾城。怜伊几两平生屐,踏碎山河是此声!
374 0 0
蒋士铨
平阳旧池馆,寂寞使人愁。座卷流黄簟,帘垂白玉钩。 庭闲花自落,门闭水空流。追想吹箫处,应随仙鹤游。
359 0 0
丁仙芝
菲躬承睿顾,薄德忝坤仪。乾乾遵后命,翼翼奉先规。 抚俗勤虽切,还淳化尚亏。未能弘至道,何以契明祇.
391 0 0
武则天
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岂无他人?维子之故。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岂无他人?维子之好。
312 0 0
诗经
垂钓京江欲白头,江鱼堪钓却西游。刘伶台下稻花晚, 韩信庙前枫叶秋。淮月未明先倚槛,海云初起更维舟。 河桥有酒无人醉,独上高城望庾楼。
346 0 0
许浑
结茅只约钓鱼台,溅水鸬鹚去又回。春卧瓮边听酒熟, 露吟庭际待花开。三江胜景遨游遍,百氏群书讲贯来。 国步未安风雅薄,可能高尚掞天才。
349 0 0
郑谷
阴山道,阴山道,纥逻敦肥水泉好。每至戎人送马时, 道旁千里无纤草。草尽泉枯马病羸,飞龙但印骨与皮。 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养无所用去非宜, 每岁死伤十六七。缣丝不足女工苦,疏织短截充匹数。 藕丝蛛网三丈馀,回纥诉称无用处。咸安公主号可敦, 远为可汗频奏论。元和二年下新敕,内出金帛酬马直。 仍诏江淮马价缣,从此不令疏短织。合罗将军呼万岁, 捧授金银与缣彩。谁知黠虏启贪心,明年马多来一倍。 缣渐好,马渐多。阴山虏,奈尔何。
368 0 0
白居易
粉痕销,芳信断,好梦又无据。病酒无聊,欹枕听春雨。断肠曲曲屏山,温温沉水,都是旧、看承人处。 久离阻。应念一点芳心,闲愁知几许。偷照菱花,清瘦自羞觑。可堪梅子酸时,杨花飞絮,乱莺闹、催将春去。
350 0 0
吴淑姬
君侯称上宰,命世挺才英。本超骐骥足,复蕴风云情。 摅藻掞锦绮,育德润瑶琼。已踵四知举,非无三杰名。 济世同舟楫,匡政本阿衡。雍容入青琐,肃穆侍丹楹。 桂宫擅鸣珮,槐路独飞缨。高门罗虎戟,绮阁丽雕甍。 金樽酌湛湛,歌扇掩盈盈。匈奴轶燕蓟,烽火照幽并。 天子命薄伐,受脤事专征。七德播雄略,十万骋行兵。 雁行蔽虏甸,鱼贯出长城。交河方饮马,瀚海盛扬旌。 拔剑倚天外,蒙犀辉日精。弯弧穿伏石,挥戈斩大鲸。 鼓鼙朝作气,刁斗夜偏鸣。六郡多壮士,三边岂足平。 岭云朝合阵,山月夜临营。胡尘暗马色,芳树动笳声。 关云未尽散,塞雾常自生。川长蔓草绿,峰迥杂花明。 小人愧王氏,雕文惭马卿。滥此叨书记,何以谢过荣。 高山徒仰止,终是恨才轻。
288 0 0
中华文学
超然彼岸人,一径谢微尘。见相即非相,观身岂是身。 空门性未灭,旧里化犹新。谩指堂中影,谁言影似真。
373 0 0
张祜
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总是此中皆有恨,更堪微雨半遮山。 荷塘烟罩小斋虚,景物皆宜入画图。 尽日无人只高卧,一双白鸟隔纱厨。
354 0 0
司空图
【对酒】 隐隐江城玉漏催,[1] 劝君须尽掌中杯。 高楼明月笙歌夜, 知是人生第几回。
435 0 0
张灵
洞户春迟漏箭长,短辕初返雒阳傍。彩云按曲青岑醴, 沈水薰衣白璧堂。前槛兰苕依玉树,后园桐叶护银床。 宴残红烛长庚烂,还促朝珂谒未央。
341 0 0
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 投壶华馆静,纵酒凉风夕。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
高适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黄花冷落不成艳, 红叶飕飗竞鼓声。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370 0 0
李煜
春田草未齐,春水满长溪。 ——李崿 出饯风初暖,攀光日渐西。 ——颜真卿 归期江上远,别思月中迷。 ——皎然
颜真卿
马前红叶正纷纷,马上离情断杀魂。晓发独辞残月店, 暮程遥宿隔云村。心如岳色留秦地,梦逐河声出禹门。 莫怪苦吟鞭拂地,有谁倾盖待王孙。
372 0 0
韦庄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