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车马尘,巩洛与咸秦。山月夜行客,水烟朝渡人。 树凉风皓皓,滩浅石磷磷。会待功名就,扁舟寄此身。
426 0 0
许浑
鸂鶒借毛衣,喧呼鹰隼稀。云披菱藻地,任汝作群飞。
491 0 0
李群玉
放了孤山鹤。向西湖、问讯水边,嫩寒篱落。试粉盈盈微见面,一点芳心先著。正日暮、烟轻云薄。欲搅清香和月咽,倩冯夷、为洗黄金杓。花向我,劝多酌。 单于吹彻今成昨。未甘渠、琢玉为堂,把春留却。倚遍黄昏栏十二,知被儿曹先觉。更笑杀、卢仝赤脚。但得东风先手在,管绿阴、好践青青约。方寸事,两眉角。
303 0 0
洪咨夔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事盛蛟龙见,恩深犬马知。 馀生倘可续,终冀答明时。
431 0 0
窦叔向
此信单是呵斥,原意不需答复,本无揭载的必要;但末后用了“激将法”,要求发表,所以便即发表。既然发表,便不免要答复几句了。 来信的最大误解处,是我所批评的是社会现象,现在陈先生〔2〕根据了来攻难的,却是他本身的态度。如何是社会现象呢?本志前号《克林德碑》〔3〕篇内已经举出:《新武术》序说,“世界各国,未有愈于中华之新武术者。前庚子变时,民气激烈……”〔4〕序中的庚子,便是《随感录》所说的一千九百年,可知对于“鬼道主义”明明大表同情。要单是一人偶然说了,本也无关重要;但此书是已经官署审定,又很得教育家欢迎,——近来议员〔5〕又提议推行,还未知是否同派,——到处学习,这便是的确成了一种社会现象;而且正是“鬼道主义”精神。我也知道拳术家中间,必有不信鬼道的人;但既然不见出头驳斥,排除谬见,那便是为潮流遮没,无从特别提开。譬如说某地风气闭塞,也未必无一二开通的人,但记载批评,总要据大多数立言,这一二人决遮不了大多数。所以个人的态度,便推翻不了社会批评;这《随感录》第三十七条,也仍然完全成立。 其次,对于陈先生主张的好处,也很有不能“点头”的处所,略说于下: 蔡先生〔6〕确非满清王公,但现在是否主持打拳,我实不得而知。就令正在竭力主持,我亦以为不对。 陈先生因拳术医好了老病,所以赞不绝口;照这样说,拳术亦只是医病之术,仍无普及的必要。譬如乌头,附子,虽于病有功,亦不必人人煎吃。若用此医相类之病,自然较有理由;但仍须经西医考查研究,多行试验,确有统计,才可用于治疗。不能因一二人偶然之事,便作根据。 技击术的“起死回生”和“至尊无上”,我也不能相信。东瀛的“武士道”〔7〕,是指武士应守的道德,与技击无关。武士单能技击,不守这道德,便是没有武士道。中国近来每与柔术混作一谈,其实是两件事。 美国新出“北拳对打”,亦是情理上能有的事,他们于各国的书,都肯翻译;或者取其所长,或者看看这些人如何思想,如何举动:这是他们的长处。中国一听得本国书籍,间有译了外国文的,便以为定然宝贝,实是大误。 Boxing〔8〕的确是外国所有的字,但不同中国的打拳;对于中国可以说是“不会”。正如拳匪作Boxer〔9〕,也是他们本有的字;但不能因有此字,便说外国也有拳匪。 陆军中学里,我也曾见他们用厚布包了枪刃,互相击刺,大约确是枪剑术;至于是否逃不出中国技击范围,“外行”实不得而知。但因此可悟打仗冲锋,当在陆军中教练,正不必小学和普通中学都来练习。 总之中国拳术,若以为一种特别技艺,有几个自己高兴的人,自在那里投师练习,我是毫无可否的意见;因为这是小事。现在所以反对的,便在:(一)教育家都当作时髦东西,大有中国人非此不可之概;(二)鼓吹的人,多带着“鬼道”精神,极有危险的豫兆。所以写了这一条随感录,倘能提醒几个中国人,则纵令被骂为“刚毅〔10〕之不如”,也是毫不介意的事。 三月二日,鲁迅。 #p#副标题#e#
348 0 0
鲁迅
春霖催得锁烟浓,竹院莎斋径小通。 谁爱落花风味处,莫愁门巷衬残红。
393 0 0
中华文学
南郭东风赏杏坛,几株芳树昨留欢。却忆落花飘绮席, 忽惊如实满雕盘。蛾眉半敛千金薄,鷤鴂初鸣百草阑。 志士古来悲节换,美人啼鸟亦长叹。
448 0 0
羊士谔
桂香消,梧影瘦,黄菊迷深院。倚西风,看落日,长江东去如练。先生底事,有赋飘然。刚道为田园。独醒何为,持杯自劝。未能免。 休把茱萸吟玩。但管年年健。千古事、几凭阑。吾生早、九十强半。欢娱终日,富贵何时,一笑醉乡宽。倒载归来,回廊月满。
364 0 0
赵以夫
相见江南情不少。尔许多时,怪得无消耗。淡日暖云句引到。阑干寂寞怜春小。 宫面可B62C匀画了。粉瘦酥寒,一段天真好。唤起玉儿娇睡觉。半山残月南枝晓。
毛滂
心似孤僧,更茂林修竹,山上精庐。维摩定自非病,谁遣文殊。白头自昔,叹相逢、语密情疏。倾盖处,论心一语,只今还有公无。 最喜阳春妙句,被西风吹堕,金玉铿如。夜来归梦江上,父老欢予。荻花深处,唤儿童、吹火烹鲈。归去也,绝交何必,更修山巨源书。
337 0 0
辛弃疾
阁下灯前梦,巴南城里游。觅花来渡口,寻寺到山头。 江色分明绿,猿声依旧愁。禁钟惊睡觉,唯不上东楼。
443 0 0
白居易
莫道庞公不入州。为谁歌酒也迟留。襟期别乘真难事,领略同游岂易谋。 他扰扰,自悠悠。香浮莱莉笑花头。一帘云影催诗雨,唤起佳人无限愁。
451 0 0
韩淲
形迹虽拘检,世事澹无心。郡中多山水,日夕听幽禽。 几阁文墨暇,园林春景深。杂花芳意散,绿池暮色沉。 君子有高躅,相携在幽寻。一酌何为贵,可以写冲襟。
318 0 0
韦应物
篷窗风急雨丝丝,笑拈吟髭。淮阳西望路何之?鳞鸿至,把酒问篙师。【幺】迎头便说兵戈事,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秋风江上棹孤舟,烟水悠悠。伤心有事赋登楼,山容瘦,枫树替人愁。【幺】樽前细把茱萸嗅,问相知几个白头?乐可酬,人非旧,黄花时候,枉负晋风流。秋风江上棹孤航,烟水茫茫。白云西去雁南翔,推篷望,情思满沧浪。【幺】东篱误约陶元亮,过了重阳。自感伤,何情况?黄花惆怅,空作去年香。
335 0 0
张可久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书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535 0 0
李清照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花月两模糊,隔窗看欲无。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花也笑姮娥,让他春色多。
379 0 0
杨基
湛湛嘉树阴,清露夜景沉。悄然群物寂,高阁似阴岑。 方以玄默处,岂为名迹侵。法妙不知归,独此抱冲襟。 斋舍无馀物,陶器与单衾。诸生时列坐,共爱风满林。
374 0 0
瑞花飘朔雪,灏气满南宫。迢递层城掩,徘徊午夜中。 金闺通籍恨,银烛直庐空。谁问乌台客,家山忆桂丛。
350 0 0
文物京华盛,讴歌国步康。瑶池供寿酒,银汉丽宸章。 灵雨含双阙,雷霆肃万方。代推仙祚远,春共圣恩长。 凤扆临花暖,龙垆旁日香。遥知千万岁,天意奉君王。 鸳鹭彤庭际,轩车绮陌前。九城多好色,万井半祥烟。 人醉逢尧酒,莺歌答舜弦。花明御沟水,香暖禁城天。 赐宴文逾盛,徵歌物更妍。无穷艳阳月,长照太平年。 云陛临黄道,天门在碧虚。大明含睿藻,元气抱宸居。 戈偃征苗后,诗传宴镐初。年华富仙苑,时哲满公车。 化入絪缊大,恩垂涣汗馀。悠然万方静,风俗揖华胥。 玉漏飘青琐,金铺丽紫宸。云山九门曙,天地一家春。 瑞霭方呈赏,暄风本配仁。岩廊开凤翼,水殿压鳌身。 文雅逢明代,欢娱及贱臣。年年未央阙,恩共物华新。 垂拱乾坤正,欢心品类同。紫烟含北极,玄泽付东风。 珠缀留晴景,金茎直晓空。发生资盛德,交泰让全功。 间气登三事,祥光启四聪。遐荒似川水,天外亦朝宗。 代是文明昼,春当宴喜时。垆烟添柳重,宫漏出花迟。 汉典方宽律,周官正采诗。碧宵传凤吹,红旭在龙旗。 造化膺神契,阳和沃圣思。无因随百兽,率舞奉丹墀。 睿德符玄化,芳情翊太和。日轮皇鉴远,天仗圣朝多。 曙色含金榜,晴光转玉珂。中宫陈广乐,元老进赓歌。 莲叶看龟上,桐花识凤过。小臣空击壤,沧海是恩波。 物象朝高殿,簪裾溢上京。春当九衢好,天向万方明。 乐报箫韶发,杯看沆瀣生。芙蓉丹阙暖,杨柳玉楼晴。 阊阖开中禁,衣裳俨太清。南山同圣寿,长对凤凰城。 日上苍龙阙,香含紫禁林。晴光五云叠,春色九重深。 赏叶元和德,文垂雅颂音。景云随御辇,颢气在宸襟。 永保无疆寿,长怀不战心。圣朝多庆赐,琼树粉墙阴。 化洽生成遂,功宣动植知。瑞凝三秀草,春入万年枝。 凤掖嘉言进,鸳行喜气随。仗临丹地近,衣对碧山垂。 渥泽方柔远,聪明本听卑。愿同东观士,长对汉威仪。
409 0 0
杨巨源
丰衣足食处莫住,圣迹灵踪好遍寻。 忽遇文殊开慧眼,他年应记老师心。
395 0 0
齐己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