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帝夫人泪满怀,璧宫相趁落空阶。 可怜玉貌花前死,惟有君恩白燕钗。 霍家有女字成君,年少教人著绣裙。 枉杀宫中许皇后,椒房恩泽是浮云。 骏马金鞍白玉鞭,宫中来取李延年。 承恩直日鸳鸯殿,一曲清歌在九天。
526 0 0
殷尧藩
玉塞含凄见雁行,北垣新诏拜龙骧。弟兄间世真飞将, 貔虎归时似故乡。鼓角因风飘朔气,旌旗映水发秋光。 河源收地心犹壮,笑向天西万里霜。 倚天长剑截云孤,报国纵横见丈夫。五载登坛真宰相, 六重分阃正司徒。曾闻转战平坚寇,共说题诗压腐儒。 料敌知机在方寸,不劳心力讲阴符。
345 0 0
杨巨源
余甘齿颊。酒□半酣,漏声频促。月下传呼,风前掺别,无因留客。 丁宁玉_磨香,为料理、十分醒著。后会何时,前欢未尽,明朝重约。
311 0 0
中华文学
云水萦回溪上路。叠叠青山,环绕溪东注。月白沙汀翘宿鹭。更无一点尘来处。 溪叟相看私自语。底事区区,苦要为官去。尊酒不空田百亩。归来分得闲中趣。
318 0 0
苏轼
三 自从世界上产生了“须知学校犹家庭”的名论之后,颇使我觉得惊奇,想考查这家庭的组织。后来,幸而在《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对于暴烈学生之感言》中,发见了“与此曹子勃谿相向”这一句话,才算得到一点头绪:校长和学生的关系是“犹”之“妇姑”。于是据此推断,以为教员都是杂凑在杨府上的西宾,将这结论在《语丝》上发表〔2〕。 “可惜”!昨天偶然在《晨报》上拜读“该校哲教系教员兼代主任汪懋祖以彼之意见书投寄本报”〔3〕的话,这才知道我又错了,原来都是弟兄,而且现正“相煎益急”,像曹操的儿子阿丕和阿植〔4〕似的。 但是,尚希原谅,我于引用的原文上都不加圈了。只因为我不想圈,并非文章坏。 据考据家说,这曹子建的《七步诗》〔5〕是假的。但也没有什么大相干,姑且利用它来活剥一首,替豆萁伸冤: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六月五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六月七日《京报副刊》。 〔2〕即收入本书的《“碰壁”之后》。 〔3〕汪懋祖(1891—1949)字典存,江苏吴县人,当时的女师大教员,是杨荫榆迫害学生事件的积极参加者。杨荫榆宴请评议员于西安饭店,他也列席。他在这篇致“全国教育界”的意见书(载一九二五年六月二日《晨报》)中,诬蔑学生,颠倒黑白,对杨荫榆大加推崇:“杨校长之为人,颇有刚健之气,欲努力为女界争一线光明,凡认为正义所在,虽赴汤蹈火,有所不辞。今反杨者,相煎益急,鄙人排难计穷,不敢再参末议。” 〔4〕阿丕即曹丕(187—226),曹操的次子。参看本卷第520页注〔17〕。阿植,即曹植(192—232),曹操第三子。参看本卷第520页注〔18〕。 〔5〕《七步诗》《世说新语·文学》载:“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明代冯惟讷《古诗纪》选录此诗,注云“本集不载”,并附录四句的一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清代丁晏的《曹集诠评》中关于此诗也说:“《诗纪》云‘本集不载’,疑出附会。”
315 0 0
鲁迅
景山实名士,所玩垂清尘。尝作酒家语,自言中圣人。 奇器质含古,挫糟未应醇。唯怀魏公子,即此飞觞频。
380 0 0
陆龟蒙
文武功成后,居为百辟师。林园穷胜事,钟鼓乐清时。 摆落遗高论,雕镌出小诗。自然无不可,范蠡尔其谁。
369 0 0
韩愈
芬芳禁林晚,容与桂舟前。横空一鸟度,照水百花然。 绿野明斜日,青山澹晚烟。滥陪终宴赏,握管类窥天。
424 0 0
虞世南
几年不见。胡蝶枕中魂梦远。一日相逢。鹦鹉杯深笑靥浓。 欢心未已。流水落花愁又起。离恨如何。细雨斜风晚更多。
317 0 0
向子諲
记得山翁往少年。青楼一笑万金钱。宝鞍逐月玉鞭寒。 老对冻醪留客话,醉爬短发枕书眠。伴人松雨隔疏帘。
301 0 0
毛滂
南省推丹地,东曹拜琐闱。惠移双管笔,恩降五时衣。 出入宜真选,遭逢每滥飞。器惭公理拙,才谢子云微。 案牍遗常礼,朋僚隔等威。上台行揖让,中禁动光辉。 旭日千门起,初春八舍归。赠兰闻宿昔,谈树隐芳菲。 何幸盐梅处,唯忧对问机。省躬知任重,宁止冒荣非。
389 0 0
沈佺期
云母空窗晓烟薄,香昏龙气凝辉阁。霏霏雾雨杏花天, 帘外春威著罗幕。曲栏伏槛金麒麟,沙苑芳郊连翠茵。 厩马何能啮芳草,路人不敢随流尘。
429 0 0
温庭筠
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
376 0 0
韦应物
敛板捧清词,恭闻侍直时。暮尘归众骑,邃宇舍诸司。 华月先灯至,清风与簟随。乱萤光熠熠,行树影离离。 龙卧人宁识,鹏抟鷃岂知。便因当五夜,敢望竹林期。
286 0 0
卢纶
常羡荜门翁,所思惟岁稔。遥知松月曙,尚在山窗寝。 兰气入幽帘,禽言傍孤枕。晨兴步岩径,更酌寒泉饮。
433 0 0
李德裕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298 0 0
张孝祥
秋灰初吹季月管,日出卯南晖景短。友生招我佛寺行, 正值万株红叶满。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然云烧树火实骈,金乌下啄赪虬卵。魂翻眼倒忘处所, 赤气冲融无间断。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 二三道士席其间,灵液屡进玻黎碗。忽惊颜色变韶稚, 却信灵仙非怪诞。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前年岭隅乡思发,踯躅成山开不算。去岁羁帆湘水明, 霜枫千里随归伴。猿呼鼯啸鹧鸪啼,恻耳酸肠难濯浣。 思君携手安能得,今者相从敢辞懒。由来钝騃寡参寻, 况是儒官饱闲散。惟君与我同怀抱,锄去陵谷置平坦。 年少得途未要忙,时清谏疏尤宜罕。何人有酒身无事, 谁家多竹门可款。须知节候即风寒,幸及亭午犹妍暖。 南山逼冬转清瘦,刻画圭角出崖窾.当忧复被冰雪埋, 汲汲来窥戒迟缓。
328 0 0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426 0 0
郑板桥
不是向空林,应当就磐石。白云知隐处,芳草迷行迹。 如何祗役心,见尔携琴客。
280 0 0
皇甫冉
晓妆初罢眼初瞤,小玉惊人踏破裙。 手把红笺书一纸,上头名字有郎君。
339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