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香飘合殿春风转, 花覆千官淑景移。昼漏希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 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
270 0 0
杜甫
离思茫茫正值秋,每因风景却生愁。 今宵难作刀州梦,月色江声共一楼。
393 0 0
雍陶
“这是一篇满分卷。内容上切合题意,中心突出,认为要克服感情上的亲疏远近才能客观地认识事物,作出正确判断,才能做到“公则生明”,然后分析寓言材料,再举包拯断 案公正无私、岳飞带兵不徇私情为例证。行文思路清楚,结构严谨,语言表达流畅,书写工整,没有错别字。但文采上稍显平平,材料也不新鲜。”13日,记者采访了蒋璐。蒋璐说,当她将主题确定为正确克服感情疏远才能客观认识事物后,花了很长的时间去构思,大约用了10-20分钟。构思完后则一气呵成,行文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她当时的构思经过是:我们在生活中处理事物不受到感情亲疏影响时,才能公正无私,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事物。 蒋璐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陈晓春告诉记者,蒋璐在班上的作文水平总体来说是优秀的,语文成绩也比较好,是省优秀班干部。她认为蒋璐这次高考作文主题鲜明,整体结构和过渡句非常精彩,引古论今,结合巧妙。 附蒋璐作文:公则生明 朱�F基总理将“公则生明,廉则生威”这句话作为他的人生信条,于是,我们看见了一个公正无私、威严廉洁的高大形象。 “公则生明”,单单四字,意韵深远。公正,不偏私地想问题、办事情,则处理问题明智正确;反之,带有主观色彩,便不能公正无私地认识和处理问题。而人往往受主观影响,难以对事物做出正确深刻的认识,所以要做到“公则生明”并非易事。 人们首先得克服感情上的亲疏远近才能客观地认识事物。《韩非子》中一则寓言曰:“宋国一富人,一日大雨把他家墙淋坏了。他儿子认为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家老人也如此认为,是夜,果然富人被窃。富人于是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邻家老人为窃贼。”可见,富人对被窃一事,完全受感情亲疏所左右,自己的儿子,偏私地认为聪明,邻翁却是怀疑对象,这样不客观,很难认识到真相。或许,事情的真相恰恰相反也未可知。所以,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判断,要想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理智客观地分析研究事物,不带一丝感情色彩。 历览古来圣贤人,无不在对事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处理事情上力求做到公正不偏私。 我们要向包拯学习,他公正廉洁,不包庇一切罪行。他的铡刀上斩昏君,下斩黎民,只要是真相,就能在他面前闪光,只要有罪恶贪婪,一律逃不过他公正无私的眼睛。于是,才在青史上永远镌刻着他的名字。 我们要向岳飞学习,他训练的岳家军,行军迅猛,杀敌勇武,这与他的公正无私是分不开的,儿子岳云,犯军规违纪按军法处置,不因他是自己的儿子而有所偏颇,于是全军上下,无人不服,无人不赞,因此,岳家军才使金军闻风丧胆,才使得北宋得以保全,岳飞的精神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不论是故去的古人,还是现存的今人,只有做到公正无私,才能在一事物的认识上得到真理,才能在对事物的处理上得到赞美。感情上的偏私只能陷人于不分青红皂白,不辩是非之中,我们要坚决拒绝让感情主宰理智。 “公则生明”这句话犹在耳边回荡,让我们摒除感情的干扰,理智公正地在世为人吧!
371 0 0
小文
兴庆池南柳未开,太真先把一枝梅。 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
401 0 0
张祜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366 0 0
刘因
闲地从莎藓,谁人爱此心。琴棋怀客远,风雪闭门深。 枕外江滩响,窗西树石阴。他年衡岳寺,为我一相寻。
344 0 0
齐己
太乙初分何处寻,空留历数变人心。九天日月移朝暮, 万里山川换古今。风动水光吞远峤,雨添岚气没高林。 秦皇谩作驱山计,沧海茫茫转更深。
288 0 0
中华文学
贪数明朝重九。不知过了中秋。人生有得许多愁。惟有黄花如旧。 万象亭中_酒。九江阁上扶头。城鸦唤我醉归休。细雨斜风时候。
299 0 0
辛弃疾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316 0 0
李白
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 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
277 0 0
三星希曙景,万骑翊天行。葆羽翻风队,腾吹掩山楹。 暖日晨光浅,飞烟旦彩轻。塞寒桃变色,冰断箭流声。 渐奏长安道,神皋动睿情。
284 0 0
上公旌节在徐方,旧井莓苔近寝堂。访古因知彭祖宅, 得仙何必葛洪乡。清虚不共春池竟,盥漱偏宜夏日长。 闻道延年如玉液,欲将调鼎献明光。
334 0 0
皇甫冉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412 0 0
李煜
【酹江月】 神州沉陆, 问谁是、 一范一韩人物。 北望长安应不见, 抛却关西半壁。 塞马晨嘶, 胡笳夕引, 赢得头如雪。 三秦往事, 只数汉家三杰。 试看百二山河, 奈君门万里, 六师不发。 阃外何人, 回首处、 铁骑千群都灭。 拜将台欹, 怀贤阁杳, 空指冲冠发。 阑干拍遍, 独对中天明月。
342 0 0
胡世将
夜色澄明。天街如水,风力微冷帘旌。幽期再偶,坐久相看才喜,欲叹还惊。醉眼重醒。映雕阑修竹,共数流萤。细语轻盈。侭银台、挂蜡潜听。 自初识伊来,便惜妖娆艳质,美眄柔情。桃溪换世,鸾驭凌空,有愿须成。游丝荡絮,任轻狂、相逐牵萦。但连环不解,流水长东,难负深盟。
周邦彦
近来塞上,喜蜡弹、羽书清省。更万灶分屯,百年和籴,惭愧而今半省。蒙鞑残兵骑猪遁,永绝生_侵省。做个太平民,戴花身健,催租符省。 何幸。行人来密,佥军抽省。但进有都俞,退无科琐,不用依时出省。子厚南宫,仲舒四掖,又报岑参东省。趁此际、纳禄悬车,亦为大司农省。
295 0 0
刘克庄
【梦秦氏赠言】 三春去后诸芳尽,[1] 各自须寻各自门。[2]
381 0 0
曹雪芹
老子世北客,家本住吴头。登临聊复尔耳,佳节懒为酬。刚被西风断送,又为黄花牵帅,草创作斯游。目力眇无际,更上一层楼。 对长江,流不尽,古今愁。凭栏正拟一笑,襟抱怯于秋。高处令人心悸,放旷舒怀何暇,好趁醒时休。留取江湖量,归去醉中州。
305 0 0
李曾伯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 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2〕十二月 〔1〕《鲁迅日记》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五日:“为季皦书一小幅云:‘曾惊秋肃临天下,……。’” 〔2〕荒鸡清代周亮工《书影》卷四:“古以三鼓前鸡鸣为荒鸡。”《晋书g祖*汛?罚骸啊??延性奘啦啪撸???胨究樟蹒?阄?局葜鞑荆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星斗阑干,古乐府《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279 0 0
鲁迅
燕王好微巧,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王曰:“吾视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治之?”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因逃。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330 0 0
韩非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