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326 0 0
黄庭坚
一自游他国,相逢少故人。纵然为客乐,争似在家贫。 畜恨霜侵鬓,搜诗病入神。若非怜片善,谁肯问风尘。
368 0 0
中华文学
古岸扁舟晚,荒园一径微。鸟啼新果熟,花落故人稀。 宿润侵苔甃,斜阳照竹扉。相逢尽乡老,无复话时机。
461 0 0
张祜
檀栾金碧,婀娜蓬莱,游云不蘸芳洲。露柳霜莲,十分点缀成秋。新弯画眉未稳,似含羞、低护墙头。愁送远,驻西台车马,共惜临流。 知道池亭多宴,掩庭花、长是惊落秦讴。腻粉阑干,犹闻凭袖香留。输他翠涟拍甃,瞰新妆、时浸明眸。帘半卷,带黄花、人在小楼。
332 0 0
吴文英
旌旗晓过大江西,七校前驱万队齐。千里政声人共喜, 三军令肃马前嘶。恩沾境内风初变,春入城阴柳渐低。 桃李不须令更种,早知门下旧成蹊。
338 0 0
戎昱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299 0 0
李白
头陀独宿寺西峰,百尺禅庵半夜钟。 烟月苍苍风瑟瑟,更无杂树对山松。
324 0 0
白居易
欲明篱被风吹倒,过午门因客到开。忍苦可能遭鬼笑, 息机应免致鸥猜。岳僧互乞新诗去,酒保频征旧债来。 唯有狂吟与沈饮,时时犹自触灵台。
379 0 0
韩偓
辞秦经越过,归寺海西峰。石涧双流水,山门九里松。 曾闻清禁漏,却听赤城钟。妙宇研磨讲,应齐智者踪。
380 0 0
贾岛
零落欹斜此路中,盛时曾识太平风。晓迷天仗归春苑, 暮送鸾旗指洛宫。一自烟尘生蓟北,更无消息幸关东。 而今只有孤根在,鸟啄虫穿没乱蓬。
376 0 0
吴融
山屐经过满径踪,隔溪遥见夕阳舂。 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331 0 0
薛能
早得白眉名,之官濠上城。别离浮世事,迢递长年情。 广陌垂花影,遥林起雨声。出关春草长,过汴夏云生。 黠吏先潜去,疲人相次迎。宴馀和酒拜,魂梦共东行。
370 0 0
姚合
古树枝柯少,枯来复几春。露根堪系马,空腹定藏人。 蠹节莓苔老,烧痕霹雳新。若当江浦上,行客祭为神。
447 0 0
张籍
钓鱼台,便齐云安稳似云台。故人同榻成何碍,太史瘦哉。三台宰相阶,百两黄金带,万丈风波海。争如休去,胜似归来。 杨总管 玉堂臣,经纶大展致其身。腰间斗大黄金印,志在新民。文章汉子云,韬略吴公瑾,勋业商伊尹。一番桃李,两字麒麟。 观音山眠松 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岁寒心不肯为梁栋,翠蜿蜒俯仰相从。秦皇旧日封,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378 0 0
徐再思
欲去公门返野扉,预思泉竹已依依。 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待我归。
360 0 0
香味清机仙府回,萦纡乱石便流杯。 春风莫泛桃花去,恐引凡人入洞来。
身到紫枢府,一蹴凤池间。何妨到头富贵,却自恋家山。多少名缰利锁,尘满霜髯雪鬓,役役不知还。桃李竞春事,坡菊自清闲。 绿杨边,门径小,似僧关。吟情饮兴相将,二十载优闲。无限功名事业,分付儿孙纵靶,青镜尽朱颜。一语劝公酒,天下达尊三。
339 0 0
陈著
从容心自切,饮水胜衔杯。共在山中长,相随阙下来。 修身空有道,取事各无媒。不信升平代,终遗草泽才。
李频
十年官不进,敛迹无怨咎。漂荡海内游,淹留楚乡久。 因参戎幕下,寄宅湘川口。翦竹开广庭,瞻山敞虚牖。 闲门早春至,陋巷新晴后。覆地落残梅,和风袅轻柳。 逢迎车马客,邀结风尘友。意惬时会文,夜长聊饮酒。 秉心转孤直,沈照随可否。岂学屈大夫,忧惭对渔叟。
393 0 0
戴叔伦
1 积在天津的纸张运不到北京,连印书也颇受战争的影响,我的旧杂感的结集《华盖集》付印两月了,排校还不到一半。 可惜先登了一个预告,以致引出陈源教授的“反广告”来—— “我不能因为我不尊敬鲁迅先生的人格,就不说他的小说好,我也不能因为佩服他的小说,就称赞他其余的文章。我觉得他的杂感,除了《热风》中二三篇外,实在没有一读之价值。”〔2〕(《现代评论》七十一,《闲话》。) 这多么公平!原来我也是“今不如古”了;《华盖集》的销路,比起《热风》来,恐怕要较为悲观。而且,我的作小说,竟不料是和“人格”无关的。“非人格”的一种文字,像新闻记事一般的,倒会使教授“佩服”,中国又仿佛日见其光怪陆离了似的,然则“实在没有一读之价值”的杂感,也许还要存在罢。 2 做那有名的小说《DonQuijote》的M.deCervantes先生,穷则有之,说他像叫化子,可不过是一种特别流行于中国学者间的流言。他说DonQuijote看游侠小说看疯了,便自己去做侠客,打不平。他的亲人知道是书籍作的怪,就请了间壁的理发匠来检查;理发匠选出几部好的留下来,其余的便都烧掉了。〔3〕大概是烧掉的罢,记不清楚了;也忘了是多少种。想来,那些入选的“好书”的作家们,当时看了这小说里的书单,怕总免不了要面红耳赤地苦笑的罢。 中国虽然似乎日见其光怪陆离了。然而,乌乎哀哉!我们连“苦笑”也得不到。 3 有人从外省寄快信来问我平安否。他不熟于北京的情形,上了流言的当了。 北京的流言报,是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章士钊“整顿学风”以还,一脉相传,历来如此的。现在自然也如此。 第一步曰:某方要封闭某校,捕拿某人某人了。这是造给某校某人看,恐吓恐吓的。 第二步曰:某校已空虚,某人已逃走了。这是造给某方看,煽动煽动的。 又一步曰:某方已搜检甲校,将搜检乙校了。这是恐吓乙校,煽动某方的。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乙校不自心虚,怎能给恐吓呢?然而,少安毋躁罢。还有一步曰:乙校昨夜通宵达旦,将赤化书籍完全焚烧矣。 于是甲校更正,说并未搜检;乙校更正,说并无此项书籍云。 4 于是连卫道的新闻记者,圆稳的大学校长〔4〕也住进六国饭店,讲公理的大报也摘去招牌,学校的号房也不卖《现代评论》:大有“火炎昆冈,玉石俱焚”〔5〕之概了。 其实是不至于此的,我想。不过,谣言这东西,却确是造谣者本心所希望的事实,我们可以借此看看一部分人的思想和行为。 5 中华民国九年七月直皖战争开手;八月,皖军溃灭,徐树铮等九人避入日本公使馆。〔6〕这时还点缀着一点小玩意,是有一些正人君子——不是现在的一些正人君子——去游说直派武人,请他杀戮改革论者了。终于没有结果;便是这事也早从人们的记忆上消去。但试去翻那年八月的《北京日报》,还可以看见一个大广告,里面是什么大英雄得胜之后,必须廓清邪说,诛戮异端等类古色古香的名言。 那广告是有署名的,在此也无须提出。但是,较之现在专躲在暗中的流言家,却又不免令人有“今不如古”之感了。 我想,百年前比现在好,千年前比百年前好,万年前比千年前好……特别在中国或者是确凿的。 6 在报章的角落里常看见对青年们的谆谆的教诫:敬惜字纸咧;留心国学咧;伊卜生〔7〕这样,罗曼罗兰那样咧。时候和文字是两样了,但含义却使我觉得很耳熟:正如我年幼时所听过的耆宿的教诫一般。 这可仿佛是“今不如古”的反证了。但是,世事都有例外,对于上一节所说的事,这也算作一个例外罢。 五月六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五月十七日《语丝》周刊第七十九期。 〔2〕此段引自陈西滢在《现代评论》第三卷第七十一期(一九二六年四月十七日)发表的《闲话》。他在文中先举《呐喊》作为中国新文学运动最初十年间的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接着就攻击鲁迅的杂文。 〔3〕见塞万提斯著《堂·吉诃德》第五、六章。关于说塞万提斯“像叫化子”的话,参看本卷第239页注〔39〕。 〔4〕卫道的新闻记者,圆稳的大学校长指成舍我、蒋梦麟等人。据一九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上海《时事新报》和同年五月一日广州《向导》周报第一五一期报道,自标榜“扑灭赤化”的奉军及直鲁联军进占北京,并采取枪毙《京报》社长邵飘萍等严厉镇压手段后,北京报界和学界一片恐慌,《世界晚报》成舍我、《中美晚报》宋发祥和“素号稳健的北大代理校长蒋梦麟”等均先后逃匿。 〔5〕“火炎昆冈,玉石俱焚”语见《尚书·胤征》,好坏同归于尽的意思。 〔6〕指一九二○年七月北洋#p#副标题#e#
341 0 0
鲁迅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