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漆常投分,荆蛮各倦游。帝乡今独往,沟水便分流。 甘作远行客,深惭不系舟。思君带将缓,岂直日三秋。
280 0 0
中华文学
寂寞深闺, 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 衹是无情绪。[1] 人何处, 连天芳草,[2] 望断归来路。
330 0 0
李清照
飞霞半缕。收尽一天风和雨。可惜黄昏。残角疏钟要断魂。 双鱼传信。只道横塘消息近。心事悠悠。同向春风各自愁。
313 0 0
荣枯虽在目,名利不关身。高出城隍寺,野为云鹤邻。 松声寒后远,潭色雨馀新。岂住空空里,空空亦是尘。
338 0 0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 稽首求丹经,乃出怀中方。披读了不悟,归来问嵇康。 嗟余无道骨,发我入太行。
334 0 0
王昌龄
天寒霜雪繁,游子有所之。岂但岁月暮,重来未有期。 晨发赤谷亭,险艰方自兹。乱石无改辙,我车已载脂。 山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悄然村墟迥,烟火何由追。 贫病转零落,故乡不可思。常恐死道路,永为高人嗤。
307 0 0
杜甫
中天积翠玉台遥,上帝高居绛节朝。遂有冯夷来击鼓, 始知嬴女善吹箫。江光隐见鼋鼍窟,石势参差乌鹊桥。 更肯红颜生羽翼,便应黄发老渔樵。
325 0 0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 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常云尔。夫安驱徐行,轥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室,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系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
433 0 0
王安石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316 0 0
辛弃疾
乘船走马,去死一分。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291 0 0
佚名
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樽前且拨伤心事, 谿上还随觅句行。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 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
394 0 0
司空图
闻君减寝食,日听神仙说。暗待非常人,潜求长生诀。 言长本对短,未离生死辙。假使得长生,才能胜夭折。 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 彭殇徒自异,生死终无别。不如学无生,无生即无灭。
423 0 0
白居易
【除夕感怀】 旧作除夕诗甚伙,往往风雪羁旅中,拉杂命笔,数十首不能休,已而碎其稿,与马矢车尘同朽矣。今见饶君作,不觉蓬蓬在腹,忆《除夕商州寄仲兄》:「风樯抗手别家园,家有贤兄感鹡原。兄曰嗟予弟行役,不知今夜宿何村。」风景不殊,幽明顿隔,呜矣陈言,所感深焉,亦不自知粗放尔许。 断送古今惟岁月,昏昏腊酒又迎年。 谁知羲仲寅宾日,已是共工缺陷天。 桐待凤鸣心不死,泽因龙起腹难坚。 寒灰自分终消歇,赖有诗兵斗火田。
378 0 0
谭嗣同
金门一免时,离绪纷如缕。想像切云高,晓日罗昏雾。 峨冠补衮人,不是无心处。欲效贡公弹,衣钵知谁付。
266 0 0
嗟故岁,夏旱复秋阳。十雨五风皆定数,千方百计为灾伤。小郡怎禁当。 劳拊字,惠露洽丁黄。田舍炊烟常蔽野,居民安堵不离乡。祖道免斋粮。
451 0 0
洪适
建昌江水县门前,立马教人唤渡船。 忽似往年归蔡渡,草风沙雨渭河边。
350 0 0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
352 0 0
徐祯卿
匡社经行外,沃洲禅宴馀。吾师还继此,后辈复何如。 江上传风雅,静中时卷舒。堪随乐天集,共伴白芙蕖。
382 0 0
齐己
昔者河边叟,谁知隐与仙。姓名终不识,章句此空传。 迹为坐忘晦,言犹强著诠。精灵竟何所,祠宇独依然。 道在纡宸眷,风行动睿篇。从兹化天下,清净复何先。
361 0 0
张九龄
碧云佳句久传芳,曾向成都住草堂。振锡常过长者宅, 披衣犹带令公香。一时风景添诗思,八部人天入道场。 若许相期同结社,吾家本自有柴桑。
329 0 0
刘禹锡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