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独行无弟子,惟赍筇竹与檀龛。 看经更向吴中老,应是山川似剑南。
442 0 0
中华文学
结茅当此地,下马见高情。菰叶寒塘晚,杉阴白石明。 向炉新茗色,隔雪远钟声。闲得相逢少,吟多寐不成。
421 0 0
朱庆馀
【胡笳十八拍】 我生之初尚无为[1],我生之后汉祚衰[2]。天不仁兮降离乱[3],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4],民卒流亡兮共哀悲[5]。烟尘蔽野兮胡虏盛[6],志意乖兮节义亏[7]。对殊俗兮非我宜[8],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9],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10]。云山万重兮归路遐[11],疾风千里兮扬尘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12],控弦被甲兮为骄奢[13]。两拍张弦兮弦欲绝[14],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15],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16],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17]。鞞鼓喧兮从夜达明[18],胡风浩浩兮暗塞营[19]。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蓄恨兮何时平?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20]。天灾国乱兮人无主[21],唯我薄命兮没戎虏。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寻思涉历兮多艰阻[22],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边心[23],雁北归兮为得汉音[24]。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25]。攒眉向月兮抚雅琴[26],五拍泠泠兮意弥深[27]。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28]。夜闻陇水兮声呜咽[29],朝见长城兮路杳漫[30]。追思往日兮行李难[31],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32],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33],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34]。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35],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徒,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36]?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37]?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38]?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39]?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40]?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分心转愁!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41],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42]。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城头烽火不曾灭[43],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44],胡风夜夜吹边月。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一生辛苦兮缘离别[45],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46]。生仍冀得兮归桑梓[47],死当埋骨兮长已矣[48]。日居月诸兮在戎垒[49],胡人宠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耻[50],愍之念之兮生长边鄙[51]。十有一拍兮因兹起,哀响缠绵兮彻心髓[52]。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53],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54]。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55]。忽遇汉使兮称近沼[56],遣千金兮赎妾身[57]。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58],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59],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汉使迎我兮四牡騑騑[60],号失声兮谁得知?与我生死兮逢此时[61],愁为子兮日无光辉[62],焉得羽翼兮将汝归[63]?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64]。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65]。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66]。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我心兮无休歇时。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自思。 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处弯庐兮偶殊俗[67],愿得归来兮天从欲,再还汉国兮欢心足。心有怀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68]。子母分离兮意难任[69],同天隔越兮如商参[70]。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对萱草兮忧不忘[71],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72],胡为生我兮独罹此殃[73]? 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修阻兮行路难[74]。去时怀土兮心无绪[75],来时别儿兮思漫漫。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干,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饥豗兮筋力单[76]。岂知重得兮入长安[77],叹息欲绝兮泪阑干[78]。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79]。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80],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81]。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82],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83]。
452 0 0
蔡琰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430 0 0
王维
【子夜四时歌·春歌】 自从别欢后, 叹音不绝响。 黄檗向春生, 苦心随日长。
378 0 0
南朝乐府
妾本丛台女,扬蛾入丹阙。自倚颜如花,宁知有凋歇。 一辞玉阶下,去若朝云没。每忆邯郸城,深宫梦秋月。 君王不可见,惆怅至明发。
546 0 0
李白
【采桑子】 凉生露气湘弦润[1] 暗滴花梢 帘影谁摇 燕蹴风丝上柳条 舞鹍镜匣开频掩 檀粉慵调[2] 朝泪如潮 昨夜香衾觉梦遥
513 0 0
纳兰性德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342 0 0
贺铸
二月芳游始,开轩望晓池。绿兰日吐叶,红蕊向盈枝。 柳色行将改,君心幸莫移。阳春遽多意,唯愿两人知。
401 0 0
郭震
【归园田居】 野外罕人事[1],穷巷寡轮鞅[2] 。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3] 。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4] 。 相见无杂言[5],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6],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7] 。
397 0 0
陶渊明
弱龄好经籍,披卷即怡然。覃精四十载,驰骋数千言。 孔壁采遗篆,周韦考绝编。袁公论剑术,孙子叙兵篇。 鲁史君臣道,姬书日月悬。从师改炎燠,负笈遍山川。 上异西河夏,中非北海玄。光荣拾青紫,名价接通贤。 既重万钟乐,宁思二顷田。长戟同分虎,高冠亚附蝉。 晚怀重虚旷,养志息雕镌。登高惭思拙,匠物谢情妍。 不慕张平子,宁希王仲宣。谁谓登龙日,翻成刻鹄年。 循循劳善诱,轧轧思微牵。琢磨才既竭,钻仰德弥坚。 朽木诚为谕,扪心徒自怜。终期吞鸟梦,振翼上云烟。 赋成先掷地,词高直掞天。更执抠衣礼,仍开函丈筵。 雾披槐市蔼,水静璧池圆。愿逐从风叶,飞舞翰林前。
331 0 0
辨言〔2〕 在昔人智未辟,天然擅权,积山长波〔3〕,皆足为阻。递有刳木剡木〔4〕之智,乃胎交通;而桨而帆,日益衍进。惟遥望重洋,水天相接,则犹魄悸体栗,谢不敏也。既而驱铁使汽,车舰风驰,人治日张,天行自逊〔5〕,五州同室,交贻文明,以成今日之世界。然造化不仁,限制是乐,山水之险,虽失其力,复有吸力空气,束缚群生,使难越雷池〔6〕一步,以与诸星球人类相交际。沉沦黑狱,耳窒目朦,夔以相欺,日颂至德,斯固造物所乐,而人类所羞者矣。然人类者,有希望进步之生物也,故其一部分,略得光明,犹不知餍,发大希望,思斥吸力,胜空气,泠然〔7〕神行,无有障碍。若培伦〔8〕氏,实以其尚武之精神,写此希望之进化者也。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既莳厥种,乃亦有秋。尔后殖民星球,旅行月界,虽贩夫稚子,必然夷然视之,习不为诧。据理以推,有固然也。如是,则虽地球之大同可期,而星球之战祸又起。呜呼!琼孙〔9〕之“福地”,弥尔〔10〕之“乐园”,遍觅尘球,竟成幻想;冥冥黄族〔11〕,可以兴矣。 培伦者,名查理士,美国硕儒也。学术既覃,理想复富。 默揣世界将来之进步,独抒奇想,托之说部。经以科学,纬以人情。离合悲欢,谈故涉险,均综错其中。间杂讥弹,亦复谭言微中。十九世纪时之说月界者,允以是为巨擘矣。然因比事属词,必洽学理,非徒摭山川动植,侈为诡辩者比。故当觥觥大谈之际,或不免微露遁辞,人智有涯,天则甚奥,无如何也。至小说家积习,多借女性之魔力,以增读者之美感,此书独借三雄〔12〕,自成组织,绝无一女子厕足其间,而仍光怪陆离,不感寂寞,尤为超俗。 盖胪陈科学,常人厌之,阅不终篇,辄欲睡去,强人所难,势必然矣。惟假小说之能力,被优孟〔13〕之衣冠,则虽析理谭玄,亦能浸淫脑筋,不生厌倦。彼纤儿〔14〕俗子,《山海经》〔15〕,《三国志》〔16〕诸书,未尝梦见,而亦能津津然识长股,奇肱〔17〕之域,道周郎,葛亮〔18〕之名者,实《镜花缘》及《三国演义》〔19〕之赐也。故掇取学理,去庄而谐,使读者触目会心,不劳思索,则必能于不知不觉间,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势力之伟,有如此者!我国说部,若言情谈故刺时志怪者,架栋汗牛〔20〕,而独于科学小说,乃如麟角。智识荒隘,此实一端。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 《月界旅行》原书,为日本井上勤〔21〕氏译本,凡二十八章,例若杂记。今截长补短,得十四回。初拟译以俗语,稍逸读者之思索,然纯用俗语,复嫌冗繁,因参用文言,以省篇页。 其措辞无味,不适于我国人者,删易少许。体杂言庞之讥,知难幸免。书名原属《自地球至月球在九十七小时二十分间》意,今亦简略之曰《月界旅行》。 癸卯新秋,译者识于日本古江户〔22〕之旅舍。 ※ ※ ※ 〔1〕《月界旅行》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著的科学幻想小说,(当时译者误为美国查理士·培伦著),一八六五年出版,题为《自地球至月球在九十七小时二十分间》。鲁迅据日本井上勤的译本重译,一九○三年十月日本东京进化社出版,署“中国教育普及社译印”。 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1905)的小说富于幻想,幻想中却含有科学的真实性,是全世界儿童所喜爱的读物。著有《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浬》、《神秘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 〔2〕本篇最初印入《月界旅行》。 〔3〕积山长波高山大河。 〔4〕刳木剡木指造船。刳,剖开、挖空;剡,削尖。 〔5〕天然自逊大自然的威力渐趋削弱。 〔6〕雷池在安徽望江县南,池水东入长江。《晋书·庾亮传》报温峤书:“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是叫温峤不要越过雷池到京城(今南京)去。后来转用为界限之意。 〔7〕泠然轻妙的样子。语出《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8〕应为凡尔纳。 〔9〕琼孙S.Johnson,1709—1784)通译约翰孙,英国作家、文学批评家。“福地”,指他的小说《拉塞勒斯》中的“幸福之谷”,位于安哈拉王国,四周山林环绕,必须通过一个岩洞才能到达,是埃塞俄比亚王子们和公主们的乐园。 〔10〕弥尔(J.Milton,1608—1674)通译弥尔顿,英国诗人、政论家。曾参加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他的主要著作有取材于《圣经》的《失乐园》、《复乐园》等长诗。“乐园”,指他小说中的“伊甸园”。 〔11〕黄族黄,黄帝(轩辕氏),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 黄族,指黄帝的后裔,意即中国人。 〔12〕三雄指《月界旅行》中三个乘炮弹射入月球的探险者:巴比堪、臬科尔、亚电。 〔13〕优孟春秋时楚国的优伶。楚相孙叔敖死后,他披戴了孙叔敖的衣冠,模仿他的形貌举止,以谏楚王。这里说“被优孟之衣冠#p#副标题#e#
347 0 0
鲁迅
新官非次受,圣主宠前勋。关雪发车晚,风涛挂席闻。 海门山叠翠,湖岸郡藏云。执简从公后,髯参岂胜君。
390 0 0
马戴
掘兰宫里数名郎,好是乘轺出帝乡。 两度还家还未有,别论光彩向冠裳。
384 0 0
歌敲玉唾壶,醉击珊瑚枝。石羊妙善街,甘露平泉碑。 扪苔想豪杰,剔藓看文词。归来北固山,水槛光参差。
565 0 0
罗隐
鸳鸯于飞,肃肃其羽。朝游高原,夕宿兰渚。邕邕和鸣,顾眄俦侣。俛仰慷慨,优游容与。 鸳鸯于飞,啸侣命俦。朝游高原,夕宿中洲。交颈振翼,容与清流。咀嚼兰蕙,俛仰优游。 泳彼长川,言息其浒。陟彼高冈,言刈其楚。嗟我征迈,独行踽踽。仰彼凯风,涕泣如雨。 泳彼长川,言息其沚。陟彼高冈,言刈其杞。嗟我独征,靡瞻靡恃。仰彼凯风,载坐载起。 穆穆惠风,扇彼轻尘。奕奕素波,转此游鳞。伊我之劳,有怀遐人。寤言永思,寔钟所亲。 所亲安在,舍我远迈。弃此荪芷,袭彼萧艾。虽曰幽深,岂无颠沛。言念君子,不遐有害。 人生寿促,天地长久。百年之期,孰云其寿。思欲登仙,以济不朽。缆辔踟蹰,仰顾我友。 我友焉之,隔兹山梁。谁谓河广,一苇可航。徒恨永离,逝彼路长。瞻仰弗及,徙倚彷徨。 良马既闲,丽服有晖。左揽繁弱,右接忘归。风驰电逝,蹑景追飞。凌厉中原,顾盻生姿。 携我好仇,载我轻车。南凌长阜,北厉清渠。仰落惊鸿,俯引渊鱼。盘于游田,其乐只且。 凌高远盻,俯仰咨嗟。怨彼幽絷,室迩路遐。虽有好音,谁与清歌。虽有姝颜,谁与发华。仰讯高云,俯托轻波。乘流远遁,抱恨山阿。 轻车迅迈,息彼长林。春木载荣,布叶垂阴。习习谷风,吹我素琴。交交黄鸟,顾俦弄音。感悟驰情,思我所钦。心之忧矣,永啸长吟。 浩浩洪流,带我邦畿。萋萋绿林,奋荣扬晖。鱼龙瀺灂,山鸟羣飞。驾言出游,日夕忘归。思我良朋,如渴如饥。愿言不获,怆矣其悲。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398 0 0
嵇康
石路泉流两寺分,寻常钟磬隔山闻。 山僧半在中峰住,共占青峦与白云。
368 0 0
权德舆
平生操立有天知,何事谋身与志违。上国献诗还不遇, 故园经乱又空归。山城欲暮人烟敛,江月初寒钓艇归。 且把风寒作闲事,懒能和泪拜庭闱。
405 0 0
杜荀鹤
绿影竞扶疏,红姿相照灼。不学桃李花,乱向春风落。
408 0 0
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后为历阳守,跂而望之。适有客以《金陵五题》相示,逌尔生思,欻然有得。他日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且曰《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余四咏虽不及此,亦不孤乐天之言耳。 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生公讲堂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江令宅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
386 0 0
刘禹锡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