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飞千尺玉,清洒一林霜。纵是尘心重,相看亦顿忘。 矫矫凌云姿,风生龙夜吼。霜雪不知年,真吾岁寒友。 霜干寒如玉,风枝响似琴。潇湘一夜雨,滴碎客中心。 叶落根偏固,心虚节更高。一林寒吹发,清夜伴松涛。 淇澳春云碧,潇湘夜雨寒。虚窗人静听,飒飒响琅玕。
353 0 0
中华文学
【有狐】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 心之忧矣,之子无裳。[1]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 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 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375 0 0
诗经
夏腊岁方深,思归彻曙吟。未离销雪院,已有过云心。 寒磬清函谷,孤钟宿华阴。别京游旧寺,月色似双林。
329 0 0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410 0 0
温庭筠
茫茫九陌无知己,暮去朝来典绣衣。宝匣镜昏蝉鬓乱, 博山炉暖麝烟微。多情公子春留句,少思文君昼掩扉。 莫惜羊车频列载,柳丝梅绽正芳菲。
506 0 0
鱼玄机
移来未换叶,已胜在空山。静对心标直,遥吟境助闲。 影侵残雪际,声透小窗间。即耸凌空干,翛翛岂易攀。
407 0 0
项斯
雪满中庭月映林,谢家幽赏在瑶琴。楚妃波浪天南远, 蔡女烟沙漠北深。顾盼何曾因误曲,殷勤终是感知音。 若将雅调开诗兴,未抵丘迟一片心。
346 0 0
杨巨源
几临流送远,渐荒落、旧邮亭。念西子初来,当时望眼,啼雨难晴。娉婷。素红共载,到越吟、翻调倚吴声。得意东风去棹,怎怜会重离轻。 云零。梦绕浮觞,流水畔、叙幽情。恨赋笔分携,江山委秀,桃李荒荆。经行。问春在否,过汀洲、暗忆百花名。莺缕争堪细折,御黄堤上重盟。
327 0 0
吴文英
姑射仙人肌雪莹,笑他红紫纷纷。从教藏白后庭深。虬枝才破蕾,鼻观已遥闻。 花正繁时春又暮,年华荏苒催人。惜花心事与谁论。长哦清绝句,目断古南云。
448 0 0
郭应祥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遍满春色。正是夜堂无月,沈沈暗寒食。梁间燕,前社客。似笑我、闭门愁寂。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 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青青草,迷路陌。强带酒、细寻前迹。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326 0 0
周邦彦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從。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411 0 0
贺铸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344 0 0
王羲之
石脉绽寒光,松根喷晓凉。注瓶云母滑,漱齿茯苓香。 野客偷煎茗,山僧借净床。安禅何所问,孤月在中央。
417 0 0
官稳身应泰,春风信马行。纵忙无苦事,虽病有心情。 厚禄儿孙饱,前驱道路荣。花时八入直,无暇贺元兄。
376 0 0
白居易
西山岩壑,东湖亭馆,尽是经行旧路。别时方见有荷花,还又见、梅花岁暮。 宋家兄弟,黄家兄弟,一一烦君传语。相忘不寄一行书,元自有、不想忘处。
332 0 0
戴复古
行人莫叹前朝树,已占河堤几百春。 惆怅题诗柳中隐,柳衰犹在自无身。
415 0 0
司空图
九重宣室召,万里建溪行。事直皇天在,归迟白发生。 用材身复起,睹圣眼犹明。离别寒江上,潺湲若有情。
337 0 0
刘长卿
翠羽花冠碧树鸡,未明先向短墙啼。窗间谢女青蛾敛, 门外萧郎白马嘶。星汉渐移庭竹影,露珠犹缀野花迷。 景阳宫里钟初动,不语垂鞭上柳堤。
418 0 0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人情贱恩旧,世义逐衰兴。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凌。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
398 0 0
鲍照
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信稀。处处山川同瘴疠,自怜能得几人归。
366 0 0
宋之问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