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芳草池塘, 绿阴庭院, 晚晴寒透窗纱。 □□金锁, 管是客来唦。 寂寞尊前席上, 惟□□、海角天涯。 能留否? 酴醿落尽, 犹赖有□□。 当年, 曾胜赏, 生香熏袖, 活火分茶。 □□龙娇马, 流水轻车。 不怕风狂雨骤, 恰才称、煮酒残花, 如今也, 不成怀抱, 得似旧时那。
386 0 0
李清照
红烛台前出翠娥,海沙铺局巧相和。 趁行移手巡收尽,数数看谁得最多。
524 0 0
张籍
夜对灯花语。且随宜、果盘草草,两三杯数。翠玉环中园五亩,自唱山歌自舞。况今夜、尊前无暑。何用食前须方丈,更后车、何用婵娟女。这闲福,自心许。 蓼花芦叶纷江渚。有沙边、寒蛩吟透,梧桐秋雨。羡甚满堂金玉富,未可学人渔取。怕天也、未曾相与。豹遁蛟藏泉可濯,有鬼神、呵护盘之阻。鲜可食,脍银缕。
313 0 0
中华文学
白云关我不关他,此物留君情最多。 情著春风生橘树,归心不怕洞庭波。
451 0 0
皎然
异县天隅僻,孤帆海畔过。往来乡信断,留滞客情多。 腊月闻雷震,东风感岁和。蛰虫惊户穴,巢鹊眄庭柯。 徒对芳尊酒,其如伏枕何。归屿理舟楫,江海正无波。
353 0 0
孟浩然
水满平湖香满路。绕重城、藕花无数。小艇红妆,疏帘青盖,烟柳画桥斜渡。 恣乐追凉忘日暮。箫鼓动、月明人去。犹有清歌,随风迢递,声在芰荷深处。
307 0 0
晓笛别乡泪,秋冰鸣马蹄。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376 0 0
岑参
同我关系较为长久的,要算《语丝》了。 大约这也是原因之一罢,“正人君子”们的刊物,曾封我为“语丝派主将”,连急进的青年所做的文章,至今还说我是《语丝》的“指导者”。去年,非骂鲁迅便不足以自救其没落的时候,我曾蒙匿名氏寄给我两本中途的《山雨》,打开一看,其中有一篇短文,大意是说我和孙伏园君在北京因被晨报馆所压迫,创办《语丝》,现在自己一做编辑,便在投稿后面乱加按语,曲解原意,压迫别的作者了,孙伏园君却有绝好的议论,所以此后鲁迅应该听命于伏园。〔2〕这听说是张孟闻〔3〕先生的大文,虽然署名是另外两个字。看来好像一群人,其实不过一两个,这种事现在是常有的。 自然,“主将”和“指导者”,并不是坏称呼,被晨报馆所压迫,也不能算是耻辱,老人该受青年的教训,更是进步的好现象,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不虞之誉”〔4〕,也和“不虞之毁”一样地无聊,如果生平未曾带过一兵半卒,而有人拱手颂扬道,“你真像拿破仑〔5〕呀!”则虽是志在做军阀的未来的英雄,也不会怎样舒服的。我并非“主将”的事,前年早已声辩了——虽然似乎很少效力——这回想要写一点下来的,是我从来没有受过晨报馆的压迫,也并不是和孙伏园先生两个人创办了《语丝》。这的创办,倒要归功于伏园一位的。那时伏园是《晨报副刊》〔6〕的编辑,我是由他个人来约,投些稿件的人。 然而我并没有什么稿件,于是就有人传说,我是特约撰述,无论投稿多少,每月总有酬金三四十元的。据我所闻,则晨报馆确有这一种太上作者,但我并非其中之一,不过因为先前的师生——恕我僭妄,暂用这两个字——关系罢,似乎也颇受优待:一是稿子一去,刊登得快;二是每千字二元至三元的稿费,每月底大抵可以取到;三是短短的杂评,有时也送些稿费来。但这样的好景象并不久长,伏园的椅子颇有不稳之势。因为有一位留学生〔7〕(不幸我忘掉了他的名姓)新从欧洲回来,和晨报馆有深关系,甚不满意于副刊,决计加以改革,并且为战斗计,已经得了“学者”〔8〕的指示,在开手看AnatoleFrance〔9〕的小说了。那时的法兰斯,威尔士,萧,〔10〕在中国是大有威力,足以吓倒文学青年的名字,正如今年的辛克莱儿一般,所以以那时而论,形势实在是已经非常严重。不过我现在无从确说,从那位留学生开手读法兰斯的小说起到伏园气忿忿地跑到我的寓里来为止的时候,其间相距是几月还是几天。 “我辞职了。可恶!” 这是有一夜,伏园来访,见面后的第一句话。那原是意料中事,不足异的。第二步,我当然要问问辞职的原因,而不料竟和我有了关系。他说,那位留学生乘他外出时,到排字房去将我的稿子抽掉,因此争执起来,弄到非辞职不可了。但我并不气忿,因为那稿子不过是三段打油诗,题作《我的失恋》,是看见当时“阿呀阿唷,我要死了”之类的失恋诗盛行,故意做一首用“由她去罢”收场的东西,开开玩笑的。这诗后来又添了一段,登在《语丝》上,再后来就收在《野草》中。而且所用的又是另一个新鲜的假名,在不肯登载第一次看见姓名的作者的稿子的刊物上,也当然很容易被有权者所放逐的。 但我很抱歉伏园为了我的稿子而辞职,心上似乎压了一块沉重的石头。几天之后,他提议要自办刊物了,我自然答应愿意竭力“呐喊”。至于投稿者,倒全是他独力邀来的,记得是十六人,不过后来也并非都有投稿。于是印了广告,到各处张贴,分散,大约又一星期,一张小小的周刊便在北京——尤其是大学附近——出现了。这便是《语丝》。 那名目的来源,听说,是有几个人,任意取一本书,将书任意翻开,用指头点下去,那被点到的字,便是名称。那时我不在场,不知道所用的是什么书,是一次便得了《语丝》的名,还是点了好几次,而曾将不像名称的废去。但要之,即此已可知这刊物本无所谓一定的目标,统一的战线;那十六个投稿者,意见态度也各不相同,例如顾颉刚教授,投的便是“考古”稿子,不如说,和《语丝》的喜欢涉及现在社会者,倒是相反的。不过有些人们,大约开初是只在敷衍和伏园的交情的罢,所以投了两三回稿,便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自然离开。连伏园自己,据我的记忆,自始至今,也只做过三回文字,末一回是宣言从此要大为《语丝》撰述,然而宣言之后,却连一个字也不见了。于是《语丝》的固定的投稿者,至多便只剩了五六人,但同时也在不意中显了一种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急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陈源教授痛斥“语丝派”的时候,说我们不敢直骂军阀,而偏和握笔的名人为难,便由于这一点。〔11〕但是,叱吧儿狗险于叱狗主人,我们其实也知道的,所以隐约其词者,不过要使走狗嗅得,跑去献功时,必须详加说明,比较地费些力气,不能直捷痛快,就得好处而已。 当开办之际,努力确也可惊,那时做事的,伏园之外,我记得还有小峰和川岛〔#p#副标题#e#
346 0 0
鲁迅
白石盘盘磴,清香树树梅。山深不吟赏,辜负委苍苔。
355 0 0
顾况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404 0 0
欧阳修
眷然怀楚奏,怅矣背秦关。涸鳞惊照辙,坠羽怯虚弯。 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莫言无皓齿,时俗薄朱颜。
332 0 0
骆宾王
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客路寻常随竹影, 人家大底傍山岚。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尽向南。 惟有夜猿啼海树,思乡望国意难堪。
312 0 0
郎士元
愁听千家流水声,相思独向月中行。侵阶暗草秋霜重, 遍郭寒山夜月明。连年客舍唯多病,数亩田园又废耕。 更送乘轺归上国,应怜贡禹未成名。
340 0 0
卢纶
车 上 这一车上有各等的年岁,各色的人:有出须伪,有奶孩,有青年,有商,有兵也各有各的姿态:傍着的,躺着的,张眼的,闭眼的,向窗外黑暗望着的。车轮在铁轨上碾出重复的繁响,天上没有星点,一路不见一些灯亮;只有车灯的幽辉照出旅客们的脸,他们老的少的,一致声诉旅程的疲倦。这时候忽然从最幽暗的一角发出歌声:像是山泉,像是晓鸟,蜜甜,清越,又像是荒漠里点起了通天的明燎,它那正直的金焰投射到遥远的山坳。她是一个小孩,欢欣摇开了她的歌喉;在这冥盲的旅程上,在这昏黄时候,像是奔发的山泉,像是狂欢的晓鸟,她唱,直唱得一车上满是音乐的幽妙。旅客们一个又一个的表示着惊异,渐渐每一个脸上来了有光辉的惊喜:买卖的,军差的,老辈,少年,都是一样,那吃奶的婴儿,也把他的小眼开张。她唱,直唱得旅途上到处点上光亮,层云里翻出玲珑的月和斗大的星,花朵,灯彩似的,在枝头竞赛著新样,那细弱的草根也在摇曳轻快的青萤!
335 0 0
徐志摩
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 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 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 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
403 0 0
杜甫
清河逝水大匆匆,东观无人失至公。天上君恩三载隔, 鉴中鸾影一时空。坟生苦雾苍茫外,门掩寒云寂寞中。 惆怅斯人又如此,一声蛮笛满江风。
716 0 0
贯休
鸣笳已逐春风咽,匹马犹依旧路嘶。 遥望柳家门外树,恐闻黄鸟向人啼。
363 0 0
谁能愁此别,到越会相逢。长忆云门寺,门前千万峰。 石床埋积雪,山路倒枯松。莫学白居士,无人知去踪。
304 0 0
【水调歌头】 秋色渐将晚, 霜信报黄花。 小窗低户深映, 微路绕鬂斜。 为问山翁何事, 坐看流年轻度, 拚却鬓双华。 徙倚望沧海, 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 遍天涯。 归来三径重扫, 松竹本吾家。 却恨悲风时起, 冉冉云间新雁, 边马怨胡笳。 谁似东山老, 谈笑静胡沙!
435 0 0
叶梦得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塞垣乐,尽櫜鞬锦领,山西年少。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399 0 0
蔡挺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