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官辞获免,滥狱会平反。远与故人别,龙钟望所言。 阴天寒不雨,古木夜多猿。老病北归去,馀年学灌园。
354 0 0
戴叔伦
隐几读黄老,闲居耳目清。僻居人事少,多病道心生。 雨洗山林湿,鸦鸣池馆晴。晚来因废卷,行药至西城。
311 0 0
中华文学
【走马引】 我有辞乡剑,玉峰堪截云。 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1] 朝嫌剑花净,暮嫌剑光冷。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405 0 0
李贺
【三月三日登龙山】 伊川与灞津, 今日祓除人。 岂似龙山上, 还同湘水滨。 衰颜忧更老, 淑景望非春。 禊饮岂吾事, 聊将偶俗尘。
341 0 0
张九龄
粉红轻浅靓妆新,和露和烟别近邻。 万一有情应有恨,一年荣落两家春。
384 0 0
吴融
《古镜记》见《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改题《王度》,〔2〕注云:出《异闻集》〔3〕。《太平御览》(九百十二)引其程雄家婢一事〔4〕,作隋王度《古镜记》,盖缘所记皆隋时事而误。《文苑英华》(七百三十七)顾况《戴氏广异记》序〔5〕云“国朝燕公《梁四公记》,唐临《冥报记》,王度《古镜记》,孔慎言《神怪志》,赵自勘《定命录》,至如李庾成张孝举之徒,互相传说。”则度实已入唐,故当为唐人。惟《唐书》及《新唐书》皆无度名。其事迹之可藉本文考见者,如下: 大业七年五月,自御史罢归河东;六月,归长安。八年四月,在台;冬,兼著作郎,奉诏撰国史。九年秋,出兼芮城令;冬,以御史带芮城令,持节河北道,开仓赈给陕东。十年,弟勣自六丞弃官归,复出游。十三年六月,勣归长安。 由隋入唐者有王绩〔6〕,绛州龙门人,《新唐书》(一九六)《隐逸传》云:“大业中,举孝悌廉洁,……不乐在朝,求为六合丞。以嗜酒不任事,时天下亦乱,因劾,遂解去。叹曰: ‘罗网在天下,吾且安之!’乃还乡里。……初,兄凝为隋著作郎,撰《隋书》,未成,死。绩续余功,亦不能成。”则《新唐书》之绩及凝,即此文之勣及度,或度一名凝,或《唐书》字误,未能详也。《唐书》(一九二)亦有绩传,云:“贞观十八年卒。”时度已先殁,然不知在何年。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十四)类书类有《古镜记》一卷,云:“右未详撰人,纂古镜故事。”或即此。《御览》所引一节,文字小有不同。如“为下邽陈思恭义女”下有“思恭妻郑氏”五字,“遂将鹦鹉”之“将”作“劫”,皆较《广记》为胜。 《补江总白猿传》〔7〕据明长洲《顾氏文房小说》〔8〕覆刊宋本录,校以《太平广记》四百四十四所引改正数字。《广记》题曰《欧阳纥》〔9〕,注云:出《续江氏传》,是亦据宋初单行本也。 此传在唐宋时盖颇流行,故史志屡尽著录: 《新唐书》《艺文志》子部小说家类:《补江总白猿传》一卷。 《郡斋读书志》史部传记类:《补江总白猿传》一卷。右不详何人撰。述梁大同末欧阳纥妻为猿所窃,后生子询。《崇文目》以为唐人恶询者为之。 《直斋书录解题》子部小说家类:《补江总白猿传》一卷。无名氏。欧阳纥者,询之父也。询貌猕猿,盖常与长孙无忌互相嘲谑矣。此传遂因其嘲广之,以实其事。托言江总,必无名子所为也。 《宋史》《艺文志》子部小说类:《集补江总白猿传》一卷。 长孙无忌嘲欧阳询〔10〕事,见刘餗《隋唐嘉话》(中)〔11〕。其诗云:“耸?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家麟阁上,画此一猕猴!” 盖询耸肩缩颈,状类猕猴。而老?窃人妇生子,本旧来传说。 汉焦延寿《易林》(坤之剥)〔12〕已云:“南山大?,盗我媚妾。” 晋似张华作《博物志》,说之甚详(见卷三《异兽》)〔13〕。唐人或妒询名重,遂牵合以成此传。其曰“补江总”者,谓总为欧阳纥之友,又尝留养询,具知其本末,而未为作传,因补之也。 《离魂记》〔14〕见《广记》三百五十八,原题《王宙》,注云出《离魂记》,即据以改题。“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句下,原有“事出陈玄髆《离魂记》云”九字,当是羡文,今删。玄髆,大历时人,余未知其审。 《枕中记》〔15〕今所传有两本,一在《广记》八十二,题作(吕翁》,注云出《异闻集》;一见于《文苑英华》八百三十三,篇名撰人名毕具。而《唐人说苍》竟改称李泌〔16〕作,莫喻其故也。沈既济,苏州吴人(《元和姓纂》云吴兴武康人),〔17〕经学该博,以杨炎〔18〕荐,召拜左拾遗史馆修撰。贞元时,炎得罪,既济亦贬处州司户参军。后入朝,位礼部员外郎,卒。 撰《建中实录》〔19〕十卷,人称其能。《新唐书》(百三十二)有传。既济为史家,笔殊简质,又多规诲,故当时虽薄传奇文者,仍极推许。如李肇,即拟以庄生寓言,与韩愈之《毛颖传》并举(《国史补》下)〔20〕。《文苑英华》不收传奇文,而独录此篇及陈鸿《长恨传》〔21〕,殆亦以意主箴规,足为世戒矣。 在梦寐中忽历一世,亦本旧传。晋干宝《搜神记》〔22〕中即有相类之事。云“焦湖庙有一玉枕,枕有小坼。时单父县人杨林为贾客,至庙祈求。庙巫谓曰:君欲好婚否?林曰:幸甚。巫即遣林近枕边,因入坼中。遂见朱楼琼室,有赵太尉在其中。即嫁女与林,生六子,皆为秘书郎。历数十年,并无思归之志。忽如梦觉,犹在枕旁,林怆然久之。”(见宋乐史〔23〕《太平寰宇记》百二十六引。现行本《搜神记》乃后人钞合,失收此条。)盖即《枕中记》所本。明汤显祖又本《枕中记》以作《邯郸记》传奇〔24〕,其事遂大显于世。原文吕翁无名,《邯郸记》实以吕洞宾〔25〕,殊误。洞宾以开成年下第入山,在开元后,不应先已得神仙术,且称翁也。然宋时固已溷为一谈,吴曾《能改斋漫录》〔26〕,赵与岩《宾退录》〔27〕皆尝辨之。明胡应麟亦有考正,见《少室山房笔丛》中之《玉壶遐览》〔28〕。 《太平广记》所收唐人传奇文,多本《异闻集》。其书十卷,唐末#p#副标题#e#
536 0 0
鲁迅
风暖晨光寂寂,月明夜气沈沈。山间林下步轻阴。花柳飞绵布锦。 酒病向谁能遣,春愁惟我难禁。尊前一曲断肠声。梦破晓窗_枕。
360 0 0
韩淲
自有此山川,于今几太守。近世二千石,毕公宣化厚。 丞相量纳川,平阳气冲斗。三贤若时雨,所至跻仁寿。
622 0 0
李德裕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443 0 0
白居易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417 0 0
萨都剌
蜀锦移芳,巫云散彩,天孙翦取相寄。金屋看承,玉台凝盼,尚忆旧家风味。生香绝艳,说不尽、天然富贵。脸嫩浑疑看损,肌柔只愁吹起。 花神为谁著意。把韶华、总归姝丽。可是老来心事,不成春思。却羡宫袍仙子。调曲曲清平似翻水。笑嘱东风,殷勤劝醉。
391 0 0
赵以夫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其一 瞿塘 一作:“夔州”) 白帝夔州各异城,蜀江楚峡混殊名。英雄割据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其二) 群雄竞起问前朝,王者无外见今朝。比讶渔阳结怨恨,元听舜日旧箫韶。(其三) 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其四) 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凫雏入蒋牙。(其五) 东屯稻畦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其六)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其七) 忆昔咸阳都市合,山水之图张卖时。巫峡曾经宝屏见,楚宫犹对碧峰疑。(其八)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其九) 阆风玄圃与蓬壶,中有高堂天下无。借问夔州压何处,峡门江腹拥城隅。(其十)
343 0 0
杜甫
流铃响,龙驭_云来。夹道骞华笼彩仗,红云扶辂辗天街。迎驾鹤__。
369 0 0
范成大
真人塞其内,夫子入于机。未肯投竿起,惟欢负米归。 雪中东郭履,堂上老莱衣。读遍先贤传,如君事者稀。
431 0 0
李商隐
春王正月,雪阵联翩下。我有春风怎生卖。忽扫残夜雨,推出朝阳,天地里,玉烛一枝无价。 早春虚过了,尚有二分,是处春光好收买。也不违天性,不远人情,杨柳陌、临水夭桃亭榭。身子外、只要自家人,共酒后羲皇,花前偏霸。
479 0 0
汪莘
白头垂泪话梨园,五十年前雨露恩。 莫问华清今日事,满山红叶锁宫门。
398 0 0
宿昔青门里,蓬莱仗数移。花娇迎杂树,龙喜出平池。 落日留王母,微风倚少儿。宫中行乐秘,少有外人知。
342 0 0
静语与高吟,搜神又爽心。各来依帝里,相对似山阴。 漏永星河没,堂寒月彩深。从容不易到,莫惜曙钟侵。
玉塞去金人,二万四千里。风吹沙作云,一时渡辽水。 天白水如练,甲丝双串断。行行莫苦辛,城月犹残半。 晓气朔烟上,趢趗胡马蹄。行人听水别,隔陇长东西。
461 0 0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332 0 0
陆游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