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带一帆风,向晚来、扁舟稳下南浦。迢递阻潇湘,衡皋迥,斜舣蕙兰汀渚。危樯影里,断云点点遥天暮。菡萏里风,偷送清香,时时微度。 吾家旧有簪缨,甚顿作天涯,经岁羁旅。羌管怎知情,烟波上,黄昏万斛愁绪。无言对月,皓彩千里人何处。恨无凤翼身,只待而今,飞将归去。
324 0 0
周邦彦
汉家英杰出皇都,携手河梁话入胡。 不是子卿全大节,也应低首拜单于。
381 0 0
中华文学
结束衣囊了,炎州定去游。草堂方惜别,山雨为相留。 又得一宵话,免生千里愁。莫辞重卜日,后会必经秋。
348 0 0
【荷叶杯】 一去又乖期信。 春尽。满院长莓苔。 手挼裙带独徘徊。 来么来。来么来。
342 0 0
顾敻
鲁迅先生快到厦门去了,虽然他自己说或者因天气之故而不能在那里久住,但至少总有半年或一年不在北京,这实在是我们认为很使人留恋的一件事。八月二十二日,女子师范大学学生会举行毁校周年纪念,鲁迅先生到会,曾有一番演说,我恐怕这是他此次在京最后的一回公开讲演,因此把它记下来,表示我一点微弱的纪念的意思。人们一提到鲁迅先生,或者不免觉得他稍微有一点过于冷静,过于默视的样子,而其实他是无时不充满着热烈的希望,发挥着丰富的感情的。在这一次谈话里,尤其可以显明地看出他的主张;那么,我把他这一次的谈话记下,作为他出京的纪念,也许不是完全没有重大的意义罢。我自己,为免得老实人费心起见,应该声明一下:那天的会,我是以一个小小的办事员的资格参加的。 (培良) 〔2〕我昨晚上在校《工人绥惠略夫》〔3〕,想要另印一回,睡得太迟了,到现在还没有很醒;正在校的时候,忽然想到一些事情,弄得脑子里很混乱,一直到现在还是很混乱,所以今天恐怕不能有什么多的话可说。 提到我翻译《工人绥惠略夫》的历史,倒有点有趣。十二年前,欧洲大混战开始了,后来我们中国也参加战事,就是所谓“对德宣战”;派了许多工人到欧洲去帮忙;以后就打胜了,就是所谓“公理战胜”。中国自然也要分得战利品,—— 有一种是在上海的德国商人的俱乐部里的德文书,总数很不少,文学居多,都搬来放在午门的门楼上。教育部得到这些书,便要整理一下,分类一下,——其实是他们本来分类好了的,然而有些人以为分得不好,所以要从新分一下。—— 当时派了许多人,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后来,总长要看看那些书是什么书了。怎样看法呢?叫我们用中文将书名译出来,有义译义,无义译音,该撒呀,克来阿派式拉呀,大马色〔4〕呀……。每人每月有十块钱的车费,我也拿了百来块钱,因为那时还有一点所谓行政费。这样的几里古鲁了一年多,花了几千块钱,对德和约〔5〕成立了,后来德国来取还,便仍由点收的我们全盘交付,——也许少了几本罢。至于“克来阿派忒拉”之类,总长看了没有,我可不得而知了。 据我所知道的说,“对德宣战”的结果,在中国有一座中央公园里的“公理战胜”的牌坊,在我就只有一篇这《工人绥惠略夫》的译本,因为那底本,就是从那时整理着的德文书里挑出来的。 那一堆书里文学书多得很,为什么那时偏要挑中这一篇呢?那意思,我现在有点记不真切了。大概,觉得民国以前,以后,我们也有许多改革者,境遇和绥惠略夫很相像,所以借借他人的酒杯罢。然而昨晚上一看,岂但那时,譬如其中的改革者的被迫,代表的吃苦,便是现在,——便是将来,便是几十年以后,我想,还要有许多改革者的境遇和他相像的。 所以我打算将它重印一下……。 《工人绥惠略夫》的作者阿尔志跋绥夫是俄国人。现在一提到俄国,似乎就使人心惊胆战。但是,这是大可以不必的,阿尔志跋绥夫并非共产党,他的作品现在在苏俄也并不受人欢迎。听说他已经瞎了眼睛,很在吃苦,那当然更不会送我一个卢布……。总而言之:和苏俄是毫不相干。但奇怪的是有许多事情竟和中国很相像,譬如,改革者,代表者的受苦,不消说了;便是教人要安本分的老婆子,也正如我们的文人学士一般。有一个教员因为不受上司的辱骂而被革职了,她背地里责备他,说他“高傲”得可恶,“你看,我以前被我的主人打过两个嘴巴,可是我一句话都不说,忍耐着。究竟后来他们知道我冤枉了,就亲手赏了我一百卢布。”〔6〕自然,我们的文人学士措辞决不至于如此拙直,文字也还要华赡得多。 然而绥惠略夫临末的思想却太可怕。他先是为社会做事,社会倒迫害他,甚至于要杀害他,他于是一变而为向社会复仇了,一切是仇仇,一切都破坏。中国这样破坏一切的人还不见有,大约也不会有的,我也并不希望其有。但中国向来有别一种破坏的人,所以我们不去破坏的,便常常受破坏。我们一面被破坏,一面修缮着,辛辛苦苦地再过下去。所以我们的生活,便成了一面受破坏,一面修补,一面受破坏,一面修补的生活了。这个学校,也就是受了杨荫榆章士钊们的破坏之后,修补修补,整理整理,再过下去的。 俄国老婆子式的文人学士也许说,这是“高傲”得可恶了,该得惩罚。这话自然很像不错的,但也不尽然。我的家里还住着一个乡下人,因为战事,她的家没有了,只好逃进城里来。她实在并不“高傲”,也没有反对过杨荫榆,然而她的家没有了,受了破坏。战事一完,她一定要回去的,即使屋子破了,器具抛了,田地荒了,她也还要活下去。她大概只好搜集一点剩下的东西,修补修补,整理整理,再来活下去。 中国的文明,就是这样破坏了又修补,破坏了又修补的疲乏伤残可怜的东西。但是很有人夸耀它,甚至于连破坏者也夸耀它。便是破坏本校的人,假如你派他到万国妇女的什么会里去,请他叙述中国女学的情形,他一定说,我们中国有一个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在。 这真是万分可惜的事,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p#副标题#e#
306 0 0
鲁迅
清晨控龙马,弄影出花林。躞蹀依春涧,联翩度碧浔。 苔流染丝络,水洁写雕簪。一御瑶池驾,讵忆长城阴。
330 0 0
元年寒食日,上巳暮春天。鸡黍三家会,莺花二节连。 ——白居易 光风初澹荡,美景渐暄妍。簪组兰亭上,车舆曲水边。 ——刘禹锡 松声添奏乐,草色助铺筵。雀舫宜闲泛,螺杯任漫传。 ——王起 园蔬香带露,厨柳暗藏烟。丽句轻珠玉,清谈胜管弦。 ——白居易 陌喧金距斗,树动彩绳悬。姹女妆梳艳,游童衣服鲜。 ——刘禹锡 圃香知种蕙,池暖忆开莲。怪石云疑触,夭桃火欲然。 ——王起 正欢唯恐散,虽醉未思眠。啸傲人间世,追随地上仙。 ——白居易 燕来双涎涎,雁去累翩翩。行乐真吾事,寻芳独我先。 ——刘禹锡 滞周惭太史,入洛继先贤。昔恨多分手,今欢谬比肩。 ——王起 病犹陪宴饮,老更奉周旋。望重青云客,情深白首年。 ——白居易 遍尝珍馔后,许入画堂前。舞袖翻红炬,歌鬟插宝蝉。 ——刘禹锡 断金多感激,倚玉贵迁延。说史吞颜注,论诗笑郑笺。 ——王起 松筠寒不变,胶漆冷弥坚。兴伴王寻戴,荣同隗在燕。 ——白居易 掷卢夸使气,刻烛斗成篇。实艺皆三捷,虚名愧六联。 ——刘禹锡 兴阑犹举白,话静每思玄。更说归时好,亭亭月正圆。 ——王起
396 0 0
白居易
曾与瑶姬约。恍相逢、翠裳摇曳,珠_联络。风露青冥非人世,揽结玉龙骖鹤。爱万朵、千条纤弱。祷祝花神怜惜取,问开时、晴雨须斟酌。枝上雪,莫消却。 恼人匹似中狂药。凭危栏、烛光交映,乐声遥作。身上春衫香薰透,看到参横月落。算茉莉、犹低一著。坐有缑山王郎子,倚玉箫、度曲难为酢。君不饮,铸成错。
283 0 0
刘克庄
业继韦平后,家依昆阆间。恩华辞北第,潇洒爱东山。 满室图书在,入门松菊闲。垂天虽暂息,一举出人寰。
334 0 0
刘禹锡
谪宦自麻衣,衔冤至死时。山根三尺墓,人口数联诗。 仙桂终无分,皇天似有私。暗松风雨夜,空使老猿悲。
394 0 0
杜荀鹤
夜雨山草滋,爽籁生古木。闲吟竹仙偈,清于嚼金玉。 蟋蟀啼坏墙,苟免悲局促。道人优昙花,迢迢远山绿。 果熟无低枝,芳香入屏帷。故人久不来,萱草何离离。 苦吟斋貌减,更被杉风吹。独赖湖上翁,时为烹露葵。 红藕映嘉鲂,澄池照孤坐。池痕放文彩,雨气增慵堕。 山翁寄术药,幸得秋病可。终召十七人,云中备香火。 清气生沧洲,残云落林薮。放鹤久不归,不知更归否。 支策到江湄,江皋木叶飞。自怜为客远,还如鹊绕枝。 南枝复北枝,玉露沾毛衣。
384 0 0
贯休
江水沉沉帆影过,游鱼到晚透寒波。渡口双双飞白鸟,烟袅,芦花深处隐渔歌。扁舟短棹归兰浦,人去,萧萧竹径透青莎。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圆荷。
368 0 0
阎选
遗业荒凉近故都,门前堤路枕平湖。绿杨阴里千家月, 红藕香中万点珠。此地别来双鬓改,几时归去片帆孤。 他年犹拟金貂换,寄语黄公旧酒垆。
359 0 0
温庭筠
老翁真个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 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 莫道盆池作不成,藕稍初种已齐生。 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 瓦沼晨朝水自清,小虫无数不知名。 忽然分散无踪影,惟有鱼儿作队行。 泥盆浅小讵成池,夜半青蛙圣得知。 一听暗来将伴侣,不烦鸣唤斗雄雌。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 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韩愈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320 0 0
王维
桂华词意苦丁宁,唱到常娥醉便醒。 此是人间肠断曲,莫教不得意人听。
373 0 0
尔爷只为一杯酒,此别那知死与生。 儿有何辜才七岁,亦教儿作瘴江行。 爱惜尔爷唯有我,我今憔悴望何人。 伤心自比笼中鹤,翦尽翅翎愁到身。
355 0 0
元稹
闲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门庭无杂宾,车辙多长者。 是时方盛夏,风物自潇洒。五日休沐归,相携竹林下。 开襟成欢趣,对酒不能罢。烟暝栖鸟迷,余将归白社。
391 0 0
孟浩然
功成频献乞身章,摆落襄阳镇洛阳。万乘旌旗分一半, 八方风雨会中央。兵符今奉黄公略,书殿曾随翠凤翔。 心寄华亭一双鹤,日陪高步绕池塘。
360 0 0
【浣溪沙】 水满池塘花满枝。 乱香深里语黄鹂。 东风轻软弄帘帏。 日正长时春梦短, 燕交飞处柳烟低。 玉窗红子斗棋时。
404 0 0
赵令畤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