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 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387 0 0
韦应物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528 0 0
刘禹锡
便作阳关别,烟雨暗孤汀。浮屠三宿桑下,犹自不忘情。何况情钟我辈,聚散匆匆草草,真个是云萍。上下四方客,后会渺难凭。 顾诸公,皆衮衮,喜通津。老夫从此归隐,耕钓了余生。若见江南苍鸟可,更遇江东黄耳,莫惜寄音声。强阁儿女泪,有酒且频倾。
508 0 0
吴潜
新月低垂帘额,小梅半出檐牙。高堂开燕静无哗。麟孙凤女,学语正咿哑。 宝鼎剩熏沈水,琼彝烂醉流霞。芗林同老此生涯。一川风露,总道是仙家。
355 0 0
向子諲
骚人夸竹杖,赠我意何深。万点湘妃泪,三年贾谊心。 愿持终白首,谁道贵黄金。他日归愚谷,偏宜绿绮琴。
377 0 0
李嘉祐
冰姿冠绝人间世,傲雪凌霜。蕊点檀黄。更看红唇间素妆。 清芬不是先桃李,桃李无香。迥出林塘。万木丛中独秉阳。
332 0 0
中华文学
沿溪又涉巅,始喜入前轩。钟度鸟沈壑,殿扃云湿幡。 凉泉堕众石,古木彻疏猿。月上僧阶近,斯游岂易言。
408 0 0
翰林本是神仙谪。落帽风流倾座席。坐中还有赏音人,能岸乌纱倾大白。 江山依旧云横碧。昨日主人今日客。谁分宾主强惺惺,问取矶头新妇石。
331 0 0
黄庭坚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415 0 0
张养浩
树密当山径,江深隔寺门。霏霏云气重,闪闪浪花翻。 不复知天大,空馀见佛尊。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
304 0 0
杜甫
结叶还临影,飞香欲遍空。不意馀花落,翻沉露井中。
403 0 0
孔绍安
急雨打着窗,震响的门枢,大风呼呼的,狂扫过青草地。在这里的我,在那里的你, 中间隔离着途程百里! 假使我们的离异,我爱,只是这深夜的风与雨。只是这间隔着的百余里, 我心中许还有微笑的生机。 但在你我间的那个离异,我爱,不比那可以消歇的风雨,更比那不尽的光阴:窈远无期! 此诗发表于1923年《小说月报》第14卷第12号。原诗有英文标题:《The Division》
482 0 0
徐志摩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樱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346 0 0
朱敦儒
绵蛮黄鸟,止于丘阿。道之云远,我劳如何。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岂敢惮行,畏不能趋。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止于丘侧。岂敢惮行,畏不能极。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诗经
白锦文章乱,丹霄羽翮齐。云中呼暂下,雪里放还迷。 梁苑惊池鹜,陈仓拂野鸡。不知寥廓外,何处独依栖。
382 0 0
有客南来话所思,故人遥枉醉中诗。 暂因微疾须防酒,不是欢情减旧时。
436 0 0
杜牧
有客编来久,弥年断不收。不堪风作候,岂复燕为雠。 尽见三重阁,难迷百尺楼。伴灯微掩梦,兼扇劣遮羞。 零落亡珠缀,殷勤谢玉钩。凉宵何必卷,月自入轩流。
394 0 0
吴融
太炎先生〔2〕忽然在教育改进社年会的讲坛上“劝治史学”以“保存国性”,真是慨乎言之。但他漏举了一条益处,就是一治史学,就可以知道许多“古已有之”的事。 衣萍先生〔3〕大概是不甚治史学的,所以将多用惊叹符号应该治罪的话,当作一个“幽默”。其意盖若曰,如此责罚,当为世间之所无有者也。而不知“古已有之”矣。 我是毫不治史学的。所以于史学很生疏。但记得宋朝大闹党人〔4〕的时候,也许是禁止元祐学术的时候罢,因为党人中很有几个是有名的诗人,便迁怒到诗上面去,政府出了一条命令,不准大家做诗,违者笞二百!〔5〕而且我们应该注意,这是连内容的悲观和乐观都不问的,即使乐观,也仍然答一百! 那时大约确乎因为胡适之〔6〕先生还没有出世的缘故罢,所以诗上都没有用惊叹符号,如果用上,那可就怕要笞一千了,如果用上而又在“唉”“呵呀”的下面,那一定就要笞一万了,加上“缩小像细菌放大像炮弹”〔7〕的罪名,至少也得笞十万。衣萍先生所拟的区区打几百关几年,未免过于从轻发落,有姑容之嫌,但我知道他如果去做官,一定是一个很宽大的“民之父母”〔8〕,只是想学心理学是不很相宜的〔9〕。 然而做诗又怎么开了禁呢?听说是因为皇帝先做了一首,于是大家便又动手做起来了。 可惜中国已没有皇帝了,只有并不缩小的炮弹在天空里飞,那有谁来用这还未放大的炮弹呢? 呵呀!还有皇帝的诸大帝国皇帝陛下呀,你做几首诗,用些惊叹符号,使敝国的诗人不至于受罪罢!唉!!!这是奴隶的声音,我防爱国者要这样说。 诚然,这是对的,我在十三年之前,确乎是一个他族的奴隶,国性还保存着,所以“今尚有之”,而且因为我是不甚相信历史的进化的,所以还怕未免“后仍有之”。旧性是总要流露的,现在有几位上海的青年批评家,不是已经在那里主张“取缔文人”,不许用“花呀”“吾爱呀”了么?但还没有定出“笞令”来。 倘说这不定“笞令”,比宋朝就进化;那么,我也就可以算从他族的奴隶进化到同族的奴隶,臣不胜屏营欣忭之至!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八日北京《晨报副刊》,署名某生者。 〔2〕太炎章炳麟,参看本卷第6页注〔6〕。一九二四年七月五日,他在南京东南大学召开的“中华教育改进社”第三次年会上,作《劝治史学及论史学利病》的讲演,其中说:“生为一国之民,不治本国史学,直谓之无国家无国民性之人可也,聚几万万无国民性之人以立国,则国魂已失。”教育改进社,全称“中华教育改进社”,一九二二年七月成立于济南。主要成员有熊希龄、陶知行(行知)、王伯秋等。〔3〕衣萍章鸿熙(1900—1947),字衣萍,安徽绩溪人。当时在北京大学文学院旁听,是《语丝》撰稿人之一。他在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晨报副刊》发表《感叹符号与新诗》一文,针对张耀翔的所谓多用感叹号的白话诗是“亡国之音”的论调、用幽默讽刺的笔法提出“请愿政府明令禁止”做白话诗、用感叹号。“凡做一首白话诗者打十板屁股”;“凡用一个感叹号者罚洋一元”;“凡出版一本白话诗集或用一百个感叹号者,处以三年的监禁或三年有期徒刑;出版三、四本的白话诗集或用一千个以上的感叹号者,即枪毙或杀头”。〔4〕宋朝大闹党人宋神宗时,王安石任宰相,实行变法,遭到司马光等人的反对,形成新党与旧党之争。宋哲宗元祐年间旧党得势,他们的政治学术思想被称为元祐学术。后来宋徽宗打击旧党,严禁元祐学术传播。《宋史g徽宗纪》*兀撼缒??晔?辉拢?兆谙纶?骸耙元祐学术政事聚徒传授者,委监司察举,必罚无赦。”并将司马光、苏轼等三○九人镌名立碑于太学端礼门前,指为奸党,称为党人碑,或元祐党碑。 〔5〕关于宋朝禁诗的事,据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政和间,大臣有不能为诗者,因建言诗为元祐学术,不可行。李彦章为御史,承望风旨,遂上章论陶渊明、李、杜而下皆贬之;因诋黄鲁直、张文潜、晁无咎、秦少游等,请为科禁。……何丞相伯通适领修律令,因为科云:‘诸士庶传习诗赋者杖一百!’是岁冬初雪,太上皇意喜,吴门下居厚首作诗三篇以献,谓之口号,上和赐之。自是圣作时出,讫不能禁,诗遂盛行于宣和之末。”按文中所说“笞二百”鲁迅曾予更正,参看《集外集拾遗补编g笞*?傧刁滓话僦?蟆贰〔6〕胡适之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北京大学教授。曾为《新青年》杂志编辑之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右翼代表人物。他的《尝试集》(一九二○年出版)被张耀翔用作攻击新诗使用惊叹号的例证之一。 〔7〕“缩小像细菌放大像炮弹”张耀翔在《心理》杂志第三卷第二号(一九二四年四月)发表《新诗人的情绪》一文,把当时出版的胡适《尝试集》、康白情《草儿》、郭沫若《女神》等新诗集里面的惊叹号加以统计,并讽刺说:“仰看像一阵春雨,俯看像数亩禾田;缩小看像许多细菌,放大看像几排弹丸。”认为这是消极、悲观、厌世情绪的#p#副标题#e#
367 0 0
鲁迅
肃肃清庙,登显至德。泽周八荒,兵定四极。 生物咸遂,群盗灭息。明圣钦承,子孙千亿。
359 0 0
朝别使君门,暮投江上村。从来无旧分,临去望何恩。 行计自不定,此心谁与论。秋猿叫寒月,只欲断人魂。
456 0 0
杜荀鹤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