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504 0 0
陆龟蒙
凤诏传来绛阙,当宁思贤辅。淮海甘棠惠花,霖雨商岩吉梦,熊虎周郊旧卜。千秋盛际,催促朝天归去。动离绪。 空眷恋,难暂驻。新植双亭临水,风月佳名未睹。淮拟金尊时举。况乐府、风流一部。妍歌妙舞,萦云回雪,亲教与,恨难诉。争欲攀辕借住。功成绣衮,重兴江山作主。
323 0 0
晁补之
带着感动出发? 岁月浸染红尘,时间风化记忆。? 你们的身影依旧立于高高的精神山冈上。? 那么今朝,请允许我。? 带着出发,为你们,怆然涕下。? ——题记? 翻开史书,我常常会被那些垂青史册的历史人物所感动。他们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感动,为自己的行为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章。(于是今夕,不如挂一盏明心灯,流一脉思古情,驾一叶之扁舟,带着感动出发,寻找那些感动于心的人们。)? 心随苏武? (让我们带着感动从贝加尔湖畔出发。)? 胡茄幽怨,如泣如诉,似九霄鹤唳,若高野鸿哀。随苏武同去的节杖已经光秃。寒风再寒,也吹不冷苏武这个汉家男儿的热血。我们怎能不感动?当同伴卫律、李陵已成叛徒之时,只有苏武断然拒绝匈奴的威逼利诱,站在坚贞与铭记之间,他选择与孤冢相伴,与牧羊为群。十九年啊!一个只能靠吃毡毛和雪的汉子,倘若没有心中对大汉的坚守,怎能笑看风雪,赏高山雪莲?? (苏武,你用汉家男儿的热血谱写了一曲感动。而我,将携带这份感动出发,顺历史渊源而下。)? 风追司马? (让我们带着感动从西汉大牢里出发。)? 冷月相照,透过牢房里窗户的栅栏,静静地泻在冰冷的地面上。司马迁蜷缩在角落里,心中呐喊,汉武帝啊,你怎能因我直谏就动用宫刑?月华如水,抚慰着司马迁受伤的心灵。是的,或许每个人在经受到身体与心灵的双重压迫后,都会从此一蹶不振,然而令人感动的是司马迁没有放弃。宁愿伏案泼墨,也不愿消沉颓靡;宁愿继承父志,也不愿平庸偷生;于是,人们看到了史家之绝唱后坚稳的背影。? (司马迁,你用挫折编成了一支羊毫,抒写了感动的心。而我,将携带这份感动出发,穿越历史的长河。)? 天佑中华? (让我们带着感动从5月12日后的中国每一处出发。)? 2008年5月12日,一个灾难性的时间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且不说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且不说献血者的积极,且不说武装奔赴四川,就说全国哀悼日的三天,令死者安息,令生者敬畏。当人们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高呼“中国加油!四川雄起!”时,我早已泪眼婆娑。没有什么比灾难更痛,而它却也让中华民族凝聚成一座长城,坚不可摧!? 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手拉手,心连心,共同描绘一幅名叫“感动”的中国画!? (让我们怀着对古人的追忆,对死者的哀悼,将感动种植于心,时时刻刻带着感动出发!)? 【失分警示】? 这篇文章被判为二类卷:10分(内容)+17分(表达)+15分(发展)。就表达和发展两项考量,文章可圈可点:语言表达酣畅淋漓,没有空浮的华丽,却有盈盈诗意溢荡字里行间;选材的典雅与现代相映成趣,典雅之“心随苏武”和“风追司马”,源自所学教材;现代之“抗震抗灾”的一个个感动的片段。但问题出在哪儿?点题模糊,以致文章脱离“带着感动出发”之眼、之魂。考场作文必须点题,不点题就有离题之嫌,不点题就有事前预备了相似的文章考时照抄之嫌,而水到渠成地点了题就说明文章没有脱离制约的路线盲目乱跑,就说明文章与标题密切相关,彼呼此应。如果能在文章中恰到好处地反复点题,则更能使文章线索清楚,结构严谨,而各部分的内容也更能有机地加强联络。上面文章每一部分的括号文字便是升格后添加的,这样,三个部分就“统一化”,更好地表现主题了。这里,强调一点,考场作文的点题主张醒目。点题要明白题眼,“带着感动出发”的题眼应是“出发”,“带着感动”属于动宾结构,修饰“出发”,所以文章的落脚在“感动”,点睛在“出发”,其实“出发”一词可以拓展:“出发”干什么?“出发”的意义是什么?怎样去“出发”?“出发”的信念是什么?等等这些全凭考生的理解和延伸。(刘德海)
634 0 0
小文
碧海西陵岸,吴王此盛时。山行今佛寺,水见旧宫池。 亡国人遗恨,空门事少悲。聊当值僧语,尽日把松枝。
413 0 0
张祜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①。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②。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③。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④。
484 0 0
曹雪芹
风俗时有变,中和节惟新。轩车双阙下,宴会曲江滨。 金石何铿锵,簪缨亦纷纶。皇恩降自天,品物感知春。 慈恩匝寰瀛,歌咏同君臣。(缺一韵)。
364 0 0
李泌
怀哉四壁时,未有五都价。百金谁见许,斗酒难为贳。 落花生芳春,孤月皎清夜。复逢利交客,题户遥相谢。
350 0 0
张说
拂雾理孤策,薄霄眺层岑。迥升烟雾外,豁见天地心。 物象不可及,迟回空咏吟。 巨石何崔嵬,横桥架山顶。傍通日月过,仰望虹霓迥。 圣者开津梁,谁能度兹岭。 二仙自围棋,偶与樵夫会。仙家异人代,俄顷千年外。 笙鹤何时还,仪形尚相对。 石室过云外,二僧俨禅寂。不语对空山,无心向来客。 作礼未及终,忘循旧形迹。
319 0 0
中华文学
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 命乎命乎。逢天时而生。 曾无我赢。
324 0 0
佚名
东西望朔漠,姑射独崔嵬。一片两片云,终南太华来。根绕黄河曲,影落清渭隈。深涧饮渴虹,邃河生秋雷。古径穷难尽。晴岚拨不开。海鸥飞上迟,边风劲触回。傲隐非他古,依灵有奇才。曾生心若何,猿声终夜哀。
369 0 0
那老子彭泽县懒坐衙,倦将文卷押,数十日不上马,柴门掩上咱,篱下看黄花。爱的是绿水青山,见一个白衣人来报,来报五柳庄幽静煞。 【浦印亢厥令】 春夏间,遍郊原桃杏繁,用尽丹青图画难。道童将驴鞴上鞍,忍不住只恁般顽,将一个酒葫芦杨柳上拴。
344 0 0
堪忆春云十二峰,野桃山杏摘香红。 王孙可念愁金锁,从放断肠明月中。
383 0 0
齐己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328 0 0
楼上风生白羽,尊前笑出青春。破红展翠恰如今。把酒如何不饮。 绣幕灯深绿暗,画帘人语黄昏。晚云将雨不成阴。竹月风窗弄影。
320 0 0
陈师道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不辞 一作:不妨)
342 0 0
苏轼
斗鸡台下东西道,柳覆班骓蝶萦草。坱霭韶容锁澹愁, 青筐叶尽蚕应老。绿渚幽香生白蘋,差差小浪吹鱼鳞。 王孙骑马有归意,林彩着空如细尘。安得人生各相守, 烧船破栈休驰走。世上方应无别离,路傍更长千株柳。
436 0 0
温庭筠
一到花间一忘归,玉杯瑶瑟减光辉。 歌筵更覆青油幕,忽似朝云瑞雪飞。
羊士谔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
349 0 0
夜来斗庵,左顾绿云,右盼素娥。好态浓意远,随宜梳洗,轻轻莲步,艳艳秋波。妒宠争妍,娇痴无际,齐劝诗翁金叵罗。翁微笑、□一时饮尽,谁少谁多。 月娥。唱后颜酡。莫也怕、浮云妒月麽。问苏州刺史,旧欢如梦,江州司马,衫湿如何。翠幕空垂,唾花无迹,忍听樽前飞燕歌。销凝处,正潇潇烟雨,偏恼东坡。
302 0 0
现在暴发的“国学家”之所谓“国学”是什么? 一是商人遗老们翻印了几十部旧书赚钱,二是洋场上的文豪又做了几篇鸳鸯蝴蝶体〔2〕小说出版。 商人遗老们的印书是书籍的古董化,其置重不在书籍而在古董。遗老有钱,或者也不过聊以自娱罢了,而商人便大吹大擂的借此获利。还有茶商盐贩,本来是不齿于“士类”的,现在也趁着新旧纷扰的时候,借刻书为名,想挨进遗老遗少的“士林”里去。他们所刻的书都无民国年月,辨不出是元版是清版,都是古董性质,至少每本两三元,绵连,锦帙〔3〕,古色古香,学生们是买不起的。这就是他们之所谓“国学”。 然而巧妙的商人可也决不肯放过学生们的钱的,便用坏纸恶墨别印什么“菁华”什么“大全”之类来搜括。定价并不大,但和纸墨一比较却是大价了。至于这些“国学”书的校勘,新学家不行,当然是出于上海的所谓“国学家”的了,然而错字迭出,破句连篇(用的并不是新式圈点),简直是拿少年来开玩笑。这是他们之所谓“国学”。 洋场上的往古所谓文豪,“卿卿我我”“蝴蝶鸳鸯”诚然做过一小堆,可是自有洋场以来,从没有人称这些文章(?)为国学,他们自己也并不以“国学家”自命的。现在不知何以,忽而奇想天开,也学了盐贩茶商,要凭空挨进“国学家”队里去了。然而事实很可惨,他们之所谓国学,是“拆白之事各处皆有而以上海一隅为最甚(中略)余于课余之暇不惜浪费笔墨编纂事实作一篇小说以饷阅者想亦阅者所乐闻也”。(原本每句都密圈,今从略,以省排工,阅者谅之。)“国学”乃如此而已乎? 试去翻一翻历史里的儒林和文苑传罢,可有一个将旧书当古董的鸿儒,可有一个以拆白饷阅者的文士? 倘说,从今年起,这些就是“国学”,那又是“新”例了。你们不是讲“国学”的么? KK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二年十月四日《晨报副刊》,署名某生者。 〔2〕鸳鸯蝴蝶体鸳鸯蝴蝶派是兴起于清末民初的以上海为中心的一个文学流派。这派作品多以文言描写才子佳人的哀情故事,常用鸳鸯蝴蝶来比喻这些才子佳人,故被称为鸳鸯蝴蝶体。代表作家有徐枕亚、陈蝶仙、李定夷等。他们出版的刊物有《民权素》、《小说丛报》、《小说新报》、《礼拜六》、《小说世界》等,其中《礼拜六》刊载白话作品,影响最大,故鸳鸯蝴蝶派又有“礼拜六派”之称。〔3〕绵连即连史纸,质坚色白,宜于印刷贵重书籍。锦帙,用锦绸裱制的精美的书函。 #p#副标题#e#15年香港注册公司www.2012hkcompany.com
315 0 0
鲁迅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