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座莫纷纷,须臾岐路分。自从同得意,谁不惜离群。 旧国连青海,归程在白云。弃繻当日路,应竞看终军。
424 0 0
中华文学
三月正当三十日,愁杀醉吟翁。可奈青春,太无情甚,归去苦匆匆。 共君今夜不须睡,尊酒且从容。说与楼头,打钟人道,休打五更钟。
355 0 0
赵鼎
客去车尘未敛。古帘暗、雨苔千点。月皎风清在处见。奈今宵,照初弦,吹一箭。 池曲河声转。念归计,眼迷魂乱。明日前村更荒远。且开尊,任红鳞,生酒面。
298 0 0
周邦彦
白日既云暮,朱颜亦已酡。画堂初点烛,金幌半垂罗。 长袖平阳曲,新声子夜歌。从来惯留客,兹夕为谁多。
333 0 0
孟浩然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北京考生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句诗,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其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g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写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 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 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上,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 名师点评? 本文考生直接从材料中选择“寂寞”这一提示语作为自己文章的主旨,省去了审题的麻烦,也避免了偏题,可见该考生考场应变能力确实很高。立意深刻,条理清晰,是本文最大的特色。文章开篇点题,由诗句感叹寂寞,把“细雨闲花”的“迷蒙”“柔美”拓深为情感的滂沱壮烈,即“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接着以纳兰性德和李煜为点例,来阐释寂寞为何,即“寂寞的意义”。然后列举陆游、王维、元稹,将寂寞升华为“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最后一段内容上又进了一层,由“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拓展为’林则徐、韩愈式的寂寞是奉献,让人仰望”。如果考生只是在谈寂寞,那本文只是一篇一般的高考文而已,但作者把寂寞提升为奉献,让人仰望,主旨就得到了提升。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篇文章看出作者丰厚的材料积累和深厚的思想沉淀,因此这是一篇颇有韵味的考场作文。
334 0 0
小文
繁霜当永夜,寒草正惊风。飘素衰蘋末,流光晚蕙丛。 悠扬方泛影,皎洁却飞空。不定离披际,难凝蘙荟中。 低昂闲散质,肃杀想成功。独感玄晖咏,依依此夕同。
357 0 0
春女颜如玉,怨歌阳春曲。巫山春树红,沅湘春草绿。 自怜妖艳姿,妆成独见时。愁心伴杨柳,春尽乱如丝。 目极千馀里,悠悠春江水。频想玉关人,愁卧金闺里。 尚言春花落,不知秋风起。娇爱犹未终,悲凉从此始。 忆昔楚王宫,玉楼妆粉红。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 容华委西山,光阴不可还。桑林变东海,富贵今何在。 寄言桃李容,胡为闺阁重。但看楚王墓,唯有数株松。
371 0 0
刘希夷
朗玉微瑕在,分明异璞瑜。坚贞宁可杂,美恶自能殊。 待价知弥久,称忠定不诬。光辉今见黜,毫发外呈符。 岂假良工指,堪为达士模。他山傥磨琢,慕爱是洪炉。
387 0 0
江风久未歇,山雨复相仍。巨浪天涯起,馀寒川上凝。 忧人劳夕惕,乡事惫晨兴。远听知音骇,诚哉不可陵。
303 0 0
无论南北与西东,名利牵人处处同。枕上事仍多马上, 山中心更甚关中。川原晚结阴沈气,草树秋生索漠风。 百岁此身如且健,大家闲作卧云翁。
384 0 0
杜荀鹤
【天仙子】 洞口春红飞蔌蔌, 仙子含愁眉黛绿。 阮郎何事不归来, 嫩烧金,慵篆玉, 流水桃花空断续。
414 0 0
和凝
记开帘过酒,隔水悬灯,款语梅边。未了清游兴,又飘然独去,何处山川。淡风暗收榆荚,吹下沈郎钱。叹客里光阴,消磨艳冶,都在尊前。 留连。殢人处,是镜曲窥莺,兰阜围泉。醉拂珊瑚树,写百年幽恨,分付吟笺。故乡几回飞梦,江雨夜凉船。纵忘却归期,千山未必无杜鹃。
314 0 0
张炎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紫宸欢每洽, 绀殿法初隆。 菊泛延龄酒, 兰吹解愠风。 咸英调正乐, 香梵遍秋空。 临幸浮天瑞, 重阳日再中。
329 0 0
崔日用
正红疏绿密,浪软波肥,放舟时节。载地擎天,识堂堂人杰。万里长江,百年骄虏,只笑谈烟灭。葭苇霜秋,楼船月晓,渔樵能说。 分陕功成,沙堤归去,衮绣光浮,两眉黄彻。了却中兴,看这回勋业。应有命圭相印,都用赏、元功重叠。点检尊前,太平气象,今朝浑别。
345 0 0
不见刘君来近远,门前两度满枝花。 朝来惆怅宣平过,柳巷当头第一家。
381 0 0
白居易
悲猿何处发,郢路第三声。远客知秋暮,空山益夜清。 啾啾深众木,噭噭入孤城。坐觉盈心耳,翛然适楚情。
513 0 0
皇甫冉
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广陵别后春涛隔, 湓浦书来秋雨翻。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 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李商隐
缇幕移候,青郊启蛰。淑景迟迟,和风习习。 璧玉宵备,旌旄曙立。张乐以迎,帝神其入。
296 0 0
佚名
二月春风江上来,水精波动碎楼台。吴王宫殿柳含翠, 苏小宅房花正开。解舞细腰何处往,能歌姹女逐谁回。 千秋万古无消息,国作荒原人作灰。
373 0 0
杜牧
休吟稽山晓,听咏秦城旦。鸣鸡初有声,宿鸟犹未散。 丁丁漏向尽,冬冬鼓过半。南山青沈沈,东方白漫漫。 街心若流水,城角如断岸。星河稍隅落,宫阙方轮焕。 朝车雷四合,骑火星一贯。赫奕冠盖盛,荧煌朱紫烂。 沙堤亘蟆池,市路绕龙断。白日忽照耀,红尘纷散乱。 贵教过客避,荣任行人看。祥烟满虚空,春色无边畔。 鹓行候晷刻,龙尾登霄汉。台殿暖宜攀,风光晴可玩。 草铺地茵褥,云卷天帏幔。莺杂佩锵锵,花饶衣粲粲。 何言终日乐,独起临风叹。叹我同心人,一别春七换。 相望山隔碍,欲去官羁绊。何日到江东,超然似张翰。
391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