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歇江明苑树干,物妍时泰恣游盘。更无轻翠胜杨柳, 尽觉浓华在牡丹。终日去还抛寂寞,绕池回却凭栏干。 红芳片片由青帝,忍向西园看落残。
380 0 0
齐己
愁边雨细。漠漠天如醉。摇飏游丝晚风外。酿轻寒、和暝色,花柳难胜,春自老,谁管啼红敛翠。关情潜入夜,斜湿帘栊,几处挑灯耿无寐。念阳台、当日事,好伴云来,因个甚、不入襄王梦里。便添起、寒潮卷长江,又恐是离人,断肠清泪。
379 0 0
谢懋
江外有真隐,寂居岁已侵。结庐近西术,种树久成阴。 人迹乍及户,车声遥隔林。自言解尘事,咫尺能辎尘。 为道岂庐霍,会静由吾心。方秋院木落,仰望日萧森。 持我兴来趣,采菊行相寻。尘念到门尽,远情对君深。 一谈入理窟,再索破幽襟。安得山中信,致书移尚禽。
383 0 0
包融
悠悠漾漾。做尽轻模样。昨夜潇潇窗外响。多在梅梢柳上。 画楼拂晓帘开。六花一片飞来。却被金炉香雾,腾腾扶上琼钗。
355 0 0
赵彦端
夜梦归长安,见我故亲友。损之在我左,顺之在我右。 云是二月天,春风出携手。同过靖安里,下马寻元九。 元九正独坐,见我笑开口。还指西院花,仍开北亭酒。 如言各有故,似惜欢难久。神合俄顷间,神离欠伸后。 觉来疑在侧,求索无所有。残灯影闪墙,斜月光穿牖。 天明西北望,万里君知否。老去无见期,踟蹰搔白首。
385 0 0
白居易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杜甫
愁与醉相和,昏昏竟若何。感年怀阙久,失意梦乡多。 雨里行青草,山前望白波。江楼覆棋好,谁引仲宣过。
317 0 0
卢纶
颍阳春色似河阳,一望繁花一县香。 今日送官君最恨,可怜才子白须长。
326 0 0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396 0 0
参差绿蒲短,摇艳云塘满。红潋荡融融,莺翁鸂鶒暖。 萋芊小城路,马上修蛾懒。罗衫褭向风,点粉金鹂卵。
407 0 0
温庭筠
阿法 现在有些不满于文学批评的,总说近几年的所谓批评,不外乎捧与骂。 其实所谓捧与骂者,不过是将称赞与攻击,换了两个不好看的字眼。指英雄为英雄,说娼妇是娼妇,表面上虽像捧与骂,实则说得刚刚合式,不能责备批评家的。批评家的错处,是在乱骂与乱捧,例如说英雄是娼妇,举娼妇为英雄。 批评的失了威力,由于“乱”,甚而至于“乱”到和事实相反,这底细一被大家看出,那效果有时也就相反了。所以现在被骂杀的少,被捧杀的却多。 人古而事近的,就是袁中郎。这一班明末的作家,在文学史上,是自有他们的价值和地位的。而不幸被一群学者们捧了出来,颂扬,标点,印刷,“色借,日月借,烛借,青黄借,眼色无常。声借,钟鼓借,枯竹窍借……”〔2〕借得他一榻胡涂,正如在中郎脸上,画上花脸,却指给大家看,啧啧赞叹道:“看哪,这多么‘性灵’呀!”对于中郎的本质,自然是并无关系的,但在未经别人将花脸洗清之前,这“中郎”总不免招人好笑,大触其霉头。 人近而事古的,我记起了泰戈尔〔3〕。他到中国来了,开坛讲演,人给他摆出一张琴,烧上一炉香,左有林长民〔4〕,右有徐志摩〔5〕,各各头戴印度帽。徐诗人开始绍介了:“纛!叽哩咕噜,白云清风,银磐……当!”说得他好像活神仙一样,于是我们的地上的青年们失望,离开了。神仙和凡人,怎能不离开明?但我今年看见他论苏联的文章,自己声明道:“我是一个英国治下的印度人。”他自己知道得明明白白。大约他到中国来的时候,决不至于还胡涂,如果我们的诗人诸公不将他制成一个活神仙,青年们对于他是不至于如此隔膜的。现在可是老大的晦气。 以学者或诗人的招牌,来批评或介绍一个作者,开初是很能够蒙混旁人的,但待到旁人看清了这作者的真相的时候,却只剩了他自己的不诚恳,或学识的不够了。然而如果没有旁人来指明真相呢,这作家就从此被捧杀,不知道要多少年后才翻身。 十一月十九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华日报·动向》。 〔2〕当时刘大杰标点、林语堂校阅的《袁中郎全集》断句错误甚多。这里的引文是该书《广庄·齐物论》中的一段;标点应为:“色借日月,借烛,借青黄,借眼;色无常。声借钟鼓,借枯竹窍,借……”。曹聚仁曾在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十三日《中华日报·动向》上发表《标点三不朽》一文,指出刘大杰标点本的这个错误。〔3〕泰戈尔(R.Tagore,1861—1941)印度诗人。著有《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一九二四年到中国旅行。一九三○年访问苏联,作有《俄罗斯书简》(一九三一年出版),其中说过自己是“英国的臣民”的话。 〔4〕林长民(1876—1925)福建闽侯人,政客。〔5〕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诗人,新月社主要成员。著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泰戈尔来华时他担任翻译。 #p#副标题#e#
331 0 0
鲁迅
雨馀深巷静,独酌送残春。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弃贫。 虫丝粘户网,鼠迹印床尘。借问山阳会,如今有几人。
293 0 0
郎士元
【元日观百僚朝会】 万国贺唐尧, 清晨会百僚。 花冠萧相府, 绣服霍嫖姚。 寿色凝丹槛, 欢声彻九霄。 御炉分兽炭, 仙管弄云韶。 日照金觞动, 风吹玉佩摇。 都城献赋者, 不得共趋朝。
316 0 0
包佶
天下无双将,关西第一雄。授符黄石老,学剑白猿翁。 矫矫云长勇,恂恂郄縠风。家呼小太尉,国号大梁公。 半夜龙骧去,中原虎穴空。陇山兵十万,嗣子握雕弓。
388 0 0
杜牧
城东楼阁连云起。冠绝辰州市。莲灯初发万枝红。也似江南风景、半天中。 花衢柳陌时年时静。刬地今年盛。棚前箫鼓闹如雷。添个辰溪女子、舞三台。
287 0 0
中华文学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生人之常勤。往者吾弗及兮, 来者吾弗闻。已而,已而。
372 0 0
李翱
相近竹参差,相过人不知。幽花欹满树,小水细通池。 归客村非远,残樽席更移。看君多道气,从此数追随。
325 0 0
寒山白云里,法侣自招携。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仿佛遥看处,秋风是会稽。
448 0 0
张籍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349 0 0
张溥
九转功成数尽乾,开炉拨鼎见金丹。 餐饵了,别尘寰,足蹑青云突上天。
286 0 0
吕岩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