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来、真个醉。不知道、窗外乱红,已深半指。花影被风摇碎。拥春酲乍起。 有个人人,生得济楚,来向耳畔,问道今朝醒未。情性儿、慢腾腾地。恼得人又醉。
346 0 0
周邦彦
儿郎漫说转喉轻,须待情来意自生。 只是眼前丝竹和,大家声里唱新声。 十二年前边塞行,坐中无语叹歌情。 不堪昨夜先垂泪,西去阳关第一声。
431 0 0
张祜
丰之余 又不小心,感了一下子旧,就引出了一篇施蛰存〔2〕先生的《〈庄子〉与〈文选〉》来,以为我那些话,是为他而发的,但又希望并不是为他而发的。 我愿意有几句声明:那篇《感旧》,是并非为施先生而作的,然而可以有施先生在里面。 倘使专对个人而发的话,照现在的摩登文例,应该调查了对手的籍贯,出身,相貌,甚而至于他家乡有什么出产,他老子开过什么铺子,影射他几句才算合式。我的那一篇里可是毫没有这些的。内中所指,是一大队遗少群的风气,并不指定着谁和谁;但也因为所指的是一群,所以被触着的当然也不会少,即使不是整个,也是那里的一肢一节,即使并不永远属于那一队,但有时是属于那一队的。现在施先生自说了劝过青年去读《庄子》与《文选》,“为文学修养之助”,就自然和我所指摘的有点相关,但以为这文为他而作,却诚然是“神经过敏”,我实在并没有这意思。 不过这是在施先生没有说明他的意见之前的话,现在却连这“相关”也有些疏远了,因为我所指摘的,倒是比较顽固的遗少群,标准还要高一点。 现在看了施先生自己的解释,(一)才知道他当时的情形,是因为稿纸太小了,“倘再宽阔一点的话”,他“是想多写几部书进去的”;(二)才知道他先前的履历,是“从国文教员转到编杂志”,觉得“青年人的文章太拙直,字汇太少”了,所以推举了这两部古书,使他们去学文法,寻字汇,“虽然其中有许多字是已死了的”,然而也只好去寻觅。我想,假如庄子生在今日,则被劈棺之后〔3〕,恐怕要劝一切有志于结婚的女子,都去看《烈女传》〔4〕的罢。 还有一点另外的话——(一)施先生说我用瓶和酒来比“文学修养”是不对的,但我并未这么比方过,我是说有些新青年可以有旧思想,有些旧形式也可以藏新内容。我也以为“新文学”和“旧文学”这中间不能有截然的分界,然而有蜕变,有比较的偏向,而且正因为不能以“何者为分界”,所以也没有了“第三种人”〔5〕的立场。 (二)施先生说写篆字等类,都是个人的事情,只要不去勉强别人也做一样的事情就好,这似乎是很对的。然而中学生和投稿者,是他们自己个人的文章太拙直,字汇太少,却并没有勉强别人都去做字汇少而文法拙直的文章,施先生为什么竟大有所感,因此来劝“有志于文学的青年”该看《庄子》与《文选》了呢?做了考官,以词取士,施先生是不以为然的,但一做教员和编辑,却以《庄子》与《文选》劝青年,我真不懂这中间有怎样的分界。 (三)施先生还举出一个“鲁迅先生”来,好像他承接了庄子的新道统,一切文章,都是读《庄子》与《文选》读出来的一般。“我以为这也有点武断”的。他的文章中,诚然有许多字为《庄子》与《文选》中所有,例如“之乎者也”之类,但这些字眼,想来别的书上也不见得没有罢。再说得露骨一点,则从这样的书里去找活字汇,简直是胡涂虫,恐怕施先生自己也未必。 十月十二日。 #p#副标题#e#
329 0 0
鲁迅
有人独立空山,翠髯未觉霜颜老。新香秀粒,浓光绿浸,千年春小。布影参旗,障空云盖,沈沈秋晓。驷苍虬万里,笙吹凤女,骖飞乘、天风袅。 般巧。霜斤不到。汉游仙、相从最早。皴鳞细雨,层阴藏月,朱弦古调。问讯东桥,故人南岭,倚天长啸。待凌霄谢了,山深岁晚,素心才表。
320 0 0
吴文英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340 0 0
李清照
去草军书出帝乡,便从城外学戎装。好随汉将收胡土, 莫遣胡兵近汉疆。洒碛雪粘旗力重,冻河风揭角声长。 此行也是男儿事,莫向征人恃桂香。
377 0 0
杜荀鹤
露如轻雨月如霜,不见星河见雁行。虚晕入池波自泛, 满轮当苑桂多香。春台几望黄龙阙,云路宁分白玉郎。 是夜巴歌应金石,岂殊萤影对清光。
411 0 0
卢纶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06 0 0
佚名
香红飘没明春水,寒食万家游舫。整整斜斜,疏疏密密,帘缬旗红相望。江波荡漾。称彩舰龙舟,绣衣霞桨。舞楫争先,歌笑箫鼓乱清唱。 重来刘郎又老,对故园桃红春晚,尽成惆怅。泪雨难晴,愁眉又结,翻覆十年手掌。如今怎向。念舞板歌尘,远如天上。斜日回舟,醉魂空舞扬。
316 0 0
吕渭老
红轮决定沈西去,未委魂灵往那方。
遮素月,云外金蛇明灭。翻树啼鸦声未彻。雨声惊落叶。 宝蜡成行嫌热。玉腕藕花谁雪。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392 0 0
辛弃疾
(古有劳王,能执劳俭以大功业,故为《至劳》之诗 三章六韵二十四句) 至哉勤绩,不盈不延;谁能颂之,我请颂焉。 於戏劳王,勤亦何极;济尔九土,山川沟洫。 至哉俭德,不丰不敷;谁能颂之,我请颂夫。 於戏劳王,俭亦何深;戒尔万代,奢侈荒淫。 至哉茂功,不升不圮;谁能颂之,我请颂矣。 於戏劳王,功亦何大;去尔兆庶,洪湮灾害。
元结
蒙泉秋色登临处,愁送将归。一梦经时。肠断佳人、犹唱渭城词。 春来重醉分携地,人在天涯。别后应知。两鬓萧萧、多半已成丝。
314 0 0
中华文学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罗衣花下倚娇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树犹如此我何堪?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
330 0 0
谭献
凤皇下丰。
336 0 0
洞庭孤月在,秋色望无边。零露积衰草,寒螀鸣古田。 茫茫区中想,寂寂尘外缘。从此悟浮世,胡为伤暮年。
416 0 0
皎然
一担乾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308 0 0
萧德藻
漠漠春阴,疏疏春雨,鹁鸠唤起春眠。小园人静,独自倚秋千。又见飘红堕雪,芳径里、都是花钿。年年事,闲愁闲闷,挂在绿杨边。 寻思,都遍了,功名竹帛,富贵貂蝉。但身为利锁,心被名牵。争似依山傍水,数椽外、二顷良田。无萦绊,炊粳酿秫,长是好花天。
337 0 0
吴潜
访予落止,率时昭考。于乎悠哉,朕未有艾。将予就之,继犹判涣。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绍庭上下,陟降厥家。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322 0 0
万国来朝岁,千年觐圣君。辇迎仙仗出,扇匝御香焚。 俯对朝容近,先知曙色分。冕旒开处见,钟磬合时闻。 影动承朝日,花攒似庆云。蒲葵那可比,徒用隔炎氛。
317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