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桥清夜饮,花露重、烛光寒。约处处行歌,朝朝买酒,典却朝衫。尊前自堪一醉,但落红、枝上不堪安。归去柳阴行月,酒醒画角声残。 王官。难得似君闲。闲我见君难。记李陌看花,光阴冉冉,风雨番番。相逢故人又别,送君归、斜日万重山。江上愁思满目,离离芳草平阑。
460 0 0
刘辰翁
九罭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鸿飞遵渚,公归无所,於女信处。鸿飞遵陆,公归不复,於女信宿。 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
368 0 0
佚名
楞伽大师兄,夸曦识道理。破锁推玄关,高辩果难揣。 论语老庄易,搜索通神鬼。起信中百门,敲骨得佛髓。 此外杂经律,泛读一万纸。高殿排名僧,执卷坐累累。 化物自一心,三教齐发起。随钟嚼宫商,满口文字美。 商贾女郎辈,不曾道生死。纵遇强礼拜,雅语不露齿。 劈破天地来,节义可屈指。季展即此僧,孤立无依倚。 近来爱作诗,新奇颇烦委。忽忽造古格,削尽俗绮靡。 假如慵裹头,但勤读书史。切磋并工夫,休远不可比。 怜僧无远□,信佛残未已。貌古饶风情,清论兴亹亹。 访余十数度,相去三五里。见时心亦喜,不见心亦喜。 见时谈谑乐,四座尽角嘴。不见养天和,无人聒人耳。 昨朝披雪来,面色赤靴靴。封灶养黄金,许割方寸匕。 泥丸佛□教,怛化庄亦耻。未达不敢尝,孔子疑季子。 药成必分余,余必投泥里。不如向阳堂,拨醅泛浮蚁。 麹米本无愆,酒成是法水。行道不见心,毁誉徒云尔。 雪晴天气和,日光弄梅李。春鸟娇关关,春风醉旎旎。 道上正无尘,人家有花卉。高僧有拄杖,愿得数觏止。
480 0 0
卢仝
圣祚无疆,庆传乐章。金枝繁茂,玉叶延长。 海渎常晏,波涛不扬。汪汪美化,垂范今王。
347 0 0
中华文学
霜月和银灯,乍送目楼台,星汉高下。爱东风、已暖绮罗香,竞走去来车马。红莲万斛,开尽处、长安一夜。少年郎、两两桃花面,有馀光相借。因甚灵山在此,是何人、能运神化。对景便作神仙会,恐云轩且驾。思曾待、龙楼俯览,笑声远、洞天飞斝。向东来、尤幸时如故,群芳未开谢。
400 0 0
黄裳
【采桑子】 拨灯书尽红笺也,[1] 依旧无聊。 玉漏迢迢,[2] 梦里寒花隔玉箫。[3] 几竿修竹三更雨, 叶叶萧萧。[4] 分付秋潮, 莫误双鱼到谢桥。[5]
391 0 0
纳兰性德
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全似玉尘销更积, 半成冰水结还流。光添曙色连天远,轻逐春风绕玉楼。 平地已沾盈尺润,年丰须荷富人侯。
384 0 0
陈羽
秋风飒飒鸣条,风月相和寂寥。黄叶一离一别, 青山暮暮朝朝。寒江渐出高岸,古木犹依断桥。 明日行人已远,空馀泪滴回潮。
331 0 0
刘长卿
江蓠摇落江枫冷,霜空雁程初到。万景正悲凉,奈曲终人杳。登临嗟老矣,问今古、清愁多少。一梦东园,十年心事,恍然惊觉。 肠断,紫霞深,知音远、寂寂琴凄调。短发已无多,怕西风吹帽。黄花空自好。问谁识、对花怀抱。楚山远,九辩难招,更晚烟残照。
305 0 0
怜君无那是多情,枕上相看直到明。日照绿窗人去住, 鸦啼红粉泪纵横。愁肠只向金闺断,白发应从玉塞生。 为报花时少惆怅,此生终不负卿卿。
419 0 0
瓜州渡口。恰恰城如斗。乱絮飞钱迎马首。也学玉关榆柳。 面前直控金山。极知形胜东南。更愿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
李好古
试问平生,几番见、中秋明月。今老矣,一年紧似,一年时节。底事层阴生障碍,不教玉界冰壶彻。莫姮娥、嫌此白头翁,心肠别。 风动处,浮云揭。云绽处,清光泄。倩何人扫荡,大家澄澈。且掉悲欢离合事,相逢只怕尊中竭。放儿童、今夜上青霄,探蟾穴。
390 0 0
吴潜
【惜余春】 (踏莎行) 急雨收春, 斜风约水, 浮江涨绿鱼文起。 年年游子惜余春, 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 关情纸尾, 阑干长对西曛倚。 鸳鸯俱是白头时, 江南渭北三千里。
358 0 0
贺铸
兰台仙史,好在多情否。不寄一行书,过西风、飞鸿去后。功名心事,千载与君同,只狂饮,只狂吟,绿鬓殊非旧。 山歌村馆,愁醉浔阳叟。且借两州春,看一曲、樽前舞袖。古来毕竟,何处是功名,不同饮,不同吟,也劝时开口。
330 0 0
晁补之
青嶂青溪直复斜,白鸡白犬到人家。 仙人住在最高处,向晚春泉流白花。
366 0 0
顾况
老鹤玄猿伴采芝,有时长叹独移时。 翠娥红粉婵娟剑,杀尽世人人不知。
414 0 0
子山园静怜幽木,公干词清咏荜门。 月上风微萧洒甚,斗醪何惜置盈尊。
401 0 0
陆龟蒙
常氏称心少年情缘浅,老来欢爱深,费尽长门买赋金。酒满斟,醉来花下吟。缠头锦,愿得常称心。
356 0 0
刘时中
草草闾巷喧,涂车俨成位。冥冥何所须,尽我生人意。 北邙路非远,此别终天地。临穴频抚棺,至哀反无泪。 尔形未衰老,尔息才童稚。骨肉安可离,皇天若容易。 房帷即灵帐,庭宇为哀次。薤露歌若斯,人生尽如寄。
354 0 0
孟云卿
山捧亭台郭绕山,遥盘苍翠到山巅。岩中古井虽通海, 窟里阴云不上天。罗列众星依木末,周回万室在檐前。 我来可要归禅老,一寸寒灰已达玄。
407 0 0
方干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