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395 0 0
白居易
远窗浮槛亦成年,几伴杨公白昼筵。日暖烟花曾扑地, 气浮星象却归天。闲将水石侵军垒,醉引笙歌上钓船。 无限恩波犹在目,东风吹起细漪涟。
417 0 0
陆龟蒙
漠漠轻阴。养花天气,乍暗还明。曲径风微,蜂迷红片,蝶趁游人。 平芜极目青青。谩怅望、谁招断魂。柳外愁闻,莺雏唤友,鸠妇呼晴。
377 0 0
中华文学
【武陵春】 绿蕙红兰芳信歇, 金蕊正风流。 应为诗人多怨秋, 花意与消愁。 梁王苑路香英密, 长记旧嬉游。 曾看飞琼戴满头, 浮动舞梁州。
435 0 0
晏几道
五湖春水接遥天,国破君亡不记年。 惟有妖娥曾舞处,古台寂寞起愁烟。
389 0 0
【菩萨蛮】 木樨 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 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 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 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
402 0 0
朱淑真
双鬟垂未合,三十才过半。本是绮罗人,今为山水伴。 春泉共挥弄,好树同攀玩。笑容共底迷,酒思风前乱。 红凝舞袖急,黛惨歌声缓。莫唱杨柳枝,无肠与君断。
400 0 0
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老惜光阴甚,慵牵兴绪孤。 偶成投秘简,聊得泛平湖。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画图。 旌旗遮屿浦,士女满闉闍.似木吴儿劲,如花越女姝。 牛侬惊力直,蚕妾笑睢盱。怪我携章甫,嘲人托鹧鸪。 闾阎随地胜,风俗与华殊。跣足沿流妇,丫头避役奴。 雕题虽少有,鸡卜尚多巫。乡味尤珍蛤,家神爱事乌。 舟船通海峤,田种绕城隅。栉比千艘合,袈裟万顷铺。 亥茶阗小市,渔父隔深芦。日脚斜穿浪,云根远曳蒲。 凝风花气度,新雨草芽苏。粉坏梅辞萼,红含杏缀珠。 薅馀秧渐长,烧后葑犹枯。绿綟高悬柳,青钱密辫榆。 驯鸥眠浅濑,惊雉迸平芜。水静王馀见,山空谢豹呼。 燕狂捎蛱蝶,螟挂集蒲卢。浅碧鹤新卵,深黄鹅嫩雏。 村扉以白板,寺壁耀赪糊。禹庙才离郭,陈庄恰半途。 石帆何峭峣,龙瑞本萦纡。穴为探符坼,潭因失箭刳。 堤形弯熨斗,峰势踊香炉。幢盖迎三洞,烟霞贮一壶。 桃枝蟠复直,桑树亚还扶。鳖解称从事,松堪作大夫。 荣光飘殿阁,虚籁合笙竽。庭狎仙翁鹿,池游县令凫。 君心除健羡,扣寂入虚无。冈蹋翻星纪,章飞动帝枢。 东皇提白日,北斗下玄都。骑吏裙皆紫,科车幰尽朱。 地侯鞭社伯,海若跨天吴。雾喷雷公怒,烟扬灶鬼趋。 投壶怜玉女,噀饭笑麻姑。果实经千岁,衣裳重六铢。 琼杯传素液,金匕进雕胡。掌里承来露,柈中钓得鲈。 菌生悲局促,柯烂觉须臾。稊米休言圣,醯鸡益伏愚。 鼓鼙催暝色,簪组缚微躯。遂别真徒侣,还来世路衢。 题诗叹城郭,挥手谢妻孥。幸有桃源近,全家肯去无。
386 0 0
元稹
珍木郁清池,风荷左右披。浅觞宁及醉,慢舸不知移。 荫簟流光冷,凝簪照影欹。胡为独羁者,雪涕向涟漪。
410 0 0
畅当
编辑先生: 有一点关于误译和误排的,请给我订正一下:一、《译文》第二卷第一期的《表》里,我把Gannove译作“怪物”,后来觉得不妥,在单行本里,便据日本译本改作“头儿”。现在才知道都不对的,有一个朋友给我查出,说这是源出犹太的话,意思就是“偷儿”,或者译为上海通用话:贼骨头。 二、第六期的《恋歌》里,“虽是我的宝贝”的“虽”字,是“谁”字之误。 三、同篇的一切“?”字,都是“槲”字之误;也有人译作“橡”,我因为发音易与制胶皮的“橡皮树”相混,所以避而不用,却不料又因形近,和“?”字相混了。鲁迅。九月八日。 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九月十六日《译文》月刊终刊号(总第十三号),原题《订正》。
315 0 0
鲁迅
驾飙车直上,绛衣惹、彩云轻。过宝树千峰,东逾绿海,宫殿峥嵘。檐楹万花灿倚,映阶层、十二总雕琼。剑佩簪裳卫肃,序班真辅仙卿。 瑶京。谁解有神升。为秘授玄经。拜九光霞里,轮金日耀,丹篆符明。龙鸾再催羽仗,报帝皇、新御紫阳城。归路梅花弄玉,数声月冷风清。
301 0 0
常思瀑布幽,晴晀喜逢秋。一带连青嶂,千寻倒碧流。 湿云应误鹤,翻浪定惊鸥。星浦虹初下,炉峰烟未收。 岩高时褭褭,天净起悠悠。傥见朝宗日,还须济巨舟。
358 0 0
比似寻芳娇困。不是弓弯拍衮。无物倚春慵,三寸袜痕新紧。羞褪。羞褪。匆匆心情未稳。褪履
356 0 0
刘辰翁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340 0 0
叶梦得
过庭闻礼日,趋侍记言回。独卧玉窗前,卷帘残雨来。 高秋南斗转,凉夜北堂开。水影入朱户,萤光生绿苔。 简成良史笔,年是洛阳才。莫重白云意,时人许上台。
【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1] 深则厉,浅则揭。[2] 有渳济盈,有鷕雉鸣。[3] 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雝雝鸣雁,旭日始旦。[4] 士如归妻,迨冰未泮。[5]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6]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7]
430 0 0
诗经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泰山 一作:太山)
370 0 0
李斯
吾闻古君子,介介励其节。入门疑储宫,抚己思鈇钺。 志者若不退,佞者何由达。君臣一殽膳,家国共残杀。 此道见于今,永思心若裂。王臣方謇謇,佐我无玷缺。 如何以谋计,中道生芽蘖。宪司遵故典,分道播南越。 苍惶出班行,家室不容别。玄鬓行为霜,清泪立成血。 乘遽剧飞鸟,就传过风发。嗟吾何为者,叨在造士列。 献文不上第,归于淮之汭.蹇蹄可再奔,退羽可后歇。 利则侣轩裳,塞则友松月。而于方寸内,未有是愁结。 未为禄食仕,俯不愧梁粝。未为冠冕人,死不惭忠烈。 如何有是心,不能叩丹阙。赫赫负君归,南山采芝蕨。 南荒不择吏,致我交阯覆。绵联三四年,流为中夏辱。 懦者斗即退,武者兵则黩。军庸满天下,战将多金玉。 刮则齐民痈,分为猛士禄。雄健许昌师,忠武冠其族。 去为万骑风,住作一川肉。昨朝残卒回,千门万户哭。 哀声动闾里,怨气成山谷。谁能听昼鼙,不忍看金镞。 吾有制胜术,不奈贱碌碌。贮之胸臆间,惭见许师属。 自嗟胡为者,得蹑前修躅。家不出军租,身不识部曲。 亦衣许师衣,亦食许师粟。方知古人道,荫我已为足。 念此向谁羞,悠悠颍川绿。 天子丙戌年,淮右民多饥。就中颍之汭,转徙何累累。 夫妇相顾亡,弃却抱中儿。兄弟各自散,出门如大痴。 一金易芦卜,一缣换凫茈。荒村墓鸟树,空屋野花篱。 儿童啮草根,倚桑空羸羸。斑白死路傍,枕土皆离离。 方知圣人教,于民良在斯。厉能去人爱,荒能夺人慈。 如何司牧者,有术皆在兹。粤吾何为人,数亩清溪湄。 一写落第文,一家欢复嬉。朝食有麦饘,晨起有布衣。 一身既饱暖,一家无怨咨。家虽有畎亩,手不秉镃基。 岁虽有札瘥,庖不废晨炊。何道以致是,我有明公知。 食之以侯食,衣之以侯衣。归时恤金帛,使我奉庭闱。 抚己愧颍民,奚不进德为。因兹感知己,尽日空涕洟。
皮日休
平分素商。四垂翠幕,斜界银潢。颢气通建章。正烟澄练色,露洗水光。明映波融太液,影随帘挂披香。楼观壮丽,附霁云、耀绀碧相望。 宫妆。三千从赭黄。万年世代,一部笙簧。夜宴花漏长。乍莺歌断续,燕舞回翔。玉座频燃绛蜡,素娥重按霓裳。还是共唱御制词,送御觞。
405 0 0
万俟咏
橘肥梅小蜡橙黄。薄薄板桥霜。春透谢娘庭院,雅宜倚玉偎香。 旧情如纸,新情如海,冷热心肠。谁为移根换叶,桃花自识刘郎。
310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