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石乱流处,竹深斜照归。主人卧磻石,心耳涤清晖。 春雷近作解,空谷半芳菲。云栋彩虹宿,药圃蝴蝶飞。 恶嚣慕嘉遁,几夜瞻少微。相见竟何说,忘情同息机。
363 0 0
钱起
风急云轻鹤背寒,洞天谁道却归难。 千山万水瀛洲路,何处烟飞是醮坛。
369 0 0
中华文学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454 0 0
韦应物
种田不遇岁,策名不遭时。胡尘晦落日,西望泣路岐。 猛虎啸北风,麇麚皆载驰。深泥架疲牛,踸踔余何之。 诘屈白道转,缭绕清溪随。荒谷啸山鬼,深林啼子规。 长叹指故山,三奏归来词。不逢眼中人,调苦车逶迟。 士繇松筠操,幼深琼树姿。别来平安否,何阶一申眉。 白云失帝乡,远水恨天涯。昂藏双威凤,曷月还西枝。 努力爱华发,盛年振羽仪。但令迍难康,不负沧洲期。 莫作新亭泣,徒使夷吾嗤。
309 0 0
沈云别浦。又何苦扁舟,青衫尘上。客里相逢,洒洒舌端飞雨。只今便把如伊吕。是当年、渔翁樵父。少知音者,苍烟吾社,白鸥吾侣。 是如此英雄辛苦。知从前、几个适齐去鲁。一剑西风,大海鱼龙掀舞。自来多被清谈误。把刘琨、埋没千古。扣舷一笑,夕阳西下,大江东去。
401 0 0
詹玉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395 0 0
吴均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386 0 0
杜牧
渐东风暖,陇梅残,霁云碧。嫩草柔条,又回江城春色。乍促银签,便篆香纹蜡有余迹。愁梦相兼,尽日高无力。 这些离恨,依然是、酒醒又如织。料伊怀情,也应向人端的。何故近日,全然无消息。问伊看,伊教人到此,如何休得。
340 0 0
李甲
飞观横空,众山绕甸,江面相照。曲槛披风,虚檐挂月,据尽登临要。有时巾履,访公良夜,坐我半天林杪。揽浮丘、飘飘衣袂,相与似游蓬岛。 主人胜度,文章英妙,合住北扉西沼。何事十年,风洒露沐,不厌江山好。曲屏端有,吹箫人在,同倚暮云清晓。乘除了、人间宠辱,付之一笑。
337 0 0
张元干
何胤本征士,高情动天地。既无阀阅门,常嫌冠冕累。 宰邑著嘉政,为郡留高致。移官在书府,方乐鸳池贵。 玉季牧江西,泣之不忍离。舍杖随之去,天下钦高义。 乌帽白絺裘,篮舆竹如意。黄菊陶潜酒,青山谢公妓。 月槛咏诗情,花溪钓鱼戏。钟陵既方舟,魏阙将结驷。 甘求白首闲,不为苍生起。优诏加大监,所以符公议。 既为逍遥公,又作鸱夷子。安车悬不出,驷马闲无事。 微雨汉陂舟,残日终南骑。富贵尽凌云,何人能至此。 猜祸皆及身,何复至如是。贤哉此丈夫,百世一人矣。
426 0 0
皮日休
惊晓漏,护春眠。格外娇慵只自怜。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493 0 0
纳兰性德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375 0 0
孟郊
台色齐辉,一点长庚,夜来更明。渐日添宫线,功催补衮,春回梅萼,香趁调羹。鹤禁班高,槐庭恩重,八帙骎骎人共荣。谁知道,纵身居公辅,心似书生。 东楼见说初成。有帘卷江山万里横。想高情长羡,碧云出处,清时未计,绿野经营。东阁郎君,南宫进士,管领孙枝扶寿觥。齐眉醉,笑尊前乐事,真个全并。
360 0 0
卢祖皋
夜 夜,无所不包的夜,我颂美你! 夜,现在万象都象乳饱了的婴孩,在你大母温柔的、怀抱中眠熟。 一天只是紧叠的乌云,象野外一座帐篷,静悄悄 的,静悄悄的; 河面只闪着些纤微,软弱的辉芒,桥边的长梗水 草,黑沉沉的象几条烂醉的鲜鱼横浮在水上,任 凭惫懒的柳条,在他们的肩尾边撩拂; 对岸的牧场,屏围着墨青色的榆荫,阴森森的, 象一座才空的古墓;那边树背光芒,又是什么 呢?
317 0 0
徐志摩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327 0 0
姜夔
忽地晴天作雨天,全无暑气似秋间。看看水没来时路, 渐渐云藏望处山。风趁鹭鸶双出苇,浪催渔父尽归湾。 一心准拟闲登眺,却被诗情使不闲。
362 0 0
杜荀鹤
御征乘宫出郊甸,安歌率舞递将迎。 自有云门符帝赏,犹持雷鼓答天成。
338 0 0
一 门前几行竹,后园树荫毵,墙苔斑驳日影迟,清妙静淑白岩庵。 庵里何人居?修道有女师:大师正中年,小师甫二十。 大师昔为大家妇。夫死誓节作道姑,小师祝发心悲切,字郎不幸音尘绝。 彼此同怜运不济,持斋奉佛山隈里;花开花落春来去,庵堂里尽日念阿弥。 佛堂庄洁供大士,大士微笑手拈花,春慵画静风日眠,木鱼声里悟禅机。 禅机悟末得,凡心犹兀兀;大师未忘人间世,小师情孽正放花。 情孽放花不自知,芳心苦闷说无词;可怜一对笼中鸟,尽日呢喃尽日悲。 长尼多方自譬解,人间春色亦烟花,筵席大小终须散,出家岂有再还家。 二 繁星天,明月夜,春花茂,秋草败,燕双栖.子规啼,蝶恋花,蜂收蕊——自然风色最恼人,出家人对此浑如醉。 门前竹影琉,后圃村荫绵,蒲团氤氲里,有客来翩翩。 客来慕山色,随喜偶问庵,小师出应门,腮颊起红痕。 红痕印颊亦印心小女自此傲讽经佛缘,尘缘——两不可相兼; 枯寂,生命——弱俗抑率真? 神气顿恍惚,清泪湿枕衾,幼尼亦不言,长尼亦不问。 三 竹影当婆娑,树影犹掩映。如何白岩庵,不见修行人? 佛堂佛座尽灰积拈花大士亦蒙尘子规空啼月,蜘网布庵门。 疏林发凉风荒圃有余薪鸦闹斜阳里似笑强修行! 此诗写于1922年留英期间,发表于1923年5月5日《时事新报。学灯》
507 0 0
岁将暮兮日已寒。中心乱兮勿多言。 内怵惕兮徂玉床。横自陈兮君之傍。
357 0 0
佚名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399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