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初罢雾,岐海正分流。渔浦飏来笛,鸿逵翼去舟。
417 0 0
中华文学
孤云独鹤自悠悠,别后经年尚泊舟。渔父致词相借问, 仙郎能赋许依投。折芳远计三春草,乘兴闲看万里流。 莫怪杜门频乞假,不堪扶病拜龙楼。
336 0 0
“假如先生面前站着一个中学生,处此内忧外患交迫的非常时代,将对他讲怎样的话,作努力的方针?” 编辑先生: 请先生也许我回问你一句,就是:我们现在有言论的自由么?假如先生说“不”,那么我知道一定也不会怪我不作声的。假如先生意以“面前站着一个中学生”之名,一定要逼我说一点,那么,我说:第一步要努力争取言论的自由。 ※ ※ ※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二年一月一日《中学生》新年号。《中学生》,以中学生为对象的综合性刊物。参看本卷第277页注②。 15年香港注册公司www.2012hkcompany.com
323 0 0
鲁迅
巨鳌头缩翻仙翠,蟠桃烂落珊瑚地。 浪溅霓旌湿鹏翅,略别千年太容易。
431 0 0
贯休
佳人但莫吹参差,正怜月色生酒卮。 山公取醉不关我,为爱尊前白鹭鹚。
416 0 0
皎然
因为太学选,志业彻春闱。首领诸生出,先登上第归。 一荣犹未已,具庆且应稀。纵马行青草,临岐脱白衣。 家遥楚国寄,帆对汉山飞。知己盈华省,看君再发机。
400 0 0
李频
记得已是四年前的事了,时维二月,我和妇孺正陷在上海闸北的火线中〔2〕,眼见中国人的因为逃走或死亡而绝迹。后来仗着几个朋友的帮助,这才得进平和的英租界,难民虽然满路,居人却很安闲。和闸北相距不过四五里罢,就是一个这么不同的世界,——我们又怎么会想到哈尔滨。 这本稿子的到了我的桌上,已是今年的春天,我早重回闸北,周围又复熙熙攘攘的时候了。但却看见了五年以前,以及更早的哈尔滨。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精神是健全的,就是深恶文艺和功利有关的人,如果看起来,他不幸得很,他也难免不能毫无所得。 听说文学社曾经愿意给她付印,稿子呈到中央宣传部书报检查委员会那里去,搁了半年,结果是不许可。人常常会事后才聪明,回想起来,这正是当然的事:对于生的坚强和死的挣扎,恐怕也确是大背“训政”〔3〕之道的。今年五月,只为了《略谈皇帝》〔4〕这一篇文章,这一个气焰万丈的委员会就忽然烟消火灭,便是“以身作则”的实地大教训。奴隶社〔5〕以汗血换来的几文钱,想为这本书出版,却又在我们的上司“以身作则”的半年之后了,还要我写几句序。然而这几天,却又谣言蜂起,闸北的熙熙攘攘的居民,又在抱头鼠窜了,路上是骆驿不绝的行李车和人,路旁是黄白两色的外人,含笑在赏鉴这礼让之邦的盛况。自以为居于安全地带的报馆的报纸,则称这些逃命者为“庸人”或“愚民”。我却以为他们也许是聪明的,至少,是已经凭着经验,知道了煌煌的官样文章之不可信。他们还有些记性。 现在是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四的夜里,我在灯下再看完了《生死场》。周围像死一般寂静,听惯的邻人的谈话声没有了,食物的叫卖声也没有了,不过偶有远远的几声犬吠。想起来,英法租界当不是这情形,哈尔滨也不是这情形;我和那里的居人,彼此都怀着不同的心情,住在不同的世界。然而我的心现在却好像古井中水,不生微波,麻木的写了以上那些字。这正是奴隶的心!——但是,如果还是搅乱了读者的心呢?那么,我们还决不是奴才。 不过与其听我还在安坐中的牢骚话,不如快看下面的《生死场》,她才会给你们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鲁迅。 CC 〔1〕本篇最初印入《生死场》。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薨莹,黑龙江呼兰县人,小说家。《生死场》是她所著的中篇小说,《奴隶丛书》之一,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上海容光书局出版。 〔2〕指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上海战争。 〔3〕“训政”孙中山提出的建国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在“训政时期”由政府对民众进行行使民权的训练。国民党政府曾于一九三一年六月公布所谓《训政时期约法》,借“训政”为名,剥夺人民一切民主权利,长期实行独裁统治。 〔4〕《略谈皇帝》应作《闲话皇帝》。一九三五年五月,上海《新生》周刊第二卷第十五期发表易水(艾寒松)的《闲话皇帝》一文,泛论古今中外的君主制度,涉及日本天皇,当时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即以“侮辱天皇,妨害邦交”为名提出抗议。国民党政府屈从压力,并趁机压制进步舆论,将《新生》周刊查封,由法院判处该刊主编杜重远一年二个月徒刑。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也因“失责”而撤销。参看本书《后记》及其注〔13〕。〔5〕奴隶社一九三五年鲁迅为编印几个青年作者的作品而拟定的一个社团名称。以奴隶社名义出版的《奴隶丛书》,除《生死场》外,还有叶紫的《丰收》和田军的《八月的乡村》。 #p#副标题#e#
317 0 0
国之重镇惟幽都,东威九夷制北胡。五军精卒三十万, 百战百胜擒单于。前临滹沱后沮水,崇山沃野亘千里。 昔时燕王重贤士,黄金筑台从隗始。倏忽兴王定蓟丘, 汉家又以封王侯。萧条魏晋为横流,鲜卑窃据朝五州。 我唐区夏馀十纪,军容武备赫万祀。彤弓黄钺授元帅, 垦耕大漠为内地。季秋胶折边草腓,治兵羽猎因出师。 千营万队连旌旗,望之如火忽雷驰。匈奴慑窜穷发北, 大荒万里无尘飞。隋家昔为天下宰,穷兵黩武征辽海。 南风不竞多死声,鼓卧旗折黄云横。六军将士皆死尽, 战马空鞍归故营。时迁道革天下平,白环入贡沧海清。 自有农夫已高枕,无劳校尉重横行。
341 0 0
贾至
仗顺继皇业,并吞势由己。天命屈雄图,谁歌大风起。 得股肱贤明,能以奇用兵。何事伤客情,何人归帝京。 雄名垂竹帛,荒陵压阡陌。终古更何闻,悲风入松柏。
358 0 0
鄱阳古岸边,无一树无蝉。路转他山大,砧驱乡思偏。 湖平帆尽落,天淡月初圆。何事尧云下,干戈满许田。
409 0 0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339 0 0
辛弃疾
落落树阴紫,澄澄水华碧。复有翻飞禽,裴回疑曳舄。
442 0 0
卢照邻
露盘金冷初阑暑。暑阑初冷金盘露。风细引鸣蛩。蛩鸣引细风。 雨零愁远路。路远愁零雨。空醉一尊同。同尊一醉空。
302 0 0
塞上蕃僧老,天寒疾上关。远烟平似水,高树暗如山。 去马朝常急,行人夜始闲。更深听刁斗,时到磬声间。
雍陶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324 0 0
刘采春
黔中初罢职,薄俸亦无残。举目乡关远,携家旅食难。 野梅将雪竞,江月与沙寒。两鬓愁应白,何劳把镜看。
441 0 0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 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
355 0 0
刘禹锡
万方厌秦德,战伐何纷纷。四皓同无为,丘中卧白云。 自汉成帝业,一来翼储君。知几道可尚,隐括成元勋。
370 0 0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378 0 0
李隆基
文公不可见,空使蜀人传。讲席何时散,高台岂复全。 丰碑文字灭,冥漠不知年。
330 0 0
岑参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