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梦匆匆破后。妆粉乱痕沾袖。遥想酒醒来,无奈玉销花瘦。回首。回首。绕岸夕阳疏柳。
306 0 0
秦观
神迁不火葬,新塔露疏柽。是物皆磨灭,唯师出死生。 虚堂散钓叟,怪木哭山精。林下路长在,无因更此行。
350 0 0
中华文学
古罗衣上金针样,绣出芳妍。玉砌朱阑。紫艳红英照日鲜。 佳人画阁新妆了,对立丛边。试摘婵娟。贴向眉心学翠钿。
353 0 0
晏殊
【兰州庄严寺】 访僧入孤寺,一径苍苔深。 寒磬秋花落,承尘破纸吟。 潭光澄夕照,松翠下庭荫。 不尽古时意,萧萧雅满林。
433 0 0
谭嗣同
碧烟红雾漾人衣,宿雾苍苔石径危。风巧解吹松上曲, 蝶娇频采脸边脂。同寻僻境思携手,暗指遥山学画眉。 好把身心清净处,角冠霞帔事希夷。
308 0 0
给园支遁隐,虚寂养身和。春晚群木秀,间关黄鸟歌。 林栖居士竹,池养右军鹅。炎月北窗下,清风期再过。
303 0 0
孟浩然
禅地无尘夜,焚香话所归。树摇幽鸟梦,萤入定僧衣。 破月斜天半,高河下露微。翻令嫌白日,动即与心违。
389 0 0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319 0 0
李白
封匏寄酒提携远,织笼盛梅答赠迟。九度搅和谁用法,四边窥摘自攀枝。樽罍泛蚁堪尝日,童稚驱禽欲熟时。毕卓醉狂潘氏少,倾来掷去恰相宜。
325 0 0
方干
万里闽中去渺然,孤舟水上入寒烟。 辕门拜首儒衣弊,貌似牢之岂不怜。
345 0 0
刘长卿
闻君东山意,宿昔紫芝荣。沧洲今何在,华发旅边城。 还汉功既薄,逐胡策未行。徒嗟白日暮,坐对黄云生。 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无为空自老,含叹负生平。
298 0 0
陈子昂
玉关征戍久,空闺人独愁。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 人坐青楼晚,莺语百花时。愁人多自老,肠断君不知。
488 0 0
佚名
观迹成文代结绳,皇风儒教浩然兴。 几人从此休耕钓,吟对长安雪夜灯。
358 0 0
汪遵
数年前也放狂,这几日全无况。闲中件件思,暗里般般量。真个是不精不细丑行藏,怪不得没头没脑受灾殃。从今后花底朝朝醉,人间事事忘。刚方,篌落了膺和滂;荒唐,周全了籍与康。
379 0 0
康海
一夜霜风凋玉芝,苍生望绝士林悲。空怀济世安人略, 不见男婚女嫁时。遗草一函归太史,旅坟三尺近要离。 朔方徙岁行当满,欲为君刊第二碑。
421 0 0
刘禹锡
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 盘巾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 下来立定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傍人送上那足贵, 终赌鸣珰斗自起。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堕地。 眼前争胜难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
323 0 0
王建
翠鬣红衣舞夕晖,水禽情似此禽稀。暂分烟岛犹回首, 只渡寒塘亦共飞。映雾乍迷珠殿瓦,逐梭齐上玉人机。 采莲无限兰桡女,笑指中流羡尔归。 寂寂春塘烟晚时,两心和影共依依。溪头日暖眠沙稳, 渡口风寒浴浪稀。翡翠莫夸饶彩饰,鸊鹈须羡好毛衣。 兰深芷密无人见,相逐相呼何处归。 舞鹤翔鸾俱别离,可怜生死两相随。红丝毳落眠汀处, 白雪花成蹙浪时。琴上只闻交颈语,窗前空展共飞诗。 何如相见长相对,肯羡人间多所思。
443 0 0
崔珏
君心节直更心虚。移植并庭除。好在红蕖相映,卷帘如见吴姝。 清风明月,君无我弃,我不君疏。况有骚人墨客,时来同醉兵厨。
292 0 0
王之道
记得已是四年前的事了,时维二月,我和妇孺正陷在上海闸北的火线中〔2〕,眼见中国人的因为逃走或死亡而绝迹。后来仗着几个朋友的帮助,这才得进平和的英租界,难民虽然满路,居人却很安闲。和闸北相距不过四五里罢,就是一个这么不同的世界,——我们又怎么会想到哈尔滨。 这本稿子的到了我的桌上,已是今年的春天,我早重回闸北,周围又复熙熙攘攘的时候了。但却看见了五年以前,以及更早的哈尔滨。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精神是健全的,就是深恶文艺和功利有关的人,如果看起来,他不幸得很,他也难免不能毫无所得。 听说文学社曾经愿意给她付印,稿子呈到中央宣传部书报检查委员会那里去,搁了半年,结果是不许可。人常常会事后才聪明,回想起来,这正是当然的事:对于生的坚强和死的挣扎,恐怕也确是大背“训政”〔3〕之道的。今年五月,只为了《略谈皇帝》〔4〕这一篇文章,这一个气焰万丈的委员会就忽然烟消火灭,便是“以身作则”的实地大教训。奴隶社〔5〕以汗血换来的几文钱,想为这本书出版,却又在我们的上司“以身作则”的半年之后了,还要我写几句序。然而这几天,却又谣言蜂起,闸北的熙熙攘攘的居民,又在抱头鼠窜了,路上是骆驿不绝的行李车和人,路旁是黄白两色的外人,含笑在赏鉴这礼让之邦的盛况。自以为居于安全地带的报馆的报纸,则称这些逃命者为“庸人”或“愚民”。我却以为他们也许是聪明的,至少,是已经凭着经验,知道了煌煌的官样文章之不可信。他们还有些记性。 现在是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四的夜里,我在灯下再看完了《生死场》。周围像死一般寂静,听惯的邻人的谈话声没有了,食物的叫卖声也没有了,不过偶有远远的几声犬吠。想起来,英法租界当不是这情形,哈尔滨也不是这情形;我和那里的居人,彼此都怀着不同的心情,住在不同的世界。然而我的心现在却好像古井中水,不生微波,麻木的写了以上那些字。这正是奴隶的心!——但是,如果还是搅乱了读者的心呢?那么,我们还决不是奴才。 不过与其听我还在安坐中的牢骚话,不如快看下面的《生死场》,她才会给你们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鲁迅。 CC 〔1〕本篇最初印入《生死场》。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薨莹,黑龙江呼兰县人,小说家。《生死场》是她所著的中篇小说,《奴隶丛书》之一,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上海容光书局出版。 〔2〕指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上海战争。 〔3〕“训政”孙中山提出的建国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在“训政时期”由政府对民众进行行使民权的训练。国民党政府曾于一九三一年六月公布所谓《训政时期约法》,借“训政”为名,剥夺人民一切民主权利,长期实行独裁统治。 〔4〕《略谈皇帝》应作《闲话皇帝》。一九三五年五月,上海《新生》周刊第二卷第十五期发表易水(艾寒松)的《闲话皇帝》一文,泛论古今中外的君主制度,涉及日本天皇,当时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即以“侮辱天皇,妨害邦交”为名提出抗议。国民党政府屈从压力,并趁机压制进步舆论,将《新生》周刊查封,由法院判处该刊主编杜重远一年二个月徒刑。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也因“失责”而撤销。参看本书《后记》及其注〔13〕。〔5〕奴隶社一九三五年鲁迅为编印几个青年作者的作品而拟定的一个社团名称。以奴隶社名义出版的《奴隶丛书》,除《生死场》外,还有叶紫的《丰收》和田军的《八月的乡村》。 #p#副标题#e#
290 0 0
鲁迅
有虞夫人哭虞后,淑女何事又伤离。竹上泪迹生不尽, 寄哀云和五十丝。云和经奏钧天曲,乍听宝琴遥嗣续。 三湘测测流急绿,秋夜露寒蜀帝飞。枫林月斜楚臣宿, 更疑川宫日黄昏。暗携女手殷勤言,环佩玲珑有无间。 终疑既远双悄悄,苍梧旧云岂难召,老猿心寒不可啸。 目眄眄兮意蹉跎,魂腾腾兮惊秋波。曲一尽兮忆再奏, 众弦不声且如何。
324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