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名郡数苏杭,写在殷家三十章。君是旅人犹苦忆, 我为刺史更难忘。境牵吟咏真诗国,兴入笙歌好醉乡。 为念旧游终一去,扁舟直拟到沧浪。
368 0 0
白居易
赏春梨花白雪飘,杏艳紫霞消。柳丝舞困小蛮腰,显得东风恶。野桥,路迢,一弄儿春光闹。夜来微雨洒芳郊,绿遍江南草。蹇马胃山翁,轻衫乌帽,醉模糊归去好。杖藜头酒挑,花梢上月高,任拍手儿童笑。
303 0 0
中华文学
不到山阴十二春,镜中相见白头新。 此生不复为年少,今日从他弄老人。
306 0 0
顾况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①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鉴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醉后颜酡?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
425 0 0
谭嗣同
【渭城少年行】 洛阳三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 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 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 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 念此使人归更早,三月便达长安道。 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江边。 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 秦川寒食盛繁华,游子春来不见家。 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 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 贵里豪家白马骄,五陵年少不相饶。 双双挟弹来金市,两两鸣鞭上渭桥。 渭城桥头酒新熟,金鞍白马谁家宿。[1] 可怜锦瑟筝琵琶,玉台清酒就倡家。[2] 下妇春来不解羞,娇歌一曲杨柳花。
414 0 0
崔颢
积阳躔首夏,隆旱届徂秋。炎威振皇服,歊景暴神州。 气涤朝川朗,光澄夕照浮。草木委林甸,禾黍悴原畴。 国惧流金眚,人深悬磬忧。紫宸兢履薄,丹扆念推沟。 望肃坛场祀,冤申囹圄囚。御车迁玉殿,荐菲撤琼羞。 济窘邦储发,蠲穷井赋优。服闲云骥屏,冗术土龙修。 睿感通三极,天诚贯六幽。夏祈良未拟,商祷讵为俦。 穴蚁祯符应,山蛇毒影收。腾云八际满,飞雨四溟周。 聚霭笼仙阙,连霏绕画楼。旱陂仍积水,涸沼更通流。 晚穗萎还结,寒苗瘁复抽。九农欢岁阜,万宇庆时休。 野洽如坻咏,途喧击壤讴。幸闻东李道,欣奉北场游。
430 0 0
李峤
中年怕踏长亭路。便自有、离愁苦。一自送君趋幕府。惺忪莺舌,呢喃燕觜,那解春无语。 三年山月移朝暮。独倚松风等闲度。到得除书萦绊住。却愁不似,当时皓月,长伴君来去。
293 0 0
楚人不识货,重价求山鸡。 献主昔云是,今来方觉迷。 自居漆园北,久别咸阳西。 风飘落日去,节变流莺啼。 桃李寒未开,幽关岂来蹊?
393 0 0
李白
【水调歌头】 中秋 砧声送风急, 蟋蟀思高秋。 我来对景, 不学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凉兴况, 分付尊中醽醁录, 倍觉不胜幽。 自有多情处, 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 韵悠悠。 清时良夜, 借我此地倒金瓯。 可爱一天风物, 遍倚栏干十二, 宇宙若萍浮。 醉困不知醒, 欹枕卧江流。
369 0 0
米芾
丹槛初结构,孤高冠清川。庭临谷中树,檐落山上泉。 晓色挂残月,夜声杂繁弦。青春去如水,康乐归何年。
485 0 0
朱景玄
登郢属岁阴,及宛懵所适。复闻东汉主,遗此南都迹。 佳气蔼厥初,霸图纷在昔。兹邦称贵近,与世尝薰赫。 遭遇感风云,变衰空草泽。不识邓公树,犹传阴后石。 驱马历闉闍,荆榛翳阡陌。事去物无象,感来心不怿。 怀古对穷秋,兴言伤远客。眇默遵岐路,辛勤弊行役。 云雁号相呼,林麇走自索。顾忆徇书剑,未尝安枕席。 岂暇墨突黔,空持辽豕白。迷复期非远,归欤赏农隙。
320 0 0
张九龄
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花盖飞团影,幡虹曳曲阴。 绮霞遥笼帐,丛珠细网林。寥廓烟云表,超然物外心。
359 0 0
李治
危言危行古时人,归向西山卧白云。买宅尚寻徐处士, 餐霞终访许真君。容颜别后应如故,诗咏年来更不闻。 今日城中春又至,落梅愁绪共纷纷。
396 0 0
吏散重门掩,僧来闭阁闲。远心驰北阙,春兴寄东山。 草长风光里,莺喧静默间。芳辰不可住,惆怅暮禽还。
290 0 0
皇甫冉
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处世忌太洁,至人贵藏晖。 沧浪有钓叟,吾与尔同归。
305 0 0
长安重游侠,洛阳富才雄。玉剑浮云骑,金鞍明月弓。 斗鸡过渭北,走马向关东。孙宾遥见待,郭解暗相通。 不受千金爵,谁论万里功。将军下天上,虏骑入云中。 烽火夜似月,兵气晓成虹。横行徇知己,负羽远从戎。 龙旌昏朔雾,鸟阵卷寒风。追奔瀚海咽,战罢阴山空。 归来谢天子,何如马上翁。
366 0 0
卢照邻
杖头挑得布囊行。活计有谁争。不肯侯家五鼎,碧涧一杯羹。 溪上月,岭头云。不劳耕。瓮中春色,枕上华胥,便是长生。
345 0 0
苏庠
已被月知处,斩新风到来。无人伴幽境,多取木兰栽。
344 0 0
万仞云峰八石泉,李君仙后更谁仙。 我来驻马人何问,老柏无多不种田。
薛能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1]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2]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564 0 0
诗经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