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剑飞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307 0 0
戴复古
异音来骠国,初被奉常人。才可宫商辨,殊惊节奏新。 转规回绣面,曲折度文身。舒散随鸾吹,喧呼杂鸟春。 襟衽怀旧识,丝竹变恒陈。何事留中夏,长令表化淳。
399 0 0
中华文学
春山寂。佳人凝笑山南陌。山南陌。东风寒浅,绛罗衫窄。 阑干倚处云如幕。晚来雨过胭脂滴。胭脂滴。啼妆难劝,且须欢伯。
332 0 0
狱成冤雪晚云开,豸角威清塞雁回。 飞将送迎遥避马,离亭不敢劝金杯。
412 0 0
马戴
自小从游惯,多由戏笑偏。常时矜礼数,渐老荷优怜。 见主承休命,为郎贵晚年。伯喈文与篆,虚作汉家贤。
345 0 0
李嘉祐
玉箸真文久不兴,李斯传到李阳冰。 正悲千载无来者,果见僧中有个僧。
369 0 0
齐己
旧历关中忆废兴,僭奢须戒俭须凭。火光只是烧秦冢, 贼眼何曾视灞陵。钟鼓煎催人自急,侯王更换恨难胜。 不如坐钓清溪月,心共寒潭一片澄。
391 0 0
徐夤
凤拨〓弦鸣夜永,直疑人在浔阳。轻云薄雾隔新妆。但闻儿女语,倏忽变轩昂。 且看金泥花那面,指痕微印红桑。几多余暖与真香。移船犹自可,卷箔又何妨。
461 0 0
王安中
隋舰临淮甸,唐旗出井陉。断鳌支四柱,卓马济三灵。 祖业隆盘古,孙谋复大庭。从来师俊杰,可以焕丹青。 旧族开东岳,雄图奋北溟。邪同獬廌触,乐伴凤凰听。 酣战仍挥日,降妖亦斗霆。将军功不伐,叔舅德惟馨。 鸡塞谁生事,狼烟不暂停。拟填沧海鸟,敢竞太阳萤。 内草才传诏,前茅已勒铭。那劳出师表,尽入大荒经。 德水萦长带,阴山绕画屏。只忧非綮肯,未觉有膻腥。 保佐资冲漠,扶持在杳冥。乃心防暗室,华发称明廷。 按甲神初静,挥戈思欲醒。羲之当妙选,孝若近归宁。 月色来侵幌,诗成有转櫺。罗含黄菊宅,柳恽白蘋汀。 神物龟酬孔,仙才鹤姓丁。西山童子药,南极老人星。 自顷徒窥管,于今愧挈瓶。何由叨末席,还得叩玄扃。 庄叟虚悲雁,终童漫识鼮。幕中虽策画,剑外且伶俜。 俣俣行忘止,鳏鳏卧不瞑。身应瘠于鲁,泪欲溢为荥。 禹贡思金鼎,尧图忆土铏。公乎来入相,王欲驾云亭。
421 0 0
李商隐
聚仁〔2〕先生: 关于大众语的问题,提出得真是长久了,我是没有研究的,所以一向没有开过口。但是现在的有些文章觉得不少是“高论”,文章虽好,能说而不能行,一下子就消灭,而问题却依然如故。 现在写一点我的简单的意见在这里:一,汉字和大众,是势不两立的。 二,所以,要推行大众语文,必须用罗马字拼音〔3〕(即拉丁化,现在有人分为两件事,我不懂是怎么一回事),而且要分为多少区,每区又分为小区(譬如绍兴一个地方,至少也得分为四小区),写作之初,纯用其地的方言,但是,人们是要前进的,那时原有方言一定不够,就只好采用白话,欧字,甚而至于语法。但,在交通繁盛,言语混杂的地方,又有一种语文,是比较普通的东西,它已经采用着新字汇,我想,这就是“大众语”的雏形,它的字汇和语法,即可以输进穷乡僻壤去。中国人是无论如何,在将来必有非通几种中国语不可的运命的,这事情,由教育与交通,可以办得到。 三,普及拉丁化,要在大众自掌教育的时候。现在我们所办得到的是:(甲)研究拉丁化法;(乙)试用广东话之类,读者较多的言语,做出东西来看;(丙)竭力将白话做得浅豁,使能懂的人增多,但精密的所谓“欧化”语文,仍应支持,因为讲话倘要精密,中国原有的语法是不够的,而中国的大众语文,也决不会永久含胡下去。譬如罢,反对欧化者所说的欧化,就不是中国固有字,有些新字眼,新语法,是会有非用不可的时候的。 四,在乡僻处启蒙的大众语,固然应该纯用方言,但一面仍然要改进。譬如“妈的”一句话罢,乡下是有许多意义的,有时骂骂,有时佩服,有时赞叹,因为他说不出别样的话来。先驱者的任务,是在给他们许多话,可以发表更明确的意思,同时也可以明白更精确的意义。如果也照样的写着“这妈的天气真是妈的,妈的再这样,什么都要妈的了”,那么于大众有什么益处呢? 五,至于已有大众语雏形的地方,我以为大可以依此为根据而加以改进,太僻的土语,是不必用的。例如上海叫“打”为“吃生活”,可以用于上海人的对话,却不必特用于作者的叙事中,因为说“打”,工人也一样的能够懂。有些人以为如“像煞有介事”之类,已经通行,也是不确的话,北方人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和江苏人是不一样的,那感觉并不比“俨乎其然”切实。 语文和口语不能完全相同;讲话的时候,可以夹许多“这个这个”“那个那个”之类,其实并无意义,到写作时,为了时间,纸张的经济,意思的分明,就要分别删去的,所以文章一定应该比口语简洁,然而明了,有些不同,并非文章的坏处。 所以现在能够实行的,我以为是(一)制定罗马字拼音(赵元任〔4〕的太繁,用不来的);(二)做更浅显的白话文,采用较普通的方言,姑且算是向大众语去的作品,至于思想,那不消说,该是“进步”的;(三)仍要支持欧化文法,当作一种后备。 还有一层,是文言的保护者,现在也有打了大众语的旗子的了,他一方面,是立论极高,使大众语悬空,做不得;别一方面,借此攻击他当面的大敌——白话。这一点也须注意的。要不然,我们就会自己缴了自己的械。专此布复,即颂时绥。 迅上。八月二日。 CC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八月上海《社会月报》第一卷第三期。 一九三四年五月,汪懋祖在南京《时代公论》周刊第一一○号发表《禁习文言与强令读经》一文,鼓吹文言,提倡读经。当时吴研因在南京、上海报纸同时发表《驳小学参教文言中学读孟子》一文,加以反驳。于是在文化界展开了关于文言与白话的论战。同年六月十八、十九日《申报·自由谈》先后刊出了陈子展的《文言——白话——大众语》和陈望道的《关于大众语文学的建设》二文,提出了有关语文改革的大众语问题;随后各报刊陆续发表不少文章,展开了关于大众语问题的讨论。七月二十五日,当时《社会月报》编者曹聚仁发出一封征求关于大众语的意见的信,信中提出五个问题:“一、大众语文的运动,当然继承着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而来的;究竟在现在,有没有划分新阶段,提倡大众语的必要?二、白话文运动为什么会停滞下来?为什么新文人(五四运动以后的文人)隐隐都有复古的倾向?三、白话文成为特殊阶级(知识分子)的独占工具,和一般民众并不发生关涉;究竟如何方能使白话文成为大众的工具?四、大众语文的建设,还是先定了标准的一元国语,逐渐推广,使方言渐渐消灭?还是先就各大区的方言,建设多元的大众语文,逐渐集中以造成一元的国语?五、大众语文的作品,用什么方式去写成?民众所惯用的方式,我们如何弃取?”鲁迅这一篇虽分五点作答,但并不针对曹聚仁来信所提的问题。他在同年七月二十九日致曹聚仁的另一信中曾针对这五个问题作了答复(见《鲁迅书信集》)。 〔2〕曹聚仁(1900—1972)浙江浦江人,作家,曾任暨南大学教授和《涛声》周刊主编。 〔3〕罗马字拼音泛指用拉丁字母(即罗马字#p#副标题#e#
321 0 0
鲁迅
策杖迎诗客,归房理病身。闲收无效药,遍寄有情人。 ——广宣 草木分千品,方书问六陈。还知一室内,我尔即天亲。 ——李益
440 0 0
李益
四俊乡书荐鹗,一夔漕府登贤。明年春晚柳如烟。看取胪传金殿。 册府牙签昼阅,词垣紫诰宵传。青楼买酒定无缘。且放金杯潋滟。
306 0 0
山馆坐待晓,夜长吟役神。斜风吹败叶,寒烛照愁人。 蕴蓄天然性,浇讹世恶真。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谋身。
450 0 0
杜荀鹤
结庐胜境,似旧日曾游,玉连佳处。万花织组。爱回廊宛转,楚腰束素。度密穿青,上有燕支万树。探梅去。正竹外一枝,春意如许。 奇绝盘谷序。更碧皱沿堤,绮霏承宇。柳桥花坞。问何人解有,玉兰能赋。老子婆娑,长与春风作主。彩衣舞。看人间、落花飞絮。
425 0 0
山云行绝塞,大火复西流。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 穷途愧知己,暮齿借前筹。已费清晨谒,那成长者谋。 解衣开北户,高枕对南楼。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礼宽心有适,节爽病微瘳。主将归调鼎,吾还访旧丘。
杜甫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1]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2]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3]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麄砂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4]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5]
452 0 0
【采莲赋】 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 于时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馀,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衤荐,菊泽未反,梧台回见。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於江渚。 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380 0 0
萧绎
看了山中薜荔衣。手将安石种分移。花鲜绚日猩红妒,叶密乘风翠羽飞。新结子,绿垂枝。老来眼底转多宜。牙齿不入甜时样,醋醋何妨荐酒卮。
陈著
【霜天晓角】 梅 晚晴风歇, 一夜春威折。 脉脉花疏天淡, 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 此情谁共说。 惟有两行低雁, 知人倚、画楼月。
427 0 0
范成大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遭乱到蜀江,卧疴遣所便。诛茅初一亩,广地方连延。 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敢谋土木丽,自觉面势坚。 台亭随高下,敞豁当清川。虽有会心侣,数能同钓船。 干戈未偃息,安得酣歌眠。蛟龙无定窟,黄鹄摩苍天。 古来达士志,宁受外物牵。顾惟鲁钝姿,岂识悔吝先。 偶携老妻去,惨澹凌风烟。事迹无固必,幽贞愧双全。 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缠。霜骨不甚长,永为邻里怜。
300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