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293 0 0
李益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两,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375 0 0
刘克庄
【子夜四时歌·秋歌】 白露朝夕生, 秋风凄长夜[1] 。 忆郎须寒服, 乘月捣白素[2] 。
448 0 0
南朝乐府
献赋才何拙,经时不耻归。能知此意是,甘取众人非。 遍陇耕无圃,缘溪钓有矶。此怀难自遣,期在振儒衣。
473 0 0
项斯
梅窗雪屋,还赋蓬仙寿。闻说今年胜于旧。有芝书催下,竹史颁春。山好处,留待文章太守。 商霖消息近,缥缈闲云,一笑无心又出岫。纵高卧十年,八帙初开,天未许、闲向人间袖手。问西州千骑几时来,对月鹤霜猿,也教知否。
337 0 0
卢祖皋
岳北秋空渭北川,晴云渐薄薄如烟。 坐来还见微风起,吹散残阳一片蝉。 一半晴空一半云,远笼仙掌日初曛。 洞天有路不知处,绝顶异香难更闻。 决事还须更事酬,清谭妙理一时休。 渔翁亦被机心误,眼暗汀边结钓钩。 迹不趋时分不侯,功名身外最悠悠。 听君总画麒麟阁,还我闲眠舴艋舟。 仙凡路阻两难留,烟树人间一片秋。 若道阴功能济活,且将方寸自焚修。 若有阴功救未然,玉皇品籍亦搜贤。 应知谭笑还高谢,别就沧洲赞上仙。 英名何用苦搜奇,不朽才销一句诗。 却赖风波阻三岛,老臣犹得恋明时。 剪取红云剩写诗,年年高会趁花时。 水精楼阁分明见,只欠霞浆别著旗。 此生得作太平人,只向尘中便出尘。 移取碧桃花万树,年年自乐故乡春。
395 0 0
司空图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 馈岁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置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别岁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东邻酒初熟,西舍豕亦肥。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 守岁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讙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364 0 0
苏轼
深林几处啼鹃,梦如烟。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蝶自舞,莺自语,总凄然。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360 0 0
庄棫
鸾老头脑好,好头脑鸾老。
308 0 0
佚名
桂宇幽襟积,山亭凉夜永。森沉野径寒,肃穆岩扉静。 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清兴殊未阑,林端照初景。
349 0 0
王勃
武皇去金阁,英威长寂寞。雄剑顿无光,杂佩亦销烁。秋至明月圆,风伤白露落。清夜何湛湛,孤烛映兰幕。抚影怆无从,惟怀忧不薄。瑶色行应罢,红芳几为乐?徒登歌舞台,终成蝼蚁郭!
429 0 0
江淹
周室既板荡,贼臣立婴儿。将军独激昂,誓欲酬恩私。 孤城日无援,高节终可悲。家国共沦亡,精魂空在斯。 沉沉积冤气,寂寂无人知。良牧怀深仁,与君建明祠。 父子俱血食,轩车每逶迤。我来荐蘋蘩,感叹兴此词。 晨光上阶闼,杀气翻旌旗。明明幽冥理,至诚信莫欺。 唯夫二千石,多庆方自兹。
368 0 0
高适
黄绢外孙翻得罪,华颠故老莫相嗤。 连州万里无亲戚,旧识唯应有荔枝。
487 0 0
卢肇
平沙流水。叶老芦花未。落雁无声还有字。一片潇湘古意。 扁舟记得幽寻。相寻只在□□。莫趁春风飞去,玉关夜雪犹深。
449 0 0
张炎
曲巷幽人宅,高门大士家。池开照胆镜,林吐破颜花。 绿水藏春日,青轩秘晚霞。若闻弦管妙,金谷不能夸。
344 0 0
李白
奉道流羽客之隆重,极于宋宣和时,元虽归佛,亦甚崇道,其幻惑故遍行于人间,明初稍衰,比中叶而复极显赫,成化时有方士李孜,释继晓,正德时有色目人于永,〔1〕皆以方伎杂流拜官,荣华熠耀,世所企羡,则妖妄之说自盛,而影响且及于文章。且历来三教之争,都无解决,互相容受,乃曰“同源”,所谓义利邪正善恶是非真妄诸端,皆混而又析之,统于二元,虽无专名,谓之神魔,盖可赅括矣。其在小说,则明初之《平妖传》已开其先,而继起之作尤夥。凡所敷叙,又非宋以来道士造作之谈,但为人民闾巷间意,芜杂浅陋,率无可观。然其力之及于人心者甚大,又或有文人起而结集润色之,则亦为鸿篇巨制之胚胎也。 汇此等小说成集者,今有《四游记》行于世,其书凡四种,著者三人,不知何人编定,惟观刻本之状,当在明代耳。 一曰《上洞八仙传》,亦名《八仙出处东游记传》,二卷五十六回,题“兰江吴元泰著”。传言铁拐(姓李名玄)得道,度钟离权,权度吕洞宾,二人又共度韩湘曹友,张果蓝采和何仙姑则别成道,是为八仙。一日俱赴蟠桃大会,归途各履宝物渡海,有龙子爱蓝采和所踏玉版,摄而夺之,遂大战,八仙“火烧东洋”,龙王败绩,请天兵来助,亦败,后得观音和解,乃各谢去,而“天渊迥别天下太平”之候,自此始矣。书中文言俗语间出,事亦往往不相属,盖杂取民间传说作之。 二曰《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即《南游记》,四卷十八回,题“三台山人仰止余象斗编”。象斗〔2〕为明末书贾,《三国志演义》刻本上,尚见其名。书言有妙吉祥童子以杀独火鬼忤如来,贬为马耳娘娘子,是曰三眼灵光,具五神通,报父仇,游灵虚,缘盗金枪,为帝所杀;复生炎魔天王家,是为灵耀,师事天尊,又诈取其金刀,炼为金砖以作法宝,终闹天宫,上界鼎沸;玄天上帝以水服之,使走人间,托生萧氏,是为华光,仍有神通,与神魔战,中界亦鼎沸,帝乃赦之。华光因失金砖,复欲制炼,寻求金塔,遂遇铁扇公主,擒以为妻,又降诸妖,所向无敌,以忆其母,访于地府,复因争执,大闹阴司,下界亦鼎沸。已而知生母实妖也,名吉芝陀圣母,食萧长者妻,幻作其状,而生华光,然仍食人,为佛所执,方在地狱,受恶报也,华光乃救以去。 ……却说华光三下酆都,救得母亲出来,十分欢悦那吉芝陀圣母曰,“我儿你救得我出来,道好,我要讨岐娥吃。”华光问,“岐娥是甚么子,我儿媳俱不晓得。”母曰,“岐娥不晓得,可去问千里眼顺风耳。”华光即问二人。二人曰。“那岐娥是人,他又思量吃人。”华光听罢,对娘曰,“娘,你住酆都受苦,我孩儿用尽计较,救得你出来,如何又要吃人,此事万不可为。”母曰,“我要吃! 不孝子,你没有岐娥与我吃,是谁要救我出来?”华光无奈,只推曰,“容两日讨与你吃。”……(第十七回《华光三下酆都》) 于是张榜求医,有言惟仙桃可治者,华光即幻为齐天大圣状,窃而奉之,吉芝陀乃始不思食人。然齐天被嫌,询于佛母,知是华光,则来讨,为火丹所烧,败绩;其女月孛有骷髅骨,击之敌头即痛,二日死。华光被术,将不起,火炎王光佛出而议和,月孛削骨上击痕,华光始愈,终归佛道云。 明谢肇淛(《五杂组》十五)以华光小说比拟《西游记》,谓“皆五行生克之理,火之炽也,亦上天下地,莫之扑灭,而真武以水制之,始归正道”。又于吉芝陀出狱即思食人事,则致慨于迁善之难,因知在万历时,此书已有。沈德符〔3〕论剧曲(《野获编》二十五),亦有“华光显圣则太妖诞”语,是此种故事,当时且演为剧本矣。 其三曰《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即《北游记》,四卷二十四回,亦余象斗编,记真武本身及成道降妖事。上帝为玄天之说,在汉已有(《周礼》《大宗伯》郑氏注),然与后来之玄帝,实又不同。此玄帝真武者,盖起于宋代羽客之言,即《元洞玉历记》(《三教搜神大全》一引)所谓元始说法于玉清,下见恶风弥塞,乃命周武伐纣以治阳,玄帝收魔以治阴,“上赐玄帝披发跣足,金甲玄袍,皂纛玄旗,统领丁甲,下降凡世,与六天魔王战于洞阴之野,是时魔王以坎离二炁,化苍龟巨蛇,变现方成,玄帝神力摄于足下,锁鬼众于酆都大洞,人民治安,宇内清肃”者是也,元尝加封,明亦崇奉。〔4〕此传所言,间符旧说,但亦时窃佛传,杂以鄙言,盛夸感应,如村巫庙祝之见。初谓隋炀帝时,玉帝当宴会之际,而忽思凡,遂以三魂之一,为刘氏子,如来三清并来点化,乃隐蓬莱;又以凡心,生哥阇国,次生西霞,皆是王子,蒙天尊教,舍国出家,功行既完,上谒玉帝,封荡魔天尊,令收天将;于是复生为净洛国王子,得斗母元君点化,入武当山成道。玄帝方升天宫,忽见妖气起于中界,知即天将,扰乱人间,乃复下凡,降龟蛇怪,服赵公明,收雷神,获月孛及他神将,引以朝天。玉帝即封诸神为玄天部将,计三十六员。 然扬子江有锅及竹缆二妖,独逸去不可得,真武因指一化身,复入人世,于武当山镜守之。篇末则记永乐三年玄天助国却敌事,而下有“至今二百余载”之文,颇似此书流行,当在明季;然旧刻无后一语,可知有者乃后来增订之本矣。
332 0 0
鲁迅
世事何反覆,一身难可料。头白翻折腰,还家私自笑。 所嗟无产业,妻子嫌不调。五斗米留人,东谿忆垂钓。
342 0 0
岑参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沈水。悠悠岁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箫吟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又何苦、凄凉客里。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从前谙尽江湖味。听商歌、归兴千里。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370 0 0
张辑
五马归来,后车载得如花女。缓歌金缕。新样京华舞。 主悦宾欢,一醉祛袢暑。停箫鼓。且须听取。三朵花能语。
347 0 0
郭应祥
春漠漠。何处养花张幕。佩冷香残天一角。忍看罗袖薄。 两两鸳鸯难学。六六锦鳞空托。趁有余妍须细酌。东风情性恶。
307 0 0
中华文学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