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涩秋刀剃雪时,庵前曾礼草堂师。 居人昨日相过说,鹤已生孙竹满池。
449 0 0
李洞
一宿经窗卧白波,万重归梦隔烟萝。 若言不得南宗要,长在禅床事更多。
385 0 0
张乔
时节变衰草,物色近新秋。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
341 0 0
韦应物
寒云淡淡天无际,片帆落处沙鸥起。 水阔风高日复斜,扁舟独宿芦花里。
370 0 0
中华文学
蜘蛛天下足,巴蜀就中多。缝隙容长踦,虚空织横罗。 萦缠伤竹柏,吞噬及虫蛾。为送佳人喜,珠栊无奈何。 网密将求食,丝斜误著人。因依方纪绪,挂罥遂容身。 截道蝉冠碍,漫天玉露频。儿童怜小巧,渐欲及车轮。 稚子怜圆网,佳人祝喜丝。那知缘暗隙,忽被啮柔肌。 毒腠攻犹易,焚心疗恐迟。看看长祆绪,和扁欲涟洏。
484 0 0
元稹
春王正月,雪阵联翩下。我有春风怎生卖。忽扫残夜雨,推出朝阳,天地里,玉烛一枝无价。 早春虚过了,尚有二分,是处春光好收买。也不违天性,不远人情,杨柳陌、临水夭桃亭榭。身子外、只要自家人,共酒后羲皇,花前偏霸。
435 0 0
汪莘
邀侣以官解,泛然成独游。川光初媚日,山色正矜秋。 野竹疏还密,岩泉咽复流。杜村连潏水,晚步见垂钩。
377 0 0
杜牧
问春春不语,谩新绿、满芳州。记历历前游,看花南陌,命酒西楼。东风翠红围绕,把功名、一笑付糟丘。醉里了忘身世,吟边自负风流。 风流。莫莫复休休。白发渐盈头。恨十载重来,略无欢意,惟有间愁。多情向人似旧,但小桃、婀娜柳纤柔。望断残霞落日,水天拍拍飞鸥。
283 0 0
黄升
骑鹤上扬州,腰缠十万。拈起诗人旧公案。看山看水,此去胜游须遍。烦君收拾取,归吟卷。 少日风流,暮年萧散。佳处何妨小留款。沙河塘上,落日绣帘争卷。也须拂拭起,看花眼。
289 0 0
终日怀归翻送客。春风祖席。南城陌。便莫惜。离觞频卷白。动管色。催行色。动管色。催行色。 何处投鞍风雨夕。临水驿。空山驿。临水驿。空山驿。纵明月相思千里隔。梦咫尺。勤书尺。梦咫尺。勤书尺。
302 0 0
贺铸
岳渎储精,冰壶里、精神可掬。三万卷、龙蛇落纸,琅杆撑腹。便合弹冠登要路,如何袖手缄空谷。又谁知、天独授先生,长生。 鹤易怨,龟多缩。竹太瘦,梅偏独。算人间何物,可传心曲。但愿君如天上月,年年此夜团如玉。更有人、千里共婵娟,偷香祝时出爱姬。
294 0 0
牙香禁乐镇相携,日日君恩降紫泥。红药院深人半醉, 绿杨门掩马频嘶。座中古物多仙意,壁上新诗有御题。 别向庭芜寘吟石,不教宫妓踏成蹊。
378 0 0
张蠙
世承清白遗,躬服古人言。从官俱守道,归来共闭门。 驱车何处去,暮雪满平原。
295 0 0
未殖银宫里,宁移玉殿幽。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侠客条为马,仙人叶作舟。愿君期道术,攀折可淹留。
288 0 0
李峤
再拜识英度,喜气觉飞浮。神清骨秀,元是蓬莱谪仙流。盖去冲摩霄汉。刚向平分风月,半剌岭南州。素蕴未施展,阔步尚淹留。 从此去,朝帝阙,侍宸旒。论思献替、要须直与古人侔。好是羽仪朝著,勒就鼎彝勋业,却伴赤松游。曳杖太湖曲,笑傲八千秋。
275 0 0
记得世界大战之后,许多新兴的国家出现的时候,我们曾经非常高兴过,因为我们也是曾被压迫,挣扎出来的人民。捷克的兴起〔2〕,自然为我们所大欢喜;但是奇怪,我们又很疏远,例如我,就没有认识过一个捷克人,看见过一本捷克书,前几年到了上海,才在店铺里目睹了捷克的玻璃器。 我们彼此似乎都不很互相记得。但以现在的一般情况而论,这并不算坏事情,现在各国的彼此念念不忘,恐怕大抵未必是为了交情太好了的缘故。自然,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然而最平正的道路,却只有用文艺来沟通,可惜走这条道路的人又少得很。 出乎意外地,译者竟首先将试尽这任务的光荣,加在我这里了。我的作品,因此能够展开在捷克的读者的面前,这在我,实在比被译成通行很广的别国语言更高兴。我想,我们两国,虽然民族不同,地域相隔,交通又很少,但是可以互相了解,接近的,因为我们都曾经走过苦难的道路,现在还在走——一面寻求着光明。 一九三六年七月二十一日,鲁迅。 CC 〔1〕本篇是作者应捷克汉学家普实克博士(DrJPrusek,1907—1980)之请而写的。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日上海出版的《中流》半月刊第一卷第四期曾据作者所有底稿刊出,题作《捷克文译本〈短篇小说选集〉序》。一九三七年收入《且介亭杂文末编》时,编者据底稿改题为《捷克译本》。现据《呐喊》捷克译本(《Vraua》)书前影印的手迹排印。捷克文译本译者为普实克和弗拉斯塔·诺沃特娜(VNovotná),收《呐喊》中小说八篇。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布拉格“人民文化”出版社出版。 〔2〕捷克的兴起捷克和斯洛伐克原先长期受奥匈帝国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于一九一八年十月宣告独立,联合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
323 0 0
鲁迅
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世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别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劝人安贫乐道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开过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没有十全大补的功效。因此新方子也开不完,新近就看见了两种,但我想:恐怕都不大妥当。 一种是教人对于职业要发生兴趣,一有兴趣,就无论什么事,都乐此不倦了。当然,言之成理的,但到底须是轻松一点的职业。且不说掘煤,挑粪那些事,就是上海工厂里做工至少每天十点的工人,到晚快边就一定筋疲力倦,受伤的事情是大抵出在那时候的。“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全的身体之中”〔2〕,连自己的身体也顾不转了,怎么还会有兴趣?——除非他爱兴趣比性命还利害。倘若问他们自己罢,我想,一定说是减少工作的时间,做梦也想不到发生兴趣法的。 还有一种是极其彻底的:说是大热天气,阔人还忙于应酬,汗流浃背,穷人却挟了一条破席,铺在路上,脱衣服,浴凉风,其乐无穷,这叫作“席卷天下”。这也是一张少见的富有诗趣的药方,不过也有煞风景在后面。快要秋凉了,一早到马路上去走走,看见手捧肚子,口吐黄水的就是那些“席卷天下”的前任活神仙。大约眼前有福,偏不去享的大愚人,世上究竟是不多的,如果精穷真是这么有趣,现在的阔人一定首先躺在马路上,而现在的穷人的席子也没有地方铺开来了。 上海中学会考的优良成绩发表了,有《衣取蔽寒食取充腹论》〔3〕,其中有一段——“……若德业已立,则虽饔飧不继,捉襟肘见,而其名德足传于后,精神生活,将充分发展,又何患物质生活之不足耶?人生真谛,固在彼而不在此也。……”(由《新语林》第三期转录) 这比题旨更进了一步,说是连不能“充腹”也不要紧的。但中学生所开的良方,对于大学生就不适用,同时还是出现了要求职业的一大群。 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有这么的彰明较著,其实,据我的愚见,是大可以不必再玩“之乎者也”了——横竖永远是没有用的。 八月十三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八月十六日《申报·自由谈》。〔2〕“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全的身体之中”西洋古格言,见罗马讽刺诗人朱味那尔的《讽刺诗》第十篇。 〔3〕《衣取蔽寒食取充腹论》是一九三四年上海中学会考的作文试题。《新语林》第三期(一九三四年八月五日)载埜容《拥护会考》一文中,曾根据《上海中学会考特刊》引录了试卷中的这段文字。《新语林》,文艺半月刊,原徐懋庸主编,第五期起改为“新语林社”编辑,一九三四年七月在上海创刊,同年十月停刊。 #p#副标题#e#
328 0 0
万事令人心骨寒。故人坟上土新干。淫坊酒肆狂居士,李下何妨也整冠。 金作鼎,玉为餐。老来亦失少时欢。茱萸菊蕊年年事,十日还将九日看。
354 0 0
黄庭坚
壮岁嬉游,乐事几经,青门紫陌芳春。未见廉纤,膏雨浥花尘。濯锦宝丝增艳,洗妆玉颊尤新。向韶光浓处,点染芳菲,总是东君。 苏州老子,经雨南园,为谁一扫花林。谁信道、佳声著处,肌润香匀。晓试何郎汤饼,暮留巫女行云。寄言游子,也须留眄,小驻蹄轮。
369 0 0
葛立方
一笑披衣起。笑昨宵、东风似梦,韩张卢李。白发红云溪上叟,不记儿孙年齿。但回首、秦亡汉驶。苦苦渔郎留不住,约扁舟、后日重来此。吾已老,尚能竣。 少年未解留人意。恍出山、红尘吹断,落花流水。天上玉堂人间改,漫欸乃声千里。更说似、玄都君子。闻道酿桃堪为酒,待酿桃、千石成千醉。春有尽,瓮无底。
313 0 0
刘辰翁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