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353 0 0
戚继光
蹉跎春又晚,天末信来迟。长忆分携日,正当摇落时。 独游饶旅恨,多事失归期。君看前溪树,山禽巢几枝。
378 0 0
中华文学
跨鹤仙姿,掣鲸老手,从来眼赤腰黄。更词源峡水,才刃干将。处处欢谣载路,时时秀句盈囊。牛头山畔,烦公敛惠,许我分光。 逢迎锦里,话旧从容,谁知各整行装。况正好、登高怀古,择胜寻芳。少缓红莲开幕,何妨黄菊浮觞。等闲分首,征尘去后,目断斜阳。
350 0 0
迦尔洵(VsevolodMichailovitchGarshin)生于一八五五年,是在俄皇亚历山大三世〔2〕政府的压迫之下,首先绝叫,以一身来担人间苦的小说家。他的引人注目的短篇,以从军俄土战争时的印象为基础的《四日》,后来连接发表了《孱头》,《邂逅》,《艺术家》,《兵士伊凡诺夫回忆录》等作品,皆有名。 然而他艺术底天禀愈发达,也愈入于病态了,悯人厌世,终于发狂,遂入癫狂院;但心理底发作尚不止,竟由四重楼上跃下,遂其自杀,时为一八八八年,年三十三。他的杰作《红花》,叙一半狂人物,以红花为世界上一切恶的象征,在医院中拚命撷取而死,论者或以为便在描写陷于发狂状态中的他自己。 《四日》,《邂逅》,《红花》,中国都有译本了。《一篇很短的传奇》虽然并无显名,但颇可见作者的博爱和人道底彩色,和南欧的但农契阿(D’Annunzio)〔3〕所作《死之胜利》,以杀死可疑的爱人为永久的占有,思想是截然两路的。 ※ ※ ※ 〔1〕本篇连同《一篇很短的传奇》的译文,印入一九二九年四月上海朝花社版《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之一《奇剑及其它》。 〔2〕亚历山大三世(EUI]XNFGHO,1845—1894)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之子。一八八一年亚历山大二世被民粹派暗杀后继位。 〔3〕但农契阿(G.D’Annunzio,1863—1938)通译邓南遮,意大利唯美主义作家。晚年成为民族主义者,拥护法西斯主义。《死之胜利》是他在一八九四年作的长篇小说。有芳信译本,一九三二年十月上海光华书局出版。
312 0 0
鲁迅
南山郁初霁,曲江湛不流。若临瑶池前,想望昆仑丘。 回首见黛色,眇然波上秋。深沉俯峥嵘,清浅延阻修。 连潭万木影,插岸千岩幽。杳霭信难测,渊沦无暗投。 片云对渔父,独鸟随虚舟。我心寄青霞,世事惭白鸥。 得意在乘兴,忘怀非外求。良辰自多暇,欣与数子游。
348 0 0
高适
江上花催问礼人,鄱阳莺报越乡春。 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
379 0 0
刘长卿
春岸春风荻已芽,推排春事到芦花。只应推上鬓边华。 投老未归真左计,久阴得霁且舒怀。红红白白有残葩。
354 0 0
吴潜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370 0 0
周邦彦
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522 0 0
徐凝
汉家都尉旧征蛮,血食如今配此山,曲盖幽深苍桧下, 洞箫愁绝翠屏间。荆巫脉脉传神语,野老娑娑起醉颜。 日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蹋竹歌还。
389 0 0
刘禹锡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两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372 0 0
杨万里
【清平乐】 绿杨春雨,金线飘千缕。 花折香枝黄鹂语,玉勒雕鞍何处。 碧窗望断燕鸿,翠帘睡眼溟濛, 宝瑟谁家弹罢?含悲斜倚屏风。
393 0 0
韦庄
自从汪原放标点了《红楼梦》《水浒》,为书贾大开了一个方便之门,于是一些书店掌柜及伙计们大投其机,忙着从故纸堆里搬出各色各样的书,都给它改头换面,标点出来,卖之四方,乐得名利双收。而尤以昆山陶乐勤对这玩意儿特别热心。 平心而论,标点家如果都像汪原放那样对于书的选择及标点的仔细,自有相当的功劳;若仅以赚钱为目的而大拆其烂污,既对不住古人,又欺骗了读者,虽不说应处以若干等有期徒刑,至少也应以杖叩其胚,惩一儆百,以免效尤的。 现在且将陶乐勤标点的中国名曲第一种《桃花扇》举出来示众:—— 陶乐勤标点的(以后省作陶的)上册第三十页:贞丽“堂中女,好珠难比;·学·得·新·莺,·恰·恰·啼·春;·锁·重·门·人·未·知。”——(尾声)姑不问其叶韵不叶韵,只问其通不通,若要念得下去,就应是—— 贞丽“堂中女,好珠难比;·学·得·新·莺·恰·恰·啼,·春·锁·重·门·人·未·知。”——(尾声)又如陶的上册五四页:方域“金粉未消亡,·闻·得·六·朝·香·满。 ·天·涯·烟·草·断·人·肠,·怕·催·花·信·紧;风风雨雨,误了春光。”——(缑山月) 《桃花扇》里面,每折都是一韵或互通韵到底,此折——《访翠》是阳江韵,开头怎么又弄成先韵了呢?这又是陶乐勤错了,应改作——方域“金粉未消亡,·闻·得·六·朝·香。 ·满·天·涯·芳·草·断·人·肠! ·怕·催·花·信·紧,风风雨雨,误了春光。”——(缑山月)又如陶的上册第四十九页:(大笑着)不料这侯公子倒是知己! 这一折是《侦戏》,原来陈定生请方密之冒辟疆两位公子在鸡鸣埭上吃酒,借阮大铖的戏班演他的《燕子笺》,大铖因自己编的曲自己的行头自己的班,想听听他们几位公子的批评如何,所以着人去探。最初探听回来,几位公子对《燕子笺》都是好评,所以大铖很得意。但谁也不知还有位“侯公子”在座,为什么他就说“侯公子”是知己呢?原来又是陶乐勤错了,因为照原文应该是—— (大笑着)不料这班公子倒是知己! 这点陶乐勤不能推到手民误排,虽然“班”字同“侯”字样子差不多,但陶自己在侯字旁边加了个引号“—”了。 如以上所举的小错处,实在指不胜指;再举几处大错处来请大家看看:——陶的上册三十七页: “魏家干,又是崔家干,·一·处·处·儿·同·吃。东林里丢飞箭,西厂里牵长线; ·怎·掩·傍·人·眼·宇,难免同气崔田。 ·同·气·崔·田·热,·兄·弟·粪·争·尝·痈。”陶的上册第一百一十一至一百一十二页:“你看中原豺虎乱如麻,都窥伺龙楼凤阙帝王家。 ·有·何·人·勤·王·报·主,·肯·把·粮·草·缺·乏?一阵阵拍手喧哗,一阵阵拍手喧哗, 百忙中教我如何答话? ·好·一·似·薨·薨·白·昼·闹·旗·拿;那督帅无老将,选士皆娇娃, 却教俺自撑达, 却教俺自撑达, 正腾腾杀气, ·这·军·粮·又·蜂·衙!”上面抄的这两阕,我先要问问陶乐勤“自己读得顺口不顺口”?“怎么讲”?我还要请读者凭良心说看得懂不懂,读得下去读不下去。如果看不懂读不下的话,就请看下面:—— “魏家干,又是崔家干,——一处处‘儿’字难免。 同气崔田! 同气崔田, 热兄弟粪争尝痈同吮! 东林里丢飞箭, 西厂里牵长线, 怎掩旁人眼!” 又: “你看中原豺虎乱如麻,都窥伺龙楼凤阙帝王家。 有何人勤王报主, 肯把义旗拿? 那督帅无老将, 选士皆娇娃, 却教俺自撑达! 却教俺自撑达, 正腾腾杀气, 这军粮草又早缺乏。 一阵阵拍手喧哗,——一阵阵拍手喧哗,百忙中教我如何答话? 好一似‘薨’‘薨’白昼闹蜂衙!” 阅者试把这两阕同陶标点的两阕对照一下,就可看出他大错而特错,就可看出陶乐勤不问自己懂不懂就乱七八糟的胡闹了。 为爱惜纸张起见,不再抄了。我觉得近来批评翻译的人很多,而对于标点家大家都置之不理,一则未免辜负他们一片热心,二则因其不问不闻,他们也就愈加猖獗,上当的人太多,所以才来当这一次义务的较对兼书记。 我希望大家不要再上他们的当! 附记:我所根据的是“上海梁溪图书馆”于“中华民国十三年四月十五日再版”的“全书二册定价一元二角”“昆山陶乐勤”先生标点的《中国名曲第一种——桃花扇》,并且卷首有陶乐勤自己的《新序》,一再说过“旧本印品,差字脱句甚多,均经改正加入”,“其有错误者,亦经添改”#p#副标题#e#
海水明月出,禁中清夜长。东南楼殿白,稍稍上宫墙。 净落金塘水,明浮玉砌霜。不比人间见,尘土污清光。
412 0 0
白居易
谁云郎选不由诗,上相怜才积有时。却是龙钟到门晚, 终非稽古致身迟。谋将郡印归难遂,读著家书坐欲痴。 日望南宫看列宿,迢迢婺女与乡比。
415 0 0
李频
星斗半沈苍翠色,红霞远照海涛分。折松晓拂天坛雪, 投简寒窥玉洞云。绝顶醮回人不见,深林磬度鸟应闻。 未知谁与传金箓,独向仙祠拜老君。
397 0 0
马戴
自别前峰隐,同为外累侵。几年亲酒会,此日有僧寻。 学稼功还弃,论边事亦沈。众欢徒满目,专爱久离心。 览鬓丝垂镜,弹琴泪洒襟。访田悲洛下,寄宅忆山阴。 薄溜漫青石,横云架碧林。坏檐藤障密,衰菜棘篱深。 流散俱多故,忧伤并在今。唯当俟高躅,归止共抽簪。
309 0 0
卢纶
轻衫倚望春晴稳。雨压青梅损。皱绡池影泛红蔫。看取断云来去、似炉烟。 悉春来暮仍愁暮。受却寒无数。年来无地买花栽。向道明年信、莫须来。
319 0 0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329 0 0
韦应物
动步忧多事,将行问四邻。深山不畏虎,当路却防人。 豪富田园废,疲羸屋舍新。自惭为旅客,无计避烟尘。
438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