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国烟乡足芰荷,就中芳瑞此难过。 风情为与吴王近,红萼常教一倍多。
384 0 0
陆龟蒙
先生炼飞精,羽化成翩翻。荒坛与古甃,隐轸清泠存。 四面蹙山骨,中心含月魂。除非紫水脉,即是金沙源。 香实洒桂蕊,甘惟渍云根。向来探幽人,酌罢祛蒙昏。 况公珪璋质,近处谏诤垣。又闻虚静姿,早挂冰雪痕。 君对瑶华味,重献兰薰言。当应涤烦暑,朗咏翚飞轩。 我愿得一掬,攀天叫重阍。霏霏散为雨,用以移焦原。
415 0 0
名花无影迹,寒气日凄凉。人间千万树,歇芬芳。紫微宫女,仙驭降霓裳。名在仙班簿,不属尘凡,洞天密锁云窗。 遗珰连宝珥,人世识天香。凝寒承雨露,傲冰霜。凌仙仙子,邂逅水云乡。更约南枝友,游遍江南,共归三岛扶桑。
326 0 0
中华文学
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 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亦是茫茫客,还从此别离。
321 0 0
王建
扬子谭经去,淮王载酒过。醉来啼鸟唤,坐久落花多。
360 0 0
佚名
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 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
347 0 0
杜甫
淑丽诗传美,徽章礼饰哀。有恩加象服,无日祀高禖. 晓月孤秋殿,寒山出夜台。通灵深眷想,青鸟独飞来。
385 0 0
钱起
五字投精鉴,惭非大雅词。本求闲赐览,岂料便蒙知。 幽拙欣殊幸,提携更不疑。弱苗须雨长,懒翼在风吹。 砺镞端杨叶,光门待桂枝。计闻尘里誉,因和禁中诗。
389 0 0
金紫山前山万重。山高云密下苍龙。春来好雨遍三峰。 芳草郊原眠茧犊,垂杨营垒击花骢。趣归行有紫泥封。
何梦桂
【破阵乐】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 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 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 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 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时见。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 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 罄欢娱,歌鱼藻,徘徊宛转。 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归远。 渐觉云海沈沈,洞天日晚。
428 0 0
柳永
皇天鉴不昧,愐想何亢极。丝雨久愆期,绮霞徒相惑。 阴云舒又卷,濯枝安可得。涸井不累瓶,干溪一凭轼。 赤地芳草死,飙尘惊四塞。戎冠夜刺闺,民荒岁伤国。 赖以王猷盛,中原无凶慝。杨公当此晨,省灾常旰食。 独感下堂雨,偏嘉越境域。秋郊天根见,我疆看稼穑。 请回云汉诗,为君歌乐职。
424 0 0
皎然
养病惬清夏,郊园敷卉木。窗夕含涧凉,雨馀爱筠绿。 披怀始高咏,对琴转幽独。仰子游群英,吐词如兰馥。 还闻枉嘉藻,伫望延昏旭。唯见草青青,闭户沣水曲。
416 0 0
韦应物
风定波纹细。夜无尘、云迷地轴,月流天位。摇裔飞来江山鹤,犹作故乡嘹唳。清境里、伴人无睡。应叹余生舟似泛,浪涛中、几度身尝试。书有恨,剑无气。 从渠俗耳追繁吹。抚空明、一窗寒簟,对人如砥。梦倚银河天外立,云露惺惺满袂。看多少、人间嬉戏。要话斯心无分付,路茫茫、还有亲朋至。应为我,倒罍洗。
369 0 0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背银釭、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噤。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更相将、凤帏鸳寝。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甚时重恁。
315 0 0
【木兰花】 小颦若解愁春暮,─笑留春春也住。 晚红初减谢池花,新翠已遮琼苑路。 湔裙曲水曾相遇,挽断罗巾容易去。 啼珠弹尽又成行,毕竟心情无会处。
455 0 0
晏几道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366 0 0
纪映淮
连枝花样绣罗襦,本拟新年饷小姑。自觉逢春饶怅望, 谁能每日趁功夫。针头不解愁眉结,线缕难穿泪脸珠。 虽凭绣床都不绣,同床绣伴得知无。
446 0 0
白居易
白萍红蓼碧江涯,日暖双双立睡时。 顾揭金笼放归去,却随沙鹤斗轻丝。
395 0 0
齐己
南风吹烈火,焰焰烧楚泽。阳景当昼迟,阴天半夜赤。 过处若彗扫,来时如电激。岂复辨萧兰,焉能分玉石。 虫蛇尽烁烂,虎兕出奔迫。积秽皆荡除,和气始融液。 尧时既敬授,禹稼斯肇迹。遍生合颖禾,大秀两岐麦。 家有京坻咏,人无沟壑戚。乃悟焚如功,来岁终受益。
477 0 0
吕温
一个题目,做来做去,文章是要做完的,如果再要出新花样,那就使人会觉得不是人话。然而只要一步一步的做下去,每天又有帮闲的敲边鼓,给人们听惯了,就不但做得出,而且也行得通。 譬如近来最主要的题目,是“安内与攘外”〔2〕罢,做的也着实不少了。有说安内必先攘外的,有说安内同时攘外的,有说不攘外无以安内的,有说攘外即所以安内的,有说安内即所以攘外的,有说安内急于攘外的。 做到这里,文章似乎已经无可翻腾了,看起来,大约总可以算是做到了绝顶。 所以再要出新花样,就使人会觉得不是人话,用现在最流行的谥法来说,就是大有“汉奸”的嫌疑。为什么呢?就因为新花样的文章,只剩了“安内而不必攘外”,“不如迎外以安内”,“外就是内,本无可攘”这三种了。 这三种意思,做起文章来,虽然实在希奇,但事实却有的,而且不必远征晋宋,只要看看明朝就够。满洲人早在窥伺了,国内却是草菅民命,杀戮清流〔3〕,做了第一种。李自成〔4〕进北京了,阔人们不甘给奴子做皇帝,索性请“大清兵”来打掉他,做了第二种。至于第三种,我没有看过《清史》,不得而知,但据老例,则应说是爱新觉罗〔5〕氏之先,原是轩辕〔6〕黄帝第几子之苗裔,遯于朔方,厚泽深仁,遂有天下,总而言之,咱们原是一家子云。 后来的史论家,自然是力斥其非的,就是现在的名人,也正痛恨流寇。但这是后来和现在的话,当时可不然,鹰犬塞途,干儿当道,魏忠贤〔7〕不是活着就配享了孔庙么?他们那种办法,那时都有人来说得头头是道的。 前清末年,满人出死力以镇压革命,有“宁赠友邦,不给家奴”〔8〕的口号,汉人一知道,更恨得切齿。其实汉人何尝不如此?吴三桂之请清兵入关,便是一想到自身的利害,即“人同此心”的实例了。……四月二十九日。 附记: 原题是《安内与攘外》。 五月五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五月五日《申报·自由谈》,署名何家干。 〔2〕“安内与攘外”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三十日蒋介石在国民党外长顾维钧宣誓就职会的“亲书训词”中,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一九三三年四月十日,蒋介石在南昌对国民党将领演讲时,又提出“安内始能攘外”,为其反共卖国政策辩护。这时一些报刊也纷纷发表谈“安内攘外”问题的文章。 〔3〕草菅民命,杀戮清流指明末任用宦官魏忠贤等,通过特务机构东厂、锦衣卫、镇抚司残酷压榨和杀戮人民;魏忠贤的阉党把大批反对他们的正直的士大夫,如东林党人,编成“天鉴录”、“点将录”等名册,按名杀害。这时,在我国东北统一了满族各部的努尔哈赤(即清太祖),已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登可汗位,正率军攻明。〔4〕李自成(1606—1645)陕西米脂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崇祯二年(1629)起义。崇祯十七年一月在西安建立大顺国,同年三月攻克北京,推翻明朝。后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勾引清兵入关,镇压起义军;李自成兵败退出北京,清顺治二年(1645)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所害。 〔5〕爱新觉罗清朝皇室的姓。满语称金为“爱新”,族为“觉罗”。 〔6〕轩辕传说中汉民族的始祖。《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7〕魏忠贤(1568—1627)河间肃宁(今属河北)人,明末天启时专权的宦官。曾掌管特务机关东厂,凶残跋扈,杀人甚多。当时,趋炎附势之徒对他竞相谄媚,《明史·魏忠贤传》记载:“群小益求媚”,“相率归忠贤,称义儿”,“监生陆万龄至请以忠贤配孔子。”〔8〕“宁赠友邦,不给家奴”这是刚毅的话。刚毅(1834—1900),满洲镶蓝旗人。清朝王公大臣中的顽固分子,曾任军机大臣等职;在清末维新变法运动时期,他常对人说:“我家之产业,宁可以赠之于朋友,而必不畀诸家奴。”(见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卷四)他所说的朋友,指帝国主义国家。 #p#副标题#e#
339 0 0
鲁迅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