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秋露清秋节。秋雨过、秋香初发。二仙生值好秋天,气却与、秋霜争烈。 秋霄开宴君仙列。秋娘唱、秋云低遏。寿杯双劝祝千秋,镇长对、中秋皓月。
305 0 0
中华文学
巴客青冥过岭尘,雪崖交映一川春。 晴朝采药寻源去,必恐云深见异人。
337 0 0
张乔
莫风流。莫风流。风流后、有闲愁。花满南园月满楼。偏使我、忆欢游。 我忆欢游无计奈,除却且醉金瓯。醉了醒来春复秋,我心事、几时休。
345 0 0
张先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旂。其旂茷茷,鸾声哕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鲁侯戾止,其马蹻蹻。其马蹻蹻,其音昭昭。载色载笑,匪怒伊教。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既饮旨酒,永锡难老。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允文允武,昭假烈祖。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明明鲁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 济济多士,克广德心。桓桓于征,狄彼东南。烝烝皇皇,不吴不扬。不告于訩,在泮献功。 角弓其觩。束矢其搜。戎车孔博。徒御无斁。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式固尔犹,淮夷卒获。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黑甚>,怀我好音。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293 0 0
诗经
东郭访先生,西郊寻隐路。久为江南客,自有云阳树。 已得闲园心,不知公府步。开门白日晚,倚杖青山暮。 果熟任霜封,篱疏从水度。穷年无牵缀,往事惜沦误。 唯见耦耕人,朝朝自来去。
348 0 0
皇甫冉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 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400 0 0
白居易
我对君侯,长怪见、两眉阴德。更长梦、玉皇金阙,姓名仙籍。旧岁炊烟浑欲断,被公扶起千人活。算胸中、除却五车书,都无物。 溪左右,山南北。花远近,云朝夕。看风流杖屦,苍髯如戟。种柳已成陶令宅,散花更满维摩室。劝人间、且住五千年,如金石。
319 0 0
辛弃疾
绣衣使者,度郢中绝唱,《阳春白雪》。人物应须天上去,一日君恩三接。粉省香浓,宫床锦重,更把丝絇结。臣心如水,不教炙手成热。 还记岭海相从,长松千丈,映我秋竿节。忍冻推敲清兴满,风里乌巾猎猎。只要东归,归心入梦,梦泛寒江月。不因莼鲈,白头亲望真切。
287 0 0
张孝祥
锦帐为郎日,金门待诏时。杨宫先上赋,柏殿几连诗。 瞬息琴歌断,凄凉箫挽悲。那堪霸陵岸,回首望京师。 宅兆西陵上,平生雅志从。城临丹阙近,山望白云重。 会葬知元伯,看碑识蔡邕。无由接神理,挥涕向青松。 常时好宾客,永日对弦歌。是日归泉下,伤心无奈何。 墓庭人已散,祭处鸟来过。碑石生苔藓,荣名岂复多。
307 0 0
张说
睥睨江鸦集,堂皇海燕过。减衣怜蕙若,展帐动烟波。 日烈忧花甚,风长奈柳何。陈遵容易学,身世醉时多。
473 0 0
李商隐
勾践饮胆日,吴酒正满杯。笙歌入海云,声自姑苏来。 西施舞初罢,侍儿整金钗。众女不敢妒,自比泉下泥。 越鼓声腾腾,吴天隔尘埃。难将甬东地,更学会稽栖。 霸迹一朝尽,草中棠梨开。
508 0 0
刘驾
日记或书信,是向来有些读者的。先前是在看朝章国故,丽句清词,如何抑扬,怎样请托,于是害得名人连写日记和信也不敢随随便便。晋人写信,已经得声明“匆匆不暇草书”〔2〕,今人作日记,竟日日要防传钞,来不及出版。王尔德的自述,至今还有一部分未曾公开〔3〕,罗曼罗兰的日记,约在死后十年才可发表〔4〕,这在我们中国恐怕办不到。 不过现在的读文人的非文学作品,大约目的已经有些和古之人不同,是比较的欧化了的:远之,在钩稽文坛的故实,近之,在探索作者的生平。而后者似乎要居多数。因为一个人的言行,总有一部分愿意别人知道,或者不妨给别人知道,但有一部分却不然。然而一个人的脾气,又偏爱知道别人不肯给人知道的一部分,于是尺牍就有了出路。这并非等于窥探门缝,意在发人的阴私,实在是因为要知道这人的全般,就是从不经意处,看出这人——社会的一分子的真实。 就是在“文学概论”上有了名目的创作上,作者本来也掩不住自己,无论写的是什么,这个人总还是这个人,不过加了些藻饰,有了些排场,仿佛穿上了制服。写信固然比较的随便,然而做作惯了的,仍不免带些惯性,别人以为他这回是赤条条的上场了罢,他其实还是穿着肉色紧身小衫裤,甚至于用了平常决不应用的奶罩。话虽如此,比起峨冠博带的时候来,这一回可究竟较近于真实。所以从作家的日记或尺牍上,往往能得到比看他的作品更其明晰的意见,也就是他自己的简洁的注释。不过也不能十分当真。有些作者,是连账簿也用心机的,叔本华记账就用梵文〔5〕,不愿意别人明白。 另境先生的编这部书,我想是为了显示文人的全貌的,好在用心之古奥如叔本华先生者,中国还未必有。只是我的做序,可不比写信,总不免用些做序的拳经:这是要请编者读者,大家心照的。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二十五夜,鲁迅记于上海闸北之且介亭。 CC 〔1〕本篇最初印入《现代作家书简》。 孔另境(1904—1972),浙江桐乡人。他所编的《当代文人尺牍钞》于一九三六年五月由生活书店出版,改题《现代作家书简》,收作家五十八人的书信二一九封。 〔2〕“匆匆不暇草书”《晋书·卫恒传》载:“恒善草、隶书,为《四体书势》,曰:‘……弘农张伯英者……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下笔必为楷则,号匆匆不暇草书。’”按张伯英名芝,后汉人,善草书,人称草圣。 〔3〕王尔德的自述指王尔德在狱中写给艾尔弗雷德·道格拉斯的一封长信,即《狱中记》。一八九七年王尔德出狱后将这信交给好友罗伯特·罗斯。罗斯于王尔德死后曾将它删节发表,一九四九年十月才由王尔德的次子维维安·霍兰初次将它全文发表。〔4〕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1866—1944)法国作家、社会活动家。著有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等。一九二九年六月,他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旅居瑞士所记的《战时日记》原稿(分订二十九册,最后一册记于巴黎)交瑞士巴塞尔大学图书馆保存,又将三份打字稿分交苏联列宁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学院图书馆。要求各保管者到一九五五年一月一日才可以启封,并译成各该国文字出版。〔5〕叔本华(A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者。梵文,古印度的文字。 #p#副标题#e#
335 0 0
鲁迅
五树旌封许岁寒,挽柯攀叶也无端。 争如涧底凌霜节,不受秦皇乱世官。
440 0 0
徐夤
【古城】 有客从塞外归来, 说长城像一大队奔马 正当举颈怒号时变成石头了。 (受了谁的魔法,谁的诅咒!) 蹄下的衰草年年抽新芽。 古代单于的灵魂已安睡在胡沙里, 远戍的白骨也没有怨嗟…… 但长城拦不住胡沙 和着塞外的大漠风 吹来这古城中, 吹湖水成冰,树木摇落, 摇落浪游人的心。 深夜踏过白石桥 去摸太液池边的白石碑。 以后逢人便问人字柳 到底在哪儿呢,无人理会。 悲这是故国遂欲走了, 又停留,想眼前有一座高楼, 在危阑上凭倚…… 坠下地了 黄色的槐花,伤感的泪。 邯郸逆旅的枕头上 一个幽暗的短梦 使我尝尽了一生的哀乐。 听惊怯的梦的门户远闭, 留下长长的冷夜凝结在地壳上。 地壳早已僵死了, 仅存几条微颤的动脉, 问或,远远的铁轨的震动。 逃呵,逃到更荒凉的城中, 黄昏上废圮的城堞远望, 更加局促于这北方的天地。 说是平地里一声雷响, 泰山:缠上云雾间的十八盘 也像是绝望的姿势,绝望的叫喊。 (受了谁的诅咒,谁的魔法!) 望不见落日里黄河的船帆, 望不见海上的三神山…… 悲世界如此狭小又逃回 这古城。风又吹湖冰成水。 长夏里古柏树下 又有人围着桌子喝茶。 (4月14日)
471 0 0
何其芳
驿畔争挦草,车前自喂牛。凤城一别几经秋。身在天涯海角、忍回头。 旅梦惊残月,劳生寄小舟。都人应也望宸游。早晚葱葱佳气、满皇州。
前辈倏云殁,愧君曾比方。格卑虽不称,言重亦难忘。 谏草犹青琐,悲风已白杨。只应移理窟,泉下对真长。
387 0 0
罗隐
汉渚往湘川,乘流入远天。新秋无岸水,明月有琴船。 露坐应通晓,萍居恐隔年。岳峰千万仞,知上啸猿巅。
320 0 0
【贺新郎】 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老去凭谁说? 看几番、神奇臭腐, 夏裘冬葛! 父老长安今余几? 后死无仇可雪。 犹未燥、当时生发! 二十五弦多少恨, 算世间、那有平分月! 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 只使君、从来与我, 话头多合。 行矣置之无足问, 谁换妍皮痴骨? 但莫使伯牙弦绝! 九转丹砂牢拾取, 管精金只是寻常铁。 龙共虎,应声裂。
363 0 0
陈亮
落日驻行骑,沉吟怀古情。郑风变已尽,溱洧至今清。 不见士与女,亦无芍药名。
372 0 0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354 0 0
杜牧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