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雨湿修竹,凉吹入高檐。鹭洲钟阜如画,霁色为秾纤。槛外藕花无数,妆点休祥嘉应,不觉有秋炎。谪仙堕人世,香雾郁重帘。 富才艺,强记览,三万签。须信公侯有种,道义自相渐。此去腰金佩玉,回视依莲泛水,岁月亦何淹。称觞还戏彩,无惜醉厌厌。
325 0 0
王之道
虎溪久驻灵踪,禅外诗魔尚浓。卷宿吟销永日, 移床坐对千峰。苍苔冷锁幽径,微风闲坐古松。 自说年来老病,出门渐觉疏慵。
446 0 0
中华文学
居者无载。行者无埋。 黄金累千。不如一贤。
320 0 0
佚名
烟淡波平。蓬松岸蓼,红浅红深。满院西风,连宵良月,几处清砧。 区区宦海浮沈。幸隐去、将酬素心。两鬓吴霜,一屏秦梦,谁是知音。
327 0 0
鲁迅先生: 顷发一挂号信,以未悉先生住址,由中山大学转奉,嗣恐先生未能接到,特探得尊寓所在,另钞一分奉览。敬请大安。 颉刚敬上。十六,七,廿四。 钞件 鲁迅先生: 颉刚不知以何事开罪于先生,使先生对于颉刚竟作如此强烈之攻击,未即承教,良用耿耿。前日见汉口《中央日报副刊》上,先生及谢玉生先生通信,始悉先生等所以反对颉刚者,盖欲伸党国大义,而颉刚所作之罪恶直为天地所不容,无任惶骇。诚恐此中是非,非笔墨口舌所可明了,拟于九月中回粤后提起诉讼,听候法律解决。如颉刚确有反革命之事实,虽受死刑,亦所甘心,否则先生等自当负发言之责任。务请先生及谢先生暂勿离粤,以俟开审,不胜感盼。敬请大安,谢先生处并候。 中华民国十六年七月廿四日回信 颉刚先生: 来函谨悉,甚至于吓得绝倒矣。先生在杭盖已闻仆于八月中须离广州之讯,于是顿生妙计,命以难题。如命,则仆尚须提空囊赁屋买米,作穷打算,恭候偏何来迟,提起诉讼。不如命,则先生可指我为畏罪而逃也;而况加以照例之一传十,十传百乎哉?但我意早决,八月中仍当行,九月已在沪。江浙俱属党国所治,法律当与粤不异,且先生尚未启行,无须特别函挽听审,良不如请即就近在浙起诉,尔时仆必到杭,以负应负之责。倘其典书卖裤,居此生活费綦昂之广州,以俟月余后或将提起之诉讼,天下那易有如此十足笨伯哉!《中央日报副刊》未见;谢君〔2〕处恕不代达,此种小傀儡,可不做则不做而已,无他秘计也。此复,顺请著安! 鲁迅。 BB 〔1〕本篇在收入本书前未在报刊上发表过。 顾颉刚,江苏吴县人,历史学家。一九二六年与作者同在厦门大学任教,一九二七年作者到广州不久,他也往中山大学任教,这年暑假去杭州为学校购书。 一九二七年五月十一日汉口《中央日报》副刊第四十八号发表编者孙伏园的《鲁迅先生脱离广东中大》一文,其中引用谢玉生和鲁迅给编者的两封信。谢玉生信中说:“迅师本月二十号,已将中大所任各职,完全辞卸矣。中大校务委员会及学生方面,现正积极挽留,但迅师去志已坚,实无挽留之可能了。迅师此次辞职之原因,就是因顾颉刚忽然本月十八日由厦来中大担任教授的原故。顾来迅师所以要去职者,即是表示与顾不合作的意思。原顾去岁在厦大造作谣言,诬蔑迅师;迄厦大风潮发生之后,顾又背叛林语堂先生,甘为林文庆之谋臣,伙同张星YR、张颐、黄开宗等主张开除学生,以致此项学生,至今流离失所;这是迅师极伤心的事。”鲁迅信中说:“我真想不到,在厦门那么反对民党,使兼士愤愤的顾颉刚,竟到这里来做教授了,那么,这里的情形,难免要变成厦大,硬直者逐,改革者开除。而且据我看来,或者会比不上厦大,这是我所得的感觉。我已于上星期四辞去一切职务,脱离中大了。” 〔2〕谢君谢玉生,湖南耒阳人,作者在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任教时的学生。 #p#副标题#e#
315 0 0
鲁迅
春来引步暂寻游,愁见风光倚寺楼。 正好开怀对烟月,双眉不觉自如钩。
373 0 0
扬州全盛,往事今何处。帆锦两明珠,罥蔷薇、月中嬉语。朱衣白面,公子似神仙,登云屿。临烟渚。狂醉成怀古。 兰舟归后,谁与春为主。吟笑我重来,倚琼花、东风日暮。吴霜点鬓,流落共天涯,竹西路。高阳侣。魂梦应相遇。
344 0 0
晁补之
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 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374 0 0
李商隐
凉生秋早,正梧桐院落,风清月白。帘卷香凝人笑喜,应是瀛洲仙谪。云绕画梁,花明彩服,中有人华发。恩袍蓝绿,高年况已逾百。最是有子宜家,兰阶方竞,珠履延佳客。好唤凌波来洛浦,醉促霓裳仙拍。玉井开莲,金茎承露,莫惜金尊侧。试占弧兆,祥光已映南极。
291 0 0
【天仙子】 柳色披衫金缕凤, 纤手轻捻红豆弄。 翠娥双敛正含情, 桃花洞,瑶台梦, 一片春愁谁与共。
371 0 0
和凝
北来始作泛槎游,晚色苍苍望里收。一线黄流奔禹甸,两涯残雪接徐州。古今沉璧知无限,天地浮萍各自谋。明日轻装又驴背,风前惭愧白沙鸥。
395 0 0
厉鹗
相识应十载,见君只一官。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 惆怅秋草死,萧条芳岁阑。且寻沧洲路,遥指吴云端。 匹马关塞远,孤舟江海宽。夜眠楚烟湿,晓饭湖山寒。 砧净红鲙落,袖香朱橘团。帆前见禹庙,枕底闻严滩。 便获赏心趣,岂歌行路难。青门须醉别,少为解征鞍。
349 0 0
岑参
热海亘铁门,火山赫金方。白草磨天涯,湖沙莽茫茫。 夫子佐戎幕,其锋利如霜。中岁学兵符,不能守文章。 功业须及时,立身有行藏。男儿感忠义,万里忘越乡。 孟夏边候迟,胡国草木长。马疾过飞鸟,天穷超夕阳。 都护新出师,五月发军装。甲兵二百万,错落黄金光。 扬旗拂昆仑,伐鼓震蒲昌。太白引官军,天威临大荒。 西望云似蛇,戎夷知丧亡。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 曾到交河城,风土断人肠。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 赤亭多飘风,鼓怒不可当。有时无人行,沙石乱飘扬。 夜静天萧条,鬼哭夹道傍。地上多髑髅,皆是古战场。 置酒高馆夕,边城月苍苍。军中宰肥牛,堂上罗羽觞。 红泪金烛盘,娇歌艳新妆。望君仰青冥,短翮难可翔。 苍然西郊道,握手何慨慷。
352 0 0
党议连诛不可闻,直臣高士去纷纷。 当时漏夺无人问,出宰东阳笑杀君。 由来海畔逐樵渔,奉诏因乘使者车。 却掌山中子男印,自看犹是旧潜夫。
340 0 0
戴叔伦
短墙荒圃四无邻,烈火绯桃照地春。坐久好风休掩袂, 夜来微雨已沾巾。敢同俗态期青眼,似有微词动绛唇。 尽日更无乡井念,此时何必见秦人。
385 0 0
白玉仙台古,丹丘别望遥。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
398 0 0
陈子昂
屈指瓜期犹渺渺。羡子征鞍,去上长安道。到得故园春正好。桃腮杏脸迎门笑。 闻道难兄登显要。雁字云霄,花萼应同调。旧恨新愁须拚了。功名趁取方年少。
346 0 0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关于翻译本书,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一日致增田涉信中说:“《朝花夕拾》如有出版处所,译出来也好,但其中有关中国风俗和琐事太多,不多加注释恐不易看懂,注释一多,读起来又乏味了。”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日致增田涉的信中,提到增田涉和佐藤春夫合译《鲁迅选集》时说:“只有《藤野先生》一文,请译出补进去,《范爱农》写法较差,还是割爱为好。” 本书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范爱农》等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朝花夕拾》目录: 小引 狗·猫·鼠 阿长和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题画】 不写晴山写雨山, 似呵明镜照烟鬟。[1] 人间万象模糊好, 风马云车便往还。[2]
465 0 0
蒋士铨
李径独来数,愁情相与悬。自明无月夜,强笑欲风天。 减粉与园箨,分香沾渚莲。徐妃久已嫁,犹自玉为钿。
391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