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趁西湖约。到湖头、烟消日出,波生雨脚。日挈白鱼携碧酒,要与诗人共酌。把楼上、珠帘卷却。坐对荷花三万朵,念西邻、未嫁肌如削。待折与,不堪著。 别来又见秋萧索。恨无由、将余风月,伴君云鹤。想见登山临水处,醉把茱萸_礴。唱白雪、阳春新作。一自东篱人去后,算人间、黄菊空零落。叹作者,多命薄。
334 0 0
汪莘
四序周缇籥,三正纪璿耀。绿野变初黄,旸山开晓眺。 中天擢露掌,匝地分星徼。汉寝眷遗灵,秦江想馀吊。 蚁泛青田酌,莺歌紫芝调。柳色摇岁华,冰文荡春照。 远迹谢群动,高情符众妙。兰游澹未归,倾光下岩窈。
418 0 0
卢照邻
独上小搂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384 0 0
韦庄
西园曾为梅花醉。叶翦春云细。玉笙凉夜隔帘吹。卧看花梢摇动、一枝枝。 娉娉袅袅教谁惜。空压纱巾侧。沈香亭北又青苔。唯有当时蝴蝶、自飞来。
417 0 0
姜夔
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乃知此语未必然, 李周弹筝听不足。闻君七岁八岁时,五音六律皆生知。 就中十三弦最妙,应宫出入年方少。青骢惯走长楸日, 几度承恩蒙急召。一字雁行斜御筵,锵金戛羽凌非烟。 始似五更残月里,凄凄切切清露蝉。又如石罅堆叶下, 泠泠沥沥苍崖泉。鸿门玉斗初向地,织女金梭飞上天。 有时上苑繁花发,有时太液秋波阔。当头独坐摐一声, 满座好风生拂拂。天颜开,圣心悦,紫金白珠沾赐物。 出来无暇更还家,且上青楼醉明月。年将六十艺转精, 自写梨园新曲声。近来一事还惆怅,故里春荒烟草平。 供奉供奉且听语,自昔兴衰看乐府。只如伊州与梁州, 尽是太平时歌舞。旦夕君王继此声,不要停弦泪如雨。
409 0 0
吴融
日没出古城,野田何茫茫。寒狐啸青冢,鬼火烧白杨。 昔人未为泉下客,行到此中曾断肠。
322 0 0
李益
寻常看不见,花落树多苔。忽向高枝发,又从何处来。 风清声更揭,月苦意弥哀。多少求名者,年年被尔催。
392 0 0
贯休
岳阳新尉晓衙参,却是傍人意未甘。 昨夜与君思贾谊,长沙犹在洞庭南。
399 0 0
张祜
山势抱西秦,初年瑞雪频。色摇鹑野霁,影落凤城春。 辉耀银峰逼,晶明玉树亲。尚寒由气劲,不夜为光新。 荆岫全疑近,昆丘宛合邻。馀辉倘可借,回照读书人。
291 0 0
中华文学
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 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归舟,歌声逐流水。
365 0 0
李白
青霄一路少人行,休话兴亡事不成。金榜因何无姓字, 玉都必是有仙名。云归入海龙千尺,云满长空鹤一声。 深谢宋朝明圣主,解书丹诏诏先生。
436 0 0
吕岩
2005年高考全国卷III语文作文题《忘记与铭记》 作文题为: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以“铭记与忘记”为话题作文(体裁不限) 。 满分作文: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D�D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行走在人生路上,我们笑看窗外花开花落、叶枯叶落,静观天外云卷云舒、风停风起。在路上,我们经历着太多太多悲喜交集的事,在生命之河的航行过程之中,我们学会了忘记该忘记的悲欢之事,学会了铭记该铭记的点点滴滴。 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人们在河的左岸停留着,在这之外,同样又有在右岸快乐生活着的人们。 坐在池边亭下泪流满面的独酌的易安居士,用她的文字告诉我她永远铭记着这一生之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那是她在“争渡”途中所做出的选择。海子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告诉我“从明天起”他将记住所有的人生之“水”,因为那是他用于“浇灌”他的“花儿”的“玉露”。三毛用她的文字永远地记住了撒哈拉的灵魂。凡?高用《向日葵》永远记住了他的“船”…… 这些是生命之河两岸的人生,这是忘记与记忆的选择。风吹起花瓣如同阵阵破碎的童年,决荒的古乐诠释灵魂的落差,躲在梦与记忆的深处,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由分明的笑和谁也不知道的不分明的泪来忘记该忘记的不快和琐碎,来铭记该铭记的深刻与永恒。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航行于“生命之河”中,坐在自己独有的船上,知道�D�D忘记在左,铭记在右,中间是无尽穿梭!
363 0 0
小文
鼓角迎秋晚韵长,断虹疏雨间微阳。两条溪水分头碧, 四面人家入骨凉。独鸟归时云斗迥,残蝉急处日争忙。 他年若得壶中术,一簇汀洲尽贮将。
385 0 0
湛湛江水见底清,荷花莲子傍江生。采莲将欲寄同心, 秋风落花空复情。棹歌数曲如有待,正见明月度东海。 海上云尽月苍苍,万里分辉满洛阳。洛阳闺阁夜何央, 蛾眉婵娟断人肠。寂寥金屏空自掩,青荧银烛不生光。 应怜水宿洞庭子,今夕迢遥天一方。
377 0 0
庭前芳草绿于袍,堂上诗人欲二毛。 多病不禁秋寂寞,雨松风竹莫骚骚。
378 0 0
《小说旧闻抄》者,实十余年前在北京大学讲《中国小说史》时,所集史料之一部。时方困瘁,无力买书,则假之中央图书馆,通俗图书馆,教育部图书室等,废寝辍食,锐意穷搜,时或得之,瞿然则喜,故凡所采掇,虽无异书,然以得之之难也,颇亦珍惜。迨《中国小说史略》印成,复应小友之请,取关于所谓俗文小说之旧闻,为昔之史家所不屑道者,稍加次第,付之排印,特以见闻虽隘,究非转贩,学子得此,或足省其浬重寻检之劳焉而已。而海上妄子,遂腾簧舌,以此为有闲之证,亦即为有钱之证也〔2〕,则軃腰曼舞,喷沫狂谈者尚已。然书亦不甚行,迄今十年,未闻再版,顾亦偶有寻求而不能得者,因图复印,略酬同流,惟于此道久未关心,得见古书之机会又日尟,故除录《癸辛杂识》〔3〕,《曲律》〔4〕,《赌棋山庄集》〔5〕三书而外,亦不能有所增益矣。此十年中,研究小说者日多,新知灼见,洞烛幽隐,如《三言》之统系〔6〕,《金瓶梅》之原本〔7〕,皆使历来凝滞,一旦豁然;自《续录鬼簿》出,则罗贯中之谜,为昔所聚讼者,遂亦冰解〔8〕,此岂前人凭心逞臆之所能至哉!然此皆不录。所以然者,乃缘或本为专著,载在期刊,或未见原书,惮于转写,其详,则自有马廉郑振铎二君之作在也〔9〕。 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四之夜,鲁迅校讫记。 ※ ※ ※ 〔1〕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三五年七月上海联华书局再版的《小说旧闻钞》。 〔2〕海上妄子,遂腾簧舌指成仿吾等对鲁迅编印《小说旧闻钞》的评论。成仿吾在《洪水》第三卷第二十五期(一九二七年一月)发表的《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中说:“趣味是苟延残喘的老人或蹉跎岁月的资产阶级,是他们的玩意,”“而这种以趣味为中心的生活基调,它所暗示着的是一种在小天地中自己骗自己的自足,它所矜持着的是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并说:“在这时候,我们的鲁迅先生坐在华盖之下正在抄他的‘小说旧闻’”。又李初梨在《文化批判》第二号(一九二八年二月)发表的《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中,引用成仿吾的话后说:“在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有闲阶级,就是有钱阶级。” 〔3〕《癸辛杂识》笔记集,共六卷,南宋周密著。《小说旧闻钞》再版时,在“水浒传”篇补入此书所录的龚圣与作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 〔4〕《曲律》戏曲论著,四卷,明代王骥德著。《小说旧闻钞》再版时,从此书采录关于《绣榻野史》、《闲情别传》及其作者吕天成的材料,增加“绣榻野史、闲情别传”一篇。 〔5〕《赌棋山庄集》即《赌棋山庄文集》,七卷,清代谢章铤著。《小说旧闻钞》再版时,从此书采录《花月痕》作者魏子安墓志铭,增加“花月痕”一篇。 〔6〕《三言》之统系《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书。前二种国内久已失传。一九二六年,日本汉学家盐谷温在《明代之通俗短篇小说》和《关于明之小说三言》中,根据日本内阁文库汉书珍本及宫内省图书寮《舶载书目》,介绍了《三言》的篇目和版本等情况,阐明了它们的系统。一九三五、一九三六年间,上海生活书店将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明兼善堂刊本《警世通言》和内阁文库所藏明叶敬池刊本《醒世恒言》,收入《世界文库》出版。一九四七年上海涵芬楼将日本内阁文库所藏明天许斋刊本《喻世明言》排印出版。 〔7〕《金瓶梅》之原本《金瓶梅》,明代长篇小说,一百回。关于该书作者,不少人臆说为嘉靖间江苏人王世贞。一九三三年国内发现了明代万历版《金瓶梅词话》,在欣欣子序中称作者为“兰陵笑笑生”(兰陵在今山东枣庄)。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日文译本序》中指出:“《金瓶梅词话》被发现于北平,为通行至今的同书的祖本,文章虽比现行本粗率,对话却全用山东方言所写,确切的证明了这决非江苏人王世贞所作的书。” 〔8〕《续录鬼簿》一卷,续元代钟嗣成《录鬼簿》而作,载元明杂剧作者小传及作品目录。无作者题名,一般以为明代贾仲明著。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元末明初太原(今属山西)人,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加工写定者。关于他的籍贯生平,历来说法不一。自发现《续录鬼簿》中所记罗氏生平事略以后,有关争论基本得以解决。 〔9〕马廉(1893—1935)字隅卿,浙江鄞县人,曾任北京孔德学校总务长,并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任教。一九二六年十月、十一月北京《孔德月刊》第一、二期载有他译述的盐谷温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讲演稿《明代之通俗短篇小说》;他又作有《录鬼簿新校注》,包括《录鬼簿续编》,后来发表于一九三六年一月至十月《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十卷第一至第五期。郑振铎于一九三三年七、八月在《小说月报》第二十二卷第七、八号发表《明清二代的平话集》一文,介绍了《三言》发现的情况;又于同年七月以郭源新的笔名在《文学》月刊第一卷第一号发表《谈〈金瓶梅词话〉》一文,认为新发现的《金瓶梅词话》“是原本的本来面目”,并考证了它的作者、时代等问题。 #p#副标题#e#
350 0 0
鲁迅
六龙冉冉骤朝昏,魏国贤才杳不存。 唯有侯嬴在时月,夜来空自照夷门。
475 0 0
又是青春将暮。望极桃溪归路。洞户悄无人,空锁一庭红雨。凝伫。凝伫。人面不知何处。
315 0 0
晁端礼
菊散金风起,荷疏玉露圆。将秋数行雁,离夏几林蝉。 云凝愁半岭,霞碎缬高天。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 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 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
351 0 0
李世民
弭棹凌奔壑,低鞭蹑峻岐。江涛出岸险,峰磴入云危。 溜急船文乱,岩斜骑影移。水烟笼翠渚,山照落丹崖。 风生蘋浦叶,露泣竹潭枝。泛水虽云美,劳歌谁复知。
王勃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