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桂兔韬光云叶重, 烛龙衔耀月轮明。烟空但仰如膏润,绮席都忘滴砌声。 更待今宵开霁后,九衢车马未妨行。
415 0 0
韩偓
汉初善言治道,亦擅文章者,先有陆贾佐高祖,每称说《诗》《书》;高帝命著书言秦所以失天下及古今成败,每奏一篇,帝未尝不称善,名其书曰《新语》〔1〕;今存。文帝时则有颍川贾山,尝借秦为喻,言治乱之道,名曰《至言》〔2〕;其后每上书,言多激切,善指事意,然不见用。所言今多亡失,惟《至言》见于《汉书》本传。 贾谊〔3〕,雒阳人,尝从秦博士张苍受《春秋左氏传》〔4〕。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廷尉吴公〔5〕荐于文帝,召为博士,时年二十余,而善于答诏令,诸生莫能及。文帝悦之,一岁中超迁至大中大夫,且拟以任公卿。绛灌冯敬〔6〕等毁之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帝亦疏之,不用其议;后以谊为长沙王〔7〕太傅。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吊屈原,亦以自谕也: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湛汨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兮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夫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覩深潜以自珍;鼂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缻。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征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三年,有鸮飞入谊舍,止于坐隅。长沙卑湿,谊自惧不寿,因作《服赋》以自广,服者,楚人之谓鸮也。大意谓祸福纠缠,吉凶同域,生旨,盖得之于庄生。岁余,文帝征谊,问鬼神之本,自叹为不能及。顷之,拜为帝少子梁怀王太傅〔8〕。 时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9〕为列侯,谊上疏以谏;又以诸侯王僭拟,地或连数郡,非古之制,乃屡上书陈政事〔10〕,请稍削之。 其治安之策,洋洋至六千言,以为天下“事势,有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因历指其失,颇切事情,然不见听。居数年,怀王堕马死,无后;谊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年三十三(前二○○至一六八)。 鼂错〔11〕,颍川人,少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12〕所,文帝时以文学为太常掌故,被遣从济南伏生受《尚书》,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迁博士,拜太子家令。又以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举贤良文学,对策高第,又数上书文帝,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帝不听,然奇其材,迁中大夫。景帝即位,以为内史,言事辄听,始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袁盎申屠嘉〔13〕皆弗善之,而错愈贵,迁为御史大夫。又请削诸侯之地,收其枝郡。其说削吴〔14〕云: “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故孽子悼惠王王齐七十二城,庶弟元王王楚四十城,兄子王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隙,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不忍,因赐几杖,德至厚也。不改过自新,乃益骄恣,公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逆。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 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错请削地之奏,诸贵人皆不敢难,惟窦婴〔15〕争之,由是与错有隙。诸侯亦先疾其所更法令三十章,于是吴楚七国遂反〔16〕,以诛错为名;窦婴袁盎又说文帝〔17〕,令鼂错衣朝衣,斩于东市(前一五四年)。 鼂贾性行,其初盖颇同,一从伏生传《尚书》,一从张苍受《左氏》。错请削诸侯地,且更定法令;谊亦欲改正朔,易服色〔18〕;又同被功臣贵幸所谮毁。为文皆疏直激切,尽所欲言;司马迁亦云:“贾生鼂错明申商。”〔19〕惟谊尤有文采,而沉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与鼂错之《贤良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然以二人之论匈奴者相较,则可见贾生之言,乃颇疏阔,不能与鼂错之深识为伦比矣。 惟其后之所以绝异者,盖以文帝守静,故贾生所议,皆不见用,为梁王傅,抑郁而终。鼂错则适遭景帝,稍能改革,于是大获宠幸,得行其言,卒召变乱,斩于东市;又夙以刑名著称,遂复来“为人陗直刻深”〔20〕之谤。使易地而处,所遇之主不同,则其晚节末路,盖未可知也。但贾谊能文章,平生又坎壈,司马迁哀其不遇,以与屈原同传,遂尤为后世所知闻。 参考书: 《史记》(卷八十四,一百一) 《汉书》(卷四十八,四十九) 《全汉文》(清严可均辑) 《中国大文学史》(第三编第二章) 《支那文学史纲》(第三篇第四章) ※ ※ ※ 〔1〕《新语》陆贾撰,十二篇。《四#p#副标题#e#
492 0 0
鲁迅
叨叨令过折桂令 驮背妓名陈观音奴 虾儿腰龟儿背玉连环系不起香罗带,脊儿高绞儿细绿茸毛生就的王八盖,眼儿眍鼻儿凸驱外走了猢狲怪,嘴儿尖舌儿快洛伽山怎受的菩萨戒!兀的不丑杀人也么哥,兀的不丑杀人也么哥,钩儿形条儿样烂茄瓜辱没杀莺花寨。莺花寨命里合该,一背儿残疾,一世儿裁划。便道是倒凤颠鸾,莺俦燕侣,弯不剌怎么安排!风月债休将人定害,俺则怕雨云浓厥杀乔才。你这形骸,其实歪揣。调稍弓着不的扯拽,窍头船趁早儿撑开。
340 0 0
中华文学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320 0 0
杜甫
白发匆匆色,青山草草心。远公仍下世,从此别东林。
336 0 0
李端
危石江中起,孤云岭上还。相逢皆得意,何处是乡关。
517 0 0
马戴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350 0 0
王维
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秾桑绕舍麦如尾, 幽轧鸣机双燕巢。马声特特荆门道,蛮水扬光色如草。 锦荐金炉梦正长,东家呃喔鸡鸣早。
445 0 0
温庭筠
烟缕暗蒙茸。杨柳轻风。雨声多在夜窗中。春水渐生春事去,流尽残红。 新笋绿丛丛。莺语匆匆。一樽同酹定林公。十里长松青未了,山北山东。
417 0 0
张榘
【明月夜留别】 离人无语月无声, 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 云间水上到层城。
404 0 0
李冶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 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庭,有桥有船。 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须飘然。识分知足, 外无求焉。如鸟择木,姑务巢安。如龟居坎,不知海宽。 灵鹤怪石,紫菱白莲。皆吾所好,尽在吾前。时饮一杯, 或吟一篇。妻孥熙熙,鸡犬闲闲。优哉游哉, 吾将终老乎其间。
446 0 0
白居易
红闲绿醉秋尽颓,霏雨无味夜已寐。 渔火穿烟对无眠,潮涨潮退相思泪。
495 0 0
闫弘轩
金绳界宝地,珍木荫瑶池。云间妙音奏,天际法蠡吹。
375 0 0
李白
何处同嵇懒,吾徒道异诸。本无文字学,何有往来书。 岳寺逍遥梦,侯门勉强居。相知在玄契,莫讶八行疏。
430 0 0
齐己
清晨临江望,水禽正喧繁。凫雁与鸥鹭,游飏戏朝暾。 适有鬻鸡者,挈之来远村。飞鸣彼何乐,窘束此何冤。 喔喔十四雏,罩缚同一樊。足伤金距缩,头抢花冠翻。 经宿废饮啄,日高诣屠门。迟回未死间,饥渴欲相吞。 常慕古人道,仁信及鱼豚。见兹生恻隐,赎放双林园。 开笼解索时,鸡鸡听我言。与尔镪三百,小惠何足论。 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406 0 0
广州万里途,山重江逶迤。行行何时到,谁能定归期。 揖我出门去,颜色异恒时。虽云有追送,足迹绝自兹。 人生一世间,不自张与弛。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 宁怀别时苦,勿作别后思。
339 0 0
韩愈
天朴非外假,至人常晏如。心期邈霄汉,词律响琼琚。 举酒常叹息,无人达子虚。夜光失隋掌,骥騄伏盐车。 考室晋山下,归田秦岁初。寒云随路合,落照下城馀。 千里还同术,无劳怨索居。
341 0 0
钱起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踟躇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朗;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490 0 0
戴望舒
秋馆烟雨合,重城钟漏深。佳期阻清夜,孤兴发离心。 烛影出绡幕,虫声连素琴。此时蓬阁友,应念昔同衾。
369 0 0
洛水春渡阔,别离心悠悠。一生空吟诗,不觉成白头。 向事每计较,与山实绸缪。太华天上开,其下车辙流。 县街无尘土,过客多淹留。坐饮孤驿酒,行思独山游。 逸关岚气明,照渭空漪浮。玉珂摆新欢,声与鸾凤俦。 朝谒大家事,唯余去无由。
364 0 0
孟郊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